“大使先生,您能夠趕來參加今天上海工業博覽會的開幕儀式,我感到非常高興。我個人一直認爲,在貿易問題上,中英兩國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如果雙方的貿易正常往來,那對於兩邊都是有利的;而如果貿易受阻,則中英兩國都會失去很大的利益。所以,貿易制裁並不可取。”陳昇倒是沒有說假話,他的確一直都反對對英貿易制裁的。只不過陳漢內部要對英發起貿易制裁的呼聲依舊很大。畢竟在中國的古代史上,這個手腕就一直很受中原統治階層的親睞。
明朝時候的對蒙古禁運,逼的蒙古人打鬧不休,頻頻南下,連鐵鍋都成爲了大草原上的稀罕物,那就是這一‘制裁手段’的表現。滿清對俄羅斯的大黃貿易也是這種理念的表現。
現在陳漢內部的人只是把‘蒙古’換成了‘英國’。如果中英貿易中段,那對英國的損失將會是很大很大的,當然中國的損失會更大,因爲中國始終是出口遠超進口的國家。
“世界在向前發展,大家都要朝前看,共同繁榮纔是中英兩國的追求麼。東西方世界是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礎的,我相信爭執只會是戰死的。和平發展,共同繁榮,會是將來整個世界的真諦。”
東西方大戰,英國人、法國人與陳漢的交易額度卻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急速升高。
不管是藥製品還是鋼鐵,亦或是其他的各類物資,西方人的購買慾望是直線升高的。畢竟戰爭麼,醫藥和鋼鐵都是‘軍隊’這個戰爭機器必備的兩個基本因素。
英國人進來還大量的掠奪印度的棉花和糧食呢,這也就是眼下時代的戰爭,不需要化工,不需要石油,也不惜要大量的稀有金屬元素。如今的戰爭只需要鋼鐵、人口這兩大基本因素,以及無盡的財富。
軍衣被褥,帳篷藥品,牲畜糧草,等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
內閣之前倒是接到過不少官員的摺子,很多人都認爲不應該放開量的讓西方人採購物品物資。可最後的結果只是陳漢提高了鋼鐵、藥品等一些物種的出關稅率。
陳漢現在的鋼鐵產量等完全可以滿足西方世界的需求,兩邊畢竟間隔萬里,歐洲人在中國採購的只是鋼材,數量真的說起來並不大,金額更沒有藥品高。沒辦法啊,時間就趕在這個節骨眼上,現代醫學剛剛露出頭角,想要等它真的可以擔起大梁,那還有七八十年呢。歐洲人只能向中國採買藥品,至少之前的事例已經表明,中國的藥材是有用的,那不是愚昧可笑的巫術。
陳昇是陳漢的高層,當然知道未來東西方關係發展的走向。陳鳴早就制定好了一切,陳昇完全不懷疑未來的發展會按照陳鳴的設想來運轉,因爲這個世界是強者的意志決定一切。而眼下的戰爭,勝利者也必然屬於陳漢。
Www●ttκá n●℃O
中國不會真正的侵入歐洲,不會徹底與英國它們撕破臉皮。兩者間的關係,可能就是唐時的長安與邊疆羈絆州的關係,甚至都達不到。
而未來的時候,只要英國人的腦子不壞掉,中英之間的貿易水準遲早會恢復正常,並且能快速發展。或許有朝一日東西方之間會爆發劇烈的貿易衝突貿易戰爭,但這一前提必須是西方國家的工業革命都走向完成。不然,英國憑什麼來跟中國頂牛呢?
無謂的貿易制裁只會影響雙邊的經濟發展。在這一點上中國要好好學習一下後世的老美,看看他們一次次發出的貿易制裁,那都是目的明確無誤的。
“看到貴國工業發展的速度,我真的感到非常震驚。短短四十年裡,一個古老的文明國家再次崛起,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國家敢輕視中國的力量了。這些作用於方方面面的機器就是中國力量的來源啊。”
科沃爾感慨良多的對陳昇說,所能想到現在威壓整個歐洲的中帝國,在四十年前的真實實力可能還不如英法兩國中的任何一個,這絕對是一場工業革命帶來的奇蹟啊。
與陳昇握手寒暄的時候,科沃爾不無肉麻地在他面前將陳皇帝好好的誇讚了一番,但凡西方來的外交使者都知道中國的這規矩,讚美皇帝陛下是絕對沒錯的。陳昇臉上就笑的很開心。
到會的外國使臣是很多的,除了英國人,就歐洲方面,還有法國人、丹麥人和普魯士人,瑞典這個中國的老朋友,在新王儲的地位得到了確立之後,就與陳漢日漸生疏生分了。
另外天方世界的有奧斯曼和伊朗爲首的十幾個國家、地區使臣,比如說埃及的伊拉姆家族。
然後是一大羣的陳漢屬國,包括廓爾喀、錫克、暹羅、金邊和日本等國。
陳昇和方維甸跟前的外國使臣就彷彿是過江之卿,是連綿不絕。一直到十點鐘時開幕儀式正式開啓,纔算告一段落。
而方維甸和陳昇在分別致辭之後,第一屆上海工業博覽會就正式開幕了。
陳昇親自邀請諸位外國駐華使節陪同參觀這場工業博覽會,實際上這也算是一次展銷會,甚至一些訂單在之前時候就已經敲定,但現在拿到了博覽會上,讓博覽會的光環變得更加耀眼。
展區內,那些琳琅滿目的工業品足以證明,剛纔科沃爾的吹捧並不是毫無根據的。現在的中國已經在工業上真正的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大量新式技術和蒸汽機的應用,讓中國的工業以一種讓人震驚的速度迅速向前發展。
這一點上,就算比中國還要早幾年開啓了工業革命的英國人也是比不了的。
因爲對比本土狹窄的英國,中國擁有更好的發展工業的自然條件,和更加廣闊的市場。只要有人加以正確引導,並且能夠保證國家秩序的相對穩定,中國的工業就會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向前發展。
而英國呢?工業變革剛剛開啓的時候它們就被迫陷入了北美戰爭的泥潭裡,那場戰爭而不是隻限於北美大陸,而是一場全球性的大戰。北美十三州的土地上主要展開的是陸戰,全球性的大海戰纔是讓英國人爲之傷神的重點。
戰爭眼中拖後了英國工業化的腳步,雖然在當年,英國人沒人察覺到這一點。但是在現在,回首去看,中英之間的巨大實力差距就是從那場戰爭開始。美國人的獨立,原來不僅對西方世界影響重大,對於東方世界也意義非凡啊。
在場的各國駐華外交使節中,有不少都是兼職洋行的大股東的,他們參觀這場工業博覽會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親眼看一看中國人的工業實力和他們應用技術的發展最前沿。可在此之餘,他們也會挑選中意的商品,然後大量訂購,並且租用或者乾脆買下中國造船廠製造的那些船舶,用最快的速度運回本國國內,以便它們能最快速的產生利益。
至於另外一些國家的使節——陳漢屬國,雖然也對這場這場工業品博覽會感興趣,不過他們興趣更濃的是關於彼此的利益所繫——僱傭兵租賃。
日本和廓爾喀是這場交易的中心,最讓這倆國家的兵多呢。廓爾喀是一羣窮鬼,現如今就算從印度身上咬下了一塊肥肉,貧窮的廓爾喀山民還是多的不可計數,這些就是廓爾喀傭兵的來源。而日本是人口壓力巨大,雖然這些年他們國內的人口已經大幅度減少了好幾百萬,但日本還遠遠談不上地廣人稀。那麼多的青壯,與其讓他們無所事事,在鄉間城市裡‘輕鬆度日’,那還不如組成僱傭兵,由德川幕府租賃出去賺錢呢。
後者現在也不再講究非武士不可從軍了,反正是僱傭兵麼,大量的日本平民就充斥其中。如此組建的僱傭軍團,德川幕府整整編練了六個,再加上四個純武士編制的軍團,光是‘現役’的僱傭兵日本就有十萬人。而日本的正規軍又有五萬之多——德川幕府只願意維持五萬人的軍隊,同時還有十萬人的乙級預備役和五萬人的甲級預備役軍團,小小日本的武力是超乎一般的強大。
不過呢,這十萬人的乙級預備役是隻領取少量軍俸的,五萬人的預備役軍團的俸祿也只有現役日軍士兵的三分之一。而至於十萬人的僱傭兵,那可不會浪費德川幕府的一粒糧米,相反還能爲德川幕府賺取到大量的利益。
那是個純武士編制的一級傭兵軍團,陳漢僱傭兩個,都在美洲地區扔着呢,出錢的多是美洲的藩國。剩下的兩個呢,一個被南印度的土著王公所僱傭,另一個被邁索爾給僱傭了。六個二級僱傭軍團,陳漢也僱傭了一個,日本政府自己都僱傭了一個,都在美洲戰場呢。還有一個在非洲,兩個在中亞,後者的‘主人’是中亞七汗國。這剩下的最後一個就在日本國內,已經是很多人都盯上的香饃饃了。
日本人有一項超凡技能,他們能隨時擴編僱傭兵,他們的預備役也隨時可以進入正規軍當中,因爲前者隨時都可以變成僱傭兵。‘傭兵之國’這四個字按在日本人的頭上,那真真的是一點也不差。
只要有錢賺,德川幕府可以把手下的最後一個兵派出去賺錢。
只不過幕府還是有節操的,比德意志的黑森大公強多了。
看到華夏大聯盟自個玩的高高興興,被丟在一邊的科沃爾他們可就有點小不甘心了。
陳漢都要換皇帝了,那麼在俄國和美洲的仗還要不要打下去呢?
皇帝換了,那政局自然會有震盪,新皇帝還想打仗嗎?
對於‘好奇’的西方外交官們的詢問,陳昇淡淡一笑,並沒有直接表明立場,而是將皮球踢給了外交部,這是外交部的鍋。
“諸位,戰爭是否會在來年繼續進行下去,這看的不是我國新帝登基,而是俄羅斯及其背後同盟國的態度。”陳昇對所有人說,陳氏皇朝的根基沉穩得很,新老皇帝交替也不會產生什麼大的波盪。
“我朝陛下英明神武,恩澤天下,千古無出其右者;太子殿下虛懷若谷,躬勤政事,賢明持重,亦天下萬民敬仰。此番皇位之更替,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安有國局動盪一說?”方維甸把話也說的死死的。
戰爭與否,國家之大方針大政策那是整個朝堂的意志,是各階層的利益所在,便是陳鳴在位,他也會徵求內閣和資政院的意見的。現在戰爭打到眼下的份兒上,陳鼎豈能擅自決定休戰?況且陳鳴又要御駕親征,陳鼎休戰豈不是要閃自己老子一個大仰擺插?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國罷戰的可能性根本沒有。
別看中國自我標榜着性格平和,熱愛和平,反對戰爭。但這在真正的國家利益面前屁也不是。
俄羅斯在此前是陳漢北方的最大威脅,再熱愛和平的人也不能否認了這一點。3500萬+的人口,相對廣闊的土地,這無不表明瞭俄羅斯的戰鬥力和戰爭潛力。
所以,摧毀俄羅斯就成爲陳漢迫在眉睫的一件要事。
對於陳漢來說,這就是國家利益。
別看現如今的中國無比強大,可從本質上來說,中國依舊是一個國家,而不是人類大聯盟。它不是蘇維埃,也不是聯合國。東西方的大博弈,那就是世界霸權和利益的爭奪。
人們可以把陳漢看做一個新近崛起的帝國,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卻沒有足夠多的殖民利益,那就必然會挑戰之前的殖民強國,從對方口中搶奪獵物,這也就破壞了當前的國際關係。
現在的中國跟歷史上的德國沒什麼兩樣,唯一的不同就是陳漢比那時的德國更加強大,它已經強大到足夠以一己之力單挑整個歐洲。
在中國崛起之後,一場極爲錯綜複雜的國際鬥爭也隨之開始。在這場關係着各國殖民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國際鬥爭中,美國、法國、英國、中國、普魯士、奧地利、俄羅斯、奧斯曼、波斯等強國都參與其中。至於誰能夠“笑到最後”,戰爭就是必要的檢驗手段。
在這場國與國的競爭中,各個國家都在拉攏盟國,以對抗敵對或潛在的敵對國家。英國和法國都能從生死仇敵變成合穿一條褲子,密切合作,這就是國家利益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