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

管亥是盤踞在青州一帶的巨匪大盜,早年間跟着大賢良師起兵反漢,燕北還在冀州做屯將的時候他便是大渠帥,最威風時手下十餘萬信徒教衆,攻城毀邑,無所不爲。後聲勢浩大的黃巾隨着三位將軍的死而分崩離析,他便領着麾下黃巾餘黨過着東躲西藏的日子。

所幸青州多山靠海,他的兄長管承在臨海一帶有徒衆三千戶,也是出了名的海寇。一時間兄弟二人在青州倒也能存活下去。當年孔融屯兵都昌,便爲管亥率軍而圍,想要搶奪些軍糧北上投奔黑山合軍,後來劉備馳援孔融入主青州,擊敗管亥。管亥爲了避難便率領部曲逃亡海外,苟且偷生。

只是海寇也是越來越難做,自燕北於遼東立水寨,藉由汶縣、沓氐至東萊的諸島行水寨之事,船隊往來頻繁,船堅弩利兵卒剽悍,完全截斷整個渤海,燕氏旗籠罩之下哪裡還有海寇抄掠的機會?

渤海面上跑的全是燕氏的商船、戰船,又哪兒容得下旁人染指,而管承的水賊若是陸路上到底都是些積年盜匪,甚至就連戰陣較之郡國兵也不讓分毫,但若是在海面上碰到燕氏的戰船,也只能退避三舍。

海戰不似陸戰,陸戰尚有戰陣、統籌之功,可海戰強就是強,弱就是弱,沒有十幾丈的戰船單憑走軻,就是一百條走軻也比不上人家一艘鬥艦,呼嘯而來便全碾碎了。

管氏兄弟,早就有投靠一地諸侯的心思,卻又怕不被接納。早先是打算投奔在黑山受了朝廷招安的張燕,無奈卻被劉備擊敗,北方能讓他們投靠的也就只有幽州的燕北了。

正逢此次袁紹突襲東萊,他們兄弟就是東萊人,收到消息便點起了兵馬清一色的走軻從近海小島上破浪而來,剛好見到燕氏戰船圍攻東萊港的一幕,令人……心驚膽戰。

海上打港口,管氏兄弟也不是沒這麼做過,但那都是成片的小船衝擊港口,大批人馬一窩蜂地衝上海岸,歸根結底還是在海邊的野戰。哪裡像燕氏水軍這樣,僅憑着弓弩之利便將守軍打得潰不成軍,近百條大船在海岸邊上一定,成片的長矛便投射過去,這陣勢誰還敢留在岸邊抵擋。

這哪裡是打仗,分明是大人打娃兒般輕鬆!

眼看着守軍都被打得差不多了,一干水賊再沉不住氣,他們走軻雖小,卻足有千條,在海面上太過顯眼,若是教燕氏的水軍將軍發現一時弄不清是敵是友,萬一率先發難單單那些船弩便不是他們能抵擋的!

當下水賊衆什麼也不說,向那燕氏水軍通過氣後便在沿岸登陸,列陣舉火衝向黃縣城池……畢竟管承是抱着投靠燕氏的心思,強攻港口他們沒遼東水軍這本事,但若說攻打城邑,那可就是他們的老本行兒了。想要投靠燕氏逍遙自在,總要拿出些本事纔好說話!

田豫也不多說,他聽過管承、管亥二人的名聲,心下里也能猜到這兩個山賊海寇心中所想何事。儘管他本意僅僅是打下港口便不再進軍,不過眼下有水賊爲他們圍攻黃縣城邑,他自然也是樂得如此,反倒命人在旗艦船頭搬來坐榻,彷彿置身事外般地觀起戰來。

古話有云是兵貴神速,不過這個神速他如今已經達到目的,能夠靠着突襲拿下黃縣港口便已足夠,至於是否能一鼓作氣拿下黃縣城池,對田豫而言並不重要。

這場戰鬥在田豫心裡其實已經結束了。

他們贏了。

袁紹突襲東萊是一步險棋,他的兵馬不多,還要分別佔領青州、據守渤海,他的人手是不夠用的。

近百戰船停在黃縣港口近海,所能留給他的選擇便不多了……這不是打不打的事,而是他要丟哪裡,保哪裡。

這場戰鬥剛剛結束,但這場戰爭也纔剛剛開始。田豫很清楚幾日之後,從東萊到渤海,整整千里之地全部都會成爲戰場,全部都是幽州水軍襲擊的目標,處處烽煙,他袁紹是保哪裡,又丟哪裡呢?

至少在田豫眼中,他是哪裡都不敢丟的。丟東萊,則青州不穩、丟渤海,則後路有失、不管樂安國,則青冀之間連通被燕北軍從黃河一刀斬斷;哪裡都不敢丟,他便要分兵,他分了兵,便哪裡都保不住!

袁氏惹出的亂子,要他們惡果自食咯!

管承和袁紹都沒有讓田豫在海岸上等待太久,不過半個時辰,自岸上便奔來一騎駿馬,黃縣城裡兩千餘守軍棄城,一路朝西敗退而走,臨走前燒燬了城裡武庫與糧倉,管承派人來索要燕氏的旗子,說是要插在黃縣城頭。

看樣子,袁紹是做出選擇了。

田豫揮手便派人送出燕氏大旗,隨後邀管承管亥來他的座艦相見。

都到這個時候,黃縣也圍了,仗也打了,於情於理是見上一面,很多心照不宣的事情便也能談上一談。

一葉小舟載着青州地界上風風火火的山賊頭子與海寇首領登上了田豫的座艦,田豫早命人在輜重中備好了酒菜,笑着邀請二人上座,臨着空氣中海水的腥鹹氣息,田豫笑着拱手道:“多謝二人,二位渠帥此番相助。在下田豫,是度遼將軍部下偏將,請入座。”

黃巾起事之時,管氏兄弟年歲皆不大,但也都過了而立之年,如今二人都已年近四旬,冷不丁見到田豫這麼個加冠不過幾年的青年將軍,很是驚訝。

管氏兄弟生的便如他們的名聲一樣,管亥是五大三粗的大肚漢,一看便是猛將的模樣;而管承則要稍稍瘦些,但眉眼之間帶着一股兇悍之色,這兄弟二人皆不是好相與的人物。

“田將軍,東萊是俺們的家鄉,他袁氏說打便打說佔便佔了,不妥。”管承拱手迴應,說起話來開門見山,常年海風吹太陽曬給這個海寇頭子帶來一身風霜,皺着眉頭道:“酒不必飲、菜不必食,俺們兄弟今日過來,便是有求與燕將軍,就看將軍能不能應下了。”

“哦?不知所求何事,待戰事平定道路順暢,田某可代二位向將軍修書一封。”

“海島上有水卒三千,步卒八千,還有百姓十萬,就看燕將軍給不給俺們一條活路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六章 鎮關中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死子繼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一百零七章 不必三思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將入相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