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

人們付出了,卻得不到回報,這不是燕北喜歡看到的事情。蹋頓完全可以霸佔着單于位不放,而他現在出現在鄴都,告訴漢朝皇帝不但要退位還希望能授予新單于朝廷金印,燕北不能讓他就這樣光溜溜回去做他的部落大人。

至少在蹋頓領烏桓代單于的這些年裡,烏桓與燕氏親密無間,這很不錯。而新單于樓班繼位後的事情燕北也並不擔心,在遼東,他們爲樓班尋找了最好的老師,還算不錯的屋舍,還有幾個燕氏老卒出身的侍衛,將樓班帶大……這個烏桓的新單于完全成長在漢人周圍,與他的烏桓國格格不入。

這些年裡他已經與烏桓國斷了聯繫,當他回去繼位,所能夠依靠的便只有燕北安排給他的那些漢人。而烏桓國,也將在有史以來最像漢人的單于統治下進一步完成漢化。

燕北是不會使太多計略的,但他一直都知曉未來的改變,因爲他習慣於做一件件在當時看不出有任何用處的小事,再去推波助瀾。就像當年,烏桓國與燕氏的關係本就已經親密無間,卻固執地留下樓班在遼東書院。這件事在當時並不會讓人覺得有什麼關係,只讓幽州人覺得燕北小心謹慎地過分。

但是在現在,當蹋頓在朝堂上提起當年燕北留下樓班時,人們才發覺燕北的深謀遠慮。

實際上這是燕北的一貫做法,一開始,僅僅擁有遼東一隅之地時,在沒有人認爲帝國北方的馬匪能夠在天下取得什麼成就時,燕北的戰役便已經打響。作爲一個漢人,便已經向所有東夷宣戰。

只是沒有人知道。

因爲燕北知道在當時他的燕氏,打不過任何東夷,無論鮮卑還是烏桓,高句麗還是扶餘國,甚至就連樂浪以南的三韓諸國對他來說都是龐然大物。

燕北與人交戰,打的不是現在,打的將來。在人們還不知已經成爲燕氏的敵人時,這場戰爭便已經開始,所以當對方聽到宣戰聲響起耳邊,便只能是漢軍已略地,四面楚歌聲。

百官公卿原先對燕北的權勢,不甚瞭解。甚至認爲這樣一個在朝中沒有絲毫根基的北地豪雄,也很容易對付。但在烏桓代單于蹋頓的隻言片語中,卻瞭解到與他們認識不同的燕北。

朝廷過去在洛陽,在長安,所知道的燕北只是他平定過冀州黑山、擊敗過公孫瓚、驅走袁紹。但這些成就在公卿眼中並不算什麼,因爲他的敵人,着實很難擺上檯面。公孫瓚是什麼人?過去在幽州的一個長史,後來領兵幾千,和燕北一樣起家於張舉反叛當中,不過一個在朝廷而一個是叛軍罷了。

黑山軍又算什麼?也不過是曾經的黃巾餘黨,雖然號爲百萬,卻也不見得有多麼厲害。說起來燕北最厲害的敵人大約是袁紹,過去的討董諸侯聯軍盟主,可也沒死在燕北手上,現在反倒在青州、徐州擊敗袁術軍後聲勢滔天繼而向揚州推進。

可朝中總是存在有識之士的。

在烏桓代單于蹋頓離開鄴都後,皇帝召集中朝的一些重臣在宮中用晚食。快到年關,無論皇帝還是公卿心中都有些喜悅,不過這樣的場合燕北卻沒有在場,在宮中他得到來自北方的密報,便向皇帝請辭返回大司馬府。

席間,皇帝憂慮天下,問道:“諸君可知河南局勢?朕聽說徐州牧劉玄德西奔荊州,袁公路死後徐州盡屬袁氏?”

輔國將軍伏完拱手道:“兗州牧曹操也領兵南下,討伐豫州郭貢,目下亦取得二州。”

倒是光祿勳鍾繇恭敬說道:“陛下若想知道河南局勢,問大司馬即可。”

越騎校尉種輯撇嘴,沒有說話。

燕北不在朝堂,目下留於宮中之人盡爲皇帝心腹。現在鄴都的朝中重臣大約盡數爲護送皇帝東歸的一干人等,諸如侍中劉艾、光祿勳鍾繇、輔國將軍伏完、越騎校尉種輯還有左賢王劉豹、右賢王去卑等。

現在的朝廷就誠可謂缺胳膊短腿,三公僅剩楊彪一人、九卿亦有所缺少,至於朝中官吏林林總總,仍舊沒能補齊。皇帝所能用的也只有這些人。

劉協聽了鍾繇的話苦笑道:“朕何嘗不知大司馬知曉,可這些事朕雖然好奇,卻起不到任何作用,何必去耽誤大司馬的事情呢?”

“陛下未免太高看大司馬了。”種輯撇撇嘴,不動聲色地看看左右,見到最近的羽林武士都在宮外,這才說着燕北的壞話道:“臣看來燕仲卿雖比李郭稍強,卻也不過與董仲穎一丘之貉,數年來不向南方用兵,反安居鄴城坐看南方諸侯勢大,這是何道理?只怕他也這件事上起不到什麼作用!”

“哦?難道越騎校尉認爲大司馬不能安定天下嗎?”劉協對宮外的事情所知不多,聽種輯這麼一說便感到好奇,說道:“可朕看連烏桓單于都對大司馬敬重有加……”

種輯聽到劉協誇耀燕北的功績,心中更是不快,他看不慣燕北處處權勢滔天的樣子。而種輯是個什麼人呢?過去董卓在長安時,他便與荀攸、鄭泰等人密謀刺董,事泄被抓,正逢王允與呂布刺死董卓,這才做了長水校尉。東遷時連長水胡都沒了,便任了越騎校尉。按理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惜橫空出世的燕北切瓜砍菜般將衆涼州將領殺個乾淨,又逼走董承,他的功績都似乎被人遺忘。

也正因此,而恨上燕北。

在他看來,所有執掌朝堂的人都一樣,手握大權,說是奸臣便是奸臣……這難道不正是晉身之資嗎?

“陛下,其獨攬大權,雖如今未露僭越之象,可早晚也會如董卓一般。”種輯虛着眼,目露厲色問道:“他有何德何能,任大司馬?”

“越騎校尉怕是飲多了酒吧?”一旁坐着的大司農孔融抿着鬍鬚笑了,反問道:“您有什麼才能功績,去說大司馬?”

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七十七章 天下蒼生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五十二章 定東道城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七十九章 中平六年第二十五章 聞風色變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與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六章 鎮關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