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說不的獨自到達應天后,受到了朱元璋的熱情款待,當晚朱元璋設宴爲他接風洗塵。在席上,朱元璋問起他的來意。
說不的道:“‘龍鳳皇帝’韓林兒墜江而死的消息傳到總壇後,教主非常震驚,特命我前來提廖永忠兄弟前往總壇,教主要親自向廖兄弟詢問詳情。”
朱元璋大叫一聲,道:“啊呀!大師來晚了一步。那廖永忠已於昨日被屬下斬首示衆了。”
說不的驚道:“什麼?廖永忠死了?”
朱元璋道:“是啊,這廖永忠護住不利,導致‘龍鳳皇帝’慘死,不殺他不足以平息軍中將士的不忿。屬下迫不得已,只有將他殺了。”
說不的明知朱元璋殺廖永忠是爲了滅口,但事已至此,也是無話可說。
只聽朱元璋繼續道:“廖永忠作戰一向勇猛,屢立戰功,屬下也不想殺他,可是全軍上下一致要求嚴懲廖永忠,屬下也是莫可奈何,唉!”
說不的聽着朱元璋滿口胡話,強忍住破口大罵的衝動,深吸一口氣,道:“原來如此,那也是沒有辦法的是了。”
之後,宴會的氣氛變得十分沉悶,不多時,便草草收場。
第二日一早,說不的便向朱元璋辭行,要離開應天。
朱元璋出言挽留道:“大師何不多待幾日,也好叫小人好好盡下地主之誼。”
說不的道:“不了,教主還着急等着我的回報,我這就回去了。”
朱元璋道:“既然如此,屬下就不多留了。”
說不的離開應天后。便徑直趕往了江州。當他趕到江州時,楊逍等都已分赴各地。
說不的剛進江州城,慕容燕就得到了稟報,當即就召他來見。說不的進入慕容燕的書房時,慕容燕已等候多時。
慕容燕開口問道:“情況如何?”
說不的道:“教主。屬下無能,未能救下廖兄弟。”當即就將他在應天的經歷訴說了一遍。
慕容燕聽後道:“是這樣,此事也怪不得你,沒想到朱元璋下手這樣快。”
說不的道:“教主,下一步,咱們該怎麼辦?”
慕容燕道:“這次總壇接受了徐壽輝的地盤。勢力上已不比朱元璋弱多少,也是時候解決應天這支紅巾軍素來自行其是的問題了。”
說不的道:“不錯,這次總壇輕而易舉的就討伐了陳友諒,天下注目,正可以藉此聲勢整頓各路義軍。這種事情越早解決越好。遲了,恐又生變化。”
慕容燕道:“事不宜遲,我明日就動手前往應天。大師再辛苦一趟,傳令下去,召集各地首領前往應天會合。”
說不的道:“好,我這就去辦,教主獨自前往應天,千萬要小心。”
慕容燕知道說不的讓自己小心什麼。便道:“你放心好了,料來那朱元璋還不敢對我下手。”
次日一早,慕容燕便偕同趙敏、周芷若、小昭、黛綺絲前赴應天。一路上連得本教捷報。又聽得各地義軍蜂起,慕容燕心下甚喜。
慕容燕路上不與明教義軍將領會面,只暗中察看,但見義軍軍紀嚴明,不擾百姓,到處多聞頌揚吳國公朱元璋、徐達大將軍之聲。
這一日來到應天府城外。朱元璋得訊,命湯和、鄧愈兩將率兵迎候。接入賓館。
湯和稟道:“吳國公與徐大將軍、常將軍正在處理緊急軍情,得知教主到來。不勝之喜。只以軍務羈身,未克親迎,還請教主恕過不恭之罪。”
慕容燕笑道:“咱們自己兄弟,管這些迎送虛文作甚?自是軍情要緊。”
當晚賓館中大張筵席。酒過三巡,朱元璋帶同大將徐達、常遇春、湯和、鄧愈、花雲匆匆趕到,在席前拜伏在地。慕容燕急忙扶起。朱元璋親自斟酒,恭恭敬敬地嚮慕容燕敬了三杯,慕容燕全都一飲而盡。席間說起各路軍情,朱元璋稟報攻城掠地的業績,言下頗有得色。慕容燕大加稱讚。
過不多日,明教衆首領紛紛自各地到應天府相聚,楊逍、範遙、韋一笑、殷天正、五散人、五旗使等先後到達。朱元璋又設宴款待楊逍等人,衆人正酒醉正酣時,忽然門外教衆來報:“波斯總教派了一個使節團,前來參見教主。”慕容燕忙率領衆人,出門迎接。
出得門來,只見遠遠一隊人馬,穿得花團錦簇,緩緩而來,連馬匹上也披紅掛綵,喜氣洋洋,前導樂隊吹起胡笳瑣吶、彈着十幾只琵琶。幾名胡人見慕容燕等人出來,便即下馬,奔上前來,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禮。一名爲首者說道:“波斯明教聖教主謹派在下前來中華,拜見中華明教慕容教主。”
慕容燕認得此人是大聖寶樹王,跟在他身邊的兩人是智慧寶樹王和常勝寶樹王。慕容燕將賓客迎入門中,到大廳分賓主就座。
慕容燕開口問道:“三位這次前來,所爲何事?”
大聖王站起身來,躬身說道:“我已將黛綺絲聖女的事回報了敝教聖教主,敝教聖教主說只要慕容教主答應一件事,敝教就可以不追究聖女失貞之罪。”
慕容燕道:“哦?是何事?”
大聖王雙手一拍,四名錦衣波斯人擡着一隻閃閃發光的白銀箱子,躬身放到慕容燕身前。箱蓋打開,裡面錦緞爲襯,並排放着六根聖火令。
大聖王道:“敝教‘乾坤大挪移心法’失傳已久,聽聞中華明教還有流傳,所以敝教聖教主希望能用這六枚聖火令換回‘乾坤大挪移心法’。只要慕容教主答應了此事,敝教就不再追究聖女失貞之罪。”
慕容燕吃了一驚,站起身來。中華明教本有十二枚聖火令,前代教主失卻。上次靈蛇島會鬥,慕容燕奪回了六枚,想不到波斯總教又送來餘下的六枚。如此則十二枚聖火令盡歸原主,他這教主當得名正言順,總教這份禮物。可說隆重之極。
慕容燕當即便道:“此事好說,‘乾坤大挪移心法’本就是從波斯傳入中土,如今重回波斯,也算是物歸原主。”捧出“乾坤大挪移心法”羊皮,鄭重包入錦緞,請總教使節帶回波斯。回贈總教聖教主。
三位寶樹王大喜,伏地拜謝。
慕容燕已習得心法,此後自可在教中留下副本,讓此心法在中華流傳。如此一來,中華明教就等於什麼都沒失去就得到了總教的六枚聖火令。慕容燕覺的有些過意不去。就將三位寶樹王請到後堂,把自己所悟到的“乾坤大挪移神功”以及“聖火令神功”擇要傳授了一些。
過了兩天,慕容燕傳授神功已畢,中土明教列隊歡送,恭送波斯總教使節迴歸。慕容燕、楊逍、範遙、朱元璋等各有大批貴重禮物回贈。
衆人回到應天府明教聖火大堂,教中諸首領站立堂前。
慕容燕從懷中取出十二枚聖火令,放在中間桌上,高聲向衆人宣佈:“昔年本教不幸。十二枚聖火令遺失,幸而波斯總教代爲妥善保管。今此大業克成,上代教主心願得償。我教上下,永感總教盛德高義。”雙膝一曲,向桌上的十二枚聖火令跪下。明教羣豪紛紛跪下。
禮畢,慕容燕拿起波斯總教使節送來的聖火令,將上面的三大令、五小令大師誦讀。
聖火令三大令:
第一令,不得爲官做君:吾教自教主以至初入教弟子。皆以普救世人爲念,決不圖謀私利。是以不得投考科舉。不得應朝廷徵聘任用,不得爲將帥丞相。不得做任何大小官吏,更不得自立爲君主,據地稱帝。於反抗外族君皇之時,可暫以‘王侯’、‘將軍’等爲名,以資號召。一旦克成大業,凡我教主以至任何教衆,均須退爲平民,僻處草野,兢兢業業,專注於救民、渡世、行善去惡。不得受朝廷榮銜、爵位、封贈,不得受朝廷土地、金銀賜與。唯草野之人,方可爲民抗官、殺官護民;一旦爲官爲君,即置草良於度外矣。
第二令,不得虐民害民:本教以救民護民爲宗旨,凡有利於平民百姓者,皆爲本教應作應爲之無上要務。本教所需,可搶劫官府、官倉、官庫、財主、大戶,可受平民捐獻,亦可向民徵糧。但必須百姓先食飽,我教衆方可動箸。如遇饑荒,有糧食時先施百姓,我教衆後食;若糧不足,則我教衆不食。教衆與百姓爭鬧鬥毆,傷百姓者罪加一等,雙方有過,先罰教衆。
第三令,不得自相爭鬥:凡我教衆,不論身爲教主、左右光明使、護教法王、旗使、門使,或初入門弟子,不得互相分派爭鬥,如意見不合,僅可辯論爭執,粗言咒罵、辱及祖宗亦不算犯令,何人出手毆擊,即爲犯令,殺傷教友人身、人命,更爲大罪。若有紛爭,交由上級判斷是非,此後即須聽命息爭,永保和好。
聖火令五小令:
第一令:凡我教衆,須守信義,出言如山,不得違諾失信,對教外人士亦當守信。
第二令:同教教衆,即爲兄弟姊妹,情同骨肉,重情重義,生死不渝。
第三令:尊敬長上,孝順父母,友愛弟兄,照顧朋友。
第四令:尊重婦女,不得輕薄調戲。任何處女寡婦,如與之有夫妻之事,即須娶之爲妻,否則須莊重相對。朋友妻,不可戲,朋友女,不亂語。
第五令:視明教如性命,長上有令,必須竭力遵行,叛教通敵者殺無赦。對教外人士和氣相待,甘居下風,不可妄自得罪,爲本教樹敵。戒葷之禁,今後取消。
慕容燕念畢,頓了一頓,朗聲道:“衆位兄弟,聖火令迴歸本教,實是萬千之喜。聖火令上記的是本教歷代祖傳的大令大訓,大家今後要鄭重遵奉,不得有違。”
明教衆人齊聲說道:“吾等必當鄭重遵奉,不違教令。”
彭瑩玉說道:“教主容察:前代教主在聖火令上刻此三大令、五小令之時,百姓受官府欺壓凌剝,苦不堪言。本教爲衆百姓出頭,自己自然不可去做官家、做官府。但今日韃子佔我江山,神州淪於異族,我教的最大宗旨,奠過於驅除胡虜,拯救千萬百姓於韃子的鐵蹄踐踏之下。教主做官家、衆兄弟做官府,並不是爲了欺壓百姓,而是拯救百姓,保護百姓。因此屬下等奉請教主爲百姓而稱王。”楊逍、範遙、韋一笑等隨即附和。
這次明教首腦大會應天,本就意圖奉教主慕容燕爲義軍的正式首領,就此稱爲“明王”,打平天下後登位爲帝,建立大明王朝。應天府大多數兵將出自明教,徐達、常遇春等大將,楊逍、範遙、韋一笑、彭和尚等教中首腦人物,對慕容燕向來尊崇信服,一致贊同,只朱元璋、李文忠、胡廷瑞等不願將大好基業奉之於慕容燕,然見大勢所趨,也不敢示意反對。
慕容燕知這時不能退讓,稍作推辭,便應了下來。衆人盡皆大喜,當即上前拜見明王。至此明教東西兩路義軍合二爲一,盡歸總壇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