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精英教育

尤登閣到碧落城之後,也被安排到了碧落學校住。

碧落學校的建設規模很大,現在就讀的學生並不是很多,還有着大量空餘的房間,安排一些人過來住宿沒有問題。

現在這座學校能夠容納這一片區域的學生讀書,還有着大量的冗餘教室和宿舍。

但是再過兩三年的時間,就未必能夠容納的過來,到時候還得繼續建設學校。

現在這個世界的教育事業可以說是纔剛剛起步,想要達到全民普及教育的地步,怎麼也得要幾十年的時間。

不只是沒有那麼多的資金建設那麼多學校,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老師的數量嚴重的不夠。

現在方浩這邊,小學老師這方面完全沒有問題,再多十倍的生源都能夠解決,畢竟小學方面的難度並不大,培養小學教師比較容易。

可是中學老師的數量還有問題。

現在雖然能夠應付下去,但是每一箇中學老師都非常的忙,除了繁忙的課程之外,還得忙着給自己充電,免得沒有東西可以教給學生。

而且這還是建築在中學入學考試的時候,淘汰掉了一大堆的小學生,等於是剝奪了很多小學生繼續求學的機會,這才能夠應付下來。

非常時期,只能夠行非常之策,讓那些更有學習天賦的人來接受學習,學習天賦不是那麼高的人,學一個小學就可以了。

大學現在已經在籌備建設,現在最頭疼的就是大學教師的問題。

蓋一座大學並不要多長的時間,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合格的大學老師。

現在不只是等待着那些中學生唸完中學的課程,才能夠有大學生出現,還要等待着那些中學的老師,蛻變出一些能夠教大學的老師出來,哪怕只是從大一開始。

大學的教材,方浩已經弄出來了,所有的中學老師和小學老師都可以去學習,他希望的是能夠在裡面挑選出一些合格的大學老師出來。

將第一座大學命名爲理工大學,這也代表着方浩更注重於理工。

而這方面尤其難學。

僅僅是面對關外那幾百萬人口,就有着這樣的師資問題。

如果得到了天下,老師的問題將會更加嚴重。

在這方面方浩倒是挺感激池旭的。

池旭在堯國大力的推行教育改革,雖然目的是爲了讓堯國的國運綿長,但實際上對他以後得到天下推行教育,有着很大的幫助。

堯國那邊還是有着不少人才的,那些人才讀聖賢之書很厲害,讀這些現代的教材,理解能力也遠遠的超過普通人,可以很快速的培養出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來。

尤登閣自己願意創辦一所兼顧中學和小學的學校,方浩當然非常的支持。

說實在的,尤登閣想要當官他也會有一些猶豫,因爲尤登閣在官場的勢力實在是太大了,那麼多的門生故吏,都繼續當官的話,就有可能形成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會影響到他行使權力。

他更希望讓裘伯賢這種在官場上沒有太大影響的人來做首相,不能夠允許存在一個在全國範圍內被他影響更大的人來擔任那樣的職務。

尤登閣表示已經不想當官了,又願意投身於教育,這正中方浩的下懷,也讓方浩對尤登閣的政治智慧非常的佩服。

一般的人未必就有那麼靈敏的嗅覺,沉湎於權勢之中不可自拔,最終惹來殺身之禍。

顯然,尤登閣就不會有這樣的危險。

因爲尤登閣已經表態不會再當官,裘伯賢也沒有了心結,兩個人都住在學校,又有一些共同的話題,來往比較頻繁。

尤登閣在這期間,還找過一些老師,問他們有沒有興趣到內地做老師,幫助他一起創辦學校。

碧落學校是原來碧落草園那一大片地方最高等級的學校,這裡的任何一個老師都是老師中的精英,如果能夠挖幾個人過去,創辦學校的底氣就更足了。

尤登閣也有他的傲氣在,他要是創辦學校,就要創辦出這個世界上第一流的學校出來。

所以他想挖一些老師過去。

這裡老師的待遇很高,他想挖老師過去,就要開出比這裡的老師待遇更高的待遇。

那將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但是他敢開那個口。

因爲他有最優質的生源。

他創辦學校,要走最高端的路線,不會做免費的教育,要收費,而且要收很高的費用。

他的目標則是他的那些門生故吏。

他相信他派系的那些人會將自己的子女送到他創辦的學校接受教育。

那些人的驕傲,不會忍受讓自己的子女和那些平民的子女一起接受教育,他們願意出很多的錢,讓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優秀的教育。

只要他能夠提供更優秀的教育內容。

他的路線就是,私人學校,精英學校。

他相信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未來的教育界,掌握到更大的話語權。

以前的世家能夠長盛不衰,靠的也是壟斷教育權,壟斷知識,只有那些世家的子弟纔有資格獲得教育。

書籍是很珍貴的東西,只有那些世家才能夠擁有更多的書籍,才能夠讓他們的子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爲了擺脫世家對這個天下的控制權,堯國後面開始科考選士,只以幾本聖人之書來選拔人才,所有的科考題目都只能從那幾本聖人之書裡面出,讀別的書就沒有了太大的意義。

這也就使得讀書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使一些寒門也擁有了通過讀書參加科考上進的道路,形成了一個新的讀書人階層,將上一個朝代控制朝政的世家門閥給替代掉了。

而他現在就是複製世家精英教育的那一套模式。

因爲他看準了方浩對未來教育的期望,是讓那些人接受更多的知識,用那些知識來改變這個世界,而不是侷限在幾本聖賢之書上面,一千多年的時間都沒有任何的進步可言。

他要用精英教育的方法來打造出新的世家,他有那個把握說服他的那些門生故吏,將自己的子女送到他創辦的學校來讀書。

現在最緊要的問題,就是找到一些優秀的老師,他現在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第四十一章 教材的問題第二十八章 系統升級第一零四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四十章 血勇之氣第三十六章 布裙荊釵第四十九章 算計第五十五章 鐵匠第一百二十六章 界線(二)第九十一章 破壞第四十六章 抄家第八十六章 政治抱負第六十二章 贈詞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急第十九章 百業待興第一三五章 開炮第一一六章第一零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六章 碧落大草原第七十二章 冷漠第一五三章 全軍縞素第六十章 命如草芥第十三章 世界物產圖鑑第九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一三一章 下一個五年計劃第八章 追悔莫及第十二章 新穎的想法第六十一章 做人的道理第一四五章 消費時代第一五一章 大結局第六十章 改換門庭第一四五章 支援第九十三章 說服第一四四章 齊頭並進第二十四章 乾柴烈火第一一六章第十章 洞房之夜(二)第六章 姑爺上門了第四十九章 升職的節奏第八十三章 服軟(中秋節快樂,求打賞,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生路(三)第一一二章 祥瑞紛呈第七十二章 冷漠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的感覺第五十四章 未來的希望第九十九章 巡查(三)第四十八章 面聖第五十六章 一份奏章引發的風波第五十八章 應對之策第七十七章 逃第八章 功高難賞第二十七章 落魄的公主第一零九章 取消科考第五十一章 我可以給,你不能要第九十三章 迎敵第七十六章 賞月第四十八章 最佳甩鍋對象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擊第九十一章 精英教育第一三零章 嬰兒潮第三十九章 想一想都覺得恐怖第十二章 困境第十三章 世界物產圖鑑第二十七章 匯合第十六章 閨房密語第六十七章 報仇雪恨第十八章 詩人方浩第四十六章 抄家第九十一章 送人工第六十七章 誥命第十九章 百業待興第十一章 傷殘士兵第二十章 偷窺第九十一章 送人工第二章 沒錢娶媳婦第三十二章 生路第七章 選擇技能第五十七章 屏風第六十八章 尤登閣捎來的話第五十四章 有野心的男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細思極恐第四十八章 悲悽第一百二十章 選址第六十二章 陳師爺的欣賞第十七章 外面的狐狸精第一五七章 鎮北大將軍第七十四章 行動開始第四十四章 但是我們贏了第六十四章 提條件第八十章 你想不想做皇帝?第六十四章 親自上陣第六章 阿桑第一一七章 大漢日報第一零三章 開戰第五十二章 昭寧的問題第一百七十三章 抓緊種地第四十五章 行政體系第八十六章 回家過年第三十四章 雄關第一五七章 等待戰爭第一百三十三章 謀奪馬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