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第641章 產生隔閡

bookmark

第641章 產生隔閡

兩日後,李煜在皇宮設宴款待宋國使節團的程德玄和另一位副使孔承恭,陪同出席的唐國大臣有魏岑、陳覺、遊簡言,以及潘佑、李平、張泊、田霖、顧彝等人,都是宋黨、新黨,沒有喊上孫黨的人。

像韓熙載、徐鉉、高越等人,最近幾個月非常受器重,紅極一時的大臣,竟然沒有被邀請入宴,這是李煜釋放的一種信號,表明李煜的態度是支持議和,不跟宋國硬拼到底了。

如此委曲求全,因爲李煜沒有那個決戰的勇氣,沒有那個魄力和膽識。

他寧願接受一些喪權辱國的條約,只要能維護住烈祖留下的江山即可,畢竟他的父親當年丟失了江北十四州,也都拱手送給了北周。如今同樣形勢所迫,他覺得自己也盡力了,所以並沒有太多的內疚之情。

形勢沒人強,只能接受事實,不做沒意義的反抗。

宴會上,杯來酒往,氣氛倒也和諧。

這幾日裡議和事情已經談得差不多了,李煜基本同意了合約條款,把蘇宸送去北方,但希望大宋能夠善待他。

宴席上程德玄提議道:“官家,既然合約條件,雙方都沒有異議,那麼是否該把蘇宸,從潤州前線調回金陵城內,讓他好收拾一番,然後帶着家眷,與我使節團一同北上。”

李煜聞言,也覺得宋使者的要求並不過分,一切談完,也該召回蘇宸,讓他接受了。

賞賜一番,讓蘇宸不要鬧幺蛾子,可能聽從朝廷安排,表面得安撫一下,同時也是做給讀書人看的,畢竟蘇宸的才學滿天下,目前他的詩詞文章和武俠小說,都在各地流傳,交出這樣一位大才子給敵國,換取停戰,有些屈辱,所以,李煜打算溫和一些,進行賞賜,做好表面文章才行。

李煜點頭說道:“不錯,明日朝廷就會發出詔令,召回蘇宸,讓他返回金陵城,與程大人相見。

程德玄點頭,說道:“如此甚好,哈哈。”

這次出使,程德玄算是完成了大宋官家趙匡胤安排的任務,接下來就是暗中試探蘇宸。把趙光義的意思傳達,若是蘇宸不從,沒有歸順趙光義的心思,就要想辦法除掉蘇宸,嫁禍給唐國的黨爭。

此時魏岑提杯笑道:“讓我們舉杯慶祝唐宋兩國,停戰止兵,恢復友邦,不再起戰事,兩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宋黨的人強顏歡笑,溜鬚使節團,卑躬屈膝,毫無氣節,潘佑和李平等人,都面帶着冷笑和鄙夷。

但是,潘佑等人並沒有反對,因爲,孫黨很明顯已經被移出權力中樞,不再受寵。而這次議和之後,宋黨的人做出這些喪權辱國之事,新黨可利用這件事,發起清君側,利用輿論壓力,逼迫朝廷卸任魏岑等人。

到那時,朝中便只剩新黨他們一黨獨大,可以推行改革,最後受益的人,反而是新黨的官員,這羣江南地方改革派。

無論是宋黨,還是孫黨,都是僑北之士,來自於北方,或者江淮人,不是真正的江南人。

而新黨的人,多數來自於江西、江浙、安徽等地,纔是當地的官員,他們不甘心讓這些來自北方的官員,一直在朝堂分刮那麼多權力,該是新黨崛起的時候了,他們要推行新的改革,變法圖強。

因此,潘佑等人,沒有組織宋黨,反而暗中推波助瀾,促成此事,就是等待停戰後,反擊宋黨這幾個老奸臣。

宴會結束以後,李煜醉醺醺的來到了鳳儀宮,來看望大周后。

目前周娥皇經過半年的調理,已經基本康復了,臉色也紅潤許多,偶爾會被李煜滋潤一下,漸漸容光煥發。

但這幾日,大周后一直在跟李煜慪氣,因爲她得知了朝堂的局勢,對於朝廷要送出蘇宸感到不齒,因爲蘇宸對朝廷貢獻很大,還救過皇后皇子的命,結果最後,一代忠臣、才子,竟然作爲交易的籌碼被送出去,朝廷也太過薄情寡義,這般做法,實在是讓天下人寒心。

大周后爲此還與李煜吵過一架。今夜,李煜酒後思亂,打算到大周后這裡溫存發泄一番,得到大周后的溫暖服侍。

但一見面,大周后便舊事重提,說道:“官家,聽說議和之事已經定下來,你們真的要送出蘇宸嗎?臣妾覺得,這樣做法,實在不妥。”

李煜聽了搖頭,嘆息說道:“朕也是身不由己,江山社稷危在旦夕,蘇宸作爲唐國臣子,有機會爲了江南之地的安寧,做出貢獻,這是他的福分,也是他的功績,江南人和朝廷,都會記住他,再說,即便去了宋國,以她的才學,說不定也能受到重視,比留在江南更有發展,對他而言,未必是壞事。”

“但他是江南人,他的一切關係網都在唐國,去了宋國,寄人籬下,人生地不熟,又是被犧牲掉的人,他的心能好受嗎?”大周后帶着幾許傷感和愧疚,質問着李煜。

“這是朝廷大事,你後宮婦道人家,不要過多摻和了。”李煜有些不難煩聽了。

大周后目光看着李煜,一臉的失望,嘆息道:“官家,你這樣做,讓我和宣兒,如何面對這位救命恩人。”

李煜無動於衷,繼續說道:“伱那只是小恩,他救國纔是大恩,送出蘇宸,便能救下唐國許多百姓和將士的性命,他作爲唐國臣子,應該爲國付出!”

“你,你還是我認識的官家嗎?”大周后以前對自己的丈夫很崇拜,有詩詞才華,忠厚仁義,還是一國的君王,在江南之地,誰能比李煜更出衆呢?

但是,這一年來,大周后認識了蘇宸之後,發現李煜在許多方面,都無法跟蘇宸相比,現在,更是要絕情冷酷把恩人送出去,恩將仇報,以怨報德,人品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大周后滿臉的失望之色,眼中含淚,別過頭,不願意搭理他了。

李煜似乎看出了大周后臉色冷下來,心中有氣,冷言道:“怎麼,是你捨不得朕送走他嗎?看他的才華超過你夫君,更會講故事,更懂討好女人,所以,讓你動心了?”

大周后猛然擡頭,滿臉的難以置信,一雙眼眸似乎陌生地盯着李煜,說道:“你在說什麼?你怎麼能如此猜想,輕賤於我?”

李煜冷聲說道:“哼,有沒有動心,你自己心裡清楚!蘇宸此人,朕要交出,心意已決,不必再勸了。你貴爲皇后,還是要注意名聲,不要做出僭禮之事纔好。”

大周后受到這樣的污衊和冤枉,氣得身子哆嗦,臉色發青,伸手指着外面:“出去!”

李煜臉色也很陰沉,直接負氣離開,出門的時候,剛好遇到了周嘉敏和永寧過來。

二女也聽說了晚宴主題,過來打算和大周后一起勸李煜,此時見了,周嘉敏直接問道:“皇姐夫,你真的算把蘇宸交給宋人嗎,他可是救了皇后和皇子,你怎麼能如此無情?”

永寧公主也說道:“皇兄,這樣做是不對的,懇求皇兄三思!”

李煜正在氣頭上,對二女沒有給好臉色,喝斥:“你們懂什麼,這是國家大事,不得多嘴,否則,朕絕不輕饒!”

痛斥幾句後,李煜離開了鳳儀宮。

周嘉敏和永寧公主,茫然看着李煜的身影離去,都涌起一絲陌生的感覺。

(本章完)

326.第324章 引起警惕715.第713章 分兵北上第819章 發展方爲硬道理第八十六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427.第425章 秋闈餘波第二十二章 奇葩老丐567.第565章 猛將必發於卒伍355.第353章 一覽秦淮河650.第648章 小別賽新婚209.第208章 兄妹團聚562.第560章 隨軍出征295.第293章 初見李後主187.第186章 難得有心郎759.第757章 小團聚318.第316章 步步有局388.第386章 密談第五十四章 一毛不拔351.第349章 救蜀實策421.第419章 秋闈來到608.第606章 刺客風波176.第175章 原來是你第六十三章 寫文下下等707.第705章 造船與鑄刀第六十三章 寫文下下等652.第650章 集體登門拜訪585.第583章 分兵攻城706.第704章 海運行商144.第144章 禍起蕭牆199.第198章 暗器有毒564.第562章 丹陽伏擊652.第650章 集體登門拜訪286.第284章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618.第616章 你若願娶,我便願嫁!350.第348章 蜀國皇子645.第643章 不爭不怒,平靜接受561.第559章 城外點兵第824章 愛別離676.第674章 無法接受第839章 暗流涌動535.第533章 暗中籌備第881章 內憂外患504.第502章 拜訪白府第一百零七章 內軒藏身267.第265章 分別321.第319章 死無對證661.第659章 虛與蛇委637.第635章 使節團將至第777章 由南伐北難第825章 北伐開始453.第451章 劍門關!362.第360章 夜遊秦淮河536.第534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85章 荒唐的南漢640.第638章 失望心情495.第493章 近鄉情更怯273.第271章 白蛇傳說第八十章 落井下石649.第647章 離別前的團聚659.第657章 封賜的驚喜614.第612章 離間之計327.第325章 有所好轉525.第523章 未雨先綢繆第二十七章 怕是沒救了486.第484章 靜觀其變325.第323章 情愫暗生643.第641章 產生隔閡705.第703章 出征長樂府第三十章 外科手術620.第618章 是戰是和231.第230章 希望是一道光第838章 攻克漣水大營第818章 大宋改兵制327.第325章 有所好轉538.第536章 團聚在金陵357.第355章 要用美人計410.第408章 飲佳釀141.第141章 困局604.第602章 暫代主將之職746.第744章 合兵一處第六十六章 紅袖坊381.第379章 同意了639.第637章 各有策劃497.第495章 成長有目共睹257.第256章 暗中關注749.第747章 兵發白帝城第十章 莫欺少年窮126.第126章 演出成功227.第226章 格物致知654.第652章 言歸於好第一十九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330.第328章 人命官司562.第560章 隨軍出征243.第242章 雞鳴練刀587.第585章 箐箐的成長第789章 即將破城476.第474章 生死較量349.第347章 邀請一敘166.第165章 白家的底牌第八十四章 留夜377.第375章 新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