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第642章 前線召回

bookmark

第642章 前線召回

周嘉敏走入鳳儀宮內,看到自己的姐姐掩面抹淚,忍不住問道:“姐姐,你和皇姐夫吵架了嗎,是不是也因爲蘇宸之事?”

大周后周娥皇轉過頭,淚眼婆娑,看着自己小妹和永寧公主走上來,微微頷首道:“朝廷已經商議過了,近七成的大臣都同意割地賠款,並交出蘇宸,官家也已經答應這件事,沒有了迴旋餘地,本宮也只是替蘇宸抱打不平,覺得不公,他爲我唐國付出了這麼多,還救了本宮和皇子宣兒的命,結果到頭來卻成爲了犧牲品,太冤屈了。”

周嘉敏本是個性情女子,聽到這些,也覺得憤憤不平,說道:“就是啊,蘇宸他那麼有才華,爲朝廷做了如此多事,還救了姐姐和宣兒,結果皇姐夫就是這樣對他,即便滿朝文武大臣同意了,皇姐夫也不該同意,他應該爭取,這樣做太過分了。”

永寧公主一步步走過來,心中也是有些惋惜和哀傷,她本來對蘇宸有一些情愫,但是一旦蘇宸被送出,她就再也沒有希望了。而且,她站在公主的身份,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蘇宸這樣被犧牲,是爲了朝廷安危,更爲了她李家的江山社稷!

而最後做出決定的人,是他的親哥哥,犧牲掉蘇宸,也是爲保住李家的江山,她作爲公主,其實也是受益者,若是李家江山沒有了,他的公主身份也就不復存在,甚至整個皇親國戚都要被俘虜到宋國。

所以,她皇兄的決策,是符合朝廷和李氏的利益,但永寧公主心中,卻滿是愧疚和無奈。

周嘉敏轉向永寧公主,說道:“我們再一起去請求官家好不好?讓他撤回詔令,不要把蘇宸送去北方。”

永寧公主面色猶豫,說道:“皇后也說了,議和已經談完,即便是官家,他也無法撤回。而且這是近七成朝中官員都支持皇兄議和,官家也沒有法子。我們兩個固然可以去鬧,但是,恐怕也不會改變這個局面了。”

周嘉敏不服氣,嚷嚷道:“即便是改變不了,我也要去爭取,只要有一絲希望,我也不會放棄。就這樣放任蘇宸去了北方,萬一遇有危險怎麼辦?從此再也難相見了!”

她剛氣呼呼轉身要出去,卻被大周后喊住。

“嘉敏站住!不要鬧了,這是朝廷大事,的確不是我們後宮的人,可以干政的,而且官家心意已決,方纔我無論如何相勸,也勸解不動,更何況是你?”

周嘉敏無辜地看着自己的親姐姐,問道:“難道就這樣算了?我不甘心!”

大周后搖頭嘆息:“不甘心又如何?或許最不甘心的人就是蘇宸自己,他付出了那麼多,結果卻慘遭這種待遇,更是不公。但這已是事實,誰也改變不了,現在我們想的是如何爭取保護蘇宸安危,讓他去了宋國也能安全。

“不過以他的才華,即便去了大宋,那些朝中權貴和大宋皇帝,也定會極力推崇和重用!或許蘇宸去了北方,會比在唐國更有發展,好男兒志在四方,出去走走,對他也是有益處的,畢竟唐國已經難以有起色了。”

大周后想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釋然了。

既然無法改變,那就往好的方面想,考慮如何報答和補償他。

周嘉敏尋思了一下,說道:“姐姐,我能跟蘇宸一起去北方嗎?”

大周后目光看着胞妹,面對這種詢問,她臉色沉重,搖頭道:“我不同意你立即跟他去北方,但是若是蘇宸在宋國立住了腳,過兩年伱去尋他,我不攔着。”

其實大周后心中也沒底,打算看到蘇宸去北方後,是被迫害還是被重用,若是混得很好,那麼讓自己的妹妹兩年後長大成人後,去北方尋蘇宸,促成姻緣,也是可以的。

畢竟以南唐目前的實力和困境,說不定什麼時候,宋國幾年後會再度發兵,唐國的滅亡也是不久遠。

有朝一日,宋國的大臣都成了俘虜,被押去了汴京,也許還要依靠蘇宸立足,這是最壞的想法。

但身爲皇后,周娥皇的視野開闊,看的長遠,也能猜想到有這方面的一種可能性。

就這樣,大周后勸了周嘉敏不少話,終於安撫住了她,讓嘉敏兩年後,年紀到了十七八歲時候,再去北宋尋蘇宸不遲。

大周后安慰妹妹暫時不要給蘇宸帶來許多壓力,畢竟他北上的時候還要從頭開始,拖累越少,或許他越能夠應對自如。

周嘉敏聞言點頭,覺得有道理,剛纔要追隨蘇宸去北方,也是一時衝動,心中也是不捨自己姐姐和孃親、族人等,若是再增長兩歲,等蘇宸在北方也站穩腳跟,自己到了出嫁的年紀,再去尋他,倒是也合理。

永寧在一旁聽到這裡,心中反而有些傷感和羨慕,她與蘇宸註定是有緣無份了,因爲即便兩三年後,她也不可能去北方尋蘇宸。

因爲她是公主的身份,做不出來這這種事,而且李家虧欠了蘇宸,她也沒有臉面再站在蘇宸的面前了,所以這份感情,註定是沒有結果。

永寧公主想到這裡,心中難過,眼淚也忍不住流下。

三日之後,蘇宸在府上接到了聖旨,在聖旨中,朝廷直接封他爲安國侯,同時解除他潤州將軍職位,要即刻返京,另有要事委託。

跟宦官一起宣讀聖旨的還有鄧王李從鎰,他帶了侍衛過來,陪同宦官宣讀聖旨,就是以防蘇宸不聽調遣,便會當場進行擒拿。

蘇宸聽到聖旨的瞬間,心中已經明瞭,這番操作,除去自己將軍之職,冊封爲安國侯,然後要聽從詔令即刻返回金陵,猜到應該是朝廷已經做了決策,交出他給宋國,已成定局。

蘇宸心中有些悲涼,甚至帶着一種憤怒和失望。

他站起身來,接過聖旨,面色平靜,說道:“勞煩給我一日的時間,安排一下家裡事,明日返回金陵城。”

宦官也同意了,一天等得起。

鄧王李從鎰微笑道:“蘇將軍,恭喜你,如此年輕,便已封侯。現下請交出虎符吧,接下來,鎮守潤州之事,便交給我和盧將軍了。”

蘇宸明白他話中之意,這是提醒他交出兵權,無法再調兵了,防止他兵變倒戈,投靠吳越大軍。

蘇宸淡淡一笑,不以爲意,既然南唐已經放棄了他,那麼蘇宸要這兵權有何用?

他並不留戀這些職位,索性一身輕鬆,哪怕帶着家眷去北方,走一步說一步,反正不想再跟唐國,有任何關聯了,他對南唐和李煜,心已死!

(本章完)

482.第480章 善戰非兵681.第679章 拿下采石磯660.第658章 拉攏明顯181.第180章 此一時彼一時489.第487章 回蜀都!259.推薦一本歷史大作《東晉北府一丘八》第863章 牽制主力(祝元旦快樂)第一百零九章 外柔內剛柳姑娘572.第570章 後悔了不!402.第400章 小團聚735.第733章 冊封名單第九十九章 甘拜下風132.第132章 丁家陰謀599.第597章 人性的考驗480.第478章 懷疑與推測第六十一章 睡錯牀第十章 莫欺少年窮第五十四章 一毛不拔163.第162章 江左蘇郎304.第302章 不平事第786章 出兵嶺南392.第390章 意外說漏727.第725章 三面合圍461.第459章 以武服人713.第711章 圍攻溫州城第二十二章 奇葩老丐708.第706章 遍地烽火399.第397章 臨別辭行266.第264章 傾訴離別意531.第529章 格物致知381.第379章 同意了179.第178章 才名是最好護身符736.第734章 登基大典513.第511章 盡人事,聽天命!251.第250章 父愛如山723.第721章 各懷策略151.第151章 不打自招146.第146章 攘外須先安內第六十八章 潤州第一快的少年第870章 四面楚歌712.第710章 輔助之心349.第347章 邀請一敘279.第277章 途中遇伏165.第164章 品貢會494.第492章 全面瓦解第四十三章 德軒社601.第599章 化學武器第七十九章 新的合夥人第808章 一場鬧劇298.第296章 似曾相識之感449.第447章 國法難容422.第420章 考題!第四十三章 德軒社591.第589章 河道偷襲373.第371章 絕對子299.第297章 初見周娥皇317.第315章 臨危不亂694.第692章 沉船事件657.第655章 掌控自己的命運492.第490章 何時歸686.第684章 破城前夕334.第332章 主動示好393.第391章 幕後線索382.第380章 風波醞釀第三十三章 大醫凜然764.第762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599.第597章 人性的考驗723.第721章 各懷策略753.第751章 賊心不死521.第519章 浩然正氣624.第622章 美夢成真第815章 重視經濟363.第361章 飲酒作樂第八十五章 挺過一關292.第290章 援手到來第二十七章 怕是沒救了356.第354章 詩會相邀481.第479章 撤軍了616.第614章 酷夏鏖戰中540.第538章 南唐對策530.第528章 道法術器407.第405章 尷尬的誤會249.第248章 挽留二女554.第552章 監軍之職464.第462章 丟了膽氣第828章 慘烈571.第569章 重拾父愛587.第585章 箐箐的成長第846章 鎩羽而歸第五十八章 那一刻的凝視179.第178章 才名是最好護身符753.第751章 賊心不死354.第352章 宋國使節團277.第275章 各懷鬼胎第三十六章 關乎命運758.第756章 窮途末路第777章 由南伐北難691.第689章 悔不當初389.第387章 治國之見177.第176章 坦白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