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第705章 造船與鑄刀

第705章 造船與鑄刀

蘇宸親自培養航海員和舵手等理論知識,他如果實踐起來,肯定不行,別說掌舵划船,就是坐船還有點暈呢。

因爲這個時代的木船,在海面上,哪怕很大,也是晃的厲害,這幾次蘇宸做船出海,都有些暈船。

所以,他只提供海圖和指南針,告訴一些季風的原理,比如夏季風和冬季風,爲何從不同的地方吹來,因爲一個是亞熱帶季風,一個是西伯利亞寒流影響之類的。

這些詞語,這些水師校尉和舵手,可都是第一次聽了。

不過,蘇宸並沒有着急把世界的地圖畫出來,也沒有告訴他們地球是圓的,月球圍繞地球轉,因爲月球引力,導致潮汐和季風變化等等。

太複雜了,擔心那這些人聽不懂,而且也完全沒必要做這一步,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畫蛇添足。

而且擔心一旦這些地圖提前外流到西方、西域等,很可能加速歐洲中世紀的發展。

蘇宸覺得,等中原穩定後,逐漸推進商業發展,平衡好封建社會與資本社會之間的關係,一點點改革,才能夠一直領先世界。

這些國運發展,暫時還不是蘇宸需要考慮的,他只要不把許多先進思想和理論,過早傳出就行,必須要掌握在他的手裡,日後一點點使用。

“目前我們擁有的大船,載重多少?”

“回將軍,目前有大船最大一艘,其長十五丈,深三丈,闊三丈二尺,可載四千料。”

蘇宸聞言,在心中計算,這個時代的對船艦載重的計量單位,一料等於一石,相當於今天120斤,這艘航海大船,可載四千料,即載重240噸,也算很大了,但宋代還有更大的船,千噸的都有。

據記載,北宋徽宗年間,宋廷因爲要派遣使團訪問高麗之需,詔令船塢製造了兩艘鉅艦,一艘命名爲“鼎新利涉懷元康濟神舟”,一艘命名爲“循流安逸通濟神舟”。

這兩艘巨船裝載量至少是六千料,換算成今天的計量單位,載重達360噸,排水量可達1000噸以上。難怪宋人記載時候,形容兩艘神舟“巍如山嶽,浮動波上,錦帆鷁首,屈服蛟螭”的震撼了。

蘇宸詢問:“這種大船有多少?”

一位叫張梟的校尉回答:“這種大船有十二艘,其它多是略小的舟船了。”

在古代船舶共分三等,大者曰‘艦’,中者白‘舟’,第三等曰‘舡’。大船有三帆以至十二帆,帆皆以竹爲橫架,織成席狀。

大船一隻可載一千人,內有水手六百人,兵士四百人,另有小艇三隻附屬之。

每船皆有四層,公私房間極多,以備客商之用。廁所秘房,無不設備周到。

“那舟船有多大?”

“可載兩千料!”張梟回答。

“哦,那就是小了一半。”蘇宸點頭,明白過來。

蘇宸又問:“舟船有多少?”

“三四十艘左右!”

蘇宸猶豫片刻,覺得這些船都是戰船,給他們用來航海出去貿易,應該不會太多,以後市舶司還需要自己重新制作船隻,發展更多的商船才行。

“好,我暫時跟幾位將軍說,多借給我們一些船艘使用,等跟遼國做生意,售出那些瓷器和白酒、肥皂等,會得到很多利潤,到時候義軍會得到很大的補貼,對大家都有利。”

蘇宸說完這些話,讓這些水師校尉、舵手先回去消化,同時研究海圖路線,爲半月後出海做準備。

送走了這些水師的人,蘇宸得到荊泓前來彙報,說半山腰上的兵器坊,已經在今日正式開爐鑄造武器了,請蘇宸過去視察。

這個是蘇宸主張建造的兵工廠,選擇了五十里外的一個鐵礦,在這裡直接開設兵器工坊,鑄造兵器,提高武器的質量。

“好,我這就過去瞧瞧。”

蘇宸現在事必躬親,要親自看過才行。

目前秘諜部門、市舶司、內庫管理、商業體系、武器裝備等,都是蘇宸來主抓。

因爲這些東西,呂超羣等武將,根本不知道那麼多,他們這些年都是佔島爲王,如同海盜一般的生活,許多物資都是依靠購買和搶奪,在島上根本沒有完善的運行機制。

因此,這支復國組織來到陸地,除了打仗和爭奪,並不精通治理民政、對商業體系的打造,對於賦稅、安民的處理等,這些,需要名相才行。

蘇宸暫時就做了這種事,雖然他經驗不夠,但是好在漳泉兩州地盤不大,他想用來練手了。

而且,他比這個時代的人,多了一千多年的視野,自然可以在大方向上判斷準確。

半個時辰後,蘇宸騎馬,帶着荊泓和衛隊,來到刺桐城外五十里的一座山嶺。

這裡有鐵礦,就地取材,建立兵工廠,十分便捷,有山有河,取水也方便。

蘇宸詢問:“這裡駐紮了多少人保護兵工坊?”

“大約五百人。”荊泓回答。

蘇宸一眼望去,覺得設施簡陋,還沒有完全用圍牆修築起來,暫時只是用木柵欄而已,他認真說道:“派人用磚石修築高牆,要建造成一個堡壘,嚴加防護,我想成立一個神機營,專門負責新兵器的打造,以及火器的研製,這些都是軍事機密,不能外傳出去。”

荊泓抱拳道:“明白了,末將回頭安排妥當。”

五代至宋之間,新的戰爭型態又蘊釀成形,由於火藥的發明與使用,熱兵器登上了歷史舞臺,這是宋代中後期戰爭的一大特點。

在此時,由於中原缺少馬匹,所以騎兵戰力相當有限,主要以步戰、城池攻防戰與水戰居多。

在短柄兵器上,形式龐雜,有鞭、棒、錘等,在接戰時配合長刀、長槍使用,以破解敵軍的鐵甲。

蘇宸進入兵器坊,看到了剛出爐打造的長刀,與唐刀稍微有了變化,刀身微曲、刀頭較寬、厚脊薄刃,並帶有護手的型式,堅重有力。

他觀察鑄造工藝之後,發現鑄劍師們已經運用了純熟的夾鋼技術,提高刀的硬度,但是,還不是真正的鍊鋼技術。

而且對於現在的刀形,蘇宸覺得,沒有戚家刀好用。

在明代,鑄刀因倭寇的侵擾而有重大的變革,當時的明朝軍隊在接戰倭寇時,手中的兵器常遭精良的日本刀磕折,死傷極重。不久後,明朝軍工發展出厚背砍刀相抗,雖不再易斷,但一經正面砍架,刃口常翻卷,甚至不能傷敵,況且器又沉重,遠不如日本刀的靈動沉猛。

所以,戚繼光將軍便找人設計出了戚家刀,結合了唐刀和日本刀的特點,整體強度都是非常好的,非常適合戰場的格鬥。

蘇宸覺得,如果步兵大部分使用新式的戚家刀,品質精良,然後再傳授兩套刀法,讓神策軍日夜操練,到時候戰鬥力,一定會讓吳越軍、宋軍吃個大虧。

(本章完)

第七十六章 預測成真270.第268章 馭下之道532.第530章 澄心堂議政第二十五章 太守父女656.第654章 路雖遠,行則將至!第一百零八章 全靠演技171.第170章 依她三件事第875章 唯有自救348.第346章 拜師之意210.第209章 一夜長大的少女687.第685章 密謀投誠第九十章 聯袂出行616.第614章 酷夏鏖戰中第五十一章 很合胃口185.第184章 化學理論510.第508章 如實說來第四十四章 訴衷情第一百章 桃花詩第一十五章 隋唐傳奇演義388.第386章 密談561.第559章 城外點兵325.第323章 情愫暗生504.第502章 拜訪白府271.第269章 化解心結270.第268章 馭下之道第890章 統一有望552.第550章 練功提升574.第572章 離間之計530.第528章 道法術器145.第145章 拉攏人心307.第305章 大有來頭400.第398章 有所準備第872章 天降奇兵637.第635章 使節團將至521.第519章 浩然正氣643.第641章 產生隔閡529.第527章 進步顯著367.第365章 掃把星誰不怕139.第139章 影青出爐245.第244章 結黨營私,是非難斷151.第151章 不打自招125.第125章 青樓看戲758.第756章 窮途末路642.第640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五十八章 那一刻的凝視309.第307章 論詞之道691.第689章 悔不當初388.第386章 密談608.第606章 刺客風波第878章 大勢已去153.第153章 想到一個方子568.第566章 重回潤州城第800章 兩軍對壘第846章 鎩羽而歸第782章 復仇之心166.第165章 白家的底牌720.第718章 新春出兵590.第588章 事出反常407.第405章 尷尬的誤會第799章 韶州城外538.第536章 團聚在金陵622.第620章 成婚在即374.第372章 七夕詞第六十四章 都是瞎猜的325.第323章 情愫暗生612.第610章 防線在縮短163.第162章 江左蘇郎250.第249章 你也不能出事290.第288章 線索460.第458章 箐箐變成彭虞侯208.第207章 反制對手第833章 立穩淮南568.第566章 重回潤州城第四十一章 踢到鐵板221.第220章 才名北傳204.第203章 銘記於心294.第292章 入金陵556.第554章 傷別離545.第543章 滅唐之心232.第231章 陳年舊傷744.第742章 攜美下山481.第479章 撤軍了712.第710章 輔助之心392.第390章 意外說漏714.第712章 溫州城破228.第227章 真是一個怪人第796章 奇兵夜現586.第584章 鎮守東城門514.第512章 賠率不高537.第535章 憂心之事121.第121章 一曲相思聽不懂612.第610章 防線在縮短324.第322章 小迷妹的崇拜146.第146章 攘外須先安內307.第305章 大有來頭320.第318章 出乎意料237.第236章 報復來了292.第290章 援手到來733.第731章 吳越投降331.第329章 一張無形的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