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由南伐北難

蘇宸是有政治抱負的,他不想偏安一隅,因爲那樣只會只等滅亡,因爲他是穿越者,熟悉歷史走向,知道趙匡胤的雄才大略,一直要消滅南方政權,從而統一山河,建立大一統的宋朝。

以前蘇宸沒有有抗宋的想法,因爲他就是個家道中落的御醫之子,父親還是個罪臣,他差點連飯都吃不下了,不可能想着自己能夠跟這個時代的天驕趙匡胤對抗。

但人的野心和志向,都是後天的環境一點點培養出來的,此時的蘇宸,已經具備了跟北宋爭鋒的客觀條件,他也被推到這個位置,所以,蘇宸不想就這也放棄自己穿越者的優勢,在這個時代給別人打工了。

當初趙匡胤也只不過是北周落魄將門之子,通過個人能力被提拔到殿前都點檢的職位,趕上北周皇帝柴榮英年早逝,小皇帝等級,母女勢單力薄,擁有軍權的趙匡胤被高級將領們擁護,發生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

可能在柴榮得病暴斃之前,趙匡胤也從來沒想過,自己有機會當皇帝。

有時候,機會來了,留給了有準備的人,而野心和目標是時刻因環境而發生變化的!

蘇宸長深一口氣,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既然自己成爲了楊吳公主靈兒的義兄,又幫助她復仇成功,重新復辟了吳國,版圖擴大,吞併了南唐、錢越的地盤,實力壯大,而他又稱爲了輔政大臣,擁有軍權,以及韓熙載等大臣的支持,那麼自己就有可能繼承王權,爭霸天下的資本。

這個時候,蘇宸豈能放過這種機會?即便失敗,大不了一死,轟轟烈烈過一生,反正這條命,也是白得的,因爲他早就在未來死掉了。

沈渭聞言,說道:“說得好!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只要我們堅持初心和志向,一步步去實現,先吞南越,統一南方半壁江山,就有了跟大宋抗爭的資本了!”

韓熙載捋着鬍鬚笑道:“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想不到,老夫到了晚年,還能夠爲國效力,完成大業!”

蘇宸微笑道:“當然,這只是我淺薄之見,能否順利推進和落地,還要看時機是否成熟,如何用兵!”

徐鉉說道:“蘇將軍有志向,令我等欽佩,不過,還有一個難題,需要大家商討共勉!”

“哦,什麼難題?”張易等人疑惑。

徐鉉開口道:“諸位可曾想過,自古以來,王朝統一都是從北向南,從沒有過從南向北建立統一王朝的先例,秦滅六國,漢取天下,晉並三國,隋朝統一,唐立江山,皆是如此,我們現在面對北宋這個強大敵人,決不可輕視,否則,可能徒勞無功!”

蘇宸聞言點頭,這是個好話題,其實不光是古人,哪怕是現代人看了歷史,可以馬後炮去評價,也覺得有點巧合,有些歷史定律一般。

蘇宸提議道:“諸位覺得原因有哪些,我們不防探討,免得日後困難重重,無法逾越!”

韓熙載也粗氣眉頭,沉思一下,開口說道:“這個問題,老夫研究多年,其實略有心得,今日不防說出來,拋磚引玉。”

“韓老客氣了。”衆人紛紛開口,對韓熙載的自謙表示尊敬。韓熙載目光深邃,說道:“其實,縱觀歷史,那些統一天下的王朝多是在北方,尤其是西北,奪秦晉之地,便有奪天下的地利優勢了。”

衆人點頭,包括蘇宸,縱觀宋代之前的歷史,也的確這樣。

韓熙載繼續說道:“這裡面有許多共同點,分別是地利優勢、國力優勢、兵力優勢、戰馬優勢等,先說地利優勢,北方既然肥沃土地,中原一馬平川的沃野,又有山脈雄關,南方則是是丘陵和崇山峻嶺,彼此被密密麻麻的山川密地間隔,又很多水流,很難快速溝通,地形複雜,凝聚大軍不容易,江南更沒有雄關天險阻隔,所以向北進攻難,防禦也難,天然處於劣勢。”

“其次,是國力優勢!目前北方的人口更加密集,耕種的天地比南方多,交的稅自然多,北方政權雄厚的人力、武力,都超越南方很多,當初三國時期,蜀國縱有諸葛臥龍這等人傑,還是無法抗過魏國,就是因爲財力、物力、人力這些國之根本,蜀國根本比不過魏國,它的人口和財力只是魏國的幾分之一,每過一年,差距都在增大,這注定了諸葛亮六出祁山,不會成功!”

“有道理啊!”徐鉉、徐鍇、高遠等人,紛紛點頭,他們都通讀史書,自然也能知曉這些嘗試。

韓熙載拿杯喝了一口茶,又說道:“第三,兵力方面,北方多胡人體質,人高馬大,身體強壯,比南方本地男丁普遍高了一個頭,他們力量大,射箭遠,單兵作戰,一個人的勇武堪比江南士兵兩三人,尤其是陸地戰、攻城戰,他們佔據了優勢。而南方士兵多擅長水戰,水性好,但要統一北方,必須要舍掉自己的長處,用自己劣勢去跟北方人的長處去打,本來就吃虧,士氣很難調動起來,如果打幾場硬仗無法取勝,那麼士氣一垮,就只能退兵了。”

“第四,就是北方多馬場,河西走廊、關外草原、晉北之地等,但南方的馬場卻很少,而且氣候也不適合戰馬的培育,它的性能、馬力等都遜色北方的戰馬。北方政權多建立騎兵,機動性強,攻擊力大,一個千人的騎兵隊,能衝擊五千人的步兵隊,優勢明顯,這也是江南軍隊北上,面對北方兵馬,不得不面對的困難!當年孫權派出十萬大軍渡江進入淮南,被張遼八百騎兵衝散,雖然有些誇張,但也管中窺豹,可見騎兵的厲害。”

“另外,南方門閥、鄉紳,多是北方逃難過來,勢力錯綜複雜,考慮的利益也各不相同,對於北伐這種事,並不熱衷,甚至骨子裡有些懼怕北方政權,在心理、意志層面,不敢真正做到跟本方豪族門閥平等地位,往往覺得低人一等,他們更擅長內鬥一些,這也是老夫從北方來到江南幾十年,不知不覺捲入黨爭和內耗,親身感悟了。”

“說得對!”

“韓老所言極是,這些因素都是客觀存在,而且關乎北方與南方政權對比的關鍵,無法忽視!”

“我們若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吳國北伐就難以實現!”

徐鍇、高越、鍾謨、沈渭等人,紛紛感慨,對韓熙載的這些分析,十分認可。

蘇宸蹙眉,他以前看過歷史論文,後人歷史學者們分析,大致也是這些原因。

當然,這樣並不能怪南方政權,因爲古代中原在北方晉豫齊之地,文化、政權率先發展,最早追溯殷商時期,而關中秦川之地更是西周的開始,可見正統政權建立的時間很早,更具有權威性、正統性。

後來隨着朝代更替,也都是北方朝代的繼承、取代,南方不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是學習北方王朝,所以,纔會有這種客觀差距和心理上的弱勢。

歷史上唯一的一個由南克北成功的王朝,就是明朝,當初朱元璋從南部起兵,最後擊敗了元朝,但這也並不是完全的南方士兵,朱元璋起兵於濠州(今鳳陽),後來多用江淮和山東士兵,它只是相對於元朝在南方,但他不是完全使用南方的力量北伐的,因爲在江南人眼中,淮南鳳陽也屬於北方了。

蘇宸深吸一口氣,如果他要跟北伐,必須搶佔淮南淮北之地做跳板,聚集那裡的兵馬,作爲自己的根據地,纔有希望!

760.第758章 絕境第三十章 外科手術639.第637章 各有策劃629.第627章 貫穿營地495.第493章 近鄉情更怯778.第776章 衆志成城298.第296章 似曾相識之感450.第448章 北上邊境627.第625章 回門宴201.第200章 將計就計第865章 大戰開始622.第620章 成婚在即501.第499章 復國計劃122.第122章 武德司密奏615.第613章 謀劃漳泉之地207.第206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406.第404章 相談兩不厭148.第148章 果然有毒第869章 君臣論對策710.第708章 熟人來到132.第132章 丁家陰謀第850章 被迫撤退753.第751章 賊心不死697.第695章 抵達泉州第四十章 上門追債第九十四章 真假才子166.第165章 白家的底牌第816章 無功而返533.第531章 創辦官企503.第501章 北固山莊園529.第527章 進步顯著643.第641章 產生隔閡215.第214章 金陵小迷妹682.第680章 朝廷動盪,下旨降罪第八十五章 挺過一關202.第201章 尷尬的交談391.第389章 研讀兵書566.第564章 奮勇殺敵第797章 破連州386.第384章 會錯了意742.第740章 趙官家雷霆大怒340.第338章 驗屍539.第537章 大兵壓境673.第671章 遇害消息580.第578章 殘酷的修羅場第七十一章 悽然處境565.第563章 伏擊衝殺第792章 靳暉歸降547.第545章 秘諜司成立567.第565章 猛將必發於卒伍677.第675章 爭霸的種子611.第609章 終如願以償第一十六章 起衝突262.第260章 河東獅吼第829章 以戰養戰之策429.第427章 聚首金陵渡!第五十四章 一毛不拔283.第281章 危機來臨321.第319章 死無對證427.第425章 秋闈餘波第856章 各有優劣650.第648章 小別賽新婚第874章 改變戰術641.第639章 被放棄第一十一章 我不想繼承100010000家產565.第563章 伏擊衝殺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214.第213章 指點武藝671.第669章 出海305.第303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七十六章 預測成真406.第404章 相談兩不厭第856章 各有優劣445.第443章 這是個機會!563.第561章 親自前往656.第654章 路雖遠,行則將至!284.第282章 拼殺格鬥651.第649章 上朝與賞賜549.第547章 局勢不樂觀575.第573章 黑火藥的研製384.第382章 幸災樂禍250.第249章 你也不能出事第七十六章 預測成真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337.第33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399.第397章 臨別辭行399.第397章 臨別辭行236.第235章 懷恨在心120.第120章 前世今生的緣分第一百零四章 奇怪的數字312.第310章 富國之論第四十五章 可憐白髮生195.第194章 歹計568.第566章 重回潤州城663.第661章 離別在即634.第632章 擔憂成真第八十二章 診斷病症240.第239章 事態嚴重了第三十五章 城外贈酒第875章 唯有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