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各行其是

鄭凡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兄長剛纔不是說過,要設法將海漢人逐出登州,這爲何又要與其談判?”

陳鍾盛道:“那福山縣如今已落入海漢掌控,廖傑那幫人要開了春之後纔會行動,中間這幾個月總得想點辦法穩住海漢人才行。要是他們真在登州作亂,你老哥我第一個就要倒黴!”

鄭凡一想也是有理,便接着問道:“那若是海漢人提出一些非分的條件,比如說福山銅礦的歸屬,又當如何處理?”

陳鍾盛猶豫片刻後才應道:“你可用私人名義與其探討合作可能,但不可代替官府對其作出任何承諾!”

鄭凡一聽就明白了,陳鍾盛這是想一邊穩住海漢人,一邊給未來翻臉留下伏筆。讓他去以私人名義穩住海漢人,等以後時機成熟,一紙公文就可堂而皇之地宣佈將銅礦收歸國有。當然了,這次的公文發出去之後根本沒奏效,下次這種措施能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最後還是得看明軍的表現是不是給力了。

但這種事情要具體操辦起來,也不是陳鍾盛說說那麼容易。上頭動動嘴,下頭跑斷腿,要辦好這事可不光是跑斷腿了,還得跨海去東江鎮跟那邊已經不太受大明約束的明軍打交道,甚至後續還需與海漢人接觸。這些事情牽連太大,鄭凡也不可能放心交給手下人去操辦,只能自己親自出馬了。

換個人大概還有撂挑子不幹的機會,大不了前面扔進去的錢就當打水漂了。但鄭凡沒有選擇的餘地,他能在登州混得風生水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大舅子陳鍾盛這個知府當靠山。要是登州因爲海漢人的到來而再次陷入大亂,讓陳鍾盛的官位受到影響,那他鄭凡今後也別想再輕輕鬆鬆地把控各種生意資源。

當然了,鄭凡並不算是目前登州城內處境最艱難的人,剛吃了一場敗仗的登州駐軍上下,現在還得爲收拾這個爛攤子而頭疼。

經過覈對清點,郭興寧部在與海漢人持續兩日的交手中,死傷和被俘等未能隨軍撤回登州城的人員,共計折損四百七十三人,其中還包括了各級軍官十餘人。在孔有德叛逃遼東之後,這是登州駐軍戰損最爲嚴重的一次軍事行動。

作爲山東都司駐登州的指揮官,廖傑策劃的這次行動可謂是失敗得徹徹底底,不但沒能達成事前制定的軍事目的,反而是損兵折將頗爲狼狽。要不是郭興寧見機得早,果斷選擇了撤離戰場,後果可能會更加不堪設想。

關於這次的行動,廖傑因爲託大,並沒有提前向山東都司報備,沒想到就這麼被海漢人狠狠坑了一把。現在他還得替對手把蓋子捂緊,不能讓戰敗的消息傳出去,否則上頭清查此事,他少不了要吃個“妄動刀兵、指揮不力”之類的罪名。所以郭興寧部戰敗逃回登州城,非但沒有受罰,反而是以“繳費凱旋”的名義風風光光地入了城。

但這次闖的禍也不是在入城時做做表面文章就能完全掩蓋過去,郭興寧手下可是實打實地折了幾百號人,而且他這支部隊出征時所攜帶的軍械物資幾乎全都在潰逃途中丟棄了,要保留這支部隊的編制,就得重新補充人手,以及配齊所需列裝的各種軍械。搞定這些事情的同時,還要對從戰場成功逃生歸來的這批人下封口令,對戰死及被俘人員給予撫卹,纔能有效地封鎖消息,避免事情鬧大到無法收場的境地。

不管是人手、軍械還是撫卹金,都不可能從天而降,而是要實打實花銀子纔能有效果。至於說這筆錢由誰來出,這對登州駐軍而言可算是一個極大的難題了。

“大人,要將後續處理乾淨,至少要兩萬兩銀子,這……這該如何是好?”郭興寧計算了一番之後,愁眉苦臉地將結果告知了廖傑。

按軍職高低不同,這四百多將近五百號人的撫卹金就得近萬兩銀子,剩下幾百人的封口費總得要兩三千兩,另外重新徵兵,配發武器鎧甲等軍械,再怎麼省也得有萬把兩銀子的開銷,郭興寧說的兩萬兩已經是非常保守的數目了,實際操作下來估計兩萬五千兩都打不住。

廖傑黑着臉道:“你問我,我能問誰?難道向都司衙門打報告,說登州駐軍被一羣外國海商給打敗了?只怕銀子沒要下來,你我二人的官職就先丟了!這所需的銀兩,你先盡力墊上,日後再慢慢想辦法吧!”

廖傑所說的想辦法,便是指今後通過多報、虛報、吃空餉等手段,慢慢從軍費中再把這部分錢給摳出來,理論上只要郭興寧的編制還在,遲早是可以把這筆費用收回來的。

不過郭興寧並沒有認可廖傑所提的辦法,仍是叫苦不迭:“廖大人,兩萬兩銀子不是小數目,我一時間哪裡籌得出來啊!”

廖傑拿起桌上的茶杯,慢慢飲了一口,不急不慢地說道:“郭大人,你調來登州這一年多時間,也從地方上撈了不少好處,如今正當用錢之際,你就不太吝嗇了!”

像郭興寧這樣在登萊之亂期間從外地調來的明軍,在戰後搜刮地方的力度並不會比孔有德叛軍差多少,那些在戰爭結束後還選擇南下逃難的民衆,其中有一多半其實就是因爲受不了這些外來明軍的壓榨,對官府在平定叛亂之後的表現感到絕望才離開了家園。廖傑、郭興寧、上官野這一批被分配進入登州駐守的軍官,或多或少都以這樣的方式從民間榨取了一筆財富。

郭興寧見廖傑把話說透了,只好無奈地訴苦道:“卑職頂多……能拿五千兩銀子出來。”

廖傑乾咳一聲道:“五千兩銀子?連撫卹金都不夠發……要不這樣吧,等這事完結之後,你去成山衛或是威海衛駐紮。那些邊遠衛所缺兵少將,你去了正好可以加強當地對海漢的防禦。”

郭興寧聽得心中暗爆粗口,這不就是打算照着打發上官野的方式來打發自己嗎?當初上官野的部隊在攻打登州的戰役中死傷慘重,而戰後也一直沒有爭取到足夠的軍費來進行重建,上官野雖然掛着參將頭銜,但手底下可支配的兵力也就只是維持在把總的水平。

廖傑把上官野差去奇山千戶所,主要就是兩個理由,第一自然是因爲他官職夠高,去當地駐紮可以把控指揮權,鎮得住場子;二是他所率部隊兵力不多,去到當地駐紮不至於給奇山所增加太大的負擔,也不會引起海漢人過於強烈的反應。而如今郭興寧的處境就與上官野比較相似,手下兵力折了一半,士氣更是大受打擊,如果廖傑要把他打發到邊遠衛所長期駐紮,那基本就不用妄想翻身了。

“那……卑職願出八千兩!”郭興寧心知事關自己前途,也不敢再繼續摳門,只能咬咬牙加了碼。

廖傑斥道:“如此小家子氣,何以成就大事?這樣吧,你出一萬兩,剩下的部分,本官想辦法從都司下撥的軍費中慢慢扣出來。你先將屬下安撫好,莫要讓事情鬧得不可收拾。至於其他的,我們再從長計議!”

這話讓郭興寧的心態再次爆炸,默默在心中給廖傑來了個素質十連發。他要拿出這筆錢不止得掏幹自己的全部家底,而且還要另行舉債才行。至於廖傑所說剩下部分的解決方案,郭興寧現在也很難相信了,他認爲廖傑的說辭只是要逼迫自己掏錢封口,先把戰敗的事情捂住,免得被上面追究責任,並沒有真的打算再另行花錢,重新組建由自己指揮的這支部隊。

當初廖傑決定出兵去福山縣以武力手段驅逐海漢人,郭興寧並不完全贊同這個方案,但最後還是不得不遵照命令去執行。之後戰敗這個結果,郭興寧認爲自己雖有臨陣指揮失責,但提出這個行動方案的廖傑也同樣應該承擔一部分責任。然而從廖傑時候的反應來看,除了想要盡力捂蓋子減小戰敗的負面影響,並沒有任何打算要一同承擔責任的表現。

郭興寧覺得雖然廖傑目前還沒有把自己當作一顆棄子,但很顯然這次的戰敗已經讓廖傑對自己的信任大打折扣,甚至不願意拿出太多的資源來扶持自己東山再起了。如果再悲觀一些,郭興寧認爲明年開春之後對付海漢人的行動,很大概率也不會再有參與其中的機會了。而可悲的是他現在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反抗這種看似不公的待遇,還不得不按照廖傑的吩咐去做,畢竟他要想保住自己的官職,就離不了廖傑所提供的庇護。

相較於戰敗之後陷入完全被動的登州官府,海漢目前的處境就堪稱輕鬆了。在擊潰來襲的明軍之後,海漢也沒有刻意隱藏消息,福山縣城和奇山千戶所都先後知道了登州來的一支明軍在縣內吃了大虧,已經灰溜溜地撤回去了。

因爲登州府先前發了公文,所以福山縣衙和奇山所也都清楚這支明軍來本地的目的就是爲了驅逐海漢人,然而結果卻是讓地方官員們大失所望,登州來的明軍非但沒能把海漢逐離此地,反倒是狠狠一腳踢在了鐵板上,把自己給弄瘸了。

事後海漢派人帶了話給知縣張普成,讓他放寬心,海漢與登州明軍的衝突不會影響到縣城的安定局面——當然前提是福山縣衙不要自己加戲參與其中。張普成收到這個消息,總算是將提到喉嚨的心又放回了肚子裡,他原本擔心衝突激化之後海漢就會搶佔縣城作爲據點來對抗明軍,但現在從實際的交戰結果來看,明軍甚至連海漢在野外剛開始建設的礦區都拿不下來,雙方戰力的差距之大,讓海漢根本就用不着把戰場擺到福山縣城來解決問題。

雖然這種結果可以暫時保全縣城的安全,但也不免讓張普成感到一絲悲哀,福山縣城的平安無事並不是因爲得到了明軍的保護,而是海漢人不打算費這個事而已。而縣城之外的世界,已經不是自己這個知縣所能做主的對象了。

奇山所城裡的上官野和馮飛也同樣收到了海漢託人送來的招呼,只要奇山所不主動惹事,那麼雙方仍然可以和平共處下去。不過今後奇山所凡有百人以上出動的行動,須得先向海漢知會一聲,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此外海漢還希望奇山所能放棄位於芝罘灣南岸的煙臺山墩臺,撤走駐防該地的明軍。

對於這樣看似建議,實則是不容辯駁的通知,上官野和馮飛也沒有反抗的能力。奇山所的駐軍兵力還不如這次栽在海漢手上那支明軍,想動手自然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夠不夠。

上官野心驚之餘,也不免聯想到郭興寧現在的處境。廖傑事前就派人送來密令,要他擇機配合郭興寧在福山縣的行動,比如說趁着海漢人應付郭興寧的時候,帶兵攻入芝罘島。不過這種紙上談兵的作戰方案完全就沒有實施的機會,奇山所這邊甚至還沒得到明軍進入福山縣境內的消息,那邊郭興寧部就已經戰敗潰逃了。

這麼窩囊的戰績,上官野知道廖傑是肯定會設法捂蓋子不往上面報,而郭興寧作爲指揮官,這次只怕是要倒黴了。看樣子之前送回登州城的那些情報,完全就沒有引起廖傑的足夠重視,否則怎麼會敗得如此之快。

海漢人已經用行動證明了他們對抗明軍的決心和實力,上官野雖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遵從海漢人的要求,將煙臺山墩臺的駐軍撤回以示配合。他實在不敢確定對手會不會因此製造藉口來攻打奇山所城,這種可以規避的風險,還是儘量不要去刺激對手爲妙。

至少該偵察的情況,前些日子都已經偵察得差不多了——上官野如是安慰自己。

不過上官野萬萬想不到,就在他下令撤回墩臺駐軍的第二天,便有一支龐大的船隊不聲不響地離開了芝罘灣,朝東北方駛去。

第九百六十九章 貿易洽談第1512章 炫耀武力第108章 開發新產品第七百九十一章 正式入役第1351章 罪魁禍首第2182章第1692章 盤根問底第1696章 一查到底第八百九十六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四十三章 利益之爭第3417章2606.第2606章第2192章2947.第2947章第318章 募股第1642章 佔領甲米地2401.第2401章第1834章 來不易回更難第1030章 希望油田(四)3156.第3156章第六百六十五章 敵意2802.第2802章2578.第2578章2609.第2609章第3478章2738.第2738章第2298章第127章 擴招之爭第1956章3150.第3150章第157章 誰主誰客第九百三十六章 巽他海峽第1544章 無力抵抗第五百二十一章 統一瓊州島第六百九十一章 談判結果第97章 自行車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手(四)第1245章 切斷退路第七百二十五章 難得的機會3060.第3060章第1397章 攻入馬宅第1559章 排查線索第1535章 寧波商界3178.第3178章第1269章 宣傳系統第1411章 雪原遊弋第八百八十七章 三六九等第1151章 重返長山羣島第3512章2895.第2895章第149章 一盆冷水第3424章2894.第2894章第230章 人口結構與土地政策第20章 審訊2595.第2595章第17章 小漁村第2216章2464.第2464章3348.第3348章3388.第3388章3108.第3108章3084.第3084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1103章 收拾殘局第1552章 建交與通商第1750章 民間傳聞3175.第3175章第1568章 挽回影響3171.第3171章2858.第2858章2471.第2471章第3454章第1290章 新戰術體系第九百一十七章 軍演部署第七百八十三章 高雄新貌第1643章 天公不作美第1558章 競爭關係第14章 漫長的一天(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相似第九百七十三章 崖城外的種植園第256章 開發亞龍灣第1106章 真憑實據第1640章 迅雷之勢第2215章2841.第2841章第1845章 各方利益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第2178章第1141章 勘探銅礦第1004章 開國慶典(四)第1430章 難啃的骨頭第五百四十七章 候補官員第九百七十章 苛刻的交換條件第1929章第六百九十九章 戰前佈局第161章 喪心病狂的軍火推銷第1644章 應對手段第83章 歐戰帶來的商機2967.第29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