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章 權力之爭

阿濟格沒有耿仲明這麼多彎彎拐拐的心思,他當下的目標就只有兩個,一是擊敗海漢軍,將這些不速之客逐出遼東;二是給耿仲明一些苦頭嚐嚐,最好是能弄些罪名出來,讓皇太極從此對這個漢人將領失去信任,毀掉他的寵臣地位。

要做到這兩點,阿濟格當然不能被剛到金州不久的耿仲明搶了風頭,所以當耿仲明向他索要相關戰報和資料的時候,他的確是打了埋伏,陰了對方一手。不過阿濟格並不認爲自己這麼做有什麼不對,在他看來耿仲明不過是一個漢人降將,卻能與自己平起平坐掌握指揮權,享受滿人大將的待遇,這纔是不合理的地方,而自己的做法只不過是要將這種跑偏的狀況拉回到正確的方向上。

耿仲明的部隊打不過海漢軍,這正合了阿濟格的心意,反正耿仲明手底下絕大部分人馬都是漢人,這些人就算全死光了,阿濟格也不會覺得心疼。但耿仲明想要避而不戰,不管其目的是什麼,阿濟格都絕對不會讓他得逞。

至於耿仲明讓信使帶來的情報分析和戰術改動,阿濟格更是沒有興趣聽其慢慢解說。海漢人想幹嘛還重要嗎?人家已經打上門了,當務之急就是召集大軍把這夥南方人逐出遼東,最好是能趕盡殺絕。至於退讓,阿濟格的字典裡從來都沒有這個詞語的存在,而且他相信皇太極也絕不會選擇對敵人讓步。

耿仲明想出來的這些應敵方略,在阿濟格看來就是懦弱畏戰的表現,這裡明明就是大金的領土,爲什麼要對入侵者忍讓?金州地峽以南就那麼幾千海漢兵,如果將國內各旗精銳調集到金州,起碼也能湊出十萬大軍,難道還拿不下他們?

阿濟格下令打了耿仲明的信使二十軍棍,只是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態度,絕不會選擇對海漢妥協,而且也不會同意耿仲明的綏靖手段。當然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更想直接把耿仲明抓起來打一頓,讓這個漢人想明白他究竟是在爲誰效力。只可惜皇太極的命令中將金州的作戰指揮權交給了耿仲明,就連阿濟格也不得不暫時服從這個“不合理”的命令,他雖然不會遵從耿仲明的安排,但也確實不能跟對方直接撕破臉皮。

而海漢這邊並不清楚後金陣營中圍繞作戰指揮權所出現的明爭暗鬥,在進行了戰果清點之後,作戰部隊也重新撤回到蘇家堡進行休整。儘管白克思對軍方的戰鬥消耗狀況不是太滿意,但大敵當前,這個時候也只能盡力先滿足軍方的需求,讓後方加緊運送作戰物資。

而等候在蘇家堡的兩個商團,在當晚也終於得到了白克思的接見。他們當中除了李奈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與白克思這個級別的海漢高官打交道。按照他們的理解,在海漢執委會裡任職的白克思,差不多跟大明的內閣大學士是同級別的大官了,而且海漢沒有皇帝的存在,執政的便是執委會裡的幾名執委,其手中掌握的權力甚至比大明內閣大學士更大。

當然了,能夠在遼東這種地方見到白克思這種級別的海漢高官,只要不是傻子,就能明白海漢高層是有多麼看重遼東這個地方。而白克思親自出面,相較於他們先前會過面的沙喜,對於他們來說無疑又是一顆更大的定心丸。

“各位今天在戰場上見過了我軍跟後金軍作戰的過程,有什麼感想嗎?”白克思和顏悅色地問道。

“海漢軍天下無敵,名不虛傳,那金賊在貴國軍隊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金賊素以兇悍好戰著稱,想不到今日一見,在貴國軍隊手底下如同土雞瓦狗一般,想必不久將來便可直搗黃龍,破了金賊的老巢!”

這幫商人都是知情識趣之人,而且今天在戰場上看得的確是熱血澎湃,當下都是不遺餘力地大肆吹捧海漢軍戰力了得。白克思只是笑而不語,他想聽的表態可不是這種對海漢軍的一味吹捧,就看誰能先體察到他的想法了。

除了事前就被授意,不會在這個時候率先表態的李奈之外,何禮大概是最先反應過來的人了。待衆人的吹捧告一段落之後,他便開口道:“貴國軍隊戰力了得,相信今後有其駐守金州地峽防線,南邊這些地方就可以放心大膽地開始建設了,我等也無需擔心在遼東投資的買賣會有什麼風險。想必幾年之後,此地便將會是海漢治下的又一片樂土!”

何禮的話果然正是白克思想聽到的表態,當即便應道:“這位何老闆說得有道理,我們在遼東部署的軍隊,除了打擊金人,解救漢人同胞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證金州地峽以南地區能夠成爲一處安全的宜居地。各位今後在遼東投資的生意,都會處於海漢軍的保護之下,安全方面不會出現問題。”

www▪ttκǎ n▪¢o

衆人這才恍然大悟,心說原來你是要把這個話題引出來。對前線的考察本來也是爲了讓商人們放心投資,只是今天看了兩軍戰鬥之後過於興奮,一時間倒是忘了自己來這裡的真正使命是要考察投資環境的安全性。

當下也沒有誰會不識趣地去質疑海漢軍是否能夠長期守衛住這片地區,但既然白克思已經做出了承諾,而這些商人也早就做好了參與遼東開發的準備,這番談話就顯得其樂融融。

商務部、農業部、海運部等多個部門爲遼東開發所準備的一些投資項目,白克思自然也早了解過了,不過這邊具體的簽約和後續安排都是由沙喜負責,白克思只是在目前這個階段擔當爲遼東開發背書的任務而已。以他在海漢官場上的身份地位出來說幾句話,商人們顯然接受度會更高一些,畢竟到了這個層級的大人物,說出來話那都算是金口玉言了。

而對於商人們最爲關心的競爭問題,白克思也代表執委會作出了承諾:“所有招商項目都會公開進行,我們也不會限制大家在遼東的投資意向。只要在我方公佈的項目中,大家都可以公平競爭,不必擔心我們有什麼地域限制措施。”

有了這個承諾,商人們懸着的心就基本放回肚子裡了。海漢準備的這些項目基本上都有不錯的盈利前景,而他們所需要做的便是在遼東投入資金和人力,通過經營這些項目,來配合實施海漢在遼東的整體開發方案。

第二天一早,兩地商團便開始收拾行裝向南撤離。該看的東西,海漢都已經安排他們看了,該有的承諾,白克思也已經代表執委會作出,剩下一些需要討價還價的細枝末節,那還得回到旅順之後去跟沙喜慢慢打嘴仗。

在海漢這邊進行得順風順水的時候,後金陣營中的矛盾卻已經越發尖銳。雖然耿仲明料到阿濟格不會配合自己的想法,但這麼簡單粗暴地用軍棍來對付自己派過去的信使,這擺明了就是要故意打臉。耿仲明雖然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比不了阿濟格,但也還是難免會因此而怒火中燒。

耿仲明只想設法改變目前後金的被動局面,但阿濟格這麼有意拖後腿,就讓他根本無法實施自己的想法。而事後追究責任,他很有可能還得替阿濟格背鍋,畢竟皇太極臨時任命了他負責金州地區的戰鬥指揮,這要是繼續打敗仗,責任肯定就算在他頭上了。

“苦啊!”耿仲明又不能帶兵衝進金州城去跟阿濟格一五一十算清楚,只能憋下這口氣暗自叫苦。

早先皇太極將這個任務交給他的時候,耿仲明還以爲自己或許迎來了一個立功的好機會,但到了金州這邊才發現完全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強大到幾乎不可戰勝的對手,再加上只會使絆子拖後腿的豬隊友,這種仗還怎麼可能打得贏。

阿濟格不配合,耿仲明就只能再使出一個拖字訣了,反正只要不主動出戰,戰敗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而海漢似乎也與他保持了奇妙的默契,在接下來的兩天裡都沒有再組織大部隊離開地峽防線主動出擊。當然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海漢方面只是有意放慢了作戰節奏,讓後方輜重有足夠的時間將作戰物資輸送到前線而已。

到了第三天,終於有人率先坐不住了。這個人並非出自海漢方面,也不是耿仲明,而是坐鎮金州的阿濟格。他眼看停戰了三天都沒有新的動靜,便派人到耿仲明營中,要求他立刻率軍出擊,不能給海漢軍留出這麼長的時間休整。

當下的局面正是耿仲明所需要的,他又怎會聽從阿濟格的指派,主動出兵去攻打地峽防線。但阿濟格發了話,總得有個說法應付過去才行。耿仲明急中生智,索性便稱病不起,連阿濟格的使者都不見,直接就打發回城了。當然了,他是沒膽子把對方信使也抓起來打上二十軍棍,那樣做阿濟格怕是會帶兵出城來跟他幹上一架。

阿濟格又何嘗不知道這傢伙是裝病,只是他也知道就算自己出兵,同樣也沒法在海漢軍手裡討得了好,結果無非是將戰敗的次數又增加一次而已。於是後金陣營呈現出了一種十分古怪的狀態,駐紮在金州城內的滿洲旗,和駐紮在城外五里處的漢軍旗,出於某些奇怪的原因,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對海漢單方面停戰。

這樣的詭異局面自然也被海漢將領們所注意到,但他們以手頭所掌握的情報來推算,也根本就料想不到後金軍的這種奇怪狀況是因爲其將領內訌所造成。就連錢天敦這樣久經沙場的老將,也已經開始懷疑後金是否在密謀什麼大的行動來對付海漢軍。比如從其他州調集更多的部隊集結到金州,以絕對的兵力優勢來攻打仍處於修建中的金州地峽防線。

到了停戰五天之後,海漢陣營中唯一保持輕鬆心態的將領大概就只有王湯姆了。他的打算直接了當:“管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我們就按照先前制定的作戰計劃,海軍直接去北邊登陸,該擄人就擄人,該攻城就攻城,只要把敵人後方搞亂,他們就很難集中兵力和資源到金州來打仗。”

錢天敦道:“你也不要太小瞧了後金的實力,他們畢竟是一個國家,如果真的要做戰時動員,我覺得集結個十來萬軍隊到金州打仗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按照原本的歷史,今年皇太極御駕親征攻打朝鮮的部隊兵力就超過了十萬,現在打不了朝鮮,用來對付我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果後金停戰,真的是在籌備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那我們該怎麼辦?”摩根提出了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地峽防線的整體改建工程至少還得要數月才能完工,如果在這期間後金真的以數萬兵力強行攻打這條防線,那海漢軍的防禦壓力將會變得非常大。即便駐軍裝備了性能卓越的先進武器,屆時高強度戰爭的彈藥消耗也會讓後勤補給難以爲繼。而一旦地峽防線被敵軍攻破,那麼先前所做的各種努力,包括對開發遼東殖民地的種種規劃,都會立刻化爲泡影。

該怎麼辦?這對於坐鎮前線的海漢將領們來說,還真是一個難以立刻做出抉擇的難題。與後金進行一錘定音式的決戰並非海漢所願,長期的持續的放血式作戰纔是海漢想要的局面。但如果形勢真朝着海漢不願見到的方向發展,那或許就得提前準備大規模會戰的作戰計劃,以及後續的應對方案。

海漢軍對彈藥等作戰物資的依賴非常大,如果後勤補給跟不上作戰的消耗,讓部隊失去了彈藥補給,那麼這幾千部隊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儘快撤出遼東保存實力。但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肯定都不會樂於見到這樣的一天出現。

第九百七十七章 昌化見聞第1538章 金融機構第八百六十九章 無謂的談判第1955章第1880章 各取所需2942.第2942章第1496章 共襄盛舉第1351章 罪魁禍首第3455章2648.第2648章第229章 崖州局勢變化第1550章 糧食行業3315.第3315章第1769章 有所求第1474章 投資與開發第五百三十四章 刷新三觀第八百五十七章 當面過招2916.第2916章第2353章第1982章2508.第2508章第2166章3217.第3217章第1878章 利益輸送3215.第3215章第1271章 前路不明第1697章 息事寧人第六百零五章 事發之後3073.第3073章第1665章 攻打馬尼拉(十五)第1985章第1273章 意外收穫3255.第3255章第122章 海外考察(九)第184章 參觀工業區2801.第2801章第2142章3060.第3060章第116章 海外考察(三)第1205章 巡警隊2822.第2822章第2165章第1337章 前程不定第1098章 迎頭痛擊第九百三十八章 經營之道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第六百八十章 中伏2609.第2609章第2320章第1877章 國家實力第2190章第2310章第1244章 前堵後抄3311.第3311章2400.第2400章第1041章 剿殺第1742章 買買買第1976章第56章 崖州城(三)第2348章2494.第2494章第1336章 身份地位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作套路第1359章 真正的實力第1840章 戰後清算3053.第3053章2784.第2784章第79章 崖州工作組(三)3253.第3253章第六百二十章 南日島之戰(七)第1146章 林間追殺3171.第3171章第228章 越南之行(十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特殊的訪客第232章 羅升東的小算盤第1798章 壓迫式偵察3126.第3126章2738.第2738章第1354章 不得不防2704.第2704章第1455章 實惠3151.第3151章3215.第3215章第276章 偵察行動第1756章 應急措施第1868章 留學安排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2397.第2397章2463.第2463章3003.第3003章第七百七十五章 遊說高層3009.第3009章第1719章 糧食貿易第1213章 向南再向南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3047.第3047章3080.第3080章3155.第3155章第1088章 福山縣城2774.第27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