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9章

羅津灣地處偏僻,本地的常駐人口不過就只是附近海岸的一處小漁村,男女老少加在一起還不到兩百號人。而離此最近的官府在一百多裡之外,只有稅吏會每年兩趟來這地方收取稅賦。申學義想在這裡找到官府的人,自然毫無懸念地撲了空。

折騰一番之後,申學義還是找來了這裡的村長,亮明自己的身份,讓他好好配合王湯姆的調查。

這村長也不是什麼顯赫人物,只不過是個世代居住在此的老漁民罷了,之前見過最大的官也僅僅只是從六品的縣監,哪曾跟漢城出來的大人物照過面,當下也是嚇得戰戰兢兢,說話都有些結巴了。

王湯姆見狀問道:“申學義,你之前不是來過這裡嗎?怎麼跟本地人完全不熟?”

申學義解釋道:“將軍,在下上次來這裡只是暫避風浪,並未上岸與本地人接觸。將軍想知道什麼儘管問,我已告訴他要好好配合,不得有絲毫隱瞞。”

王湯姆想要了解的信息也都很基本,無非是本地的人口、生計、交通、收入狀況、氣候條件等等,這些問題也只能由本地居民來做出解答。

老村長不敢怠慢,對王湯姆所提出的問題一一作了說明。本地的民衆大多是在朝鮮進入李氏王朝之前就在此定居了,像老村長家就已經在這裡生活了至少二十多代人。這裡因爲地方偏僻,周圍全是綿延百里的山脈,所以在歷史上也極少會被捲入戰亂。比如去年朝鮮被清軍入侵期間,這裡就絲毫沒有受到干擾,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至於氣候條件,正如申學義所知的那樣,這裡在冬天極少會出現封凍的狀況,老村長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也只見過一次浮冰封凍羅津灣的景象。就連由附近山脈彙集在羅津灣注入大海的河水,也極少會出現封凍的狀況。

而農耕方面,這裡的河谷平原倒是有着不錯的土質,但由於本地民衆所種植的糧食作物品種一般,而且一年只有一季,所以收成並不理想。當然如果海漢要在這裡組織農業生產,那肯定是按照自己的模式來搞集體農場或種植園,耕種效率會遠遠超出現有水平。以這裡河谷平原可供開墾的耕地面積來計算,只要一到兩年時間,在糧食產出方面實現自給自足肯定綽綽有餘。

羅津灣周圍全部是茂密的山林,木材資源十分豐富,在本地建一間造船廠應該也不在話下。此外老村長還提供了一個重要信息,羅津灣以北二十多裡的山林中有煤礦,只是向外運輸不便,所以一般也只有周圍地區的民衆會在冬季來臨之前去那裡自行採挖一些,用以過冬取暖。雖然具體的儲量不詳,但按照老村長的說法,這煤礦應該埋藏極淺,直接從地表開挖就能達到礦脈。

王湯姆當下便讓老村長找人去取了一些村民家中的煤炭來,查看這些樣本的質量。讓他有些驚喜的是,這些煤炭中的煤矸石含量極低,基本符合精煤的標準了。這就意味着如果能對附近的煤礦組織正規開採,那麼未來這裡甚至可以爲蒸汽動力的艦隊補充燃料。

申學義還不作罷,又仔細問了一番,確認這羅津灣方圓幾十裡內是否還有其他的特別物產,但顯然上天不太可能把所有好東西都集中在一個地方,老村長苦思冥想半天,也沒再說出什麼能讓王湯姆眼前一亮的好東西。

如果一定要給這地方挑一點毛病,那大概就是距離朝鮮的權力中心和海漢的控制區實在太遠了一些。這裡到大同江的直線距離超過千里,到漢城則還要更遠一些。以這裡的物產狀況、周邊環境、人口規模來看,顯然不太適合作爲貿易港來進行建設,基本上就只能充當軍事用途,但前期物資、人員的調派分配,肯定也還會有許多問題需要慢慢解決,不可能當下立刻拍板然後一蹴而就。

來都來了,王湯姆便決定讓艦隊在羅津灣休整一天,順便抓緊時間完成各項測繪工作。本地的民衆全然不明白自己的家園怎麼突然就涌入了這麼多的士兵,而且看其裝束還不是本國軍隊,海邊還停着那麼多大船,簡直像是末日來臨一般,全都十分恐慌。申學義只得讓老村長回到村莊說明情況,以免引發不必要的誤會。

這老村長倒是知情識趣,回到村裡之後便立刻從各家各戶組織了一些以各種食材爲主的物資,主動送到海岸邊,說是本地鄉民的一點心意。王湯姆心知這些漁民應該擔心被自己這幫不速之客劫掠,所以才主動進貢以示恭順,當下便吩咐軍需官從船隊的貨物中挑了些日用品作爲回禮,以表明己方的善意。

當然以海漢軍來此的目的,實在沒什麼必要去做這些安撫民心的動作,王湯姆此舉完全就是做給申學義看的,如果今後海漢真要在這裡有所動作,那麼申學義或許也能幫忙在朝廷上吹吹風。

第二天上午,在測繪工作告一段落後,艦隊便再次揚帆起航,沿海岸線繼續南下。駛出海灣的時候,王湯姆對海灣入口處一大一小兩個如同門神一般的島嶼再次發出了讚歎,其位置只要設立哨所,便可以讓預警監視的範圍增大許多,甚至還能架設炮臺,幫助羅津灣構建起完善的防禦體系。

不過王湯姆旋即也意識到,其實能對羅津灣形成海上威脅的外部勢力,在目前來說基本是不存在的,不管是日本、滿清還是沙俄,當下都沒有能夠威懾此處的武裝艦隊。而海漢對於這處港灣的需求,或許也沒有自己所認爲的那麼迫切。

離開羅津灣後,艦隊一路南下,四天後纔在江原道的江陵停下來補給淡水。

艦隊在羅津灣便補充過淡水和物資,實際上能在海上持續更大的航程,在這裡停下來其實是申學義的主意。這裡的地方官申永思與申家是同族,申學義是想居中介紹,讓這地方官能跟海漢人搭上關係,看看能否在江陵搭建起跨國貿易的渠道,大家都能搞點油水。

王湯姆其實對貿易方面的事務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以前雖然促成過一些與朝鮮的貿易項目,但也只是順手爲之罷了。申學義的面子可以不給,但他老子可是兵曹判書,手握朝鮮兵權,有很多軍事方面的事務都需要跟兵曹衙門接洽,維持好雙方的私人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

像這種以私人關係來牽線的買賣,王湯姆當下也不能確定是否會與兵曹衙門那位申大人有直接的關係,就沒有斷然拒絕申學義的這個提議。

“申大人,不知道本地有些什麼物產,能不能簡單給我介紹一下?”王湯姆見到申永思之後,就很快切入了正題。

但實際上江陵所在的江原道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大宗物產,無非便是煤礦、鐵礦、木材,這些物產在朝鮮半島十分普遍,在大同江下游流域便有這類資源正處於海漢牽頭的開發過程中,相關的技術人員根本沒有空閒去處理新項目。所以除非品質出衆,海漢眼下大概是沒有辦法再同時開發其他的同類項目了。

至於申永思準備好的樣品,王湯姆看過之後並沒有表明態度。他雖然不是貿易專家,但也通過各種途徑瞭解過跨國貿易中的種種貓膩,並不會輕易認爲申永思所提供的這些樣品就能代表本地物產的真正品質,除非是像之前在羅津灣的漁村那樣,隨便從漁民家中拿出來的煤炭便能達到精煤的品質。

只有實地考察,親自見證,才能確定商品的品質,這是以前施耐德給他說過的一個商業規則。雖然這種知識平時派不上用場,但王湯姆還是牢牢記在腦子裡。

但他沒有多少時間在江陵逗留,或者說他本來就不願爲了這些“瑣事”在江陵耽擱太久。在他看來江陵這地方沒有天然良港,幾乎全是山地,周圍也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不太可能發展成朝鮮人所期望的貿易港。

不過王湯姆當着申家這兩人的面,倒也沒有把話說得這麼直白,只說會將江陵提供的這些貨物樣品送到漢城,由海漢的商業機構來對樣品進行專業檢驗,然後提出合適的報價和貿易方式。總之是擺出了公事公辦的態度,讓申家二人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艦隊在江陵逗留了一天之後,便再次出發向南行進。臨走之時,那申永思還送了一批物資給艦隊,雞鴨魚肉,雖然價值不算太高,但卻很是實際,也算是博取到了王湯姆的一點好感。

從江陵南下四百里,艦隊到達了興海郡,這裡有一個朝向東北方向的大型港灣,在當下這個年代雖然沒什麼名氣,僅僅只有幾個漁村而已,但王湯姆卻是特地要來這裡看一看。在他穿越前的那個時空中,這裡可是非常有名的浦項港,是朝鮮半島最主要的港口之一。

這裡的港灣附近地區有許多山間平原,而且水利條件相當不錯,單以發展前景而論,條件要遠勝王湯姆先前造訪過的羅津灣和江陵。不過這裡距離北邊的羅津灣已經有一千五百里之遙,就地理位置上而言,如果在這裡設立軍事基地,大概很難輻射到日本海北部區域了。

由這處港灣繼續向南航行一百多裡,便到了另一處天然港灣蔚山灣。這裡隸屬於蔚山郡的轄區,與新羅古都慶州相鄰,發展時間已經很長,所以要比之前造訪過的幾處港灣繁華得多。不過王湯姆沒有安排艦隊在這裡停留,只乘船在港灣內外轉了一圈之後,便繼續啓程南下。

自蔚山向西南方向行進數十里之後,就又有一處天然良港釜山。這裡在後世是韓國第一大港,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爲繁忙的港口之一。東南百里之外便是日本國的對馬島,港灣西側是洛東江的入海口,有大片土地肥沃的沖積平原,而南側的港灣外還有多個島嶼形成的天然屏障,算得上是朝鮮半島南端的海上門戶。

由於這裡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早在兩百多年前便被李氏王朝指定爲商貿港口,專門從事與日本的跨國貿易。

不過在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的戰爭中,釜山因爲是距離日本最近的大型港口,所以被日本人吞併後淪爲殖民地,直到1607年戰爭結束之後,兩國恢復了正常外交關係,釜山重歸朝鮮,這裡的港口才慢慢得重建。

這次王湯姆沒有再蜻蜓點水略過此地,而是下令讓艦隊入港休整兩日。因爲接下來的行程中已經沒有需要進行特別考察的目標地點,所以王湯姆也不吝在這趟行程的最後階段,安排短暫的休整時間,讓艦隊的將士們能夠稍稍放鬆一下。

釜山港一下子來了一千多海漢兵,這些人身上都帶着剛發放的軍餉,並且已經在海上漂了兩個月,幾乎快要忘記了城市的模樣,進入釜山之後便開始大把花錢,倒是一下子帶動了本地的經濟。

王湯姆在申學義的陪同下也進入了釜山城參觀,最讓他吃驚的既不是這裡繁忙的港口,也不是城裡隨處可見的日本人和日式商館店鋪,而是在這裡居然見到了大門外掛着海漢雙色旗的商棧和酒樓,顯然應該是海漢商人的產業。

王湯姆信步走進了這間名叫“明月樓”的酒樓,果然店裡掌櫃看到他的衣着打扮,便立刻一路小跑過來,以海漢官話向他請安,然後忙不迭地安排了最好的包間,請王湯姆一行人享用。

王湯姆道:“我記得在舟山和漢城都看到過同名的酒樓,應該都是同一個老闆開的吧?”

那掌櫃恭恭敬敬地應道:“大人好記性,這幾處的明月樓的確都是同一個老闆,今年已經到山東福山縣和遼東金州開了兩家新的,大人今後若是有機會去到那邊,還請記得照顧我家生意。”

第1032章 希望油田(六)第1913章 出發之前第1821章 厲兵秣馬第1973章第163章 推銷大成功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3035.第3035章第九百九十八章 準備工作第六百六十八章 抽絲剝繭3095.第3095章第1125章 跨陣營合作第八百四十五章 攻打石浦所第1624章 工業的力量第1797章 進入敵佔區第373章 僵持的談判3034.第3034章第1338章 重賞之下第1580章 久等的機會第3422章第162章 二道販子3091.第3091章第1992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官方套路第1172章 事件發酵第1202章 南方以南第1034章 作戰計劃第1145章 進退維谷第七百四十一章 交接完畢3238.第3238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攻打儋州第301章 利益相關第156章 種種震撼第118章 海外考察(五)2475.第2475章2806.第2806章第55章 崖州城(二)第1189章 連夜動手第3482章2482.第2482章第67章 試炮2676.第2676章第六百七十五章 陷入僵局第266章 軍援條件3145.第3145章第2063章第1707章 重生機會第七百零四章 作戰籌備會第1509章 抵達遼東第378章 劉香來襲第1285章 蒸汽挖掘機2473.第2473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勸說武森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2778.第2778章第2013章第301章 利益相關2438.第2438章第2248章第八百九十九章 北上考察(一)第294章 客串神棍第1370章 蠶食2573.第2573章第七百八十二章 技術迭代第1633章 佔據主動第1009章 開國慶典(九)第1209章 基層官員第九百零六章 撈一筆第1792章 去朝鮮第五百二十一章 統一瓊州島第1731章 商業契機2466.第2466章第363章 偷聽第1272章 無法成事第2176章3054.第3054章第2165章第2234章地1250章 戰後賠償2748.第2748章第八百七十八章 舟山招商會(三)3324.第3324章第1005章 開國慶典(五)第1210章 出發南行第六百六十九章 防務交接第1570章 指點迷津第3466章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作開發第1221章 抵達星島第1884章 中左所城軍演第2138章第1538章 金融機構第386章 整裝待發2522.第2522章第303章 商家座談第1594章 張金寶的打算第2041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艦的威懾力第五百二十一章 統一瓊州島第1018章 苗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