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雪中送炭

bookmark

“只是不知城中可有合適店鋪,自鳴鐘斷不能與柴米油鹽湊在一起售賣。”

按照玻璃窯的模式,陳矩只管官面上的事情,不參與經營,這樣進退起來比較自如。但自己對皇城外面兩眼一抹黑,還得麻煩人家幫忙。

“自鳴鐘貴重,產量不高,放在皇城內市販賣足矣,拿到外面擺於街市反倒掉了身價。”

陳矩還真是有求必應,對於這個問題絲毫沒推脫,張嘴就說出了一個令洪濤想拍腦門的地點,不光合適,簡直就是量身定製!

萬曆朝的京城裡不乏集市,比如鐘鼓樓、缸瓦市、崇文門、正陽門內棋盤街、正陽門外廊坊衚衕等等。但有一個市場比較獨特,叫做內市,顧名思義,位於皇城內的集市。

每月逢四,在東安門到東華門之間會出現一個集市,屆時平日裡守衛森嚴的皇城會向百姓部分開放大半天,理論上講誰都可以來此擺攤做生意。

但自打有了這個內市,除了個別膽子大的百姓之外,來的基本都是王公大臣的家人,或者是宮裡的宦官。而售賣的貨物也不是尋常日用之物,而是各種名貴器具擺設,標準的明朝奢侈品奧特萊斯!

把自鳴鐘放在那裡售賣,雖然一個月才能開門三四天,但效果真不比外面差。來這裡逛的基本全是憋着買名貴玩意的官宦權貴,兜裡肯定不差錢。用後世的商業術語講,就是找準了受衆羣體。

那麼問題來了,假如皇帝有事要從這裡出宮,市場是不是就得取消呢?答案是不會,不是市場不會取消,而是皇帝壓根兒不會從這裡進出。

去數數東華門上的門釘就知道爲何特殊。其它宮門的門釘都是橫九豎九,九九八十一顆,昭示着極上之極,最大、最高、最尊貴。唯獨東華門的門釘是橫八豎九,八九七十二顆。

陳矩說這是風水定數,按照紫禁城的建築模式,東華門如果也是陽數會不吉利,於是就把門釘改成了七十二顆。七十二在古代是陰數,以此來破兇爲吉。而皇帝、皇后除非死了,一輩子也不會從這裡出入。

到底什麼是風水洪濤真不清楚,反正東華門外每月逢四就有個集市。即便太子也不能隨便出來逛逛,但自鳴鐘的銷路總算有了點眉目。

九月初,消失了近兩個月的李之藻突然出現在文華殿,神神秘秘的拿出一個小包裹放在桌上,帶着笑容讓太子猜裡面是什麼。

“唯有鏡片!”洪濤連包裹都沒打開就說出了答案。

“有人向殿下報信了?不對,磨製鏡片的事情全由臣操作,外人並不知情!”李之藻聞言就是一愣,顯然是被說中了。可他想不通,爲啥太子殿下一下就能猜準。

“員外郎臉色黑紅,不似陽光照射變黑,更像被火焰灼烤。由此可見,這些日子你一直在城西玻璃窯。讓本宮看看……嗯,還不錯,夠透亮!”

到底對不對打開包裹就知道了,包得還真在意,裡裡外外十多層棉布和綢布,扔在地上肯定不會摔碎。

至於說燒造的質量嘛,洪濤還得由衷感謝這個年代的工匠,即便換成了輪班匠依舊兢兢業業,僅通過兩次面授再加上書寫的流程就把透明玻璃燒出來了。成色很不錯,換成自己恐怕也就這個水平了。

“殿下,何時才能見到望遠鏡?”李之藻的興趣點並不在玻璃上,而是念念不忘能更清楚看到星星的神奇之物。既然按照太子殿下的指導真能燒出比水晶還純淨的玻璃,那望遠鏡肯定不是誑語。

“有了鏡片,望遠鏡這幾日即可完工。員外郎,本宮現在已經可以去鴻臚寺走動了,也曾問過少卿,然利瑪竇等人並不在寺中,這是何故?”

可惜洪濤對望遠鏡並沒太多熱忱,雕蟲小技不足掛齒。他更希望見到的是人,活人,活着的歐洲傳教士。只有見到這些人才能更清楚瞭解世界發展到了何種程度,從而做到心中有數。

“禮部一直有人上疏說西僧所學不符教化、妖言惑衆,要陛下下旨驅離。這段時間他們離開鴻臚寺,搬到四夷館內暫避風頭了。”

說起利瑪竇等人的行蹤李之藻有些黯然,做爲學者他很希望多與外界接觸,但做爲官員又沒能力發出足夠的聲音,只能隨波逐流。

“是這樣啊……本宮倒是可以出手相幫,成敗各佔一半,員外郎可願試試?”聽說利瑪竇等人處境艱難,洪濤非但沒有絲毫焦慮,反而在心中暗暗偷笑。

機會啊,如果能在他們最艱難的時候伸出援手,事後不說被感恩戴德,至少能增進不少信任度,在需要的時候得到回報。

現在自己不缺錢也不缺點子,更不缺門路,唯獨缺的就是人手。歐洲傳教士在大明朝同樣孤立無援,只要能滿足他們的一部分小需求,有極大可能會成爲靠譜的幫手。

“殿下儘管吩咐,臣願助一臂之力!”李之藻應該沒指望能從太子這裡得到援助,或者說並不覺得太子有這個能力,但當太子主動提出幫忙之後依舊很是感激,起身就是一揖。

萬曆三十年秋,朝廷裡又出了一件大事。不對,大事兒談不上大,可效果很震撼。太子給皇帝上疏,奏本就在內閣,具體內容是要把《論語》翻譯成歐羅巴語,讓聖人教化真的可以傳播四海。

如果這份奏本是別人寫的肯定引不起這麼大關注,但它出自太子之手,就不得不讓令人感到意外了。

二十歲的太子,真正讀書的時間不到一年,連開蒙都是宦官代替,四書五經還沒讀完全就誇下這麼大海口,有點太急於表現了。

可是吧,三位內閣大學士里居然有兩位加了票擬,就這麼把奏本遞了上去。如果說沈一貫老謀深算,打算送個順水人情還則罷了,向來眼睛裡不揉沙子的沈鯉怎麼也跟着一起隨波逐流了呢。

事物反常必爲妖,衆朝臣們仔細琢磨了琢磨,噯,好像有點收穫了。沈一貫和沈鯉都是經筵主講,也就是太子的老師。太子突然做出這麼反常的舉動,難不成是這兩位的授意?

假如皇帝準了,太子算有點政績,不至於碌碌無爲泯然於衆。如果皇帝不準,他們倆和太子也沒什麼損失。這幾年遞上去的奏本十有八九都留中不發,不準很正常嘛。

第1020章 戰爭的規矩2第1085章 初探美洲4081 推恩令第839章 內蒙古3第910章 時間不夠127.第127章 《半月談》第949章 富可敵國336.第336章 海商和工廠第732章 餘波582.第582章 御駕親征039 妖書案2287.第287章 有生力量271.第271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7060 削藩130.第130章 京城水患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550.第550章 殺人誅心094 初步解決方案第703章 鹽業公司452.第452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185.第185章 互相挖坑第948章 一鯨落萬物生627.第627章 朝鮮李朝2022 李之藻397.第397章 日本和尚2590.第590章 徇私情255.第255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5151.第151章 大騙子!094 初步解決方案393.第393章 大無畏者第112章 會試和京察407.第407章 京城保衛戰2第114章 九卿逼宮317.第317章 是善是惡很難講195.第195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2543.第543章 大國風範第963章 帶着朝廷一起走299.第299章 軟硬不吃2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第1034章 扔鐵球的老頭第988章 大難題249.第249章 算賬時間4435.第435章 總參謀部140.第140章 一日之兄(白銀盟主3)第692章 維和部隊228.第228章 遼東鉅變2096 骯髒的學名叫政治347.第347章 馬尼拉大帆船3285.第285章 鹼廠038 妖書案第694章 以力服人第773章 司令加艦長第102章 機事不密禍先行(盟主加更1)第1058章 歐洲代表團2391.第391章 陸軍第995章 窮瘋了343.第343章 海盜出發第702章 鹽禍265.第26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838章 內蒙古2228.第228章 遼東鉅變2187.第187章 知己知彼第1125章 口吐蓮花第844章 讓步524.第524章 東風好像也來了405.第405章 戰報3第739章 越訟057 順手牽羊369.第369章 意外收穫2392.第392章 陸軍2144.第144章 經濟賬第818章 去其位474.第474章 放長線的底氣061 削藩2第927章 又一位三省總督第865章 厲兵秣馬630.第630章 不計劃也不自由508.第508章 聰明學生146.第146章 銀貴(白銀盟主5)第727章 實力529.第529章 大明武將456.第456章 迷途的羔羊2第1002章 風暴角285.第285章 鹼廠119.第119章 金榜題名023 礦稅第764章 蹊蹺的舉動555.第555章 葉閣老轉正了第893章 排隊槍斃第857章 好事多磨484.第484章 爲君不仁第1127章 特殊的禮物376.第376章 大淩河畔628.第628章 忠武校尉第784章 恩鳥港第1041章 科學和技術091 正不正常?243.第243章 一場空第784章 恩鳥港387.第387章 工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