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第624章 特區特法

bookmark

前前後後等了小半月,小呂宋的官府架子還是不見半點動靜,皇帝終於耐不住性子了,把六部九卿叫到御前專門開會研究。

結果還是拿不出來人選,皇帝急了,然後就又走了偏鋒,居然把小呂宋設成了特區,直接跨過了朝廷的絕大多數部門,完全由皇帝親自管轄。

“本該如此,朝中同僚對其知之甚少,勉強去了也無所適從,倒不由陛下親理,臣附議!”就在羣臣還懵懵懂懂搞不清狀況時,吏部尚書袁應泰先表態了,旗幟鮮明的支持皇帝把呂宋特事特辦。

“呃……臣亦附議,只是怕陛下日理萬機,累壞了龍體。”葉向高一看就明白了,啥沒人報名出任,啥等待不急,這又是皇帝耍的手段。

自始至終小呂宋就沒打算交給朝廷管,但絕大多數人卻沒想到這一點,結果皇帝來了個順水推舟,直接在南洋開了分基地。

這下好了,呂宋特區成了皇帝的一言堂,乾點啥都不用向朝廷通報,想打聽也無從下手,總不能派人出海遠航上千裡去馬尼拉詢問吧。而且還有了財政權、人事權和兵權,簡直就是個國中國,而國王就是當今皇帝。

“啓稟陛下,此舉有所不妥。唐之亂始於節度使,呂宋特區雖由總督、總兵轄制,卻有過之無不及。若是有人心懷不軌,勢必禍亂大明,望陛下三思!”

這時就得看刑部尚書兼大理寺卿高攀龍了,他顯然也想到了這一層,但並沒覺得皇帝藉此抓權是佔了大便宜,而是有理有據的提出了隱含的危機,以史爲證,振聾發聵。

“哦,怕左光斗和李如梅心懷不軌獨立爲王?這事兒還真說不準,畢竟人心隔肚皮。不過禍亂大明就免了,小呂宋是個島,與大明相隔千里,只要海軍不助紂爲虐想亂也過不來……難不成高愛卿懷疑袁可立會擁兵自重?”

對於這種說辭洪濤早就準備好對策了,不說對也不說不對,只問你懷疑誰。左光斗雖然是封疆大吏,但晉升太快,在朝中基本沒有勢力,說了也就說了。

可李如梅是陸軍總督李如樟的親弟弟,你啥證據都沒有就在皇帝面前說人家有可能犯上作亂,這個人得罪的就有點狠了。而再把袁可立拉上就太誅心了,這是生怕高攀龍死的慢。

也就是皇帝在京城坐鎮沒人敢隨便瞎折騰,哪天如果再御駕親征一次,信不信袁可立和李如樟敢一起把高攀龍抄家滅門。大不了和皇帝說高家要謀反,做爲監國當然有機變之權。

“……”本以爲此言一出,能引來幾位重臣的呼應,或者讓皇帝心中生了芥蒂,即便不能收回成命,將來也會從朝廷中派人對呂宋特區掣肘。沒承想皇帝隨口一問,就讓在場的所有人全都盯着桌面三緘其口。

“唉……也罷,臣附議!”見到同僚們全當了縮頭烏龜,高攀龍只能長嘆一聲、苦笑一下,也隨了大流。沒辦法,在孤立無援的環境里人是很難始終保持平常心的,更何況總要牽扯到個人與家族的興衰榮辱。

“高愛卿,政見不同是常事,據理力爭也是做臣子的本份,萬萬不可因此而結怨。朕現有一事正要交與你來操辦,小呂宋既然已納入大明版圖,自然也得遵大明律法。然島上土著既不識字又不懂禮法,大明律怕是用不得。朕打算爲其暫定一套律法,先穩住民心,同時也要給當地官府立下規矩,不可肆意妄爲。

伱兼掌刑部與大理寺,修訂律法乃分內之事。可否匯同總參謀部衆,爲呂宋特區先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律法出來,以解燃眉之急?”

逼着一衆臣子孤立高攀龍,默許了對南洋總督的任命,多少也得算皇權的又一次勝利。但洪濤並沒沾沾自喜,尤其是對高攀龍的順勢而爲很不滿意。

要你在朝堂裡坐高位掌重權,不是來趨炎附勢隨聲附和的,挺直腰板當好中流砥柱,時時刻刻站在對立面上出聲提醒纔是本職工作。

被皇權壓制,看不到希望灰心了是吧?沒關係,洪大善人不光會挖坑埋人,更善於擡轎子捧人。你喜歡什麼、忠意什麼,我就給你什麼。這樣是不是就該抖擻精神、重拾鬥志了呢?

“……臣責無旁貸,定當不負聖恩!”不管高攀龍是否看出了皇帝的險惡用心,此時也只能領旨謝恩。

沒轍,確實被捅到軟肋上了,穩準狠。丟掉了呂宋特區的行政管轄權不要緊,如果能在律法層面上加以限制,反倒等於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而主持修定一部新的律法,向來都是要留名青史的。於公於私,誘惑都太大了。

“如此甚好!諸卿,呂宋特區孤懸海外,暫且不用太擔心,可遼東女真與蒙古各部的親疏卻關係到本朝安危,不可一拖再拖。

今日就議一議錦州開榷的細則,當地歷來苦寒,朕此次親臨也目睹了實情,確實不假。錦州榷場一經開啓,關內外互通有無之勢必將踊躍。

鎮守交與海軍,抽分交與海關,然貨物運輸發賣卻不可再由一家一戶把持,更不能再出現晉商、甬商勾結外邦走私火炮之事。”此次御前會議需要解決兩個大問題,呂宋特區已經塵埃落定了,還剩下個錦州榷場沒定論。

蒙古各部爲了促成榷場早日開放,表現的都挺積極,不到一個月就給李如樟送去了三千多女真俘虜和八百多顆首級,其中不乏甲喇額真、牛錄額真之類的女真貴族,還把錦州商會的人選也差不多定下了。

自己既然已經當面許諾了要開放禁榷,就不好一直找藉口拖着不辦,此時先與蒙古各部緩和下關係也並無壞處。

只不過開榷場不光牽扯到政治訴求,還有不小的經濟利益。洪濤不想再一言九鼎,而是把建議權交了出去,讓六部九卿和大學士們先說說想法。

517.第517章 舐犢情深548.第548章 大魚357.第357章 人盡其才2206.第206章 知才善用436.第436章 總參謀部2341.第341章 最後通牒第995章 窮瘋了608.第608章 錢景不錯177.第177章 糧荒2269.第269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5620.第620章 盛世初現533.第533章 延綏系353.第353章 損失巨大394.第39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410.第410章 京城保衛戰5415.第415章 京城保衛戰10563.第563章 收收心371.第371章 點 線 面第760章 爲了和平第1085章 初探美洲4166.第166章 三十六行3第913章 故意示弱400.第400章 德川幕府466.第466章 大買賣2第854章 意欲何往?第872章 百聞不如一見390.第390章 危機悄悄臨近第903章 出爾反爾026 外戚的作用第925章 答案在緬甸3第1116章 喜憂參半第827章 分崩離析第738章 《大明律》498.第498章 破案529.第529章 大明武將第874章 明人不說暗話518.第518章 晉商386.第386章 混不下去了192.第192章 放棄472.第472章 塞王3第782章 印度洋的心臟202.第202章 存錢罐第838章 內蒙古2371.第371章 點 線 面612.第612章 糊塗仗539.第539章 船廠鎮2623.第623章 呂宋特區第755章 荷蘭特使2634.第634章 佛道儒507.第507章 悄悄進行的軍改464.第464章 種植園2第1038章 都是白菜價2313.第313章 水清好還是水渾好533.第533章 延綏系466.第466章 大買賣2624.第624章 特區特法511.第511章 新政猛於虎第850章 鹽務2326.第326章 湖邊上課006 東宮580.第580章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第739章 越訟597.第597章 大金國第764章 蹊蹺的舉動第749章 新軍制2第1001章 跟蹤追擊2第957章 十年之後4第977章 立威241.第241章 決戰紫禁城3285.第285章 鹼廠052 王承恩第1056章 股票交易2152.第152章 來自美洲的快遞(白銀盟主7)第882章 聲北擊南254.第25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4020 萬曆皇帝062 削藩3526.第526章 特別禮物第1024章 禍水西引039 妖書案2第1096章 跟着惡魔去天堂031 李贄2523.第523章 萬事俱備541.第541章 天降橫禍407.第407章 京城保衛戰2298.第298章 軟硬不吃656.第656章 歷史很頑固257.第257章 薩琉戰爭第1024章 禍水西引251.第25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750章 新軍制3209.第209章 瓊島化工282.第282章 該攻還是該守第664章 不堪大用第783章 荒涼的好望角第733章 臣子葬沙場265.第26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921章 海軍的問題513.第513章 不擇手段第104章 十王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