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以理服人

bookmark

以草原民族的火爆脾氣,鄂爾多斯使節自然覺得受到了羞辱。出言不遜還沒啥事,錦衣衛裡除了兩名懂些蒙古話的全聽不懂,但動手動腳還不交出隨身武器就很難睜隻眼閉隻眼了,當場發生了衝突,互有傷亡。

聽上去好像屬於互毆,實則不然。鄂爾多斯使節加隨從不過七八人,而錦衣衛有三十多人。結果就是使節一方人人掛彩,重傷兩人,其中一人第二天不治身亡。錦衣衛這邊有兩人肚子上捱了一腳,被踹吐了,有兩人手腕扭傷。

第二天,皇帝的聖旨來了,字數不多,當面宣讀完之後扔給使節,由錦衣衛派車護送出關,或者說是押送也成。

“額璘臣與素囊臺吉死於陣前,鄂木布楚.虎爾被生擒,對鄂爾多斯和土默特部叛軍襲擊聖駕一事已招供。朕是小心眼,對敵人從來不手軟。如果不想眼看着鄂爾多斯部被滅族,趁早滾回哈拉和林去!”

別看聖旨內容不多,根本也談不上文采,但規格很高。漢文部分是皇帝的御筆,這已經算很難得了。更難得的還配上了蒙文,好像生怕有人翻譯的時候斷章取義,導致察沙克大臺吉看不懂這些故意氣人的話。

更氣人的還在後面呢,沒過幾天鄂爾多斯部的使節可能還沒走到榆林鎮,聖旨的內容就在《半月談》上原封不動的刊登了。還附上了一篇由皇帝親筆撰寫的文章,題目叫做《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火槍》。

毫不掩飾的把矛頭直指左翼蒙古和女真大金國,警告對方動歪心思之前,最好先掂量掂量是不是大明陸軍的對手。同時也是向國內國外的所有敵對勢力正式宣告,大明的外交政策變了,從被動防禦轉爲主動防禦。

對於想和平共處的部落、國家和勢力,雙方可以通過談判達成共識,展開正常的經濟往來。對於想靠武力劫掠威脅的,沒二話,戰場上見勝負。

與此同時,駐紮在大同的孫承宗部開始陸續接管灰溝營、偏頭關、雙溝墩、殺胡口一線的防禦,嚴密監視鄂爾多斯部動向。

說是監視,實際上孫承宗部有事沒事就以百戶爲單位出關轉悠一圈,遇到鄂爾多斯牧人就抓,見到牛羊就搶,碰到駐地燒,邊牆之外百十里之內,一時間成了無人區。

有兩次孫承宗部集結了附近幾個關口的七八個百戶,每人雙騎,由當地邊軍將領帶路,從灰溝營渡過黃河進入榆林衛轄區,再出邊牆一晝夜向西北疾進一百多裡。

連續踏平了鄂爾多斯部三個比較靠南的大營地,俘獲人口上千、牛羊馬無數。待消息傳到察沙克大帳已經是兩天後了,再集合族人追趕,除了一路上零星的族人屍首,敵人已然過河而去。

往常都是遊牧民族利用速度神出鬼沒,襲擾大明邊牆尋找弱點乘虛而入搶了就跑。現在大明軍隊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和牧民玩起了游擊戰。

然後發現難受的居然是遊牧民族。大明陸軍依仗火槍優勢,完全抵消了牧人們的騎射功夫。遇到小股牧人直接攻擊,遇到大股牧人則挖坑防禦。牧人們拖家帶口的跑又跑不過,打也打不贏。

組織大軍圍剿,短時間成,時間長了先受不了的反倒是牧民。青壯男人都去打仗了,家裡的羊羣、牛羣、馬羣沒人照顧。全民皆兵的辦法固然能把人口利用率提高,可也是把雙刃劍,搞不好就會嚴重影響生產生活。

察沙克大臺吉被逼急了,腦袋一熱,召集了小三萬族人向北渡過黃河,想去找歸化城的麻煩。只要把這裡的漢人軍隊打跑,土默特部就不敢再跟漢人皇帝走得太近,草原依舊是屬於蒙古人的。

可他遇到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漢人軍隊,戰法、武器包括士氣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在歸化城下碰了釘子。無論族中勇士多悍不畏死,也頂不住火槍和火炮的射擊。只攻了不到一天時間,就不得不扔下幾千具屍體倉皇南撤。

漢人軍隊倒是沒追,可該死的卜失兔卻帶着土默特部騎兵隨後掩殺了過來,一直追到黃河邊才收兵。如果不是親弟弟帶着族人拼死掩護,察沙克可能連黃河都過不去就得交待在陰山南麓。經此一役,鄂爾多斯部元氣大傷,不得已主動收縮牧區,把靠近大明邊牆的地區全放棄了,全族向西北遷徙,大部分北渡黃河集中到後套地區生活,只有少部分還留在黃河南邊。

河套地區的鄂爾多斯部撤了,大明軍隊卻沒趁機北上,依舊守着邊牆,頂多時不時派輕騎出關巡視一圈。但空出來的草場並沒浪費,全由土默特部牧人接管。這時候大明陸軍也不出來燒殺搶掠了,雙方相安無事,一片和平景象。

9月份,殺胡口突然出來了上千陸軍,身後還跟着幾千衛所軍,一路向北去了歸化城,沿途還留下了一半左右。

過了幾天,附近的牧人才發現它們好像不是大明陸軍,更像勞役。每天都去一個地方勞作,搞得動靜很大,經常咣咣響,和打雷一樣。而後山上的大石頭就自動鬆散了,不費吹灰之力被鑿成小塊運走。

再過一段時間,距離殺胡口和歸化城不足50裡的山溝河谷中間突然出現了一座小城,雖然城牆不足一米高,但輪廓已然很清晰了。

築城,沒錯,漢人軍隊帶着勞役來關外築城了。還不止一座,看樣子從殺胡口到歸化之間少說也要有三四座。每座城的規模都不太大,卻都是用石頭壘砌的,看上去非常堅固。

如果等漢人把城全築好,再駐紮軍隊,那今後從殺胡口到歸化城就真成了通途,不派個萬八千的軍隊很難靠近。進而歸化城也就不再是孤懸塞外,有了殺胡口的補給線路,幾萬人都難以攻陷。

局面至此已經很明顯了,大明皇帝根本不是派兵幫土默特部震懾鄂爾多斯部,而是來了個一箭雙鵰,以此爲藉口打算長期賴在歸化城不走了。

對於在歸化城和殺胡口之間建城的事情,順義王卜失兔壓根兒也不知情,等他聽說了再帶人去看,三座城的牆已經起來兩米多高了。當即找到了歸化城陸軍最高將領杜文煥,找出各種理由想阻止。

“順義王,陛下此舉也是爲了土默特部好。如果不能保證商路通暢,又怎會有如此多商隊前來歸化城。沒有商隊,你就收不到商稅,沒有商稅,你拿什麼入股毛紡廠呢?

凡事要向前看,土默特部的草場白送大明也沒用,可在別的部落眼中卻是寶貝。沒有大明軍隊在此駐守,不光鄂爾多斯部會捲土重來,東邊的喀喇沁和察哈爾也會垂涎欲滴。

我們漢人祖先說過,當一個小孩子手裡拿着一塊金子出現在衆人面前時,他就是所有人攻擊的目標。眼下土默特部正像個孩子,佔據了這麼大片肥沃土地和草場,太危險啦。”

對於卜失兔的到來,杜文煥已經等了半個多月,和參謀們編了一肚子的道理,終於有了發泄的機會,馬上就滔滔不絕起來。

這時候他終於明白皇帝爲什麼在私下裡那麼多話了,當一方足夠強大時,與弱者講道理不光不枯燥還很有成就感。怎麼說都有道理,即便沒道理對方也不敢反駁,然後就成了有道理。

比如現在,統領着十幾萬人口,掌控着三萬騎兵的土默特首領,在自己面前就像個剛剛入學的蒙童。自己明明就是想佔着歸化城不走,他卻半個不字也不敢說,還得做出認真聽並深以爲然的表情。

而皇帝的話也同時響起,想不想跟着我去世界各地轉轉,一路向西打到歐羅巴大陸去,讓當地的國王和王后伴舞!

以前對這些聽上去像神話故事的場景根本沒感覺,但現在必須信了。只要皇帝在、陸軍在,這個場景就不太遠了。給多少錢、升多大官都不換。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第1119章 有恃無恐591.第591章 鐵軌507.第507章 悄悄進行的軍改252.第25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2第857章 好事多磨198.第198章 加快步伐2第1059章 公爵夫人478.第478章 會試年第945章 黔國公沐家第830章 赤峰496.第496章 除非己莫爲443.第443章 日新月異3604.第604章 姍姍來遲370.第370章 意外收穫3006 東宮第1049章 最後一塊拼圖5533.第533章 延綏系620.第620章 盛世初現第745章 反明聯盟第889章 蛋殼上有裂縫204.第204章 以文御武2285.第285章 鹼廠370.第370章 意外收穫3第1116章 喜憂參半361.第361章 喜訊連連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第971章 樟腦148.第148章 天津衛遇襲第858章 出其不意第703章 鹽業公司第834章 大汗時代的結束第837章 內蒙古第695章 文武全才第1069章 突然出現的丹麥人578.第578章 最後的榮譽2551.第551章 究其根源654.第654章 新時代的開啓3第1054章 鬱金香期貨206.第206章 知才善用439.第439章 真假美猴王2第1116章 喜憂參半014 咱家的大院子144.第144章 經濟賬第774章 任重道遠第690章 又一位帥才554.第554章 出師無名245.第245章 一場空3第887章 若羌第105章 十王府3第1000章 跟蹤追擊208.第208章 以利誘之第889章 蛋殼上有裂縫143.第143章 算筆賬(白銀盟主4)598.第598章 八旗578.第578章 最後的榮譽2266.第26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第924章 答案在緬甸2第971章 樟腦622.第622章 開疆拓土2第863章 強硬手段第750章 新軍制3432.第432章 欲加之罪第903章 出爾反爾090 兵事444.第444章 日新月異4089 報紙490.第490章 衡量401.第401章 禁和不禁都是生意011 沈閣老515.第515章 來者不善第944章 縫縫補補又三年第919章 人口587.第587章 種族天賦第1086章 三位一體納賢才538.第538章 船廠鎮267.第267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342.第342章 遭到拒絕193.第193章 放棄2283.第283章 這人是帥才!540.第540章 船廠鎮3第981章 科恩總督2第1047章 最後一塊拼圖3第715章 閶門魅影3第837章 內蒙古第949章 富可敵國第765章 駐外使領館第803章 虛情假意557.第557章 積極備戰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第716章 閶門魅影4第675章 忠奸難辨第973章 日新月異531.第531章 何爲兵2第101章 君不密失臣(上架啦)552.第552章 百年大計和頑疾360.第360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2652.第652章 新時代的開啓第1097章 上了惡當535.第535章 向軍隊伸出魔抓610.第610章 陸軍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