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以力服人

bookmark

“衆愛卿都起來吧,朕並非嗜殺,然法不容情。做爲朝廷勳貴,如不能上報皇恩、下撫黎民,只知道爲了自家利益錙銖必較,甚至大逆不道弒殺君父,留着又有何用呢,難不成朕要向大明百姓親手演示下什麼叫官官相護?

至於說他們的祖輩爲大明立過功,自然要寫入史書、千古留名。但並不能作爲子孫的庇護,更沒有功過相抵一說。

反倒是知法犯法該罪加一等,將其滿門賜死,免去示衆,但禍及三族,抄家苦役,遇赦不宥。大理寺、刑部、都御史,朕如此處置可合乎律法?”

當學生的在歸化城甩開破嘴忽悠順義王,當老師的坐鎮養心殿,面對有資格參加御前會議的朝中肱股,嘴皮子同樣沒閒着。站在法律的制高點上,力排衆議,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又把四家頂級勳貴連根剷除得一乾二淨。

在興和之戰的官方戰報裡,關於張秉忠及其麾下三衛兵將全體陣亡的理由是護駕出塞、臨戰脫逃,被蒙古大軍趁機圍殲。

事後又連累到家族以及部屬共計四百多口,全部被御馬監勇士和孫承宗部所緝拿歸案。但在押解入京的路上發生了譁變,押送的陸軍不得已開槍射殺,沒有活口。

在百姓眼中,這事兒處理得並無不妥。邊關將領臨陣逃脫本就是死罪,再加上被出賣的又是皇帝,禍及家族也很合理。死了就死了,沒人會爲他們喊冤。

可是到了朝堂之中就沒這麼簡單了,只要智商沒全掉線,是個官員就能看出這份戰報漏洞百出。

張秉忠就算真的臨陣逃脫了,也真被蒙古大軍圍剿了,他率領的三衛邊軍可都是大同衛精銳,怎麼可能一個都沒跑出來呢。且事後也沒有打掃戰場的詳細記錄,只說是大軍開拔來不及處理,與蒙古屍首一起焚燒就地掩埋了。

而家眷在押解途中譁變再遭滅門就更說不通了,那可是能以五千對幾萬不落下風的陸軍,鎮壓幾百口子老幼婦孺還用得着大動干戈一個不剩?

但還沒等他們發出疑問,各部尚書和內閣大學士們就在御前會議上看到了幾十份口供,然後疑問就都解開了,也都閉口不談了。

張秉忠死不足惜,他居然勾結蒙古人率部圍攻皇帝御駕,打算再來次土木堡之變。很顯然,計劃沒成功,連帶着多位蒙古首領和大明勳貴,包括他自己,全被陸軍給陣斬了。

但做不到死無對證,除了多名大同邊軍將領被俘之外,還有很多位蒙古將領也同時被俘。他們都知道大致詳情,最要命的是在歸化城素囊臺吉家中搜出了雙方往來信件,百分百證據確鑿。

皇帝之所以編造了兵敗身死的謊言,抹去了謀逆情節,除了家醜不願外揚,更多的還是爲了穩定,不想因此引發邊軍將領人人自危。

如此處理並無不妥,很符合朝廷上下的利益,也沒人打算給張秉忠鳴冤。但除了張秉忠之外,還有四位朝中勳貴也被牽扯其中,這就讓朝臣們無法坐視不理了。

如果開了這個口子,任由皇帝破壞規矩肆意妄爲,今天倒黴的可能是勳貴,明天倒黴的就可能是朝臣了。這不是政見不同的問題,而是維護體系正常運轉,保護大多數官員利益的問題。魏國公徐宏基、英國公張維賢、永康侯徐應坤、新建伯王承勳,這四位中有兩位是一等一的公爵,而魏國公一家更是地位崇高,與異姓王待遇相同。

《皇明祖訓》是太祖皇帝爲子孫後代寫的家規,屬於皇族的家法,但其中包含了五家外姓。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信國公湯河、西平候沐英、武定侯郭瑛。

也就是說這五家勳貴被朱元璋視作家人,既然受到了皇族家法的約束,自然也要享受皇族的福利。

所謂禮法,並不是見面打招呼、吃穿住行的規制這麼簡單,它是一整套社會行爲規範,以此將人分成了三六九等,以便於管理。

改變禮法就等於要改變社會架構,對於既得利益者而言無異於拆毀根基。所以每每遇到有人要背離禮法約束,就會遭遇到非常強大且發自內心的阻力,哪怕是皇帝。

“朱家祖上並不是從太祖起,既然他能寫《皇明祖訓》,那朕爲何不能再重寫一本以代之呢?不要再提什麼祖訓了,如果人人都以祖訓爲準,我們現在都不該坐在大殿之上穿着綾羅綢緞,而是和祖宗一般茹毛飲血、刀耕火種。

多想一想律法吧,從今往後遵守律法者既視朕爲君,朕也視其爲臣工子民;不守律法者既視朕爲仇敵,如何對付仇敵,朕已經演示過多次了,不再贅述。”

但此時的景陽皇帝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皇帝了,有了海軍陸軍十餘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捍卒撐腰,再加上廣佈於朝堂和各州府的保皇派官員上下齊心,權力之大直逼開國帝王。

同時霸氣也越來越足,張嘴閉嘴根本不把太祖太宗放在眼中,對祖訓更是棄如敝履。而且當着所有大臣的面立下了新規矩,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律法,快別提了,大明律已經讓這位皇帝改得連大理寺卿都不認識了。景陽朝實際上有兩部律法體系在同時執行,朝堂之外和民間依舊按照傳統大明律,而在朝堂之上,遇到大事完全是皇帝出口成憲。

不服沒關係,意見保留,該幹嘛幹嘛去。因此而消極怠工或者請辭者,分分鐘要迎來錦衣衛和東廠抽絲剝繭般的調查,確定在任上無劣跡纔可去職。

這一招別看簡單粗暴,卻非常奏效。試問在任上幹了幾年的官員,從京官到地方官,誰的屁股能一乾二淨,真的不怕調查?

這就等於把身家性命都攥在皇帝手裡,不光要幹活還得使勁兒幹,按照皇帝的意圖幹,否則大概率家破人亡。然後再被報紙一頓鞭撻,遺臭萬年,名和利一樣也不剩。

291.第291章 殺了給人看323.第323章 新政開始了第810章 三品黑淑人441.第441章 日新月異第1043章 規劃亞洲2412.第412章 京城保衛戰7第755章 荷蘭特使2518.第518章 晉商第1116章 喜憂參半第755章 荷蘭特使2009 太子妃和選侍159.第159章 御下之道3第724章 擠兌4第1069章 突然出現的丹麥人第944章 縫縫補補又三年第715章 閶門魅影3第755章 荷蘭特使2628.第628章 忠武校尉119.第119章 金榜題名630.第630章 不計劃也不自由044 早朝2032 進步和不足第978章 立威2第106章 十王府4(盟主加更1)501.第501章 趁熱打鐵第849章 鹽務351.第351章 銀子一屋子425.第425章 挾之以威 誘之以利548.第548章 大魚第688章 天不遂人願269.第269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5第878章 所向披靡236.第236章 毒!4第894章 破陣第753章 新軍制6038 妖書案573.第573章 小藥治大病425.第425章 挾之以威 誘之以利第1118章 大軍南下214.第214章 好事成雙211.第211章 窮用硫鐵富用硫磺376.第376章 大淩河畔189.第189章 舉賢不避親317.第317章 是善是惡很難講620.第620章 盛世初現524.第524章 東風好像也來了第905章 大軍壓城663.第663章 圖謀甚遠323.第323章 新政開始了第104章 十王府2068 漕運2第713章 閶門魅影第803章 虛情假意485.第485章 賣個破綻089 報紙第868章 機會難得第1061章 反哈聯盟186.第186章 禍不單行第768章 左右互搏第928章 改土歸流072 滿朝反對聲(求推薦、收藏、月票)002 太子420.第420章 鐵與火的風暴2045 內閣647.第647章 不速之客276.第27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250.第250章 纔不配位第716章 閶門魅影4第842章 刮骨療毒第712章 金融工具2404.第404章 戰報2547.第547章 落幕420.第420章 鐵與火的風暴2第678章 各懷鬼胎056 閒人生事059 救災如救火421.第421章 鐵與火的風暴3481.第481章 分歧第900章 來的很及時第1037章 都是白菜價第841章 皇家無私情012 沈大學士561.第561章 積極備戰5238.第238章 上陣親兄弟211.第211章 窮用硫鐵富用硫磺049 皆大歡喜第792章 林丹汗的反擊第863章 強硬手段第887章 若羌159.第159章 御下之道3第682章 反他孃的!451.第451章 考驗隨時隨刻523.第523章 萬事俱備359.第359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236.第236章 毒!4200.第200章 在大大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第1084章 初探美洲3第880章 意外收穫第747章 富峪城446.第446章 日新月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