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 推恩令

“……”聽到顧憲成的問題,其餘五人不由得一愣,面面相窺,久久無言。

自打收到京中密信,知道皇帝要以地方官員的升遷任免名額爲籌碼與朝中幾派勢力做交易之後,大家腦子裡想的全是自身和團體利益得失,以及皇帝背後到底是誰在操控,誰也沒把主要精力放在事情本身上。

“這麼做對皇家有什麼好處?即便聖上受到了矇蔽,宮裡的太后、太皇太后是什麼態度?”

見到幾位同伴陷入了沉思,顧憲成又提出了兩個新問題。古人說得好,不圖利沒人早起,把這個問題弄清楚基本就能看到全貌了。

“三哥,怕是來不及了,眼下朝中暗流涌動,全盯着年底的外察,不等我們搞清楚宮裡的態度就會有人捷足先登。”

問題是好問題,也非常關鍵,本該搞清楚再做決定,但顧允成的兩句話又把節奏打亂了。不光東林黨人想搞清楚,其他派系應該也不傻,同樣想搞清楚。

可皇帝給出的利益太大了,甚至可以決定一個小派系今後的生死存亡。在這種情況下難免會有人鋌而走險謀取利益最大化。只要有人帶頭,其他官員肯定也不能眼睜睜吃虧,手快有手慢無,誰也擋不住。

“唉……失了先機!我會親自給大學士去信,不爭第一也不能落在沈肩吾後面,暫且先走一步看一步。看來我們得動一動了,季時,你和啓新兄、玄臺兄留下照顧學院,小范、存之,與我去京城裡過春節,順便看看參之。”

顧憲成望着河面老半天才出聲,弟弟說的沒錯,現在根本沒時間去探聽皇帝的虛實,甚至沒時間去打探宮裡的態度,只能在支持和反對中間選一項。

但他不想永遠這麼被動,爲了能迅速做出決定,乾脆連書院都不待了,要帶着安希範和高攀龍北上,打着看望好友刑部主事葉茂才的幌子,坐鎮京城現場指揮,非要把藏在皇帝背後搞小動作的人找出來不可。

自打入冬之後京城的氣溫急劇下降,十一月底,城內外的湖泊、河流大部分全被冰層覆蓋,凜冽的西北風捲着黃土隔三差五就要肆虐一次,搞得滿城上下灰頭土臉。

但更冷的還是人心,景陽皇帝消減宗室開支的消息早就傳了出來,此時全國各地十多萬名皇室宗親都在戰戰兢兢的等待着可能有也可能沒有的詔書。不管炭盆和火炕燒得多旺,依舊難以驅寒。

實際上不止十多萬人,他們家裡面還有僕役、傭人和官員,全算上的話估計因爲一紙政令而少了進項、丟掉官職、沒了工作的人數還得翻幾番。

但始作俑者景陽皇帝卻和沒事人似的,一大早就跑到北校場裡帶着小太監們跑圈去了,還以身作則,不許穿棉衣,號稱用體內的熱量對抗嚴寒。

“萬歲爺披上點吧,風硬!”在宮裡皇帝確實一言九鼎,說啥都是對的。可是一旦皇帝出了錯,身邊的太監們就該倒黴了。王安就屬於貼身太監的頭子,每日皇帝去哪兒都要跟着,閒下來纔去司禮監打個卯。

“內閣那邊弄得怎麼樣了?”洪濤沒有拒絕,披上了由朝鮮進貢的貂皮斗篷,一邊擦汗一邊詢問。

這一世他的靈魂好像完整無缺的過來了,可身體不是原裝的,即便從小就在宮裡注意鍛鍊,算得上健康,那也僅僅是和其他皇帝相比,還是缺乏系統性的訓練。

“按照萬歲爺的意思,幾位大學士每日從早忙到晚,該是差不多了吧。”王安知道皇帝在問什麼,可真給不出詳細答案。

自打外察開始,內閣立刻忙了起來,不是忙着考察官員政績向皇帝推薦,而是忙着編寫一部新的律法《推恩令》。

一聽這個名字,稍微有點歷史見識的人就能猜到大致內容。沒錯,這部新律法和漢代的推恩令差不太多,前者意在消弱諸侯,後者則是針對皇室宗親。

經過近兩個月的權衡,朝廷各派系還是沒抗住巨大利益的誘惑,隨着李贄代表的泰州派第一個公開表示願意合作,全都前後腳的衝了上來,把原本人嫌狗不待見的削藩圖謀說成了大智慧、有眼光、有魄力。

那段時間皇帝今天召見幾個、明天召見幾個,大半個月就沒閒着,把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京官都見了一個遍,幾乎全是讚美之詞,耳朵快聽出老繭了。

而景陽皇帝的表現更加出乎意料,不僅不嫌煩好像還挺享受,每天帶着人畜無害的微笑與認識不認識的官員閒聊。可惜內容沒多少乾貨,無非就是你誇我是千古一帝的苗子,我贊你是忠君愛國的棟樑,聽得人暈頭暈腦直想吐。

但王安心裡非常清楚,皇帝表現出來的全是假面孔,每次召見完外臣回到暖閣立馬就收起了笑容,拿着個小本子刷刷猛寫,邊寫邊露出瘮人的獰笑,嘴裡還唸唸有詞。

可惜在這種時候連同皇帝最喜歡的長隨王承恩都不能靠近,全得在門口候着,誰也不清楚小本子上寫了什麼,更聽不清皇帝說了什麼。

至於召見那麼多大臣有啥用,王安必須明白。這是筆買賣,巨大的買賣。皇帝要用成百上千的地方官職換取朝臣們的支持,支持大幅度消減宗室待遇,同時改變祖宗法度,推恩令就是最終結果。

爲了草擬這份新律法,司禮監和內閣一內一外可算是吃盡了苦頭,每次把上面的條款透露出去,不光會引發朝臣們的鼓譟還要聽太皇太后、皇太后、太貴妃們的責罵。

怎麼說呢,當時王安覺得再這麼鬧下去,不光司禮監和內閣大學士們頂不住,怕是連皇帝都要打退堂鼓了。心甘情願支持的人幾乎沒有,反對的倒是一抓一大把。

可皇帝好像早就知道結果,對外朝和內廷的一片罵聲充耳不聞,非常頑固的推行着他自己的理念。這套推恩令與其說是司禮監和內閣大學士們起草的,不如說是按照皇帝給的草稿抄了一遍,再略微潤色潤色,拾遺補漏而已。

第105章 十王府3382.第382章 看不見的戰線2500.第500章 噴死一個610.第610章 陸軍初戰095 把水攪渾第1024章 禍水西引371.第371章 點 線 面308.第308章 南海匪患7427.第427章 銀行2第976章 捕奴令第879章 自找苦吃052 王承恩242.第242章 決戰紫禁城4202.第202章 存錢罐647.第647章 不速之客544.第544章 牛刀殺雞第937章 將在外280.第280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2230.第230章 遼東鉅變4524.第524章 東風好像也來了第931章 沙廉港2394.第39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654.第654章 新時代的開啓3341.第341章 最後通牒第776章 任重道遠3635.第635章 幫佛祖清理門戶081 推恩令第855章 高原驟變第1011章 不堪一擊第840章 英雄末路第1024章 禍水西引第1092章 與哲學家爭論4第1062章 又是五萬磅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281.第281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3146.第146章 銀貴(白銀盟主5)587.第587章 種族天賦435.第435章 總參謀部326.第326章 湖邊上課第778章 金蟬脫殼092 遼東李家124.第124章 小疏忽299.第299章 軟硬不吃2第1068章 豪華陣容170.第170章 代價(白銀加更13)第675章 忠奸難辨第673章 戰略佈局第669章 利益共同體2第1011章 不堪一擊第816章 秘密工作2第768章 左右互搏第919章 人口085 各懷鬼胎267.第267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第984章 科恩總督5第818章 去其位第802章 李代桃僵154.第154章 內憂外患2131.第131章 老憤青有大用第997章 恩鳥港登陸戰141.第141章 前裝米尼步槍第752章 新軍制5463.第463章 種植園405.第405章 戰報3第672章 孤軍受困2第974章 日新月異2第824章 僅僅是開始第1013章 中場休息2031 李贄2471.第471章 塞王2第673章 戰略佈局441.第441章 日新月異349.第349章 馬尼拉大帆船5545.第545章 毫無懸念315.第315章 大才!009 太子妃和選侍第1068章 豪華陣容522.第522章 抗爭第1062章 又是五萬磅254.第25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4506.第506章 笨學生第1065章 歐洲分行457.第457章 通州大營538.第538章 船廠鎮121.第121章 拔膿膏第860章 融合得潛移默化第762章 拼的就是速度459.第459章 新路第741章 大明揹包客第882章 聲北擊南024 新式自鳴鐘431.第431章 論功行賞2350.第350章 馬尼拉大帆船6578.第578章 最後的榮譽2第1045章 最後一塊拼圖004 體會第84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309.第309章 南海匪患8284.第284章 要想跑得快,得靠車頭拽560.第560章 積極備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