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內蒙古3

bookmark

第839章 內蒙古3

而自己不光有幸成爲了見證者,還成爲了執行者。若干年後當人們提起內蒙古時,大概率會想起有個叫方從哲的內閣大學士是內蒙古的第一任總督。至於說會如何評價,那就要看自己的能力了。

皇帝沒打誑語,確確實實給了自己一個能超越內閣首輔的機會,同時也贏得了一名臣子的忠心。有生之年時日無多,自己不求高官厚祿,只求能在任上做出些成績,不要辜負了第一任的名頭,也不枉此生。

“杜將軍,這些牧民是要去往何處?”在天蒼蒼野茫茫的高原上向西行走了好幾日,眼看就要抵達歸化城了,方從哲卻愈發不安。

從天不亮開始,時不時會看到一隊隊牧人路過營地向東而去,隨行的馱馬之上不光有全套甲冑,還有一捆捆的箭矢。

這又向西行走了兩個多時辰,沿途遇到的馬隊更多了,幾乎都是一人三馬,同樣攜帶着兵甲利器,就算沒怎麼出過邊塞的人一樣能看出蹊蹺。

“八卦城……這些應該是土默特部騎兵,凌晨看到的是喀喇沁部騎兵,加起來差不多有三萬多。”杜鬆當然也看到了這些行色匆匆的牧人,只是眼神裡閃現的光芒與方從哲不同,更多的是希冀。

“八卦城?難不成他們要撕毀約定,你也要反叛大明!”聽聞此言方從哲大驚失色,指着杜鬆滿臉的不可置信。

“方總督休要急,末將跟隨陛下征戰多年,一家老小都沐浴聖恩,爲何要反叛?誰又能比陛下更知軍?”

杜鬆讓方從哲的反應嚇了一跳,也有點好笑。一個剛剛接受了委任,甚至稱不上被完全信任的文官,居然要指責自己不忠君,從何說起啊。

“那……那這些牧人去八卦城意欲何爲?”讓杜鬆這麼一解釋,方從哲也冷靜了下來。

沒錯,杜家應該是軍隊改革中收益最多的,如果沒有景陽皇帝重用,他們家在大明勳貴武將里根本排不上號。可這並不能解釋土默特和喀喇沁兩部的異常舉動,還有知情不報的嫌疑。

“這是陛下的安排,土默特、喀喇沁、科爾沁三部出兵五萬,朝鮮出兵兩萬,配合陸軍從西、南、北三面圍攻赫圖阿拉。

女真人見到大明陸軍從錦州南下,一路上依靠堅城推進,定會把主力擺在西邊,準備依靠羣山和樹林纏鬥。但用不了多久就會發現朝鮮軍從南邊深入羣山一路北上,只好再抽調兵力前去堵截。

只可惜陸軍和朝鮮軍都是虛招,真正的殺招兒來自北邊。科爾沁部和大金國是姻親,皇太極做夢也想不到會有那麼多蒙古騎兵從岳父的領地突然南下。

其安置在赫圖阿拉的族人、糧草、輜重、城池全都保不住了,消息傳到前線勢必引發騷亂。屆時即便能及時彈壓,也將無處可去。

陛下真乃軍神也,彈指間檣櫓灰飛煙滅。與之相比,即便那李成樑也難以望其項背。可惜杜某年歲已高,無力再率兵征戰。若是能親眼見到建虜的都城被破,此生無憾啊!”

這些日子杜鬆也挺憋悶的,明明知道要有大戰即將打響,身爲將領卻不能參與,還要裝作若無其事。此時被問起,終於能一吐爲快了。

“……這、這……原來如此……看來朝堂之內尸位素餐者比比皆是,方某也位列其中!”這個消息對方從哲來講更具爆炸性,如果不是從杜鬆口中得知,換個品級比較低的軍將,說了也不會信。

但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作戰,而是設計者的手段。合算早在多年前皇帝就開始佈局了,可滿朝文武愣是沒有一個能看出端倪的。

興和城一戰,都以爲是偶然;突襲歸化城,又擔心貪功冒進;出邊牆建城,很多朝臣以爲是步臭棋;策劃朝鮮宮廷政變,更是被滿朝文武詬病。

直到藉助堅城步步爲營北擊金剛白城,迫使林丹汗率部向北北遷,再三面圍攻建州女真,才能看出每一步的用意。

皇帝是先用利益分化了蒙古左右翼,使其矛盾徒增無法聯合,進而打敗了林丹汗;再釜底抽薪改變了朝鮮的立場,手段雖不齒,效果卻立竿見影。

看上去一北一東,相距幾千裡毫無關聯,實則都是殺招,最終目的不是蒙古也不是朝鮮,而是遼東。現在突然展開大反攻,逼着蒙古三部和朝鮮出兵,三面合圍徹底解決遼東女真。

翻過頭來再想想朝臣們的表現,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就像是剛剛會下棋的孩子,不知天高地厚與老棋手過招,每一步都被算計得清清楚楚,卻還不自知,以爲實力相差不多,還有一搏之力。

同時也在慶幸自己被選中當了內蒙古總督,遠離了是非之地。若是還在朝堂裡上躥下跳,指不定哪天蹦到太礙事的地方,會突然被從棋盤上連根拔起。

“杜將軍,陸軍之中可有通曉蒙語又識文斷字之人?”想到這裡,方從哲已然不再琢磨是不是被皇帝流放的問題了,而是開始認真考慮上任之後該幹什麼。

皇帝是將內蒙古託付給了自己,看上去也還算信任,可皇帝並不是老好人,而是隻笑面虎,從來不看臣子怎麼說,只看怎麼做和效果。

如果自己上任之後毫無作爲,繼續渾渾噩噩混日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估計再見到皇帝時就沒有信任可言,甚至有可能連皇帝的面也見不到了。

可是常年在朝廷中樞爲官,會不會治理地方呢?說實話,方從哲還真沒什麼信心。看着別人做指手畫腳挑毛病是一回事,真自己動手幹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畢竟是有真才實學,且在官場摸爬滾打過的老手,很快就找到了一條路,非常適合自己且符合皇帝的一貫主張,辦學!

在歸化城辦新學,教授牧民的孩子學習漢文化。往小了講,這是投皇帝所好;往大了說,這就是傳播教化,已經能向聖人那邊靠了。只要不出大紕漏,只會有功不會有過。

但想辦新學,光靠自己一個人不成,從家裡再找幾個幫手來也不成,必須有懂新學的教習幫襯。這時候就該往後面看了,此行除了自己和杜鬆,還有七八名陸軍軍官,或者叫參謀。

別人可以不清楚這些年輕人的底細,做爲內閣大學士必須知道海戶司是個什麼所在,如果想找新學教習,沒誰比他們更合適了。

第767章 急遞鋪第1088章 宗教戰爭不宗教600.第600章 投其所好446.第446章 日新月異6588.第588章 出征第723章 擠兌3030 李贄131.第131章 老憤青有大用361.第361章 喜訊連連464.第464章 種植園2561.第561章 積極備戰5369.第369章 意外收穫2第1005章 兩大洲的碰撞368.第368章 意外收穫419.第419章 鐵與火的風暴287.第287章 有生力量第724章 擠兌4324.第324章 產能不足第1070章 一網大魚378.第378章 是明軍乾的第833章 向教育開刀028 好事多磨306.第306章 南海匪患5第1060章 家族內鬥514.第514章 相國府220.第220章 意外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第762章 拼的就是速度200.第200章 在大大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第1033章 賺大了第781章 大洋的洗禮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第1021章 惡虎難敵羣狼313.第313章 水清好還是水渾好518.第518章 晉商第1026章 雙線獲勝052 王承恩075 舌戰羣儒3472.第472章 塞王3第925章 答案在緬甸3374.第374章 圖上談兵2195.第195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2415.第415章 京城保衛戰10第736章 二合一253.第2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005 體會2464.第464章 種植園2第1000章 跟蹤追擊第1081章 科倫坡就是卡蘭巴155.第155章 內憂外患3(白銀盟主8)122.第122章 拔膿膏2第944章 縫縫補補又三年353.第353章 損失巨大第1100章 艦船雲集254.第25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4第824章 僅僅是開始第969章 太歲頭上動土240.第240章 決戰紫禁城2563.第563章 收收心第839章 內蒙古3375.第375章 圖上談兵3第664章 不堪大用659.第659章 不詳之路第773章 司令加艦長446.第446章 日新月異6197.第197章 加快步伐599.第599章 八旗2562.第562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120.第120章 只武,不舉!601.第601章 躊躇不前第905章 大軍壓城410.第410章 京城保衛戰5第1038章 都是白菜價2第110章 無波無瀾490.第490章 衡量199.第199章 加快步伐3147.第14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687章 勝利在望072 滿朝反對聲(求推薦、收藏、月票)第1067章 這老師真當不了第929章 改土歸流2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117.第117章 嘴上全是主義009 太子妃和選侍505.第505章 爲長遠計605.第605章 孤軍入城151.第151章 大騙子!第828章 小琉球第776章 任重道遠3265.第26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84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813章 東站街381.第381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1115章 咖啡館第1058章 歐洲代表團2第680章 奇怪的戰法258.第258章 驅狼吞虎第1103章 艦船雲集4第1004章 私掠船許可024 新式自鳴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