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天下之勢,在南陽

bookmark

偏廳內,幾位謀士神情鎮定,倒是曹操顯得猶豫起來,想等着奉孝解釋爲何要再提殺劉備一事。

沒錯,是再。

當初劉備從陶謙那接管了徐州,卻被袁術、呂布打敗,無奈來投靠他。

劉備到許都後不久,郭奉孝就曾勸過他,說:

“劉備爲雄主,頗得人心,關張二人皆萬人之敵,主公宜早做打算!”

曹操沒有聽從,給予劉備糧草兵馬,讓他回小沛。

如今,奉孝再勸他,且是直言勸諫,要他直接殺了劉備!

“文若。”

見他們都不開口,曹操便指着郭嘉,笑對荀彧說道:“奉孝又來勸諫我殺了劉備,我看他是認爲我不知蕭何追韓信,所以才一言不發,等着我問他。”

屋內只有曹操在笑,荀彧,程昱都在沉思。

郭嘉正色道:“主公以爲,劉備何許人也?”

曹操幾乎不假思索,笑着道:“劉備有雄主之志,卻無雄主之才,可稱人傑,卻不能爲人主。”

“如何不能爲人主?”

“夫爲人主,必以天下爲先,劉備爲情義所累,身旁那兩位異姓兄弟,雖有項羽之勇,卻剛愎自用、暴躁易怒,可爲將,不可爲帥。”

“誠如主公所說。”

郭嘉道:“但劉備既有雄主之志,如何肯屈居人下?留之只會生出禍端,不如早日找個罪由將其殺了,以絕後患。”

曹操看向其餘人,見程昱也贊同殺了劉備,倒是荀彧未曾開口。

“奉孝爲何又要殺劉備?因爲那徐庶?”曹操終於問道。

“不錯。”

郭嘉說道:“我見過徐庶幾面,並與他暢談,知他有安邦定國之才,謀略不在我之下。”

曹操不以爲然,知道奉孝是自謙說辭。

郭嘉繼續道:“劉備在主公面前極力否認他去追徐庶,非是蕭何追韓信,而是爲他送行。

可我派人去看了,劉備出門後,立刻騎上他三弟的馬,狂奔着往南邊城門而去,且神情急躁懊惱,遠不是他在主公面前猶豫的模樣!”

曹操聽了,雖心中對劉備有幾分不喜,卻仍覺得奉孝錯判了劉備。

他笑道:“劉備雖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卻出身寒微,年少時與母親織蓆販履爲業,輾轉多年才得陶謙看重,把徐州讓給他。但劉備卻守不住,不到一年就被打敗。”

看了一眼衆人,曹操繼續道:“如今徐州爲呂布所佔,他劉備在許都,僅有千餘兵馬,且都在我的掌控下,糧草靠我供給,還有多少人願隨他還未可知。”

“如此‘雄主’,如何不能留?”

曹操戲稱道。

郭奉孝再看向程昱、荀彧二人,見他們也並無堅定決心殺劉備,便知道今日不可爲,也就放棄了勸諫。

……

許都城外。

“元直,元直何在?!”

劉備騎着馬,大呼着從南城門出來,一路邊策馬邊急切左右張望,身後跟着紅臉關羽,手持長矛護在左右,也尋找着徐庶的影子。

至於張飛,馬匹被大哥劉備騎了,他只能回家去牽一匹馬再出來。

二人一路往前,不久後,張飛追上,兄弟三人沿着官路,往前尋了五里地。

日頭高掛,汗流浹背的張飛用他那大嗓門罵道:“徐庶這廝做事不厚道,說走就真的走了!害我大哥找了一路也沒找到!”

“除開楚仙人外,誰在背後直呼我名?”

伴隨聲音,從大樹後走出一身穿儒士袍的文士,手中拿着一把羽毛扇,笑看着這兄弟三人。

劉備大喜,一邊口中呼喊着“元直”,一邊忙下馬去,快步往徐庶那走。

徐庶拱手作揖,嘴裡卻稱呼劉備爲“玄德”,非是主公。

關羽丹鳳眼內微微一凝,知道元直仍想要走。

“備竟不知哪裡做錯,讓元直爲何不辭而別?”

劉備緊握徐庶雙手,嘆道:“元直不遠千里從荊州趕來,備卻不能給元直一個施展才華之地,短短一年間連吃兩場敗仗,如今更是不得不來投曹司空,爲他所用。

元直若堅持要走,備無顏面再多留元直,唯有出來爲元直送行!”

說罷,眼中帶淚,關張二人忙勸大哥。

徐庶說道:“我要走,是因玄德雖有匡扶漢室之心,卻識不得天下變化之勢,空在小沛、許都等地虛耗,他日必定敗亡,故而我今日請辭。”

劉備大驚失色。

關羽側目,張飛則是瞪眼看他:“你這廝罵得好生難聽!”

徐庶一番話,把劉關張三人以及糜竺、簡雍、孫乾等謀士都罵了一遍,罵這羣人認不清天下形勢,在徐州虛耗光陰。

“備願聞先生計!”

劉備做長揖禮,神態恭敬道,知道自己往日錯過了元直數次諫言,沒有與他詳談,才讓他心灰意冷要走。

“請。”

徐庶請劉備及關張二人來到樹蔭下,坐在草蓆上喝水後再議事。

劉備見徐庶已帶了行李,用一頭驢拉車,兩個僕人也跟隨着,知道他確實有了離開之意。

關張二人背靠大樹,看着草蓆上的兩人談話。

“天下之勢,在南陽!”

徐庶開門見山,直接說道:“非是在冀州,也非是徐州,更不在許都,同樣非是在漢室!”

一句話就把漢室打入塵泥。

劉備嘆道:“如今天子年紀漸長,該是逐漸親理朝政之時,但曹司空卻把持內外軍國之事,皇宮內外宿衛、禁衛都是他的黨舊姻戚,天子一言一行都受其監視,不久前袁術稱帝,使得許都內人人都在傳天子要禪讓。”

又慚愧的對徐庶說:“元直所言不假,備空有匡扶漢室之心,卻無扶大廈於將傾之力,如今來到許都,夜裡每每思及此,備輾轉難眠!”

關羽張飛二人對視一眼,大哥此言句句屬實,他們親眼見大哥夜裡抱膝對月長嘆。

說完漢室,劉備急着問:“不知元直爲何說天下之勢在南陽?”

這問題讓關羽來回答,他就只能想到曹昂。

去年時曹昂在南陽郡被張繡擒獲,使曹操如鯁在喉,張繡再不還曹昂,恐怕曹操不久後就要親率大軍去要人。

徐庶朝南方拱了拱手,道:“南陽有仙,故而天下之勢在南陽。”

“……”

劉關張三人面面相覷。

連好脾氣的劉備,此刻都忍不住問他:“備方纔聽到元直說,南陽有仙?故而天下之勢看南陽?”

“不錯!”

徐庶點頭:“南陽有仙人降世,天下時局必然爲之變化!”

劉備還在思索此事的真實性,他三弟張飛就恍然大悟道:“難怪你之前說什麼楚仙人,那個南陽的仙,就是姓楚?”

三人都看着他,徐庶笑道:“我聽聞是姓楚。”

劉備臉色古怪,對他道:“我聽聞張角陰謀行事時,擅長以符水治病,自號大賢良師、天公將軍,莫非元直所說的仙人……”

徐庶哈哈大笑,又連忙擺手,說:“不要侮辱楚仙人,仙人傳下諸多技術,如曲轅犁,造紙術、印刷術,冶鐵曬鹽,另有玉米番薯辣椒等種子,主公若不信,派人打聽就知。”

他又稱呼主公,但這句話裡有太多新奇的東西,讓劉關張三人都沒注意到,全被他說的這些事物所吸引。

“玉米番薯是什麼?”

“我聽孔……聽聞是一些耐寒、高產的作物,在南陽已有不少人種,據說能使百姓口糧多三成。”

“多三成?!”

劉備大爲震驚,百姓多三成的口糧,能使天下少餓死百萬人,這玉米番薯作物真有這等產出?!

徐庶笑道:“曲轅犁最簡單,只稍加改動,卻能使耕牛和人都少花力氣。”

劉備若有所思:“春耕時你就和我說過此事,只是當時我忙着練兵,過後忘了尋你來問……備之過也!”

徐庶笑而不語,這其實也不怪主公。

他來投靠主公時,徐州已被呂布所佔,主公僅有沛城附近土地,朝不保夕,即便改進了犁耙,一時也推行不開來。

劉備又問了其他一些事情,漸漸對徐庶先前那番話有了大概瞭解。

“元直是說,仙人賜下諸多作物和技術,使得天下都因南陽而變化!”

劉備羅列剛纔徐庶說的事物:“造紙術取代竹簡,與印刷術配合,使便宜好用的書籍流傳開;玉米、土豆等物讓百姓收成增加;冶鐵術能打造出更多更好的武器鎧甲……”

後面還有許多,都是足以改變天下的工匠技術、作物。

關張二人光是聽着就覺震驚。

張飛喃喃道:“這仙人不用符水治病?還給出那麼多東西來……該不會是你也在騙我們?”

黃巾餘孽還在,名聲已如過街老鼠。

受到質疑的徐庶並沒有辯解,而是起身從車上取出包袱,把一張摺疊起的書信拿出,遞給了劉備,示意他打開。

劉關張三人睜大眼睛,原本背靠大樹的二人也走了過來,圍着看。

“這就是仙人所賜造紙術造出來的紙?!”

“對。”

徐庶的目光也在注視這張紙,感慨道:“這是我在南陽時一位好友——人稱臥龍,他與人按仙人之術造出來的南陽紙,並寫信告訴了我關於南陽的變化。”

徵得允許後,劉備才小心翼翼的打開摺疊的書信,先不看裡面的內容,而是看這張紙本身。

紙面平滑潔白,紙上墨跡凝而不散,紙張摺疊後展開,也未見紙屑散出。

這張紙用來書寫,遠比寫在竹簡上好!

劉備對它簡直愛不釋手!

好一會後,才忽然想起件事,問徐庶:“仙人賜下此造紙術,是想讓平民百姓也能看書識字?”

“不錯!”徐庶回答得很快,儘快這話會暴露他認識仙人,但他仍舊說了。

畢竟這是仙人的功績。

劉備深深讚歎:“仙人福德綿長,天下黎民百姓與士人都受仙人福澤,應該在各地建廟宇供奉楚仙人才是!”

徐庶笑道:“據說,楚仙人傳下冶鐵術,非是爲了給天下羣雄打造更多的武器鎧甲,而是爲了讓百姓家中多一口鍋。”

“鍋?”

“對,鐵鍋,能用來炒菜,據說炒菜能使食物更可口。”

愛喝酒的張飛聽聞此事,不禁食指大動,直想要見識下鐵鍋長什麼樣。

四人又暢聊一番南陽楚仙人之事,劉備也看完了那封臥龍寫給元直的信件,對如今南陽形勢有了瞭解,知道南陽士族有許多都已造出紙張,準備賣往益州、揚州等地。

至於爲何不賣往徐州、冀州,信裡沒說,劉備只能猜測,是荊州與曹操剛打完仗,商隊暫時先不往許都這兒走。

“天色已過了晌午。”

徐庶看了看天上太陽,轉頭對劉備道:“我也差不多該回南陽了,玄德,告辭!”

說着話,他已經站起身來行禮,準備告辭離開。

關羽忙給大哥使眼色,連張飛也不例外。

傻瓜都能看出來,徐庶有大才,且消息靈通,更能看清未來天下形勢。

如此謀士,怎能錯過?

“元直且先慢着!”

劉備厚着臉皮,拉着他繼續坐下,“備還有一事不明,加之聽聞仙人降世,正欲要與元直徹夜談論天下事,今晚我與元直抵足而眠!”

徐庶扯着被他拉住的袍子,“玄德既不去南陽,那我留下也只是再吃幾個敗仗,即便玄德再據徐州,也抵不過坐擁仙人之術的荊州豪傑,還不如我回荊州去,看是輔佐荊州牧,還是在南陽等着,看曹司空是否能佔據南陽!”

劉關張三人眼睛簡直能冒出光來。

南陽有仙人傳下諸多技術,雖說也會慢慢傳到其他地方,可南陽到底還是有着先發優勢,若是能提早佔據,豈不是匡扶漢室有望?!

“大哥,咱們也去南陽吧!?”張飛急忙道。

關羽低頭撫着垂到胸口的鬍鬚,見大哥劉備不說話,也忙勸道:“元直和三弟說的有道理,大哥,我們也去南陽如何?”

徐庶笑着看向主公。

劉備在糾結着:“的確該去南陽,但空着雙手去,不如不去,南陽地界我們不熟,沒有兵馬如何能成事?”

“咱們帶着人,趁曹阿瞞不注意,連夜跑!”

“……”

衆人不理會張飛這話,劉備終於看到徐庶臉上神情,起身恭敬作揖:“請元直教我!”

“主公無需多禮!”

徐庶也改了口,重新叫回主公。

正所謂,前後蕭何月下追韓信,今有劉備樹下留元直。

欲知劉備如何在曹操眼皮子底下帶兵馬前往南陽,且聽下回分解!

第22章 承天命李家二郎第404章 櫳翠庵楚禎品茶第351章 我姓楚,名禎第349章 主公,請殺劉備(等待更新)上新強了,感謝大家支持第139章 科學第31章 榮國府消息第2章 亂世天機,廟號:唐太宗第229章 平梁王第92章 黛玉禮物,爲尊者諱第267章 瀟湘館發電站第242章 楚禎老爺,黛玉太太第241章 業餘無線電臺第11章 仙官楚禎點迷津,城外破廟癩頭僧第339章 大明打王鞭第144章 大明數學家第69章 大明應天護國真君第281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第100章 咱平常用的吃飯碗,也值錢?第53章 李世民在隴西第139章 科學第262章 見天子不拜第9章 落筆改史第339章 大明打王鞭第121章 晉陽謀反第226章 大明調北征南之戰第72章 大唐楚先生第305章 朱元璋:你們城牆掛我牌位?第314章 李清照:我成大太太了第33章 我大明女子,皆不許纏足第167章 楚郎君合該住天仙寶境第344章 家有一女,名喚黛玉第162章 周幽王聽了也要爲之發笑!第368章 對鏡帖花黃第10章 楚郎君是真的第67章 宰相的最後一天第14章 圍攻隋朝都城,大興!第202章 大明國子監,孔廟第99章 殺盡江南萬兵第218章 天文地理第165章 林妹妹二送湯圓第329章 走,孔明上車第318章 退敵之法,疑兵之計第301章 朱高煦:我爹是太宗第60章 別罵了別罵了,朕改!第145章 大明海軍,鳥糞石第238章 洛陽,天子旌旗第302章 士氣如龍第395章 慶中秋楚史官品妙玉茶第251章 北宋軍事演習第239章 獵於上苑第203章 大明科學院:音速光速,日食月食第243章 閒來餵魚醋意起第376章 王熙鳳巧諷河東獅第405章 瀟湘館神仙授課第191章 給未來的明成祖第7章 從天而降林妹妹第335章 再興漢室二百年第34章 沒事叫秦王第102章 懿旨第166章 黛玉更衣第18章 喝酒打馬李易安,羞也羞死林妹妹第392章 慶中秋甄家被抄第288章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僅此而已第294章 起兵靖難,五萬軍!第206章 林妹妹:我也不會休夫第27章 林妹妹的腳好小第186章 真實宮鬥第276章 冊命皇太子李世民第207章 秦氏兼美,字可卿第266章 劉姥姥仙姑轉世第393章 慶中秋趙姨娘心生計第364章 俏平兒巧語勸熙鳳第378章 果脯宴第171章 朱元璋:我有上中下三策第166章 黛玉更衣第117章 封宜妃,加封鳳藻宮尚書,賜延祺宮第294章 起兵靖難,五萬軍!第114章 應憐香菱第179章 林黛玉比剪刀手.jpg第270章 點狀元第321章 朕沒死呢!第164章 甄英蓮重逢生母第10章 楚郎君是真的第46章 楚郎君答應我一件事第49章 若是你兄長被殺,我立你爲太子!第268章 神仙夫人第341章 賈府電臺第373章 寶釵之請第28章 佛祖見了我,也要拜山頭第183章 登徒子楚郎君第187章 瀟湘妃子,清照黛玉第102章 懿旨第263章 巍巍大唐自今日始第109章 二郎,你有僭越之罪第176章 楚先生,請!第370章 汴京梅花開第129章 時空史官的私人展會第331章 帥哥,加個微信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