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打完遼東前不能變

bookmark

楚禎說道:“這件事被稱爲壬寅宮變,疑點多多,比如救好嘉靖的太醫許紳不久後驚悸而死。

但不管是太醫被大臣買通,想讓嘉靖死,還是那位提拔上來的太醫醫術高明,都說明一件事,世襲職業的戶籍制真不行。”

“何況明朝還有兩個皇帝被同一個太醫治死。”

楚禎又補充說。

朱元璋知道這裡面內情多多,史書也不可能記下真相,但還是忍不住沉聲問:

“壬寅宮變是哪個做的?背後有沒有人指使?”

“史書記載是宮女受不了嘉靖的殘暴,與妃子一起動手,民間野史是嘉靖用宮女經血煉丹,導致宮女誤以爲是用她們來煉丹。”

楚禎的話讓李清照和林黛玉都羞紅了臉,不敢看過來。

朱元璋黑着臉:“若是因殘暴致死,朕也懶得理會……但你說的,太醫被大臣買通,兩個大明皇帝被同一個太醫治死,太醫許紳不久後也死了,是怎麼回事?”

他實在想不到,大明朝皇帝居然差點被宮女給勒死了!

過後許紳還因驚悸而死。

“古代醫生是高危職業,特別是給君王治病的太醫,許紳怎麼死的,沒有誰知道。”

楚禎感嘆道。

從《扁鵲見蔡桓公》,到華佗被曹操殺了,再到明朝許紳,都是如此。

“至於太醫與文臣勾結害死嘉靖,是因爲有文官集團陰謀論說,也是老調重彈了。”

楚禎大概說了下。

朱元璋不再追問,他不信那些野史,轉而問道:“你是說廢除軍戶匠籍樂籍?”

“沒錯!”

“呵。”

朱元璋沒有馬上說出自己看法。

李清照忍不住插嘴:“楚郎君,樂戶古已有之,賤籍亦如此。”

“從來如此,便對麼?”

楚禎用典回答,只不過這典故他們不知出處。

三人都沒有開口。

賤籍奴籍在他們看來理所當然,林黛玉有丫鬟伺候着,朱元璋皇宮裡有一堆宮女太監,秦王府內同樣如此。

廢除賤籍在封建時代是不可能的事,因爲從皇帝到九品芝麻官,都是尊貴的等級,有尊貴就必有貧賤。

楚禎說道:“大明百廢待興,軍戶與衛所制可以快速墾荒,恢復農桑,值得肯定。但以後軍戶一定會成爲累贅,人員大量逃難,軍戶成爲吃空餉的存在。匠戶地位卑下,收入也低,同樣會逃跑,或者出工不出力。”

“在我們現代,匠戶被稱作工程師、科學家,人人尊敬。”

仍舊是楚禎在說:“即便賤籍不能馬上廢除,但也要給予他們脫離賤籍的希望,不能世代爲奴,否則就是一潭死水。”

這些話不止是戳朱元璋心肝肺,也讓家中有丫鬟的林黛玉揪着手帕低頭不語。

李清照倒還好些,伺候她的桃琴是女使,非是賤籍的奴隸。

“朕明白你所說。”

朱元璋緩緩開口,“軍戶、匠戶、醫戶等等,沿襲自元朝,衛所制則是朕將唐朝府兵制改良後實行,軍戶可免役,有田分……最主要是,戶部沒銀,而軍戶能爲朕省下每年一千多萬石糧食。”

最後那句話纔是重點。

大明從開國就很窮。

“這是不健康的稅收制,雖然初期的確起到了作用。”

楚禎說道:“衛所制崩潰後,朝廷不得不加徵稅來募兵,即所謂的三餉,多出的稅還是隻能由普通農戶承擔,

大戶出得很少,災年一來,就到處都是起義的農民。”

“這……”

朱元璋鬱悶了半晌,才斬釘截鐵說道:“打完遼東之前,衛所制與軍戶都不得變!”

楚禎笑了起來。

貿然改變纔是取死之道。

“正好,我給你找了兩種大炮設計圖。”

“哦?”

朱元璋表情亮起,李清照也激動看向他。

“另外還有三種船,兩種槍,兩本書,外加一個打海盜發展水師的建議。”

“這麼多?”

朱元璋越加驚喜,馬上催促:“先說打海盜發展水師的建議是什麼!”

楚禎笑道:“建議也很簡單,大明的水師以及船隻製造都是各省自己籌備,沒有統一的指揮,而造船又是需要極高技藝的工程。

所以,大明想要打造一支航行在大海的海軍,就必須有一個海軍總部,統合大明工匠甚至各商行的船隻技術,鼓勵發明創造,讓造船技術提高到能造出風帆戰列艦的水平!”

“風帆…戰列艦?”

“對,這是一種能裝載一百門大炮,船員近千人,一次能運兩千噸的海上巨無霸!”

楚禎找出一張風帆戰列艦圖片,船隻上空密密麻麻的帆布,以及船身上三列伸出的巨大炮管,讓朱元璋看得既覺震撼,又眼饞極了。

“楚郎君的國家就是開這種船?!”李清照光是看到那三列黑洞洞的炮管,就覺得可怕。

這船怕是能從汴京城順流出海,一路炸到遼朝去。

楚禎:“……”

之前李世民在時,他就決定不放現代軍隊作戰視頻,免得二郎道心崩潰。

畢竟對他來說難以攻破的洛陽城,只需一發東方快遞就能抹平。

“我們現在的大船,是能讓空軍飛起來的玩意。”

楚禎隨口說道。

“空軍?”林黛玉好奇問。

“空軍就是釣魚時候——呸,我是說,飛在天上的軍隊。”

“飛在天上?”

朱元璋看了看天空。

林黛玉則是找了找屋內有沒有魚竿。

“咳,不說這些。”

楚禎指了指桌子,對朱元璋道:“我這裡有兩本書,一本《籌海圖編》,一本戚繼光寫的《紀效新書》,都是大明朝的官員和將軍寫的,關於怎麼抵禦倭寇的書。”

“還是倭寇?”

朱元璋只覺憋屈, 他拿走書去看了幾眼,果然裡面都是關於怎麼防備倭寇的書,由此可見楚禎說的,大明一直被倭寇騷擾所言不虛。

他坐回沙發,再仔細看了看,很快讚許道:“寫得不錯,不過裡面的各城池與海島圖太簡陋,比你的衛星地圖差得遠。”

“這是當然。”

楚禎再次打開衛星地圖,將海岸線各島嶼都截圖下來。

並說明一些島嶼是人工島,大明船隊去了估計只能看到冒出海面的島礁。

朱元璋非常滿意。

“有了這些海圖,再加上指南針,大明海軍可暢通無阻矣!”

“還有一個東西。”

“還有?”

“對,一個能在海上定位的東西,不過沒到貨,需要四五天。”

楚禎在現代的四五天,他們卻不知要過去多久。

朱元璋也知道,站起身笑道:“今日所獲甚多,哪天楚禎你到了大明朝,府邸美婢王爵,都任由伱挑!”

“還是算了,都是民脂民膏,我又不常住。”

民脂民膏不是諷刺,據說古代衙門都有石刻,上面寫的就是: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哈哈,朕贈予你的,豈能和貪官污吏一樣?”

說罷,朱元璋也帶着一堆東西回去了。

他剛走,林黛玉就朝楚禎笑說:

“楚大爺不去大明朝嗎?”

“我去大明幹嘛?那些書我都沒看過,也不會造。”

楚禎說完,林黛玉抿了抿脣,羞愧低下頭來。

第347章 曹操好人妻第342章 見岳父第182章 有了盛唐,纔會有李白第122章 米書,水調歌頭第69章 大明應天護國真君第71章 五姓七望,托塔天王第162章 周幽王聽了也要爲之發笑!第382章 大唐工業革命從東宮織布機開始第260章 甘露之變第56章 十萬鐵甲,十萬大明軍第285章 襪剗金釵溜第316章 大觀園元宵盛宴(下)第376章 王熙鳳巧諷河東獅第209章 史官之筆,仙官之玄第307章 永樂大典,三寶太監第213章 太白經天見秦分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347章 曹操好人妻第84章 大明海軍都督府第290章 朱允炆:四叔吃飯沒?第316章 大觀園元宵盛宴(下)第383章 夏金桂毒設連環計第129章 時空史官的私人展會第406章 重陽日可卿欲語還休第55章 好劍!第24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第15章 楊廣泛舟遊江都第228章 應天府參謀處第321章 朕沒死呢!第93章 真巧,你也受了九錫之禮?第198章 大爺好俊的指法!第361章 賈詡:爲了活命第298章 勇晴雯甘當暖牀第182章 有了盛唐,纔會有李白上架感言第331章 帥哥,加個微信唄第328章 太子朱棣第234章 大宋朝會第362章 新隆中對第194章 宋徽宗有難了第323章 國無二主第281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第359章 少女茶第192章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第262章 見天子不拜第393章 慶中秋趙姨娘心生計第144章 大明數學家第401章 宴席第192章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第218章 天文地理第118章 春分了,該削藩了第304章 元璋,國瑞第280章 見蘇軾第35章 秦王府第10章 楚郎君是真的第227章 先飛無人機,再定計策第202章 大明國子監,孔廟第224章 天下沒有一萬年的皇帝第306章 十七弟,四哥來看你了第127章 朱元璋:我看現場版第231章 恭迎仙官第119章 削藩,北平第112章 薛蟠案第218章 天文地理第80章 賈敏回門第109章 二郎,你有僭越之罪第370章 汴京梅花開第256章 玄武門之變從玄武門起第152章 魯國公,楚禎第336章 孔明醒來否?第174章 元妃省親第230章 只需一紙聘書,就把你給嫁出去第221章 誰有福氣娶了林妹妹第120章 敗將尉遲恭第94章 誰可爲古一帝?第110章 青銅器判多少年?第88章 半路殺出個李世民第119章 削藩,北平第261章 玄武門之變第49章 若是你兄長被殺,我立你爲太子!第233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第189章 大明應天護國楚真君第9章 落筆改史第89章 程咬金,秦瓊第23章 大家閨秀第138章 三個世界的照片第135章 扒灰(中)第273章 展望蒸汽機第326章 朱棣:我與侄兒至親相愛第233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第190章 洪武,賢后,太子,燕王第152章 魯國公,楚禎第321章 朕沒死呢!第224章 天下沒有一萬年的皇帝第120章 敗將尉遲恭第157章 她住京城四合院第54章 免二死劉文靜第76章 朕養萬兵,不費姓一粒米第253章 玄武前奏(下)第64章 隴西有工匠,薛舉好神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