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路有些走偏了

bookmark

看到有人出來,李樂菱迫不及待地問道:“怎麼樣,他

沒事吧。”

孫思邈的徒弟說道:“陛下,公主殿下,手術很順利,駙馬很安全。”

衆人發出了輕微的歡呼聲。

這時,孫思邈也走了出來,看的出來他很疲憊。

李世民說道:“孫神醫,辛苦了。”

孫思邈說道:“謝陛下,應該的。駙馬只要安心養病,一個月後就可以徹底恢復了。”

太醫院的太醫們面面相覷,都用崇拜的目光望着孫思邈,心道:“不愧是名滿天下的神醫啊。”

李世民很滿意,也很好奇,他問道:“那個切除下來的腸癱是什麼樣子。”

孫思邈看了看周圍的女眷們,說道:“你們先下去吧。”

“是,陛下。”長孫皇后、李樂菱等人都退了下去。

孫思邈的徒弟用盤子端着一截黑不拉幾的物價,舉在李世民的面前,孫思邈說道:“陛下,這就是壞死的部分,正常的是淡紅色的。”

李世民好奇地問道:“孫神醫,你是怎麼知道的?”

孫思邈不知道該怎麼說,他就看着李佑。

李佑笑道:“父皇,這件事說來話長,兒臣單獨向您稟報吧。”

李世民是個求知慾旺盛的人,他馬上就說道:“你跟我來吧。”

李佑就跟着李世民向兩儀殿走去,邊走邊給他科普西醫相關知識。

接下來,《大唐日報》連篇累牘地報道,一種新的醫學方式開始被人們逐漸地接受了,這就爲大唐的醫學發展擴展了廣闊的空間。

孫思邈終於被李佑做通了工作,擔任了新成立的大唐醫學院的院正。

勝州。

這幾年來,在李佑的關照下,阿史那晴的遠房叔叔阿史那洪亮的薛延陀部族,已經增加到了3萬餘人,在勝州建立了永久居民點,分配了土地,建立了工廠,學校等設施,實力大增。

阿史那晴來到了勝州,又給他們帶來了大量的經費和物資,他們衷心擁戴阿史那晴和小可汗李青。

阿史那洪亮的兒子阿史那昆倉,跟張寶貴等人一起在西域打過仗,見面後也十分高興,他們一起組建了一支五千人的騎兵,準備跟着李靖的大軍打回薛延陀去。

今年的天氣格外寒冷,勝州地處塞外,更是冰天雪地。

這天,阿史那晴正在陪着李青玩耍,侍女進來稟報道:“郡主殿下,長安來人了。”

阿史那晴聽到她這樣稟報,心中頓時覺得不妙,因爲假如是李佑來了,你侍女一定會說王爺來了。

果然,陰廣浩來了,李佑卻沒有來,阿史那晴非常失望,一股強烈的委屈感涌上心頭,眼淚已經眼眶中打轉。她問道:“王爺爲什麼沒有來?”

陰廣浩說道:“佑哥不是不想來,他那天已經收拾好了行李,準備動身了。可是朝廷裡發生了很多大事兒,陛下親自下旨讓他留在長安了。這裡有他寫給你的信。”說着,將李佑的信遞給了她。

看完了李佑的來信,阿史那晴的心情好了一點,爲陰廣浩舉辦了接風宴會。

在李佑的王妃當衆中,張寶貴、侯成和高通因爲跟阿史那晴一起在西域打過仗,感情更好一些,而且,阿史那晴父母雙亡,更是得到了他們的同情。

酒宴時間長了,張寶貴喝得有些多了,他說道:“佑哥也真是的,那個什麼李若雨都找到了自己的父親,郡主殿下是最需要關心的了,他已經答應了郡主幫助她報仇的,可是他如今卻在長安不來,真是有些不夠意思。”

阿史那晴原本心情已經好了一點兒,張寶貴的話一下子又戳中了她心中的隱痛,她也喝了不少的悶酒,想起了自己的身世,頓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當衆哭了起來。

在場的人阿史那昆倉以及他手下的幾員大將,侯成和高通都很尷尬。

陰廣浩氣得伸手掐了一下張寶貴,示意他別哪壺不開提哪壺。張寶貴說道:“你掐我幹嘛?本來嘛,他當初發誓要幫助郡主的,現在人家母子兩個寒冬臘月跑到勝州來了,他卻在長安過得逍遙。”

要打薛延陀了,阿史那晴是必須要來的,李青這麼小爲什麼也要來呢?

李青雖然年幼,可是他是朝廷冊封的薛延陀新可汗,他必須要來跟薛延陀部衆見面。

張寶貴的話,令阿史那晴更加委屈了,她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阿史那昆倉以及他手下的幾員大將面面相覷,感到阿史那晴不受重視,他們這些仰仗着阿史那晴母子的人,頓時也有些被輕視的感覺。

阿史那昆倉喝得也有些多了,他問道:“齊王殿下是什麼意思,瞧不起我們薛延陀人嗎?”

陰廣浩瞪了張寶貴一眼,對阿史那昆倉等人解釋道:“不是那麼回事兒,朝廷裡有很多大事兒需要殿下去處理,陛下下旨不准他離開長安的。”

“還是啊,朝廷裡其他的事情重要,我們薛延陀的事情不重要唄。”阿史那昆倉說道。

眼看着氣氛不對,陰廣浩急忙對阿史那晴說道:“郡主殿下,佑哥對您十分關心,這不是特地派我來幫助你們了嗎。”

阿史那晴也覺得氣氛有點兒不對,可是她就是感到自己心裡委屈,於是就起身告辭了。

酒宴不歡而散。

陰廣浩跟着張寶貴到了他的房間裡,對他說道:“寶貴,你這是幹什麼?好端端的你這不是挑事兒嗎?”

張寶貴不服氣的說道:“我說得有錯嗎?你沒有發現佑哥越來越忙了,那些朝廷的事情管的有些太多了,自己家的事情反倒管的少了。”

張寶貴的話是有所指的,李佑最近乾的事情,就是些得罪人的事情,比如說打壓清河崔氏、覈查土地,逼迫門閥氏族分家等,都是些遭人恨的事情,他在背後聽到了不少對李佑不滿的聲音。

以前,李佑帶着他們四處征戰,日子過得瀟灑,還得到了朝野之間的讚譽。可是,他插手朝廷那些紛繁複雜的事情,觸動了那些權貴們的利益,爲自己樹立了不少的敵人,張寶貴他感到擔憂。

他說道:“佑哥就該來幫助郡主,拿下了薛延陀,既幫助郡主完成了心願,又建立了軍功,還不得罪人。如此皆大歡喜的事情不做,管那些閒事兒幹什麼?”

陰廣浩也覺得李佑最近的思路有些不對頭了,這和他一貫標榜的吃貨的行爲方式,明顯的脫節了。

李佑現在的確是考慮大唐未來的發展多了些,他希望大唐能夠高速良性的發展,因此開始推動朝廷進行改革,已經得罪了不少的人,比如門閥氏族,還有大批的權貴,這很危險。

第四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五百一十三章 你家錢藏在哪兒第八百三十七章 最可怕的結果第六十二章 笑死人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配合演戲第三百五十九章 您有錢,您給他好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狠人第十四章 我在做學問第二百四十五章 情聖高賀年第十六章 微妙的變化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就不是當太子的料第四百三十七章 懷英是誰第四百零五章 程咬金的絕招第八十四章 意外收穫第九百六十六章 榮耀留給王爺第五百九十七章 老李,我餓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到底是誰愚蠢第三十二章 中計了第三百零三章 一定要改變歷史第九百六十三章 活下去的理由第七百七十二章 褚遂良的感慨九百七十九章 大國心態第七百二十章 讓我親一口第三百五十六章 做你自己第三百九十二章 來自西域的羊皮卷第八百二十八章 出大事兒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世民的心願第八百一十一章 你呀,怎麼就糊塗了呢?第三百七十九章 把事情鬧大第七百一十四章 只怕你無福消受第一百六十七章 牛人祿東贊第九百七十五章 要去剪羊毛第六百九十二章 肯動腦子的李承乾第三百七十四章 倭國海盜第三百三十五章 太欺負人了第五百零三章 撬開蛋殼第五百六十三章 腦子一熱的後果第六十一章 敢於亮劍第六百三十章 很熟悉的段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李承乾的覺醒第二百一十四章 盜墓賊引出的神物第五百五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二百九十七章 神秘人物第三百一十七章 齊王殿下的面子第三百三十章 把他們全部留下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唐軍將領是個菜鳥第七百零一章 做一個有秘密的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李承乾的覺醒第五百零八章 政令通暢的問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傻作詩第六百五十七章 幹嘛讓小的去第六百五十九章 還怕你們不成第三百七十七章 過年的玩法第七百一十章 更高的境界第八百五十六章 驚天動地第七百六十四章 風雲突變第四十六章 李世民的感慨第三百八十八章 熱鬧的齊王府第八百六十一章 絕對的本錢第一千零一章 早有準備第三百九十章 神醫孫思邈第七十四章 所見略同第四百二十二章 突圍第四百五十七章 海盜必須從根源杜絕第一百零二章 給臉不要臉第二百二十章 真是太爽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大難題第九十章 不愧是我老婆啊第五百七十八章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第八百六十一章 絕對的本錢第七百零九章 李恪帶來的難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佳演員獎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一百二十一章 男人的話題第九百六十六章 榮耀留給王爺第一百六十七章 牛人祿東贊第七十二章 關鍵人物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洛陽第六十四章 數腳趾頭第六十五章 孔穎達的驚歎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食王子第九百四十七章 勝利者第二百五十七章 狡猾的大將軍第二百六十章 禁不住唸叨第七百四十章 列島之王第八百六十二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四百八十二章 救救我家郡主吧第四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迭羅國第七百七十七章 鬼使神差第三百九十八章 假齊王第六百六十九章 很想這個兒子了第十九章 有錢的日子好啊第八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四百一十九章 個人心思第五百六十四章 豁然開朗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襲第七百一十八章 只記得不好的地方了第二百章 神蹟第一把七十三章 用聖人學說教化他第八十五章 李佑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