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你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爲了一所宅子,居然惹了這麼一個對頭,這事情你自己看的辦吧,如果冷無爲想參你的話你也別指望老夫會幫你。”剛回到府上的蕭貴中就聽到謝再興說起這種事情,爲了一點蠅營狗苟的小利,居然惹下這麼大的麻煩,如果冷無爲因此站到二皇子的身邊,那可是不小的障礙。

謝再興苦着臉,道:“相爺,我也是看到冷無爲被押回京城受審,在過去凡是犯貪墨案的有幾個是能無罪釋放的,再說他一押回京城肯定會被送到我大理寺去,我哪知道這是皇上的幌子。相爺,您可得幫幫我,這麼多年來我可是一直以您馬首是瞻啊。”

蕭貴中其實也不想失去這個大理寺卿這麼個職位,琢磨了一下,道:“現在只有這個辦法了,這冷無爲是出了名的貪官,你備些厚禮,老夫陪你去一趟,希望他看在老夫的面子上不計較。現在的冷無爲不比當初了,他手底下有三十大軍,可佔我大漢的三成兵力,輕易得罪不得,再說此人與諸位皇子在面子上都相處的不錯,九爺在給八爺的信函裡也對這冷無爲青眼有嘉,讓我們儘快爭取他,八爺的意思也很明顯,有了這個冷無爲,這太子的位置也就不遠了。”

謝再興嚇的頭上全是汗水,道:“那宅子的事情?”

蕭貴中喝了一口茶,皺起眉頭道,“這還讓我來教你嗎?自己的創的禍自己收拾……”突然想起了什麼,眉頭上揚,問道:“你說冷無爲在外面養了個小妾?”

謝再興點點頭,這哪位大臣不是三妻四妾的,冷無爲在外面養了個小的,有什麼奇怪的,問道:“相爺,這有什麼奇怪的嗎?”

蕭貴中忽然笑了起來,“你難道不知道我們這位冷大人是出了名的怕老婆,因此這事情他不會張揚,也不會對你怎麼樣,他的婚事不比別人,這可是皇上保的媒,他這麼做就是欺君,不大不小也是個罪名,不過咱們現在沒有必要去惹他。你把那女人好生安置好,把那宅子還給她,另外多送些丫鬟奴才過去。都說楊公府是鐵桶做的府,一點消息都出不去,既然這樣那隻好在他的外院安排個眼線,必要的時候或許起點作用。記住一定要厚禮相待。”

謝再興忙不迭點頭,他一離去,蕭貴中就命人備轎上賢郡王府。

話分兩頭說,再說皇宮裡,當送御膳到楊公府的旨意發到侍膳間,很多宮女太監紛紛唧唧喳喳的議論起來。

宮女甲:“這侯爺真的是勝得皇上恩寵,這得多大的面子。”

太監乙:“你們還不知道,我聽御書放裡的小春子說這侯爺手下猛將如雲,那三十萬大軍更是百裡挑一,否則那南李的十幾座城池也不會這麼容易打下來。還有,這寧國打來了,這冷大將軍恐怕就要被派去打仗了,他這一去寧國肯定討不了好去。”

冷無爲就是死了也不知道,他在南方爲了撈銀子,讓大軍攻戰那些根本就不是什麼戰略要地,那些城池壓根就沒有重兵防守,南李的大軍都調往都城一帶防禦,取那些城池跟撿的一樣,可一傳到京城立刻變成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名將,因爲佔領他國城池這在大漢朝已經幾百裡都沒有發生的事情,楊陵和十三皇爺的先後去世,他們留下的功業都讓冷無爲給繼承了,因此在衆人的眼裡這些功勞都是冷無爲的。

凌麗正和劉月娥津津有味地聽着衆人對她們的“後臺”評價,心裡都有一個念頭,就是想看看這個偉大的侯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這時,女官走了過來,命她們跟着去楊公府,將御膳送去。

文靜這麼多天來心情一直不好,她身邊的老嬤嬤對這個一直從小看她長大的公主有說不出的感情,關切的問道:“公主,您有什麼心事,奴婢能不能幫得上什麼嗎?”

文靜看着閣樓上的花卉,心有不屬地說道,“世上有些事情不是誰都能控制住的,桂嬤嬤,我知道你關心我,可這個忙誰也幫不了我。”神情悲慼,我見猶憐。

桂嬤嬤知道文靜心裡在想什麼,也明白她擔心的是什麼,這麼多年了,文靜哪怕是動個指頭,她也知道文靜要什麼,皺紋糾在一起,道:“公主,奴婢以爲這事情您不妨去問問皇后,皇后娘娘是您的親生之母,想來她也捨不得,或許皇后娘娘有什麼主意呢?”

文靜如夢中驚醒之人,腳步飛快地向坤寧宮跑去。

坤寧宮。

皇后只比德武帝小兩歲,今年也五十六了,爲人和藹可親,有包容、公正的美麗的心靈,並且誠心向佛,在後宮裡威望很高,並且從不輕易得罪人。當初李貴妃剛進太子府的時候,處處爭寵,她也是懷着包容的心去對她,當德武帝繼承大統的時候,李忠也曾力主讓自己的女兒當皇后,可惜的是孝文帝臨終有旨意,明確規定誰爲皇后,也正是皇后的賢惠纔得到孝文帝的信任。

但在這和藹的皇后心裡始終有一個陰影的存在,那就是李貴妃之死,當初德武帝在與她共寢之時,像是隨口的這麼一說,但知之甚深的她明白德武帝是讓她去處決這事情。她也照做了,一杯鶴頂紅結果了李貴妃的命,但這對一心向佛的她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人也蒼老了很多。從那以後,她一直深居簡出,對京城佛寺裡更是走了個遍,默默的超度着李貴妃的亡魂,也保佑德武帝身體安康。

“哀家的乖女兒,你這是怎麼了,誰欺負你了?哀家爲你做主。”皇后疼愛的看着自己這個乖女兒。

文靜跪在皇后的腳下,哭泣道:“母后,兒臣不想出嫁,兒臣想一直留在母后的身邊,母后,您和父皇說說,別讓我嫁給北魏。”

皇后嘆了一口氣,正色的看着文靜,道:“女兒啊,你不是生活在一般的人家,你是大漢的女兒,從一出生起你就和大漢的命運聯繫在意一起,現在大漢有了危難,你沒有說不的權利,哀家也是。如果皇上真的要拿你去和親,哀家不會去阻止,因爲哀家知道帝王的女兒永遠把國家的利益擺在第一,哪怕毀了自己的一生,也要無怨無悔,這就是你的命啊。”說着閉起了雙眼。

文靜絕望了,她都不知道是怎麼離開坤寧宮的,眼前的世界彷彿變黑了,找不到自己的路也看不到自己的路。

“公主!”

文靜聽到叫聲,回頭看去原來是坤寧宮的總管高順公公,問道:“高總管有什麼事情嗎?是不是母后叫我?”

高順走到文靜身前,嘆了口氣,道:“公主,您是奴才從皇上潛邸的時候就一直看着長大的,剛纔奴才也看到了,其實皇后娘娘也是有苦衷的,任何人可以說‘不’惟獨娘娘不能,因爲娘娘是皇后,後宮之主,大漢的國母啊,所以您要理解娘娘啊。”

文靜點點頭,有些淒涼的笑道:“是啊,母后是國母,她有苦衷,可我呢,我是她唯一的女兒的啊。我不明白我做錯了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對我?”

高順也嘆氣道:“要怪就怪公主不應該生在帝王家。”忽然想起了什麼,道:“哦,對了,剛纔回來的時候奴才和王總管聊了一些,也說了關於您的事情,聽他的口氣皇上並不願意把您嫁出去,奈何百官的意見是一致的,爲了這事情皇上還特地找了忠賢侯關起門來,不知道說了什麼,忠賢侯的夫人與公主一向不錯,如果您讓她去求求忠賢侯要他在朝會上說個不同的看法,您也是知道的如今忠賢侯無論是地方政績還是軍功都是無人可及的,他說的話還是很有用的。”

文靜咬緊了牙齒,冥思着:從各方面來看,這個冷無爲居然和自己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如果要想躲開和親的悲劇發生,看來也只有找他了,他也是唯一有辦法的人。

話說冷無爲一回到府上,府上的人都圍了過來,紛紛爲他道賀,他看見多久未見的妻子着實激動一些,然而激動過後,冷無爲立刻記起自己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忙命下人去叫大夫,又讓人去拿幾個地瓜過來。

等人走後,楊雪兒有些緊張地看着剛纔還精神抖擻的冷無爲,一躺到牀上就忽然變的跟久臥病牀一樣的病人一樣,立刻揪着冷無爲的耳朵,道:“你搞的是什麼鬼啊,打什麼主意呢?”

冷無爲齜牙咧嘴地掰開楊雪兒的手,看看外面沒人,小聲說道:“雪兒,我也是沒有辦法,寧國的兵馬打來了,皇上有意讓我帶兵出征,這可不是鬧着玩的,搞不好連命都沒了,現在只能是裝裝病,我想皇帝可不會派個病人領軍出征吧。你現在出去就放風,就說我舟車勞頓,染了重病,起不來牀了。”說着就往牀上鑽。

楊雪兒不樂地道:“不就是帶兵出征,你在南方打的不是很好嗎?幹嘛現在怕成這樣,要裝病推掉這差事。”

冷無爲搖搖頭,“婦人之見,你以爲那南方真是我打下的嗎,那不過是撿了現成的便宜,南李自顧不暇,而我手底下有的是兵,可現在不同了,這寧國的騎兵那驃悍的很,我去不是找死嗎,你可不想當寡婦吧。”說完就把被子蒙在頭上。老實說王英這裝病的計策壓根就並不怎麼高明,奈何現在被逼的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楊雪兒搖了搖頭,本來以自己相公爲榮的想法現在都沒了,自己也早就應該想到自己的相公是個什麼貨色,溜鬚拍馬,見杆子就上那比誰都行,可要幹正事,那可是八杆子都打不着的。

皇宮裡。

“什麼,冷無爲病了?”德武帝頗有些驚訝,中午還好好的呢,怎麼一轉眼就病了呢。

王英道:“皇上,這侯爺一回到府裡,由於舟車勞頓,加上一路上染了些風寒,所以就病了。”

德武帝笑笑道:“好嘛,他病的倒也及時啊,你去找幾個太醫去爲我的愛卿診脈,看他到底是真病還是假病,如果真的是病了只要問題不大,讓他明天早上必須上朝。”

王英領旨,退了下去。

這次是凌麗第二次來楊公府,她滿心的好奇這個大將軍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爲什麼宮裡的人都想巴結他。上一次只是在內府走了一圈,還沒有進過內堂,到底是個什麼景象也不了然。

當他進入楊公府後,穿過前堂,進了垂花門,兩邊是抄手遊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着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轉過插屏,小小的三間廳,廳後就是後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樑畫棟,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着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轉出東角門至東院,往梨香院來。

剛至院門前,整齊的丫鬟和奴才們早已經站的整整齊齊的,亮麗的服飾代表着府里人的地位,年紀輕的、穿着比較好的,可以看出她在府裡的地位。在那些老媽子帶領下,走入掛着“求友”堂裡,在中堂裡擺好御膳。這內堂的名字是文靜公主這個大才女所起的,取自“求友”的詩:“北風臨大海,堅冰臨河面。下有大波瀾,對之無由見。求友須在良,得良終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變。欲知求友心,先把黃金煉。”意思是讓冷無爲在交友之時,不要只交納酒肉朋友,交一個真正的朋友,無論他變成什麼樣子,都不離不棄,比如自己。不過冷無爲這個草包,他怎麼可能知道呢?

內堂布置的相當高雅,整體佈置都是楊雪兒親自命人擺放的,擺設的東西有的是文靜從宮裡拿些增添一些氣氛,周圍牆上的字畫都是請御用畫家畫的,上面的題跋可是當今大學士劉本的手筆,不過他寫的內容倒有些說教的意思

第六章第394章 佈局(三)第340章 大戰(七)第103章 初戀(一)第115章 笑話,我是誰第234章 出行南李(一)第二百七百十章 三國結盟二第287章 東北事變(一)第四十五章第78章 留也難,走也難第97章 興大獄第80章 風平浪靜第398章 天下大局(三)第208章 大亂之後(四)第四十六章第六十四章第316章 一人得道(一)第381章 不論成敗(三)第405章 認祖歸宗(一)第235章 出行南李(二)第十八章第311章 大赦天下(四)第90章 異想天開第137章 不要這樣第346章 權力之爭(三)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七十六章第351章 權力之爭(八)第一百五十四章第226章 抉擇(一)第三十一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251章 平冤案(六)第387章 新的轉折(二)第一百四十一章第108章 團聚第86章 混入漕幫第199章 火冒三丈第394章 佈局(三)第六十一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249章 平冤案(四)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七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二百七百十章 三國結盟二第343章 大戰(十)第七十章第83章 商人袁貴第139章 楊陵歸天第三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361章 謀定思動(四)第86章 混入漕幫第一百七十二章第262章 無賴當政(三)第268章 冷無爲出山第128章 重建天龍(二)第214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一)第106章 初戀(四)第353章 權力之爭(十)第一百七十章第116章 風波再起第126章 化險爲夷第275章 後宮風雲(二)第225章 想不到的反應第五十九章第411章 退(三)第80章 風平浪靜第241章 南李之亂第二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305章 大漢危機(五)第197章 九門提督第208章 大亂之後(四)第128章 重建天龍(二)第一百八十一章第226章 抉擇(一)第233章 平南將軍第400章 天下大局(五)第397章 天下大局(二)第一百四十章第115章 笑話,我是誰第200章 管他誰當皇帝第一百六十章第83章 商人袁貴第一百五十六章第130章 重建天龍(四)第一百四十章第410章 退(二)第265章 無賴當政(六)第322章 北魏覆沒(一)第一百四十四章第362章 謀定思動(五)第113章 權力重組第423章 無爲歸來(二)第四十章第231章 會見柔雲公主第六十二章第七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