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恆母親河:鏡河

南州機器局和福元軍械廠這兩大兵工廠,因爲規模龐大,所以去廠區並不是在羅海城中心城區裡,而是建設在羅海城郊區,因爲規模龐大甚至自身都算得上是一座小城市了。

京州機器局也不例外!

反正京州機器局那麼大一個兵工廠,也不是說建設在京師城區內的,就算到時候強攻到京師,無法拿下整個京師都城的話,也有很大的希望破壞京州機器局。

此時吳冠林繼續說著作戰計劃,第一階段的核心作戰目標不是某個地方,而是京州機器局。

而第二階段的作戰目標,就是控制京州內的部分戰略要點,包括京州、豐陽城、鎮北城,這三個大城市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屬於大恆境內第一大河‘鏡河’沿岸城市。

換個說話,其實第二階段的作戰目標,就是控制鏡河在京州內的沿岸城市,以打通鏡河航道,爲下一步進軍平南州做準備。

第三階段的戰略目標是大恆內陸腹地的戰略要地,雖然他們的工業不怎麼樣,但是擁有豐富礦產資源,而且平南州里幾乎全州都是平原,土地質量也不差,都是屬於可耕地。

該州的糧食產量龐大,讓該州成爲了大恆第二大人口州,足足有將近三千萬人口,比南海州還多呢。

而且還擁有大恆裡儲量最豐富,質量最好的鐵礦石以及無煙煤礦,這些礦產資源順流而下,進入京州後,爲京州的工業發展提供了助力。

當然了,這其實並不是大恆統一軍在第三階段進攻平南州的主要理由,主要理由就是,打這個州的話,有鏡河航運可以依託,運輸補給方便……

至於另外一個同樣方便的羅河上游的南湖州,很可惜,羅河從南湖州進入曲陽州的時候,會流經一段九彎峽谷。

這峽谷可不像是羅河峽谷,說是峽谷呢,但實際上只是兩側都是山脈,中間是盆地,最寬的地方有幾十公里呢嗎,狹窄的地方也有好幾公里。

九彎這可是個純粹的峽谷,只有幾百米寬的河道,兩旁都是峭壁,雖然依舊可以通航,但是彎道多,並且依託這種峽谷的話,很容易佈置要塞。

想要打通九彎峽谷,難度太大,大恆統一軍就沒考慮直接強行闖過九彎峽谷。

不僅僅是大恆統一軍,實際上過去上千年來,這麼多戰爭裡,就沒那個將領會傻乎乎的強行攻打九彎峽谷,爲啥?

可以繞過去啊……

這地方又不像是羅河峽谷,兩側都是山脈,沒法繞。

這九彎峽谷兩側雖然也有山,但其實不算太高,如果再繞遠一點的話,那可就是一馬平川了!

所以,上千年來,還沒那個傻子放着大道不走,非要頭鐵去打九彎峽谷的。

到了大恆統一軍這邊,其實也可以繞過去,但是大恆統一軍的物資消耗遠遠超過古代的軍隊,這繞過去的話,補給不好辦。

所以乾脆就是先不管南湖州,準備拿下京州後,瞬時把平南州給南下。

由於紫勝州和平南州沒有鐵路連接,也沒有江河,主攻方向將會放在京州那邊,依託鏡河航運,維持進攻大軍的後勤補給。

紫勝州北線方向的部分部隊則是配合進攻。

只要在拿下京州之後,再拿下平南州這個工農業以及人口重地,那麼後續的統一戰爭就好打了。

那麼是到時候後勁不足,但就算是耗也能把其他五洲給耗死了!

而這,就是第四階段了!

大恆統一軍的整個北伐作戰計劃,以破壞京州機器局爲第一階段,控制京州南部,以及中部的鏡河流域爲第二階段。

以沿着鏡河北上,控制平南州爲第三階段。

至於後續和另外北方五州的戰爭,則是歸類爲第四階段。

實際上到目前來說,第四階段的作戰計劃只有一個籠統的作戰計劃,只是初步決定,拿下平南州後,兵力轉向南湖州,這樣就能夠控制羅河上游地區。

徹底掌控大恆內最重要的兩條河流沿岸。

鏡河和羅河,可是大恆境內最重要的大河,而且通航條件都很不錯,尤其是羅河,從羅海城一路往北,到羅安城這一段航道,主航道的水深超過十米,就算是萬噸鐵甲艦都能通航的。

羅安城往上到慶德城,也能通航數千的內河船隻,哪怕是慶德城一直往北,經過九彎峽谷進入南湖州,也能夠一路通航超過千噸的內河船隻。

鏡河的通航能力雖然差一點,但是也沒差多少,主要差距是下游的通航能力沒這麼大,但是入海口的傲京師的河段,依舊能夠通航萬噸海船。

而更重要的是,這兩條大恆內最大的河流,其通航能力可不僅僅是隻有其幹流,還有衆多支流呢。

南海州爲什麼鐵路系統到現在都沒有發展起來?可不是因爲技術等問題,純粹是因爲南海州內的羅河河網密佈,除了西部的清源郡外,其他郡縣都能通航內河船隻。

其中的南羅河更是一路向東,深入河臺高地,其通航條件極佳。

所以第四階段的初步計劃,就是掌控羅河上游,徹底控制大恆境內的兩條大河,並利用這兩條大河徹底打通南北運輸。

依靠這兩條河流以及支流再輔以各州內零散的鐵路網,短時間內大恆統一軍就能夠把控制區內的大部分州的交通網絡打通,並把北方各州的西北州,東北三州分割開來。

至於最後是怎麼打西北州以及東北三州,實際上這已經不是什麼難題了,因爲那個時候從戰略上來說,大恆統一戰爭都可以說徹底奠定了勝局,後續不過是收尾而已。

吳冠林說完總體戰略規劃外,又是說起了兵力部署:“這一次作北伐,進攻京州當屬重中之重,前期就必須投入大量的主要兵力,爲此,我們在前期已經是持續調動了第四軍、第八軍、第二騎兵軍、第三騎兵軍、、第一炮兵旅、第三炮兵旅增援東定州方向。”

“再加上第三軍以及第七軍,我軍將會在東定州方向集中四個步兵軍兩個騎兵軍,兩個炮兵旅。”

“一共轄有十二個步兵師、十個騎兵師、六個重炮團。”

第五百六十四章 敵騎現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坦克參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苦逼的趙鬆第二百六十章 轟然倒下的南州銀行第五百一十一章 慶德城總攻第八百七十一章 全球經貿合作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略性武器:醃肉第二百七十五章 限稅令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勝可期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第三百二十章 進攻!進攻!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新戰爭模式第四百零六章 揮軍河西郡第四章 幹一票大的第二十六章 賺錢發財第六百八十九章 對自己夠狠的蒙戈爾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恆人的擴張主義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林子然腦子壞掉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打通羅河第四十三章 汪鎮守跑路第七百零四章 奇葩的洗甲板戰列艦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不可能第七百九十六章 石油封鎖戰略第三百四十七章 悠着點打第七百七十三章 八大強國第四百七十三章 預期的勝利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聯繫緊密的藍星第二百一十五章 快要抵擋不住了第四百零三章 敵騎現第七百六十三章 莫爾茲上將之死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四百八十四章 遇事不決直接炮轟第十二章 堂堂穿越客第九百三十九章 全面封鎖第六百三十四章 貴族和交通第二百四十四章 也許他會被部下打黑槍吧!第五十三章 北上廣安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六百二十六章 苛刻的要求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定江第九百二十九章 鯨魚港第八百六十七章 萬噸水壓機第三百一十四章 趴着打仗不體面第六百零六章 敵軍反撲第九百二十八章 四任司令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六百五十章 推銷軍艦第七百二十三章 統一全重炮戰艦第六百八十六章 你瘋了還是我瘋了?第八百零八章 徹底亂套的肯恩地區第八百五十二章 克魯爾人的恐慌第七百六十四章 恆迦條約第八百一十章 劃時代的寧禹號戰列艦服役第七百八十九章 統一火控的威力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國的秘密第九百一十二章 恆蠻子真有錢第十一章 姓汪的有古怪第四百九十四章 奠定統一大恆的基礎第六百五十六章 偉大的歷史使命第六百四十二章 豪爽的奧爾王國第五百八十八章 冊封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勝可期第九百四十三章 潛艇第七百七十六章 克魯爾海軍之殤(再賀“壺中日月袖裡乾坤”白銀萌)第七百五十九章 炮轟博瓦第四百六十八章 愛兵如子林子然第七百零五章 統一全速射炮戰列艦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木鎮的木材商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了羅安統一第七十二章 這水平還是太渣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百七十三章 預期的勝利第四百八十八章 遇上巷戰的南海軍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患於未然第三十八章 我不是好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廣城攻堅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二百零三章 覺悟很高的曹原第一百六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馮浩忠第三百六十六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仗太貴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二百八十四章 青山二型步槍第六百三十七章 掀起全球陸軍改革第八百零六章 油價一致第六百七十三章 奧爾戰爭爆發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增援設軍第五百零六章 四州交通線第五百七十六章 舉世關注第七百六十八章 各國革新第八百八十八章 坦克第九百零二章 發戰爭財的大恆農場主第七百五十九章 炮轟博瓦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路有平推的南海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返第一百零四章 絕望的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