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

bookmark

結束了一系列大戰,放開了商業,使得華夏國馬上充滿了活力,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不過這還不夠,畢竟被壓制了十幾年時間,畢竟大明這片土地上經歷了十幾年戰爭,如果從崇禎主政大明開始的全部十七年算起來,華夏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已經三十年都沉浸在戰火之中了,這對於一個民族的傷害是巨大的,是災難式的,想要靠十幾年的時間就讓一個備受摧殘的國家重新站起來,根本不可能,張強只能徐徐圖之,所以戰爭剛剛有所緩和,他就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民政上來了。

還有十萬支則是寶島民兵普通大隊手裡,百姓村莊的一些民兵手裡,這是因爲寶島州剛剛經歷過移民,整個地區還不太穩定,這些移民中有着大明土地上各個土司民族的百姓,還有東南亞分流過來的土著百姓,以及漢人罪民百姓,華夏軍移民過來的百姓,各種各樣的民族混在在一個地方,要把他們同化爲一個華夏民族,需要時間,而這之前是矛盾重重,隨便一點事情都能點燃一個地方的怒火,引起混亂,起義。

何況還有海上的海盜不時的通過漫長的海岸線到達岸上騷擾百姓的定居點,民兵大隊的巡邏隊不可能都照顧到,因此很多百姓家裡,還有一個村的定居點都配備着退伍的民兵和提拔起來的民兵,他們手裡必須有武器,才能讓他們自保。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閃閃爍爍,在鄉間小路行走,不時走上已經鋪就石子,並且在石子上面澆灌了一層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樣,也有了石子的堅硬,雖然不是太美觀,可走起大車來,平穩結實,還不咯腳,關鍵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遠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乾淨了很多,因爲大明沒有後世那種重達幾十噸的汽車,即便有運輸的馬車,也絕對不會超過幾噸的重量,這點重量對於這種低級的道路來說,綽綽有餘,這就是張強帶給這個時代的改變。

不能說有多高級,多先進,但絕對便利。

而且隨着研發人員的增多,主要是華夏軍在科舉考試的基礎上增加了其他的行業考試,三百六十行,各行各業都有考試,低級的人員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認證的行業資格證書,擁有這些證書,你可以從事相關行業的研究,並且把研究的成果賣給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錢買下的研究成果。

這是行業全民認證資格證書,擁有這份證書就像讀書人考上了童生一樣,是一份榮耀,在村裡也能獲得村長或者保長,鄉長的接待,並且讓大家高看你一眼,在這些低級別的行政崗位上,你還能獲得一份不菲的收入,還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資。

村裡麪人讀個書信,認個字,或者打造個什麼,找個權威認證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來的東西要比大家沒有得到認證的人賣的價錢高一些,算個帳,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張煌言就一路走,經過鄉村就通過帶路的嚮導小夥子的嘴瞭解到這些東西。

低級認證並不需要你識字或者讀過書,只要你在行業裡面能弄個拿出手的東西,並且獲得官府認可就行。

並且能獲得免費上成人夜校的資格,如果再夜校裡面獲得畢業,也就是說認識了十個阿拉伯數字,並且認識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參加資格認證二級的考試。

這些考試都集中在行業翹楚上,農活能說出個頭頭道道,並且在別人的輔助下記錄下來,自己還能看懂一些,你就能獲得二級的資格認證了。

這些人都被官府徵用,幫助解決比如下鄉統計農田多少,出產多少,鐵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鐵,木匠打造的一些東西是否符合官府規定的標準,幫助官府解決同這些行業的人接觸的任務。

當然這些人是不用領工資的,徵用的時候給你酬勞,不徵用的時候你還是幹自己的老本行,官府優先使用你的東西。

當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時候,官府推出了三級資格認證,這些人就必須能說會道,並且能算會寫了,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夥計,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業領先的人,他們有人被官府直接徵用,給個辦事員,這些辦事員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官府上班的,稱爲官府的底層辦事員。

他們沒有升爲官府公務員的可能,但能輔助官府辦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議,研發出好的東西,官府一旅高價馬下他們的建議和研發的東西,這就是官府的政績,上面的公務員想要升級爲更高級別的科員就得依靠他們。

第四級的往往是那些讀過書,並且在行業內有很深造詣的人,他們還有一顆當官的心,他們一般都會先安排爲辦事員,通過官府考試,成爲官府辦公吏員,吏員能升官,能升爲書吏,文辦,書簿等職位,相當於是鄉長,鎮長的輔助人員。

這些即會讀書,又會研究各行業的技巧的人最終會成爲副鄉長,副鎮長,或者研究遠,官員方面這就到頭了,研究員就能被選入各個行業的官府研究機構,成爲更高級的官員,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然後進入更高的研究機構。

這是張強爲自己手裡沒有多少聰明的科學人員培養人才。

總不能老讓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們需要幫手,靠他們培養一些學徒實在太慢,對華夏軍的科技發展不好,所以張強要把華夏的那些民間人才找出來,送入他們的研究院,讓他們一邊學習,一邊對兩個人進行幫助和啓發,這樣才能加快發展。

新式馬車,就是在張強的啓發下,在老的木匠和鐵匠的幫助下,製造了出來。

同時在商人夥計或者掌櫃出身的研究員的建議和推廣下迅速的進入了華夏軍的軍隊和民間的,獲得了商業利益和國家利益。

讓社會自己推動自己發展,張強只做一個旁觀者,引導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識結構,以他的見識,以他的歷史知識,用一百年也達不到人家別的穿越者的幾年的發展水平。

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七章 掌旗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四百七十七章 觸目驚心的敵人佈置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明烽火17-逆轉1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四百五十章 會鰲拜2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變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六百三十七章 敵人瘋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地震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八百八十一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洪天炮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五十五章 澳洲危急2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前沿議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三百十一章 開花彈誕生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三百二十三章 防線被突破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