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向高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心裡大爲沮喪。如果皇帝真的禁燬東林書院,東林人確實會大受打擊,但這會激起民衆的同情,反而使得民衆會更加支持東林,東林人的未來會好得多。但現在皇帝只是命令東林人不寫具結狀便不得報考京師大學堂,看着對東林黨影響不大,實際上卻是軟刀子割肉,很快就會使得東林書院變得門可羅雀。科舉三年一考,一次取人不過兩三百,又如何比得上京師大學堂裡面的學得一年到幾年,就可以外出爲吏甚至爲官。
朱由校又說道:“《東林會約》表示,東林書院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學院了,朋黨之名,實至名歸。朕一向以爲,天下萬民,各司其是,便是大同世界。東林書院又想要教書育人,又想要參與議政,朕不喜歡。東林還有兩句話,朕也一直深以爲惡。一句是若非同道,即爲仇敵。一句是書院楹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前一句,表示東林黨人根本就不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只認爲自己是正確的。所有有不同意見的人,都被他們視爲仇敵。這樣的人,別人當然也會視他們爲仇敵。”
“後一句,表示東林書院根本就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在朕看來,學生先要把書讀好,然後再去關心國家大事。你剛剛學會了上中下,就開始關心朝廷政策,這不適合,也沒有關心理解朝廷政策的能力。”
其實朱由校很欣賞這副對聯,但是朱由校明白,這句話至少在現在是不適宜的。士子,是一個社會中最重要的民意代表,也是一個社會中最敏感,最具有先進性的一個羣體,他們很容易在社會中發現一些不公平,不正義,不符合歷史發展方向的東西,從而提出一些意見。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但是,現在不行。
在現在的大明,只能出現一種聲音,那就是自己的聲音,所有不符合自己利益的聲音都只能暫時蟄伏起來,等到自己將這個大明改變成爲一個自己理想中的大明後,那時就可以讓大家暢所欲言了。
他記得當年的常凱申先生,本來已經定好了軍政,訓政,憲政的三步走策略,卻在自己沒有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宣佈實現憲政,讓敵人抓住了漏洞,用一些合理的手段蠱惑民衆,最後落了個失敗的下場。
自己絕不能重蹈常凱申的覆轍,只能按照常大公子的方法,要想明煮,必須先有獨菜,而且必須是沒有人能挑戰的獨菜。
他對東林黨人的定義確實與大臣們不同。大臣們把出自東林書院或者與東林書院有牽扯的人視爲東林黨人,而在朱由校看來,東林黨就是一個筐,所有對自己的政策不滿的人都可以裝在這個筐裡,所以他才說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就是東林黨。
而這個定義實際對很多傳統意義上的東林黨人是有利的。因爲只要你不反對皇帝,那麼你就可以不是東林黨人,皇帝就不會把你打入另冊。但如果你一意孤行,要和皇帝作對到底,那麼不管你是哪裡人,不管你是否支持東林人的看法,那麼你都是東林黨人。
“一個國家,正值多事之秋,那麼就容不得很多不同的聲音嘰嘰喳喳。我大明如今外有建州,蒙古,佛郎機人威脅,內有各地民衆生活困苦。朕覺得,攘外必先安內,所以先要形成一個聲音,朕與各位大臣商量後製定的政策,就不能給別人置喙的餘地。對的要執行,錯的也要執行。”
孫傳庭上前道:“陛下,臣以爲應該在週報上禁止一些質疑陛下言論的文章刊登。我們要在大明形成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領袖的思想。所有的人,都要圍繞着陛下的戰略思想而努力,所有反對陛下作法的人,都是我們的敵人。”
方從哲和葉向高面面相覷,孫傳庭的提議,已經超過了一個文官的本能,已經走到了無限拔高皇帝的權威,其他臣子都只能稱是的地步。這比起以前的幾代皇帝都要更加集權,變成了太祖,成祖時的樣子。
朱由校笑道:“孫閣部所言有理,不過朕覺得,我們內部可以有不同看法,但是,只要是朕與閣臣們達成一致意見後,就必須一絲不苟地執行,絕對不能出現陽奉陰違的情況。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朝廷內部還是可以就朝廷事務的各方面發表意見,朕一個人,所思所想,也許不那麼完美,需要大家出謀劃策,使得朝廷大局按照朕的想法來走。”
徐光啓道:“陛下所言,臣甚是欣慰。大的方向由陛下制定,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臣等可以拾遺補缺,使得各項政策更加合理,更加適合大明的實際。不過民間之言,還是如孫閣部所言,有選擇地進行甄別和抑揚,有些言論,不要讓它登在週報上。對於有些言論,可以進行批判,讓它的錯誤暴露於民衆之前。”
朱由校道:“這樣也好,刊登了有些言論之後,用編者按的方法來進行批判,這樣可以使民衆明是非,不至於被一些奇怪的言論蠱惑。我們的報紙的目的就是要爲我們的政策服務,讓民衆理解朝廷的政策,擁護朝廷的決定,同時要將以前一些不大適宜的舊風俗變成新風俗。前一段時間專門講了一些衛生常識,看讀者來信,似乎很受民衆歡迎。學堂終究只是一個方面,影響的面較爲狹窄,週報現在的訂戶已經達到八萬七千戶,而通過農業合作社零售的也達到了每期十萬份。它的受衆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在週報上刊登一些常識性的東西,對於啓發民智還是有很大作用的。”
方從哲道:“陛下,我們先來開啓民智,至少讓民衆知道一些常識性的問題,認識到一些基本的原則,這樣我們才能讓他們明白,如何參與到對朝廷進行建議和監督方面來。”
各種求,謝謝支持!常凱申的失敗便在於實行民主的過程太過於倉促,先開民智再實行民主,應該是一個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