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

bookmark

ps:感謝陳天信、yangzhigang、聆素居士、不死鳥大人、大門框等道友打賞。同時感謝道友們的月票鼓勵。春節過完了,不知諸位道友可還自在?

面對趙然的八卦,和尚也無意隱瞞,因道:“身爲一寺住持,我自是要爲寺裡今後的生計多多考量的。這金翅大蜈說來沒甚稀奇,但卻是一味偏方藥引,專治佛法修煉中遇到的引離之症……不懂?那就算了,解釋起來很麻煩,總之對你們修道之人無用。”

趙然看和尚說話不似作僞,便沒再窮根究底地打聽下去。

道別之後,和尚施施然離去了,他這次來大沼澤主要就是爲了捕捉包括金翅大蜈在內的幾種毒蟲,金翅大蜈已經有了,還有別的蟲子需要抓緊時間尋找。

也不知走出去多遠,和尚忽然停步,感覺自己似乎忘了什麼事,於是找了塊乾淨地方坐下來苦苦思索。冥思苦想了小半個時辰,和尚終於醒悟,後悔不迭地拍着腦門子,心道:“苦也,我的寶貝經書,還有度牒,都在那牛鼻子手上!”

和尚急急忙忙趕回和趙然分別之處,只見草坪上已經空無一人,哪裡還有趙然的影子?

話說與和尚分別之後,趙然見對方去得遠了,於是連忙轉身,撒開腳丫子就跑。他專門找那僻靜的地方鑽,繞了個大圈,一口氣跑回自己歇宿的山洞之內。

在洞口處佈下法陣,趙然坐定下來,將懷中那本《阿含悟難經》取出,開始仔細研讀。

這本《阿含悟難經》沒有本經來由的解釋。趙然磕磕絆絆讀到後面,才大概弄了個半清半楚。“阿含”爲梵語音譯,就是流傳下來的,或者說前人總結的意思。經文很短,只有三章。第一章就是《昌明菩薩咒》,誦唸此咒可引人心中惡念隨動,惡念越強,則傷害越大,此咒有申揚善惡報應之意。

看到這裡,趙然忍不住摸了摸鼻子。自己心裡的惡念當真有那麼強麼?

第二章名曰“往生菩薩咒”,誦唸此咒可超度孤魂野鬼直入輪迴,修至高深處,甚至可以直接將生人打入六道,究竟是六道中的哪一道。就要看此人生前的福報了。

第三章更加了不得,名爲“功德菩薩咒”,誦唸此咒可普度衆生,接引有緣之人前往西天極樂。

昌明菩薩咒的滋味趙然品嚐過,往生菩薩咒的大概景象趙然也能想象得到,這功德菩薩咒念出來後會是什麼效果,趙然就完全沒有概念了。

趙然是個穿越者,對於佛門並無偏見。但畢竟跟做和尚比起來,他更願意過上逍遙自在的修道生涯,更何況來到這個世界後還接受了兩年多道門正統教育。算得上有那麼幾分身爲道士的責任感。但這並不妨礙他了解佛門功法,甚至有可能的情況下淺嘗輒止也不是件壞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他記得覺遠和尚曾經提及過,修道重在根骨和資質,修佛則首重悟性,而悟性於人而言。是無法具體衡量的,所以佛門認爲。人人均可修佛,至於修行成果。則依悟性的不同而有天壤之別。

按照這種理解,趙然也應當具有悟性,只不過不清楚是高還是低。既然具備悟性,就可以嘗試練練佛門功法。

但可惜的是,趙然在解讀經文裡夾雜的前人批註時才發現,自己暫時是修不了的。這部經文雖然囊括了所有從開始到結尾的一應修行步驟,但關鍵是其中有兩個環節他束手無策。

整個步驟很簡單,無非是不停唸誦咒語,必須秉持誠心誠意地恭敬心和懺悔心,講究唸誦時對經文的理解,對咒言意境的觀想,最終達成對佛性的感應——批註中對“佛性”也有具體描述,也就是佛光中的黑白因子。

童老曾經教導過趙然怎麼“看”到“炁”,而且童老說過,“炁”就是佛門所說的光,覺遠也曾提到,“光”即“性”。趙然的問題是,他沒有根骨,無法與“炁”相合,在道門的修煉體系中,他這樣的人是沒有培養前途的。所以趙然現在想換一換,採用佛門的方法體系來嘗試一下,看看能不能與佛“光”或者說佛“性”相合。

但修行是絕不可以斷章取義的,隨隨便便截取一段經文和法門來練習,那是自尋死路。無論佛道,其修行都有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在做支撐,做不到對這個思想體系整體上的理解,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讀懂和領悟想要修行的法門。

而他現在想要修行佛門功法,其中的“理解”和“觀想”這兩道關口就邁不過去——連最基本的佛經都沒讀過,他怎麼去理解、怎麼去觀想呢?這個問題換一個角度就更容易明白了:沒有讀過道家四子真經,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去修道的。

所以趙然只能頹然中止了自己的嘗試,必須等以後有機會弄到佛經來研讀之後再說。

《阿含悟難經》翻到最後一頁時,一張淺黃色的頁卷滑落出來,趙然撿起來一看,竟然是覺遠和尚的度牒。右首是一大排搞不清楚的稱謂和法號,正中一行大字寫着“牒付受戒弟子覺遠收執”,左邊則是幾個章印和簽名。

趙然靈機一動,將腰中細索取出,對着這份度牒試了試,細索沒有絲毫反應。他本待提筆把“覺遠”二字改爲“趙然”,又一想,這麼隨意更改恐怕太過兒戲,忒不靠譜,便猶豫着罷了手,畢竟這份度牒是人家覺遠吃飯的傢伙,自己真要把它就這麼輕易毀了,實在說不過去——其實關鍵還是覺得沒什麼用。當然,他也不排除以後有了第二份度牒的時候試一試的可能性。

修行佛法的頭一回嘗試沒有成功,在洞中枯坐無事,趙然便決定出去轉轉。他也不怕遇到和尚覺遠,反正自己又不是鬥不過他,大不了見面再鬥一次,長點經驗也不錯。最壞的可能性也不過是把經書和度牒還給覺遠罷了,自己過目不忘,早已將經書背了下來,還回去也沒什麼損失。

將陣盤收起,趙然出了山洞,在洞口處略一思忖,便打算往若爾蓋大雪山方向探探路。一方面可以去找找自家那個美女姐姐,一方面也順路尋些兇獸毒蟲錘鍊錘鍊自己的陣法技巧,算是漲漲經驗值。

昨天連續三場鬥法,讓趙然的自信心有些膨脹,他甚至幻想,或許美女姐姐遭遇了不測,正等待着自己前去大展神威呢?

若爾蓋大雪山十分醒目,在大沼澤的任意一個角落,只要擡頭看,都能看到那座白色的山峰,就好像連接天地的通道一般,似乎永遠都有一個尖角深入雲層之上。

趙然轉過山坡、穿過樹林、繞過泥沼地、趟過淺溪……好吧,其實在大沼澤行進,方式都一樣。到了晌午的時候,趙然已經走了大概三四里地,其間操控陣法捕殺了一羣毒蜂,此刻正掰着蜂巢大快朵頤。

將蜂巢裡的蜂蜜吃完,趙然隨手扔在了一邊,正在思考午飯捕些什麼吃食填飽肚子的時候,他停住了腳步。

對面又走過來一個和尚,但不是覺遠。

這個和尚歲數很大,也沒有覺遠那麼俊俏,但用趙然的話來說,相當有氣質!他身上穿的是錦袍袈裟,胸前掛着一水兒綠玉串成的佛珠,舉手投足間都是那麼氣宇軒昂,整個人散發着強烈的英武之氣。

光從面相上看,趙然對這和尚的觀感相當不錯,再有覺遠和尚那麼個因素在,他對見到這個和尚並不是十分緊張——當然,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首先保證自己的安全都是第一位的,所以他還是趕在和尚走過來之前悄悄佈下了法陣。

“阿彌陀佛,貧僧向這位小道長見禮了。”大和尚一手捻珠,一手行禮,態度相當和藹可親。

見這和尚大大方方入了自己的法陣範圍之內,絲毫沒有防備之意,且禮數相當周到,趙然對他的好感又加了三分:“大師慈悲,小道見過大師。”

“大師不敢當,小道長稱呼貧僧大和尚便可……貧僧正在尋訪一位女施主,不知小道長可曾見過?”

“大和尚說的是什麼人?”

“這女施主容色卓爾不羣,修爲深不可測,手提一盞琉璃宮燈,騎乘一頭梅花鹿,人稱七姑。只不知如今身在何處,小道長可肯相告?”

第五章 黑衣四師兄第五十四章 慶雲山的日常第七十九章 釣魚第六十章 提半格第八十九章 大肆封官第三十五章 鄭師姐的推論第四十章 孰輕孰重第九章 齋醮潛規則第一百零一章 煉丹和煉器第二十章 五行神陣纂要第七十九章 再次選擇第三十二章 搶人第四十五章 趙丹第八十二章 了結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八章 道門修行理論第四十六章 曲鳳山第二章 反間第三十八章 堵門第三十四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十六章 葉雪關第二十六章 扯得有點遠第五章 科學不科學第十二章 新地舊人第二十章 告狀第二十章 離山第二十三章 七年之癢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門不能亂第四十五章 另一位師兄第四十三章第五十二章 大勝第七十九章 再次選擇第七章 又是趙致然第二十五章 教育不僅從娃娃抓起第五章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舊案第三十五章 銀子賺得飛起水第一百零四章 談條件第六十七章 轉圜第一百三十四章 方丈短訓班第四十八章 兵發太華山第十一章 碰瓷第三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三十二章 預期與人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九十五章 置換第九十二章 各方來客第四章 御姐風範第十三章 谷中三僧第三十二章 再見張雲兆第四十三章 前因後果第六十四章 景緻魔(爲特別白大神盟主加更)第九十三章 籌備第四十八章 一路向東第一百一十九章 座次第十八章 巡查第九十九章 都是老朋友第三十五章 定罪第一百零六章 三代首徒第三十九章 可第二十二章 老都管第一百三十章 綠地、靈氣、陽光和道友第四十六章 羣狼第四十三章 會面第十八章 明覺的煩惱第二章 反間第三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二十四章 緣何成人之美第二十四章 佳人回山第三十章 反正第十二章 新農村運動第七十九章 再次選擇第九十七章 莫非後遺症第二十章 羣體性事件第六十九章 金針堂第八十一章 逃跑第一百八十五章 制度性障礙第二十七章 狙擊雪蓮第七十四章 觀棋第八十五章 複雜的局面第九章 齋醮潛規則第十五章 九天玄龍大禁術第五十一章 如此交換虧不虧第九十二章 大綱第七十三章 英雄救美第二十三章 金府的宴請第二十三章 野利與房當第三章 吃“大戶”(爲登峰見我盟主加更)第六十四章 福利問題第二十七章 石泉縣淨明院第三章 後山第一百零九章 方丈履職第七十章 變故第二十章 五行神陣纂要第四十五章 一個跨越千年的故事第四十九章 栽培第二十章 羣體性事件第二十九章 讓氣泡再大些第七十七章 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