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兵團

bookmark

聽趙然說起田地,寧德壽解釋道:“以前的確是耕地,但如今和夏軍隔河對峙,離岸五里之內,不許有人煙,以防對面有機可趁。過去沿岸有幾個村寨,都被大軍拆除了。”

趙然問:“老寧,說句實話,耕地荒置,我心中十分痛惜啊。紅原可耕之地總計也才五萬多畝,你這裡就廢棄了一小半,我身爲白馬院方丈,無法眼睜睜看着而無動於衷。”

寧德壽沉默片刻,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趙然道:“需要禁河五里麼?老寧,這五里地,剛剛好將可以耕種的田地包了進去,五里之外,水源缺乏,耕作艱難啊,那就已經不屬於耕地了,頂多算是牧場。”

見寧德壽望着河段沉吟不語,知道對方正在權衡,於是趁熱打鐵:“禁河三裡行不行?實在不行,三裡半呢?哪怕四里、甚至四里半呢?這片土地我看過了,如果是禁河四里半,那多出來的半里耕地大概能得五百畝,給我一里耕地的話,能得兩千五百畝,一里半,能得四千畝,兩裡,能得六千畝!老寧,紅原剩下的耕地,一半在你這裡,一半在切瓦河谷,安曲那頭只有幾百畝而已。你這裡都是好地啊,只要給我勻出六千畝耕地,我就可以養活三千人!”

寧德壽嘆道:“這不是一里地、兩裡地的問題。爲何當初禁河五里,正是要將這五里耕地都納入禁河區,如此一來,沿岸十里都可以保證無人下河。”

趙然點頭:“老寧,你看這樣行不行,我這邊遷來流民後,咱們約定兩條。其一,沿着河岸,每隔一里地,我給你建一個三丈高的哨樓,由屯田農戶進駐哨樓,至少能幫你省了每日巡河的奔波之苦。”

寧德壽當即喜道:“這是我一直想做的,奈何軍資匱乏,要間數十個哨樓,實在無力承擔。這一片都沒有大樹,爲建軍營,都已經將左近的樹木伐光了……”

趙然道:“無妨,我大君山中有的是樹,運送木材的事情,我來想辦法。”

“其二呢?”

“其二,讓出來的耕地,第一年免田賦,第二年收一斗半,第三年後,每年收三鬥。無論收穫多少,白馬院每畝地每年供應守禦所一斗軍糧。這些軍糧,在我白馬院不入賬,算作減賦額,由你老寧自行分配!什麼時候守禦所裁撤了,什麼時候纔算結束,你老寧若是在守禦所在此屯駐十年,咱們就分上十年,絕不給你打馬虎眼!”

寧德壽眼皮一跳:“當真?”

“還能有假?”

“奈何軍令……方丈也知道,很多事情,我是擔不起的,還要上面點頭……”

這事要走正常流程,不知要耽擱多少時候,甚至可能在上報的過程中,就被層層手續給擱置了——敢於擔責的人畢竟不多,於是趙然道:“名義上算是你軍中徵募的農戶!你軍中若有將士家眷願來的,同樣授田,有在本地成家的,一併如此!一邊耕田一邊替你警戒河道,此爲耕戰一體,名曰農耕兵團。”

寧德壽深吸一口氣,在河道上來回走動,反覆張望,終於下定了決心。

“趙方丈,若是白馬院能做到你答允的這兩個條件,我可以同意,禁河三裡,讓出二里地給白馬院。”

“那就這麼說定了!”

得了六千畝耕地,趙然非常高興,有這些耕地週轉,他的流民遷徙大業算是可以正式啓動了。

談笑着,趙然問起自己從興慶府買回來的漢民:“我這一走兩個多月,他們在軍營中怎麼安置的?走,去看看?”

寧德壽將趙然帶到安置這些漢民的地方,此處距軍營約莫一里多地,單獨立了十多個帳篷,用土堆搭了矮矮一圈圍牆,圍牆剛剛及腰,正好防止了羊羣和牛羣逃逸。

這兩個多月來,六十三名被贖回的漢民就在此處生活將養,趙然過來時一個個望過去,這些人的臉上已經恢復了神采,身子也比原先壯實多了。

這裡是一片草場,如今已然入冬,但營地中堆放着整整齊齊的乾草垛子,趙然從西夏買回來的牛羊都在土牆支撐的圍欄中擠在一處取暖,被照顧得十分周到。

寧德壽感慨道:“這些人不愧是在西夏放牧了十年的老手,我營中的許多牛羊都交給他們照看,養得極好。”

趙然致謝:“這兩個多月,消耗了軍中不少糧秣吧?多謝老寧了。”

寧德壽擺了擺手:“六十多張嘴而已,些許糧食,我營中還擠得出來。這些人,你下一步打算怎麼辦?能不能就讓他們在這裡定居?這處草場還是十分豐美的,養個幾千牛羊不在話下,也可爲我大軍供應牛羊肉和奶乳,嗯,還有皮子、筋骨。”

趙然同意了:“行,那就照此辦理,回頭我讓典造院過來,給他們登記入籍。”

當晚的犒軍大宴上,趙然再次和裴中澤坐到了一起,兩人相互說了說分別兩個多月的事情。裴中澤對趙然在白馬院的治政不是很感興趣,趙然簡略提了提,便幾句話帶過,他倒是對裴中澤正在搗鼓的那些戰陣法器很感興趣。

裴中澤主要介紹的,是軍中對戰所用到的一些大型法器,比如符籙弩炮,這種弩炮打中一發,就能將佛門沙彌境修士直接送上西天,哪怕是比丘境,也得重傷,威力當真驚人,只不過一發出去就需要兩張三階聚靈符,差不多一百多兩銀子,實在是太過昂貴。

還有一種五行靈盾,充滿聚靈符後,可以張開成爲高五丈、寬十丈的巨大五行盾牆,可以抵擋羅漢境頂峰修士的全力攻擊。

除此之外,裴中澤還掌管不少四階、五階的符籙,比如他們二人之前曾經偶然得到過的五宵神雷符,這都是戰陣上的大殺器。

趙然本打算看一看效果,但知道了其中的耗費之後,便無奈作罷了。看一眼就是幾百兩銀子,以他的豪富也是看不起的。

由此,趙然也對總觀的財富徵收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天下,不要怪道門徵稅,不大量聚財,能頂得住戰陣上的征伐用度麼?

從紅原守禦所回來,趙然向二師兄餘致川發了個飛符:“師兄,再過幾日便是除夕,你們還回來過年麼?”

不久,餘致川回覆:“暫不回了,老師讓你多看顧着些,莫讓孫真人他們受了委屈。”

一幫不負責任的師徒啊,說到底,就是在福建玩美了,當初那股子建設家園的心氣也泄了,不想回來勞動唄。

趙然想了想,趁着距正旦還有兩天,正好忙裡抽閒,於是趕回了大君山。

第十章 君山廟的擴建問題第四十五章 感悟第一百一十八章 趙師姐第八十章 君山衛第二十六章 三個諸葛亮第十七章 修煉的日常第一百三十一章 占卜第一章 記名第一百二十八章 年終工作總結第十三章 條件第九章 使節第十六章 慈善堂第四十八章 議決第一章 回明第三十五章 裴行走第九十九章 宗旨第二十三章 下山吃酒第六十四章 自薦和力薦第五十三章 紅原三部第一百三十章 綠地、靈氣、陽光和道友第三章 勸解第六十二章 豁出去了(爲落葉聽風啊盟主加更)第三十六章 又一個故事第六十五章 一把手和二把手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一百零五章 大紅袍第三十九章 天馬臺寺第五十八章 分組討論第二十五章 開工前的準備第九十三章 算計第十六章 興慶府第四十九章 風起葫蘆隘第六十九章 人選第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四十九章 辦案等於發財(補更)第五十四章 元福宮議事第四十九章 天龍院來人第十九章 廬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發行第三十三章 膽色第一百一十章 望梅第三十八章 能人第十九章 別在傷口上撒鹽第三十八章 升座講法第十六章 詔令第二十章 羣體性事件第十八章 畫符和煉器第五十九章 家訪第七十章 抓差第一百二十章 佛門的消息第九章 見召入青城第五十章 殺還是不殺第七十七章 想家了第四十三章 有沒有第十章 好戲正在上演第五十一章 奇葩的態度第八十四章 投籌開始第五十九章 君山會議第三十八章 曲折蜿蜒第十五章 華雲館的獎勵第三十五章 裴行走第十九章 別在傷口上撒鹽第七十九章 忙碌的夜晚第一百一十五章 發行第一百零四章 品行端正的反派第四章 正派和反派的角色互串第五章 選址動工第十八章 畫符和煉器第七十四章 聽證第二項技能第三十九章 童老第七十三章 豪邁的張公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麻煩還是不麻煩第十三章 陣破第八十九章 大肆封官第六十一章 威風(爲AD先生盟主加更)第一百二十章 爭位第一百零七章 諸蒙的追趕之勢第八章 道門修行理論第七章 大禁術第四層第二十九章 牽連第四十五章 文字遊戲(爲天明道長盟主加更)第十一章 記名弟子第十三章 傳說中的“三英局”第五十五章 無極山下第一百零四章 品行端正的反派第四十章 刺蛇第三十四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第十四章 道門行走第十五章 再赴烏塘第八十一章 宗乘寺的信函第六章 水石丹經(爲天使也要墮落盟主加更)番外三(賀CloudMan榮升盟主)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談話第八十五章 複雜的局面第一百零一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二十三章 暗樁和春耕第三十五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