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谷中三僧

感謝yangzhigang和不死鳥大人打賞。話說不死鳥兄居然凌晨六點看書,還是要注意身體纔好~貧道有禮了。

午後,山谷外忽然飛來一片金光。那金光來到山谷之上後略一停頓,隨即落入谷內。金光漸漸散去,顯出一條長形扁舟,扁舟之上有三個和尚。

中間身着白色袈裟、挺着個肥大肚子的正是萬法寺普真禪師,他身邊錦袍袈裟、器宇軒昂的,便是寶瓶禪師了。此外,扁舟尾端盤坐着另外一個老僧,看上去皮包骨頭,瘦得不成模樣。

扁舟落地,普真禪師口誦咒語,那扁舟漸漸縮小,落入他掌心之中,化爲一柄半尺長的金漆如意。將如意納入袖中,普真禪師四顧張望,就見遠處林中轉出來一個五大三粗的中年僧人,轉眼間便來到他面前,單手禮敬,粗聲道:“師父。”

普真問:“圓明,那些人現在何處?”

圓明回道:“早起便已離開了。”

普真斥道:“糊塗!你爲何不跟上去?若是走失了,卻去哪裡尋他們?”

圓明低頭道:“師父放心,我那金鉢在他們手上,雖說被去了印記,但我苦煉此物十二年,氣息之間尚有感應,雖說很是微弱,大致方向卻是可尋的。他們四人正往北行,當是要去往葉雪關。弟子跟了他們兩日,他們行走並不甚急,明日晚間或許才能趕到。我們現在出發,子時便可追上。”

普真一愣,這纔看見圓明右臂僧袍緊裹,將整個右手的遮蔽起來,袖口處依稀可見殘血,於是問:“交過手了?”

圓明道:“是。昨夜追得有些緊,被他們發覺了,鬥了一場。”

普真一把拽住圓明的右胳膊,將袖口震開,只見他右掌五根手指都沒了,被齊根斬斷,只剩一個光禿禿的巴掌,不禁怒道:“好賊子,手段賃般殘忍!誰動的手?”

圓明左手撓了撓光頭,慚愧道:“是那個黑衣劍士……弟子不敵,辱沒了師門,還請師父責罰。他們精得很,弟子隔着半里多地都被發現了……那個黑衣劍士本事果然了得,弟子沒能爲師兄報仇,還被他傷了。弟子怕再跟下去會打草驚蛇,只好在這裡等候師父。”

普真額頭青筋暴起,咬牙道:“好個常萬真,我與你誓不甘休!”

寶瓶禪師也看了圓明手掌上的慘狀,愈發嘆息道:“悔不當初放過那廝,若是當日追下去將他擒殺了,哪裡會有今日之禍!圓明,是我害了你們!”

圓明忙道:“普真師伯切莫自責,是弟子修爲不夠精進,與師伯無干的!”說罷,又走到那個瘦得不成模樣的老僧面前低首道:“見過大師伯。”

這個老僧正是萬法寺文音大師的首座高徒,普真禪師的大師兄普濟禪師。普濟點了點頭,安撫道:“圓明,你也莫怕,傷勢雖重,也不是無法挽回。我與錦霖禪院的住持相熟,此間事了之後帶你過去,未嘗不能恢復如初。”

圓明大喜道:“早聞錦霖禪院醫中聖手,若有他們幫忙,那可真是太好了,如此便多謝大師伯了。”

普真着急追敵,正要亮出金光如意再次啓行,卻被寶瓶禪師勸住,道:“且慢,他們昨夜宿於何處,讓圓明引路吧,還是去看看的好。”

普濟也點頭稱善,於是圓明將三僧引至昨夜趙然等人歇宿的山洞之處。

進入洞中,普真便問:“圓明,你昨日藏身何處?”

圓明指了指自己所藏大樹的方位,普真道:“敵人耳目甚明啊。”

圓明道:“我牢記師父叮囑,只緊盯他們行蹤,並沒有想要去探聽什麼消息,故此藏身之所較遠,且不在其可見之處。可沒想到還是被發現了……”

普真道:“應該是朱七七罷,此人十分警醒,當年她便多次發現我們的行跡,想要圍堵追攝都很難。”

普真又低頭看到洞中篝火的灰燼旁,有一些淺藍色痕跡,便道:“你的金鉢被人家去了毒……”

老僧普濟忽道:“敵人陣法佈設十分高明,須要當心!”

寶瓶一愣,問:“此處設了法陣?”

普濟點頭:“昨夜設過法陣,已撤去了。”

普真忙問:“是何陣法?師兄可能破得?”

普濟道:“此陣法不在陣圖之列,應是隨意所爲,故此高明。就是不知法器如何,若是使用的上品法器,今番便須小心在意了,圓聰師侄的仇——不好報。”

寶瓶不通陣法,但臉上已現佩服之色。

普真向普濟懇求道:“還請師兄盡力出手。”

普濟點頭:“這是自然,我也是看着圓聰師侄長大的,這孩子可惜了……”

普真當即分派任務:“追上去之後,寶瓶師兄對付常萬真,我對付童白眉,至於朱七七——便請大師兄出手,我和寶瓶殺了童白眉和常萬真後便過來合力對付朱七七。另外四人讓圓明去處理……”

普濟搖頭:“寶瓶和你都是可勝的,朱七七雖然厲害,我自信也不輸於他,至不濟也能纏住她——但,恐怕不穩妥,我擔憂的是那個佈陣之人。朱七七陣法一道上有所涉足,卻絕到不了隨心所欲的地步,餘下四人中當有陣法高手……”

圓明忙道:“是我疏忽了,剩下四人只有那個小道士跟了過來,其餘三人都留在金川衛。”

普濟沉吟道:“恐怕這小道士就是佈陣之人,我恐圓明應付不來。”

圓明道:“師伯勿憂,那小道士沒什麼本事的,我一路跟着,雖說隔得遠,看不真切,但觀其腳步虛浮,應非修道之士,更似世俗凡人。”

不解釋還好,這麼一解釋,反倒引起了幾位高僧的疑慮。寶瓶當即道:“若是一介俗道,常萬真他們幾個怎會和他同行?我知常萬真此人,最是桀驁,眼高於頂,對本事不如他的一律看不上眼,更別提與凡夫俗子結伴同行了。”

圓明略有不服,還欲分辨,普真已將他喝止:“你修行不夠,看走眼也是有可能的,不要再說了。”又對普濟道:“大師兄,你看應當如何是好?”

普濟道:“先追上去,追到後莫要打草驚蛇,到前頭等他們,我布個龍象般若囚星陣,將他們分別困住,圓明先去試試那小道的本事——放心,在我這大陣中保你無虞。先把那小道擒住後,再逐個擊破。若是我所設的這大陣被看破,請寶瓶帶同圓明,將朱七七、童白眉和常萬真擋住片刻,我和師弟聯手,先將那小道士除去,之後便按師弟說的法子,各自認好對手,這便萬無一失了。”

普真心中內疚,向普濟道:“多謝師兄,有龍象般若囚星陣在,圓聰的仇便可必報無疑。只是累得師兄損耗三年修爲,師弟我心中不安。”

普濟微笑道:“師弟勿要不安。我自從證菩薩果後,便已多年不曾出寺。菩薩果三觀智,行舍智、隨順智、種姓智,行舍智我苦修八年,捨棄怖畏與取樂,對一切行法而感中舍,由是生行舍智。可我在觀諸般前智時,卻無法生欲界心,割不斷前世諸生,生不起意門轉向,成就不得隨順智,便進入不了種姓智。前些時日我領悟到,想要生起分隔前世與後世的欲界心,便須隨緣而生若干無常彼岸。接到師弟的傳音後,我就知道,這是我遇到的第一個無常彼岸,此彼岸即終果,名爲無常,實爲有常,靜看無常,動看有常。損三年修爲而抵彼岸,是有損還是有益?這應當就是遍作、近行與隨順的意思了。”

這番話看似是告訴普真不要爲此內疚和不安,實際上卻是藉機對普真、寶瓶在佛法修爲上進行指點,這等先行者的體驗和領悟最是寶貴,對於還未進入菩薩境的普真和寶瓶來說,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實在是難得的經驗之談。兩僧當即呆立原地,各自苦思良久,然後合十敬禮:“多謝師兄指教。”

到此已經耽擱了不少時辰,於是諸僧不再拖延,當即出了山洞。

普濟正要擲出金光如意時,卻陡然愣住了,不遠處一塊巨石下,正有三人悠然閒坐。

以他們的修爲,竟不知這三人是何時出現在這裡的!

第四十二章 後盾第三十五章 銀子賺得飛起第四十章 兩塊牌子第七十五章 治病救人第九十三章 算計第十八章 江師父的小道消息第三十六章 談談遷居的事情吧第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十一章 退而求其次第六十六章 再做一個大餅第四十三章 哲波山盟誓第十三章 無極圖第九十四章 關於人事的一二第二十章 坑你的坑第三十四章 罪責第七十八章 同心掌第十四章 誓言第六十三章 嘉靖十六年的冬天第八十七章 算錯還是算對?第三十二章 掌廚之後第二十四章 緣何成人之美第九十一章 門閂第三十五章 九姑娘第三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九章 神神叨叨第三十九章 永鎮監院第七十九章 血書第三十章 部民信道諫第八十九章 大肆封官第十二章 破境第四十二章 假道第二十章 開業大吉第十三章 傳說中的“三英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議事臨近第五十七章 腦子被驢踢了第六十二章 繼續聽趙廟祝講故事第六十九章 金針堂第三十三章 拍品第五十一章 九州閣第三十五章 鄭師姐的推論第一百一十六章 試探第四章 感謝這個世道第二十六章 夜會第三章 吃“大戶”(爲登峰見我盟主加更)第一百零一章 接駕(爲Noctis1盟主加更)第二十九章 斷案和門禮第十一章 幫手第二十一章 大明好師兄第八十五章 茅屋第十五章 九天玄龍大禁術第七十六章 分期付款第三十三章 事發了第二十一章 轉職的煩惱第十七章 涅槃大法會第八十六章 拜年第四十九章 上觀第三十四章 無時無刻不在的教誨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六十八章 框架第九章 天賦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數第九十七章 十二枚棋子第五十四章 戰場新思維第二十章 離山第四章 碉門(爲zzz1220盟主加更)第十三章 第三次正骨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一百零五章 回山第三十五章 求道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十四章 道門行走第二十三章 反省材料第六十八章 好大一條魚第一百零八章 向老祖學習第五十二章 家廟之主第一百三十章 兩份公文第二十七章 石泉縣淨明院第一百三十八章 武當第三十八章 曲折蜿蜒第一百三十八章 武當第六十八章 五情決第五十一章 如此交換虧不虧第九十四章 關於人事的一二第一百零六章 越境鬥法第七十章 對問第一百三十四章 猴門關第十章 君山廟的擴建問題第七十二章 診治第六十章 幾乎跪了第二十六章 老朋友們第八十八章 雙修道侶第三十六章 答不答應第六十章 提半格第六十四章 自薦和力薦第一百零二章 喬遷第三十七章 東線貫通第五十六章 調和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終)(祝kendrick申請美高順順順)第二十六章 兩記小悶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