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德妃

見康熙坦然承認南巡造成了江南虧空,胤楨是大爲欽佩和感概,做爲一個君王,能夠如此客觀的看待自己因爲國事而在無意中造成的過失,實在是太難得了,這種光明正大的風格確實值得學習,他忙跪奏道,“皇阿瑪如此體恤,實是江南萬千百姓之福,兒臣帶江南百姓叩謝天恩。”

“起來吧。”康熙輕鬆的笑道,“你那個高薪養廉的法子看來還不錯,只是朕卻沒你那麼闊綽,五大海關監督除了朱延志和陳鵬年外,這剩下的三個監督人選,朕幫你挑一挑,總得挑幾個清廉的給你。”

“謝皇阿瑪體貼。”胤楨見康熙話裡意思嫌高薪養廉開的薪俸過高,不得不解說道:“皇阿瑪,兒臣給江海關的吏屬們開高薪,不獨爲廉潔,也有千金買馬骨之意。”

“哦。”康熙微微一怔,便即明白過來,微笑道:“不錯,能夠走一步看三步,也不失爲能吏,海關盡用寒門子弟是可以的,但不能養成這種風氣。”

“兒臣謹尊聖諭,其實兒臣的各個工地和海軍都有不少的名門世家和縉紳的子弟。”胤楨忙藉着這個機會把世家子弟點出來,以後海軍的大量骨幹可都是這些名門世家子弟,先打個預防針是有必要的。

康熙微微頜首,卻是轉換了話頭,“朕前幾日微服出去走了走,內城的整改成效很好,街面整潔,沿街兩排樹給人的感覺很好,看上去整個內城風貌都爲之一變,走在街上令人心曠神怡,恩,朕發現街上還有人在隨時打掃,還有那糞車、車伕,這些人工費是從哪裡開支的?”

胤楨知道這是要錢的前奏,忙恭敬的回道,“回皇阿瑪,兒臣計劃的是用賣糞的錢來支付這筆開支,如若不夠,再另行補貼。”

賣糞?康熙微微一楞,便笑道:‘不錯,一舉兩得,既乾淨了京城,又肥了田土。難爲你想出了這麼個好法子,現在內城是整改完了,可外城仍是污穢不堪,朕意比照內城一例整改,你意如何?”

“皇阿瑪聖慮深遠,外城不潔,內城何能獨保?內、外城本是一體,雖有城牆分隔,但人員往來頻繁,自然要照例一體整改。”

康熙聽完,想到胤楨之前說過預防瘟疫的事情,已是品出了胤楨的意思,老十四這是怕外城髒了引發瘟疫波及內城,這一點倒是疏忽了,便微笑着道:“月初,朕讓你八哥做了個預算,預計費銀一百五十萬兩,這錢可有出處?”

胤楨心裡暗罵,你才分了一百六十萬的紅利,難道就一毛不拔?看來也是個只進不出的主,當然這話他也只敢腹誹而已,嘴上卻是說道:“皇阿瑪,今時不比往日,國庫雖然目前沒有好轉,但幾年後就會豐盈起來,況且秦淮河明年就能有不菲的收益,不過,外城改建不宜拖延,兒臣願意墊支二百萬兩用於外城整改,明、後兩年秦淮河的收入抵折給兒臣就可,還請皇阿瑪允准。”

康熙沒料到胤楨竟然打的是這個主意,秦淮河的收益究竟如何還是未定之數,不過吃虧的事,老十四應該不會做,看來秦淮河的收益比自己預料的要好,再說老十四的錢也不是落了他自個的腰包,當下便道:“如此甚好。”

隨後康熙和煦的說道:“你已一年多未見你額娘了,今兒去看看吧,上個月你額娘還在朕面前唸叨你。”

清朝祖制,皇子是不能夠隨便和母親接觸的,一年中就元旦、中秋、春節、萬壽節、母妃生日,五次機會見面,這是刻意疏遠母子感情,避免日後**干政、外戚掌權;也免得皇子過分仰賴母親,性格過於柔弱。

不過、胤楨呆在宮中的時間很長,母子見面的機會自然就多一些,德妃也很寵愛十四,這一點胤楨是深知的,當下就忙跪下謝恩,起身之後又道:“皇阿瑪,兒臣開年就前往廣州整頓粵海關,皇阿瑪的萬壽節是趕不上了,兒臣身上還有‘四大恆’三分股份,兒臣想給皇阿瑪和皇額娘各送一分,以盡孝心,還望皇阿瑪允准。”

康熙笑道:“傻小子,有這份孝心就足夠了,股份你自個留着,你額娘那裡,送一萬銀票就行了,多了你額娘也不會收,對她來說,你纔是最好的禮物,跪安吧。”

胤楨的生母德妃烏雅氏出身微賤,是滿洲鑲藍旗包衣,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初進宮時,只是一個身份卑微的、負責端茶送水等細活的‘宮女子’,卻憑藉着過人的美貌和聰明一步一步登上永和宮宮主的位置,而後又以淡泊名利和從不張揚的性格獲得康熙足足十年的恩寵,在康熙的後.宮中也堪稱異數。

永和宮,胤楨給德妃請安見禮之後,德妃欣喜的連聲叫起,而後上上下下的仔細端詳,胤楨笑道:“額娘,兒臣在上海好着呢。”

“瘦了,也黑了,恩,不過精神遠了。”德妃笑吟吟的道,“你皇阿瑪讓你來的?”

胤楨在德妃面前很輕鬆,“是的,額娘,這不,兒臣匆忙之間也沒準備禮物,只好送你一張銀票了,額娘留着平日好打賞下人。”

“看到你平安,比什麼禮都強。”德妃笑着示意身邊的丫鬟去接銀票,而後又道;“回來見過你四哥了吧?他是個冷性子,你要多主動點,額娘就你們兩兄弟。”

“是,額娘教訓的是。”胤楨忙躬身回道。

“別站着說話,坐,難得回來一次,陪額娘多聊聊你在上海的事,聽說你納個妾都還鬧笑話。”德妃笑眯眯的說道。

延壽寺街的‘四海春’酒樓今兒個是店門大關,外面能隱約聽到“砰砰”的修理木器的聲音,酒樓的掌櫃老孟頭卻是臉色蒼白,不時的走神,迎客的那個夥計也跟他一樣,兩人昨天晚上都被來歷不明的黑衣蒙面人潛入家中威逼恐嚇了一番,現在想起,仍是兩股顫顫,後怕不已。

雍親王府,後花園,胤禛從西院轉了出來,便來到鄔思道的南院,一進門就見鄔思道在圍爐品茶看書,不由笑道:“先生悠閒雅緻,實令胤禛羨慕。”

鄔思道拱手一禮笑道:“心寬自然閒,四爺今日閒暇,手談一局如何?”

胤禛含笑點了點頭,拉開椅子坐下,隨意的問道:“正確引導奢侈之風和反奢侈之風的辯論,先生有何高見?”

鄔思道一邊攤開棋盤一邊說道:“聖上已有定奪,四爺何必勞神,只管坐看雲起。”

胤禛卻輕嘆了口氣,“老十四現在是越來越得寵了,既有錢又有兵,着實令人堪憂啊。”

“四爺何必多慮。”鄔思道頭也不擡的說道:“豈不聞做的越多,錯的越多?聖上如今可是春秋正盛,何憂之有?再說了,十四爺現在羽翼未豐,不過一陪角,咱們只需抓住他的錯失,不斷的給他在聖上心裡埋刺即可,這刺多了,總有一天會刺痛人的。

眼下倒是要防着八爺,他這次復出,卻是走的務實的路子,這可是號準了聖上的脈啊,他若是一味的就知道拉攏大臣,思道倒不擔心,這一改變風格,倒不得不防,聖心難測啊。”

第516章 小議第330章 龍虎鬥第621章 反應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375章 大忽悠第24撩撥康熙第431章 唱白臉第684章 牆倒衆人推第566章 收服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680章 民富國弱第577章 勸輸第531章 防範未然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396章 插手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4章 初露崢嶸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365章 抱火鍋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464章 應對第730章 皇見皇第65章 戴梓第74章 海軍招兵後記三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461章 放不下第675章 下馬威第693 章 炒房地產後記6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714章 大局第164章 方苞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615章 撫卹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725章 西花園第394章 黃帶子第164章 方苞第78章 投桃報李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354章 羣封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401章 微服私訪(四)第628章 困境第533章 過河拆橋第19 忽悠康熙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410章 吃早茶第36章 督撫之爭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618章 觸底線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317章 破城第222章 放貸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422章 家務事第496章 徵日(五)第86章 衣冠禽獸第664章 貪官之論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446章 叩關第152章 海軍首屆淘汰第217章 仇人相見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88章 廢了他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271章 海軍部第216章 四方天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320章 彌天大謊第362章 什麼香?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659章 新黨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346章 二廢太子第694章 規劃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