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

bookmark

李恪很閒,非常閒。

在解決了精匠的問題之後,他的日程一下變得寬鬆起來,打造工具的粗活不需要他來插手,修繕家中田壟也有得力的隸臣擔當。

他只需隔三差五地送上幾份教案,解上幾個問題,不時考校一下弟妹學問,偶爾關心一下隸臣生活,不經意間,日子便轉向了十一月末尾。

這期間,憨夫帶着精匠們殺回裡中,首尾七八輛大車,攏共五十幾人。李恪去閭門迎接了他們,卻沒有刻意再展示什麼,因爲打一見面,就有無數張嘴爲他樹立起學究天人,道德雅士的高大形象,半日之後,先生,已經成了精匠們對他的唯一稱呼。

新買的莽和勞戾也很好,既不多話,又肯幹事,唯一的毛病就是偶爾看上去有些神叨,表情動作,一如後世那些成天思量着怎麼和老闆談加薪問題的白領們……

這叫李恪好生鬱悶。

他自度待隸臣夠好了,一日兩餐食粟,三天一頓肉糜,每旬還有濁酒一碗,甚至連家裡發月例,都不忘把他們算在其中。

總不會真應了升米恩,鬥米仇的閒話吧?

此外還有裡典服和田吏全,辛府引入大量生人,驗傳上全是各地精匠,其中不乏聲名遠播的名人。兩人只有把李恪當成唯一的突破口,隔三差五登門拜訪,李恪一如既往地實話實說,奈何……他們根本就不信。

仲冬就在吵吵嚷嚷間徹底過去,轉眼季冬來臨。

十二月初三,季冬,小雪。

雁北鄉,鵲始巢。雉雊(gòu),雞乳。

古人的月令滿是神奇,就在李恪在榆樹上發現第一個鵲巢的時候,小穗兒也從雞籠裡捧出了家中第一枚熱氣騰騰的雞蛋。

這枚雞蛋是要送去祖祠請先祖們享用的,這樣才能得來祖宗看護,保佑家中禽畜興旺。

李恪不由爲李牧感到些許不值,堂堂青史難尋的趙武安君,被後嗣偷偷摸摸瞞了十餘年,才一上崗就被迫卸甲歸田,從此主管起雞生蛋,羊出羔這類雞毛蒜皮的瑣事,還真是嗚呼哀哉……

他嘿嘿傻笑起來,笑得小穗兒毛骨悚然:“公子,你是想到甚了?爲何從見了雞子起便一直傻笑不止?”

“我笑了嗎?”李恪摸了摸臉,說,“只是突然想到,前幾日和勞戾談天,聽他說季冬之月,萬物復甦,他要與莽一道培發粟苗,還要墾土開田,以備春月。”

小穗兒聽得丈二摸不着頭腦:“此話不錯啊,莫非還有何玄機不成?”

“非也,非也。”李恪搖頭晃腦道,“我只是突然記起,當日從呂丁處取來好些異域作物,總也沒空打理。此次是不是該趁着天時,也幹上一些農活?”

於是又一日後……

“旦,聽聞你去歲長了七寸有餘,如今也算是近八尺的壯漢了,掘土可否賣力一些?這都半個時辰了,地上的坑才止一尺不到,如何安得下竹竿,搭得起瓜棚?”

後宅前院,方寸之間,李恪的房間門窗洞開,由內向外,散發着陣陣熱氣。

旦和小穗兒,還有小巿黎都在院子裡忙碌。旦忙着挖坑,小穗兒和小巿黎則舉着小小的鋤頭,在牆角開闢一塊小小的田地。

李恪是唯一一個堂而皇之呆在屋子裡的人。

只見他披着鶴氅,單手支窗,正以某種人嫌狗不待見的方式遙控指揮。他的另一隻手也不閒着,提溜着簇新的木質水壺,有一搭,沒一搭,往身邊的木槽澆水。

那木槽長得很是奇特,一丈來長,一尺來寬,截面爲梯形,分作上下兩層。上層深切寬,填滿了土,下層淺且窄,其內中空。

李恪衝着上層澆水,一旦把土壤澆透,就會有涓涓細流順着開鑿在底部的孔洞流入到下層凹槽,絕不讓土壤過分溼潤。

他管這叫立體農業培養槽,旦管這叫食槽,小穗兒則喚作漏槽,總之,它就是一個毫無特色的長條形花盆。

花盆是用來育苗的,細細的兩壟分別栽上胡豆、胡瓜、葫蒜和苜蓿,反正都是些好生養的品種,只要種子還有活性,再小心分開間距,李恪還是有把握讓它們長出幼苗來的。

等到開春,大蒜和胡豆就留在院子裡栽培,苜蓿高產,適合丟去田裡試種,胡瓜不佔地,旦正在爲它拓展天上的生存空間。

說到拓展生存空間……李恪的眉角挑了挑,惡形惡狀訓斥出聲:“猛士君,您怎麼又歇下了?看看人家小巿黎,從頭至尾可是一刻都沒歇過!”

偷奸不成,叫人逮個正着的旦怒不可遏,振聲反駁:“昨日落雪,今日凍土!這院中土地堅若磐石,你叫我掘坑還則罷了,還不許我偶爾歇息?”

李恪撇了撇嘴,滿臉不屑:“我早讓你煮水潤土,是你自己說勿需如此麻煩……”

“你那時可未說要掘地兩尺!”

李恪被旦盯得心虛,扭開眼神輕聲說道:“歇息就歇息,昂揚大漢連小巿黎都比不過,怎還有理了?”

旦覺得自己快瘋了,丟下鋤頭嘶聲咆哮:“巿黎那鋤頭僅有巴掌大小,整三分地都是小穗兒一人開墾,你如今拿巿黎說事,莫非癃目了不成?”

猛虎嘯閭里,其聲震賈徒。呂丁恰隨癃展邁步入院,一聽旦的咆哮,登時就傻了眼。

“若是幾位事忙……我不若晚些再來?”

……

門窗緊閉,閒聊攀談。

李恪換了一壺水,繼續澆着自己的花,呂丁也不見外,自顧自尋處安坐,含笑看着李恪忙活。

“恪君屋中百樣別緻,就連這灑水之物亦是與衆不同。”

“灑水之物?”李恪揚了揚手裡的木質水壺,“此物名花灑,學自蓮蓬之形,我昨日才叫展叔製成,又不是甚貴重之物。你若喜歡,贈你便是。”

呂丁哈哈大笑道:“君子如何能奪人所愛?”

“呂公果然不同以往,多日不見,都自稱君子了……”李恪擡起頭,一臉調笑。

呂丁臊紅了臉,當即正身,拜了個五體投地:“初時不知恪君所慮,羞煞!愧煞!”

事實上,這是自那日喬遷之後,呂丁第一次登李恪的門。

喬遷之後,李恪迎了田嗇夫囿,又去了句注軍市買奴,回裡之後,正碰上山老丈口稱呂公。因爲怕呂丁太過招搖,以致吃虧,李恪就提點了幾句,讓鄉里們收了口風。

他哪知道,這是呂丁人活至今唯有的一次世人景仰。

結果景仰未有兩日,鄉里口風皆變。呂丁四處一掃聽,探來是李恪從中作梗,自然是怒不可遏,當天便遣人送來一封絕情書,還是血書……

李恪自覺沒有解釋的義務,又正兼水車事忙,也就由着呂丁撒潑,一來二去,就過了大半個月的時間。

如今呂丁既然登門,自然是已經把事情想明白了。

李恪嘆了口氣,擡手指了指書架:“你的血書在架上,連帶那紫檀的木櫝,完璧歸趙。”

呂丁如蒙大赦,一骨碌爬起來收回血書,這才放下了心中大石。

“當日鄉里一聲呂公,喚得我神智皆無。直到前日,忽有裡中無賴尋上門來,說要將我妄自稱公一事報與鄉縣,我這才如夢方醒……商賈賤籍,便是如今人人稱公,我又豈能一樣?”

李恪走上前,安慰地拍了拍呂丁的肩:“大秦重農抑商之勢由來已久,非一朝一夕可變,你也莫要庸人自擾。”

呂丁自嘲一笑:“我省的。若不是恪君察覺得早,我這會兒怕是已被鎖拿入獄,如今慶幸還來不及,何來煩擾?”

“如此便好。丁君,你此來不會只是爲了致歉吧?”李恪好奇問道。

“我知恪君乃大度之人,致歉一事必無疑慮。有此一來,是爲向恪君道別。摺疊之器已然完工,如今車馬皆備,下市之前,我便要北上游商了。”

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一二四章 投入重注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七一零章 低調的劉季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獵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這麼重麼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二十二章 誰聽誰的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九六章 小孔成像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一八零章 明恥教戰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