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

bookmark

裡典服最終也沒能追上早出的田吏全,莽和勞戾也沒能真的回來家中。

李恪坐在房裡枯等了一夜,直到日出時分,卻意外等來了熬過藥效的田嗇夫囿。

他從辛府聽聞了田畝的襲擊事件,因爲擔心李恪憂思過重,特意跑來安慰。

李恪倒不至於有什麼憂思……

莽和勞戾算得上得力,但畢竟只是兩個從奴隸市場買來的隸臣。更何況他們每日忙活耕作之事,入府一個多月,連話都沒和李恪說過幾句。

只是春耕正在日程,在這種關鍵時候卻少了他們兩個。

家裡剩下的人當中,癃展行動不便,小穗兒和小巿黎當不得勞力,他不想讓嚴氏過度操勞,數遍全府,居然只剩下他和稚姜。

也就是說,時隔多月,上造恪又要下地幹活了……

幸好田嗇夫囿雪中送炭,聽說此事,當即承諾要送給李恪兩個隸臣。

農學大師家的隸臣啊……李恪大喜過望,拜謝深揖。

之後田嗇夫囿就回了鄉治,那兩個承諾的隸臣也在下市前後到達,一名勤,一名豐,田嗇夫囿對他們的評價是精於農事,體健,斗食。

斗食就斗食吧,李恪覺得自己還不至於被兩個大肚漢吃垮財政,當即就讓小穗兒帶着他們,連帶一起送來的私信、奴契和轉讓憑文,去裡典服處辦理入籍手續。

那封私信是田嗇夫囿託李恪交給裡典服的,要求他明日一早,去往鄉治接令縣諭。

端月初四,春雨。

裡典服坐着郵人錄的馬車急急出閭,停歇了一日的裡中春耕也在熱火朝天的氣氛當中重新啓動。

護田隊和護裡隊皆已組成,包括精壯鄉里、隸臣,以及領袖的少吏在內,每隊都是二十之衆,各人掌弓佩劍,志氣昂揚。

裡吏楚和伍老訾帶着護田隊守在田畝處的小道上,凡身攜利刃、農具者,除鄉里外皆要校檢驗傳,待到驗明正身之後,方能在田野行走。

監門厲也難得敬業,他停了飲酒,整日夜抱劍守在哨所,垣牆各處也散佈開精幹的人手,謹防有人翻牆入裡。

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因爲秦律早有規定,凡秦人擊盜,捕盜等同於殺敵,除開應有的爵位以外,每顆匪首還有十四金的獎金嘉獎。

鄉里們不奢望能從少吏手中奪來功勞,但裡典服和李恪配合多次,一早就許諾了賞金的歸屬,少吏不佔一分一毫,參戰鄉里均分共享。

眼下……就只等着不開眼的暴民們,故地重遊了!

……

入夜,雨歇,天有陰雲,牛羊入圈。

裡典服自鄉治歸來,一回來就把童賈老丈、辛凌、憨夫和李恪一同請到府上,在四盞油鐙的照耀之下,正色宣佈了縣裡諭令。

“令,今徵樓煩縣苦酒裡甲什貳伍三四,叄伍三四共計四宅,用以將作獏行,箇中事由,着苦酒裡田典妨監之!此令,始皇帝二十八年,孟春!”

“令,查苦酒裡田典妨者,踐更於縣治,出而未返,特令官大夫童賈,代其監管,不得有違!此令,始皇帝二十八年,孟春!”

一連兩道諭令指向同一件事情,童賈老丈當即擺手深揖,弓着腰,雙手接過諭令。

李恪很納悶,徵辟空宅的事情明明只和辛童賈一人有關,也不知裡典服爲什麼要連他一起叫過來旁聽。

莽和勞戾至今也不知死活,李恪心裡對裡典服多少有些怨氣,再加上雙方以前的恩怨,能不和他打交道,李恪就一點也不想和他打交道。

可是裡典服心裡更納悶。

獏行的事果然是真的,可是縣裡的諭令爲什麼要通過田嗇夫囿來轉發,還是那種有限的全權代授!

在獏行事,在苦酒裡,在句注鄉倉,田嗇夫囿可以用縣府的身份隨意發令,甚至能在全縣範圍內代爲發徭。

以裡典服對三位縣官的瞭解,這樣的授權簡直是不可理喻!

更重要的是,這所謂的獏行顯然已經被縣裡列爲重點項目,其中所代表的,自然是大大的功勳!

田嗇夫委派直屬的田典沾些因果算是情有可原,可是田典妨不在,田嗇夫囿卻繞過他,直接叫一個沒有吏身的官大夫來代行職權……

這算是幾個意思?

是要將他徹底排除在外?還是要他謹守本分,只管耕作,不管收成?

他可是裡典服啊!兢兢業業半輩子,何時讓過眼的功勞從身前溜走過?

所以他這次把憨夫、辛凌、李恪都叫來了,就是要當面問問清楚,這件事裡,到底有沒有他的一席之地!

思慮至此,裡典服猛地爆發出全身氣場,高居正席,以威嚴的目光掃向憨夫。

“憨夫君……”

憨夫作揖:“請裡典示下。”

“獏行一事,到底是何人主持?”

“以樓煩縣府主持,田嗇夫囿監管,具體工程,則交由我小妹與恪君打理。”

憨夫的小妹就是辛凌。

從名義上來講,他與辛凌遷居苦酒裡,本就是頂替了辛童賈長孫和小孫女的名籍。

這種事於秦律不合,但高爵貴戚們常這麼幹,而且誰也不拿違律當回事。因爲大秦的傳統就是貴人起於微末,連皇室都喜歡把皇子甚至嫡子送到窮鄉僻壤去感悟國本,勳貴們自然也要響應號召,上行下效。

裡典服不知道這裡面的彎彎道道,在他看來,憨夫知無不言,態度恭順,所以他滿意地點了點頭,又把目光轉向辛凌。

辛凌就靜靜地站在那裡,腰板筆直,面無表情,一雙美目似是無神,卻又像從方方面面鎖定了裡典服的氣機。

高高在上,如神俯瞰!

裡典服覺得坐臥不安,忍不住就想起去歲天使蒞臨時,蒙毅在閭門處審視他時的那種目光。

那種久居上位者的目光!

裡典服慌了,偷偷嚥了一口口水,當即放棄盤問辛凌的打算,趕忙就把目光挪到李恪方向。

“恪君,獏行究竟何物?”

“且讓我爲裡典解釋一下獏行的原理。”李恪微微躬身,朗聲說道,“機關獸獏行,設計高度是十丈,結合底座,全高估計在十二至十四丈之間,全重預計超過四十萬斤。至於具體的尺寸,得等到最終選址,纔可以根據當時水文環境,結合重心和動力運算來進行最終的確定。現已知獏行將立於治水,以水力推動,日夜不竭。”

李恪深吸一口氣,繼續喋喋不休。

“獏行的運行原理大致是這樣的,以治水的動能推動輪機,帶動輪機旋轉,並在過程中將動能轉變爲勢能,再由最高處重新迴轉成動能,這樣便可以達成由低向高汲水、灌溉的設計目的。我們爲此做了詳盡的計劃,眼下正準備……”

“恪君!”

李恪怏怏停下話頭,無辜地和裡典服對視:“裡典,若是連這些基礎之事都不能明瞭,您可無從參與到獏行之事中來啊!”

裡典服險些破口大罵,但他卻怪不到李恪頭上。

獏行籌備數月,李恪曾三番五次和他說起過獏行之妙,只恨他不能先知先覺,這才導致眼下的被動之局。

李恪心裡是念着他的,既如此,他又如何能怪罪李恪?

裡典服只有強顏歡笑:“恪君,機關之事我不甚明瞭,可否說得直白一些?”

“這已是最直白的說法了呀。”

“我是說,根由!萬事萬物皆有因果,若是知因,必可明果,恪君以爲然否?”裡典服拼命暗示。

“根由啊……”李恪皺着眉頭想了一會兒,終於展顏一笑。他說,“勢能又稱重力勢能,其根由是物體質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本領越大,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其最基本的表達式爲,重力勢能約等於物體質量乘重力系數乘物體高度,其中重力系數當代以九數退位八,至於爲何會用此數,想來裡典事忙,是不想知道這些瑣碎的。”

“原來是九數退位八!”裡典服欣然道,“你等且去,縣裡既以重任託付你等,你等切不可怠慢!”

衆人齊齊拱手高唱:“唯!”

第四八一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加更特告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五六二章 咸陽亂局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八章 退禮風波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五三五章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當代用法第七十二章 工作報告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一八九章 錦衣還鄉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四四二章 墨家秘窟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三九六章 商之大道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二九五章 祖龍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五七九章 仙術與巫術的區別第六章 神奇樹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