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

李恪當然知道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發生在昭襄王時期,秦國以五十萬大軍對陣趙國四十五萬,戰役過程一波三折,陰謀陽謀一刻未停。

最終,秦軍戰死泰半,趙軍全軍皆沒,白起成就人屠之名,天才趙括成了紙上談兵的蠢材,而與李牧齊名的廉頗更因爲小人進讒,幾乎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李恪不否認這一戰在戰國曆史乃至華夏曆史上所佔據的分量,可它和墨家有什麼關係?

一身白衣的辛凌站得筆直,山風拂過,衣袂飄揚,宛如九天仙女,可她嘴裡吐出的話卻是冰冷的,撞進人的耳朵,叫人身處盛夏之時,依舊如墜在冰窟當中。

“長平一戰,秦趙皆用盡全力。白起以兵鋒之盛四散圍剿,公子括穩紮穩打,步步爲營,多次在局部滅卻秦軍,使白起焦頭爛額,苦不堪言。”

李恪聽得一愣一愣,好好的長平一戰,人屠白起的揚名戰役,怎麼在辛凌嘴裡說出來,趙括卻更有名將之姿?

只不過古今有別。

長平之戰距今不過五十來年,或許在這個時代,對這場大戰的看法與後世有所不同,所以他不說話,只是安安靜靜聽着辛凌講古。

“白起此人用兵勇猛,卻不得章法,然其心性堅韌,從不爲死傷所動。秦軍以大死傷完成穿插,截斷趙軍糧道,將趙軍圍困於長平山地。彼時趙軍無糧,秦軍無兵,昭襄王親到河內盡起士伍,兵髮長平,而趙孝成王昏聵無用,眼看趙軍糧盡,偏卻死守邯鄲,寸步不移。”辛凌嘆着氣說,“後公子括死於陣中,趙軍士卒互殺爲食,兵困四十六日後,舉兵降秦。”

看來這就是長平之戰的全過程了……

李恪長嘆了一口氣,突然發現在辛凌的敘述當中,墨家似乎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過。

他奇怪問道:“辛阿姊,長平戰事早已是陳年過往,你今日說與我聽,莫非那公子括是墨者?”

辛凌極乾脆地搖頭否認:“公子括學於兵家,與墨家並無干係。長平之戰時,墨者各爲其主,其中鉅子離便在白起帳下,任御使監之職,負責督辦糧草軍械。”

李恪更奇怪了,御使監就是史祿的職務,大體上相當於大軍的後勤總管。

這樣的官職雖說算不上微末小官,但一個鉅子負責這種項目,似乎又與辛凌此前所描繪的墨家大勢全然不符……

如果史祿的兒子犯了法,始皇帝會發令特赦麼?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別說史祿的兒子犯法,就算史祿自己犯法,也不可能入得了始皇帝的眼睛。

於是他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鉅子離是因爲腹?弟子的身份才被選爲鉅子的,本身並不具備太高的才能,留在秦國也不像上任鉅子那般受到重用,所以纔會有大量墨者離秦自處。

也就是說,腹?獻祭了自己和兒子兩條性命,促成了墨家統一,但鉅子的大權卻被三墨九子攫取,身爲新鉅子的離在那時並不得勢!

李恪在心裡腹誹,這算是從虛君自治轉遍成虛君內閣了?

他的情緒沒有瞞過辛凌,辛凌也是苦笑滿面,說:“時任墨家九子,三位假鉅子,還有鉅子離,墨家名爲一統,實則化爲十三……”

“天爺誒!”

辛凌傷感地說:“正因鉅子離無用,長平戰後,永錄裡外,墨者七百四十七人,連機關樓十三座,盡數擋在了秦弩與趙俘之間。墨家精英一夜損盡,秦國與墨家也由此結下了血仇……”

李恪目瞪口呆,結巴着說:“擋……擋在秦弩……擋在人屠白起面前?”

“墨家義在非攻,周時諸國爲大義而戰,墨家尚且輔之。然殺降卻非義戰之舉,墨者聞之,競相而往有何奇怪?”

李恪苦笑道:“可那是人屠白起啊……”

辛凌搖頭道:“義之所在,便是長平之戰生在今日,我也會去。”

李恪長嘆一聲。

後面的事已經不用問了。白起殺降,趙國大衰,從此退出爭霸天下的舞臺,而那七百四十七位墨者,想必也和那二十萬趙俘一起,被埋葬在永錄裡的萬人坑當中了。

李恪以爲故事至此告於段落,站起來,打算對着辛凌深揖作別。哪知辛凌檀口一張,又說出一個駭人聽聞的消息。

“長平戰後,天下皆驚,鉅子離自刎謝罪,鉅子之位傳至齊墨,墨家一統不足十載,又行三分。而留在秦國的墨者一夜之間辭官背國,其中多數連夜出秦,有數十人以墨衛自居,潛於市井,開始刺殺秦國官員。”

“刺殺?”

“從此之後墨衛大盛,墨者勢衰,天下刺秦之舉,除荊軻外,十有六七皆墨衛所做,其中又以齊墨爲盛。”

李恪已經不知道自己該擺出什麼表情好了……

墨家居然彪到這種程度,以一個學派,對抗一個王朝!這樣的墨家,居然至今還能堂而皇之存在着,而且墨褐草履,一點不知道隱瞞身份。

始皇帝還給扶蘇配了個墨者做媳婦,這是巴不得自己的長子死在榻上麼?

他忍不住問道:“大秦如何應對此事?”

“昭襄王大怒,自此疏遠白起,兩年後又以畏戰將其賜死於杜郵。白起死後,昭襄王遙封鉅子晉少良造之爵,百世而襲。又賜天下墨者學子籍,準其在大秦暢行無阻。然墨家再無歸秦之心,數十年內,無有一人在秦爲官……”

李恪徹底無語了。

這可是舔狗啊……嬴姓趙氏,大秦至尊,爲了墨家歸秦幾乎放下了全部身段。

怎麼可能!

理智在告訴李恪,這一切都是假的,但辛凌的表情又告訴李恪,這一切千真萬確,二者在李恪的腦海裡爭鬥攪鬧,突然從記憶深處跳出了一副圖板,兕蛛!

“兕蛛是否皆在大秦?”

Wшw★ttka n★c o

“相里子當年爲大秦設計兕蛛,共計十二尊,均在大秦。”

“其他諸侯無有?”

“陰陽爐費銅頗多,兕蛛一尊抵戰甲千領。諸國皆無秦之魄力,殊不知三五年不鑄錢幣,苦民衆而興國力,何費之有?”

李恪終於明白了。

他那位前輩留下了巨大的財富,這是一個已經闖出名聲的墨家,一個大秦即使當了舔狗,依舊可望而不可及的墨家……

這一切,都是因爲蒸汽機!

蒸汽機並沒有大規模改變歷史,卻已經徹徹底底改變了人心!

大爭之世,大有可爲!

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一五九章 樓煩雄城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五一一章 用力過猛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四七九章 人行於道,有犬吠聲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七八零章 澠池會之三,尊榮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七章 烈山神鐮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