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

bookmark

秦時的溝渠建造大致要經歷如下流程。

其一,開溝,也就是馭使民力在河渠線上開鑿出溝的粗坯,長、寬、深基本齊備,只是缺乏夯實平整,聯通田渠。

這一步大約佔據全部工程施工量的二成,開鑿而成的粗坯並不具備開渠條件,因爲兩岸河堤未建,湍急的水流一旦涌入,會沖垮堤岸,形成人爲洪災。

所以工程的第二步便是版築夯實。

這一步需要把特殊配比的夯土貼合到河堤渠底,貼合一處,夯實一處,建成寬闊平直,不易滲水的成堤。

這一步佔據全部工程量的五成,最重要,也最費工費時。此時的成堤已可使用,只是不耐久用。

爲了久用,河堤需要進行第三步加固,栽樹。

茂密的護堤林會被栽種在堤壩之間,經過幾年生長,根鬚糾纏,取代夯土的固化,成爲河堤真正的抓手。

到了這一步,這條河渠纔算真正竣工,接下來的開溝連田,引水灌溉之類都是收尾的小事,隨時可行,不在規劃。

李恪這次的考題涵蓋前兩步,直到夯土成渠,不需栽樹,屬於他的工作就完成了。

而這兩步,他打算用機械化來完成。

胡陵有完備的金屬鑄造業,又有大量墨者可爲助手,霸下上有完備的鍋爐室和汽機室,完全有條件臨時組合出一臺開渠、夯渠一體的機車來。

只是這件半洋不土的事情從古至今不曾有人做過,李恪腦中缺乏參考,所以整個施工步驟,他還需要好生思量一番。

回城之後,李恪佔下官舍,獨居正室,精挑細選的八十位趙墨在一個時辰內前來報道,三十人隨由養等人開始趕製測距索和量角器,準備用以外出製圖,剩餘五十統歸儒一人指派,等候任命。

李恪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一會兒就丟出幾塊牘板,全是標註了尺寸的齒輪、齒杆、曲軸、以及用於構架結構的機關底板。

這些都是標準結構,李恪又按幾個檔次採用了標準尺寸,儒要以此教授他們製圖技巧,還要順便普及標準化作業的基本常識。

經他們復刻,又通過儒檢驗的圖板會在第一時間送去工坊加工成備件,而成圖之人,同時成爲那一款備件的具體監理。

旦夕之間,整個趙墨便如巨大的機器般轟隆隆轉動起來,三子震驚茫然之餘,隱約覺得無論是李恪,還是被他選來作爲主管的由養、儒等人對手上的工作都分外明確,似乎早已駕輕就熟。

這種感覺令他們百思不得其解。

同樣令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還有李恪的工作方法。

自從考題開始一來,李恪就變得足不出戶,一份份圖板流水般從那間封閉的房間傾瀉出來,間或還有幾塊木簡,大多寫着零部件的材質或工藝要求。

他的背後有一座機關秘院麼?

根本不需實物參考,每張圖竟也能栩栩如生。

更重要的是,鉅子一物,自古便以精細聞名,李恪連實物都不曾見,如何能保證這些畫上的鉅子能緊實地勾連在一處?

三子的疑惑持續了四日。

第五日,儒向房中的李恪回報,所有規格備件皆有一批成件出爐,數量各十餘枚,李恪在一個時辰後送出第一份結構圖,木牘的邊角上清晰寫着【基礎傳動結構掛板】。

儒開始組織人力組裝掛板,更多的墨者被聚集起來,官舍依然不敷使用,三子急急跑去縣牙借地,空無一人的縣獄也成了墨家的裝配車間。

又過了一日,第一組傳動掛板在儒的指導下組合成型,三子有幸在旁觀瞧測試,只見儒制了一個臨時的踏板,以單腳踩踏,平躺的掛板尚未封板,一俟有外力傳入,聯動的齒輪當即便攪動在一起,自前端凸起,將踏板的力傳導到後端凸出。

那鉅陣的佈局是如此的簡潔美麗,三子恍惚以爲自己看到了密傳機關書當中的絕妙構畫!

那皆是墨子的手筆,古往今來,唯假鉅子可在遼東一觀,而真正能從中感悟些許,並且融會貫通的更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三子突然想起來,辛凌曾言,李恪不須去遼東,亦可以勝定假鉅子之爭!

他們第一次正視起辛凌的話。

三人驚疑不定地相互對望,又突然聽到儒的喝罵。

“丙七型,庚二型鉅子皆有卡頓,所有備件回爐銷燬,監理罰抄《節用》百遍。”他一瘸一拐走到掛板邊上,一揚拐,將這件衆墨視作珍寶的半成品打飛,打散。他冷聲道:“尚無任令者,現在便去尋出先生之圖,好生琢磨,誰先將圖製出來,誰便取代此二監理之位!”

衆墨瞠着目看着飛散一地的零件,又看着被儒一拐抽至變形的輕薄的掛板底座,有幾人當時便紅了臉。

“如此精巧之物,你竟尤不滿意,我等必要去恪君處告你!”

“告我?”儒氣笑道,“去吧。你等不知先生脾性,若是讓他知曉有備件卡頓,且看他會如何處置!”

三子站在人羣之外,理智地沒有就此事發表任何言論。

他們隨着狀告的墨者們一道去到李恪房前,看着他們在房門外喊了半個時辰,好容易纔將睡眼惺忪的李恪喊了出來。

李恪揉了揉眼睛,奇怪地看着被衆人擁簇的儒:“何事?”

“稟先生,基礎掛板試行,丙七處百轉三次卡頓,庚二處一次卡頓,兩次脫齒,我已令將此二處備件回爐銷燬。”

“卡頓,脫齒?”李恪惱怒地瞪了儒一眼,冷冷說道,“儒,你自獏行起便任主管一職,行事便如此莽撞麼?”

衆墨頓感提氣,亂聲喧譁:“就是!百轉僅有一二次細微頓挫,對運行全無影響,何來如此莽撞!”

誰料李恪根本無視他們期盼的目光,自顧自繼續說:“你如何能確定是丙七、庚二的問題?全部備件統一銷燬,包括底座,一切圖板重畫。我再予你三日,三日不成,我自己去做。”

儒當即單膝跪倒,高聲唱喏:“三日不成,儒定提頭來見!”

“去吧,我等着你的頭。”說完這句,李恪打了個哈欠,轉身又關上房門。

庭院之中一片寂靜。

寂靜當中,儒惡狠狠起身,狼一樣的眼神掃過衆墨:“你們要尋先生,這便是先生的答案!自今日起,曉則起,夜不昧,軍令毀於何人之手,我先斬此人,再做了斷!”

三子在儒森冷的語氣中齊齊打了一個冷顫,心中登時升起明悟。

他們上當了!

李恪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師兄可以教養出來的!

甚至於……他根本就不是當今存世的任何一個墨者,能夠教養出來的!

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七六五章 武關之七,請賜教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四四二章 墨家秘窟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六九零章 巢公和許由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一八零章 明恥教戰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三八八章 牛頓力學原理實驗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七一零章 低調的劉季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七十二章 工作報告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