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

bookmark

木牘上是一段河流。

更確切地說,那上面是一幅水利工程的設計圖。

秉承秦時普遍的畫圖風格,這副設計圖上鳥語花香,生民奮力,各種圖景以簡筆勾出形貌,看上去栩栩如生,唯一缺少的只是嚴謹。

所以李恪看得彆扭至極。

他歪着腦袋辨認半天,好容易猜出圖中河流就是面前這段泗水,千百民夫順着圖板由上至下挖掘,寬闊如水道的河渠跨過原野,直通向兩座山間天然形成的蒼翠谷地。

這是要引渠灌溉?還是引渠泄洪?

這兩座高山又是什麼山?不會是太行和王屋吧?

李恪腦門上冒出冷汗,舉着板牘求助葛嬰:“敢問,這兩座山……”

“胡陵向西七十里,一曰昭山,一曰陽山,兩山之間凹陷如谷,乃是絕佳的泄洪之地。”

李恪長長哦了一聲:“感情這幅圖畫的是泄洪渠!”

葛嬰看着李恪,失望地嘆了口氣:“我卻忘了,師兄多年無有音訊,必是帶你隱姓埋名,又如何能接觸到精妙的山川地勢之圖。”

李恪一臉憋屈無處發泄,四下尋找起慎行的身影。

老頭就在不遠處,絕對聽得到李恪和葛嬰的對話,不過他現在正忙着觀察一處樹梢上的鳥巢,在談話結束之前,大概沒有空閒摻和進來。

李恪恨不得以頭戧板,卻只能昧着良心道:“此圖甚是宏偉,百里之地藏於一圖,委實叫人難以想象。”

葛嬰又嘆了口氣,牽着李恪的手說:“恪,泗水毗於胡陵,本是天造之沃野。奈何獨山、微山二澤過於臨近,地勢又有高下之別,每年冬日凍水,引來春澇,夏來多雨,又有夏汛。一歲二澇之災,鄉里空守寶地,卻只能以商賈爲生。”

“胡陵不富?”

“胡陵之富,乃商賈之富,非農耕之利。鄉里們尚墨崇學,我等亦想回報鄉里,可直到聽聞你等在雁門興建獏行,我等才恍然大悟,水利,千秋之利也!”

李恪揚了揚手中圖板:“所以你等畫了此圖,欲照圖施爲,興修水利?”

“墨者不擅水文,我等之中又有何人能畫出這等宏圖?”葛嬰搖頭道,“此圖乃是我等延請鄭地水工傾力所作,成圖於半月之前。奈何春澇已過,夏汛臨近,一月之期,縣牙已不足以廣發民力,成就此渠。”

李恪面色古怪道:“所以你等廢物利用,就打算以此圖爲題?”

“如何能說是廢物!”葛嬰呵斥道,“此圖姑且爲你考題,若你能成自然甚善,若你不成,今冬我等便廣發民力,定會將此渠修成!”

李恪敷衍地點了點頭:“言歸正傳,既是考題,我可用之物爲何?”

“金資,物料,趙墨全體,凡胡陵可出之物,你皆可取。”

“民夫幾何?”

“四里民夫,計不足三百。”

“縣牙可是阻力?”

“我等與縣長曆來交好,此事利於千秋,更可爲其升遷政績,但凡他可做之事,絕無推脫。”

“也就是說。”李恪抻了個懶腰,懶散散說道,“一月之期挖掘七十里河渠,引水泄洪,澤灌兩岸。我手中物料敷用,百工敷用,唯民夫不敷用,可對?”

“正是!”

“明白了,一月之後,我便將河渠交予你等。”

葛嬰目瞪口呆道:“你可知此事之艱?”

“成則河渠疏浚,敗則粗坯殘局,反正你等早晚要建,便是不成,也無礙吧?”

李恪無所謂的態度讓葛嬰吶吶難言,不過李恪說的確在點上,實際上,之所以會把這件百年之事拿出來做考題,三子的依仗也正是李恪嘴裡的理由。

成亦喜,敗亦喜,除了徒費些金資,無論李恪做到什麼程度,趙墨都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他搖了搖頭,苦笑說道:“既然你接下此事,我等敬候佳音。”

……

拱手恭送三子離開,李恪將那塊圖板隨手丟給趕車的風舞,走到慎行身邊。

“老師,三子走了。”

慎行戀戀不捨地放棄尋找水中游魚,回過頭,長鬚飄飄,雲淡風輕:“爲師知道他們走了。”

“四下無外人,老師是不是爲我稍解疑惑?”

慎行尷尬一笑:“你天資聰慧,能有何惑?”

“譬如說,雁門之事,他們到底知曉多少?”

“獏行一出,天下震驚,他們皆知曉,你對墨者行事助臂甚大。”

“助臂?還甚大?”

慎行哈哈大笑:“爲師雖爲三子忌諱,於趙墨之中卻仍有擁護,千里之外的故事,我想讓他們看不真切,此事於他們,便會如鏡花水月。”

李恪不解道:“何以至此?”

“恪誒,若他們早早便知獏行是何物,又該如何相信,你乃癃展業徒?”

“展叔的身份這般重要?”

“癃展意味你心向胡陵,爲師意味你心向蒼居。可記得爲師先前之言,此事若有爲師插手,你便是才幹再具,三子也不會擇你。”

李恪不免意興闌珊,喃喃說道:“權勢啊,當真是愚蠢的東西。”

慎行在旁勸慰道:“九子有九子的立場,鉅子有鉅子的立場,在你顯出足以令墨家歸一,且如往昔般昌盛的才幹之前,九子立身於三脈,並無不妥。”

“老師所言甚是。”

“不說這些掃興之詞。”慎行擺了擺手,“這最後一題,你可有解?”

李恪不屑地笑了笑:“財物皆備,人力不足。若是去歲今日,我還真拿不出辦法,不過如今嘛……”

“如今你當如何應對?”

李恪笑而不答,擡起頭對着一旁的風舞說道:“風舞,回去後便將由養、靈姬召集起來,你三人各選精幹墨者十人,勘探渠道,此事限定十日之期。”

風舞振奮拱手:“先生,是依照此圖麼?”

“那張廢圖裱起來掛在高處,你等休要受了影響。”

“嗨!”

李恪又看向辛凌:“師姊,可願助弟一臂之力?”

辛凌遺憾搖頭,淡淡說道:“此事我不宜插手。”

“也罷……勞煩師姊爲我選出精幹墨者三四十,就交予儒統帶。諸多事體,我手邊需些差使之人。”

“此事可也。”

慎行好奇道:“我觀你胸有成竹,莫非已有腹案?”

李恪對着慎行狡黠一笑:“老師,您也有兩件任務。”

“爲師亦有?”

“其一,風舞他們不日便會勘探出渠道首尾,那昭山、陽山中的新生堰池,還請老師代爲命名。”

慎行撫須大笑道:“此事甚和爲師心意。你且說,第二件事又是何事?”

“第二件嘛……我準備拆了您的寶貝霸下。”

“噫!”

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二八九章 白日晝寢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七十章 天使來了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獵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六八三章 背刺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一,氐日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