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

bookmark

簇新的關樓之中薰香飄渺。

蒙恬命人點了龍涎香,因爲此香能平心靜氣,用在此時,恰如其分。

親衛已去了陰山校尉府傳召軍侯艾敬,兩地相距六十餘里,快馬來回一個時辰足矣。

而他已經等了將近一個時辰。

過程中,他傳召了駐守此關的二五百主,想要問明關隘情況。

那二五百主是個憨子,打戰或許勇猛,說起話來卻顛三倒四,一會兒說仙人下凡,一會兒說聖人顯靈,他耐着性子聽了半天,最終還是一頭霧水地把人轟了出去。

不過那二五百主倒是說了,主持關隘營建的是將作寺派來的一箇中侯,名喚蕭揚。問題是蕭揚不見了,親衛問便了關中將佐,也沒人知道他的去向。

蒙恬恨得牙癢,可也知道好事多磨。他強迫自己靜下心來,閉目養神,只等着艾敬登臨。

不一會兒,艾敬求見。

“下臣艾敬,見過將軍!”

蒙恬慢慢睜開眼睛,一入眼,看到一個圓球似滿臉油汗的虯髯漢子,不由發怔。

“你便是陰山校尉留下來守土的軍侯敬?”

艾敬的聲音鏗鏘有力:“正是下臣!”

蒙恬不由回想起司馬欣帳下幾員大將,陳旦勇猛無鑄,始成堅毅忠誠,還有兩位雖說資質平平,但勝在果敢守令,唯一那個帶着斥候在草原迷路的庸才算不得司馬欣帳下,是楊奉子把陳旦調走之後硬塞過去的。

不成想,強將手下也有弱兵……

蒙恬搖了搖頭:“軍侯敬,你可知我喚你來,是爲何事?”

艾敬想了想,很硬漢地抱拳行禮:“秉將軍,那妄言的諫書與下臣全無干系,還請將軍明察秋毫!”

“嗯,那諫書……什麼諫書?”看他一臉堅毅的樣子,蒙恬險些被他繞進去。

艾敬也有點懵,懵着懵着就忘了自己的硬漢人設,抱拳的雙手收回胸前,搓來搓去,點頭哈腰:“將軍莫不是爲下臣遞送的那封諫書而來?”

“究竟是甚諫書?還是你遞送的?”

“就是那封墨家鉅子的戰策諫書呀,將軍不知?”

“戰策……墨家鉅子?”蒙恬猛地睜大了眼睛。

“正是鉅子恪爲匈奴之戰遞的諫書。他說大軍盡佔河西之地,可以主力向陰山佯動,誘敵聚兵,再精選一支偏師自西繞過山區,直插匈奴發端之燕然山,攻佔海日特米尼原。海日特米尼原是草原南端最緊要的冬原,失卻此處,南匈奴再無過冬之法,必定要向北退卻,這時偏師再偷摸着回師陰山,與主力大軍兩面夾攻,以陰山之地勢,盡殲匈奴大軍於河南地……”

“這時他在諫書中說的?”

“是啊,下臣看過,大意如此。”

“你將諫書予了何人!”

“鉅子恪催得甚緊,說要趕在大軍開拔前交給將軍,不然等大軍勝了,匈奴遠遁,就再無機會殲其主力。所以下臣便命親衛越過司馬校尉,直接交在了楊將軍處,想着楊將軍身爲副將,怎麼着也離將軍近些……”

艾敬的聲音越說越小,因爲蒙恬的樣子,狀要噬人。

蒙恬捏着劍深深吸氣,又深深吐氣,如此三次,才把那句“楊奉子誤我”壓在了喉嚨口。

他換上和顏悅色的表情,對着艾敬笑得一臉猙獰:“軍侯敬……”

艾敬狠狠打了個激靈:“將軍切莫如此,下臣瘮的慌。”

帳內侍奉的親衛甲士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蒙恬無奈地瞪了這胖子一眼:“休得閒話!我且問你,你說那封諫書是墨家鉅子所作?”

“是……”

“墨家鉅子何以會將諫書遞到你的手上!”

艾敬很無辜:“他在下臣帳下踐戍,事關軍情,自然會遞到下臣手上……”

“你說……他在你帳下踐戍?”蒙恬猛地拔高了音量,“何時之事?莫非……這定襄關……”

艾敬抹了把油汗,嘆了口氣:“不瞞將軍,莫說您不信,此事便是下臣想來,也覺得蹊蹺得緊……”

三十三年初冬,歲首年初,大軍新勝。

因爲司馬欣隨軍出征,陰山校尉府抽調一空,只留下往日統管後勤的艾敬帶着兩千老弱守備營寨,監管施工。

爲了防備有可能出現的小股寇邊,楊奉子便請郡守嚴駿在雁門徵發戍卒,充實邊地。

李恪就這樣來到了定襄關。

艾敬那時正在定襄關中巡視防務,忽聽得有大批車馬自南而來,以爲又是風聲閉塞,不知大秦正在北伐匈奴的遊商,就打算親自去訓斥一番,說不得還能落點謝禮,給留守的將士們換幾頭豬羊。

一駕輕車,滄海駕轅,兩側共有三百健馬,馬上騎士煞氣洶洶。

馬車後頭又跟着百餘輛牛車,每輛車上皆貨物滿載,嚴嚴實實蓋着蓑衣油布,趕車的牽牛的,伴行的看顧的,四五百人清一色都是墨色的深衣與純黑的大氅,而且全無一人說話……

鉅子踐戍,隨行千人!半個墨家皆在其中,蒼居精英抽調一空!

艾敬何時見過這樣的陣仗,慌忙令關上兵卒弓弩上弦,整戈待戰。

然後,他看到車隊在弓弩的射程外停下,有個衣着華貴,掛着一柄閃瞎眼的寶劍的年輕人從車廂中鑽出來,抻了個懶腰,換匹戰馬,由一人牽着靠近關隘。

艾敬問:“你……你是何人?所來何事!”

青年答:“雁門郡,樓煩縣,獏川城,苦酒裡,士伍李恪,奉令踐戍。”

艾敬大怒:“你唬我!哪有人如此踐戍!”

李恪撓了撓頭:“秦律命戍卒自備衣物散碎,兵甲劍盾,我的衣物倒是不多,就是散碎略多了些,畢竟是墨家的鉅子嘛……”

艾敬更怒:“你唬我!墨家鉅子有天賜高爵,何須踐戍!”

“爵位呢,我叫別人繼承去了。學子籍呢,我也退了。依秦律,學子退籍要在學室應試,法家的考覈難了些,我沒過得,便只能以士伍之身踐戍,把這幾年缺失的徭役補上。大致上就是這樣……”

聽着李恪誠懇的自白,艾敬險些從城樓子上摔下去。

從那以後,墨家的鉅子就以一個士伍的身份在定襄關裡住了下來。艾敬倒是不怎麼敢差使李恪,可才待了不到一個時辰,還不曾分配營房所屬,李恪就主動提出,要去修長城。

戍卒是半兵半徭,照理說修長城也是他們的工作之一,並沒有錯。但在實際操作上,大部分地方的戍卒主要承擔的都是守邊的責任,只有犯了錯的,不招待見,頂不上用的纔會被髮配到長城上做監工。

艾敬苦口婆心和李恪解釋了半天,李恪就是鐵了心覺得自己屬於頂不上用的那一類,必須去修長城。

於是,鉅子被派去修長城。

他把那千多個自己管飯的隨從都帶去了,一到工地,衆人就紛紛散開,裝機關的裝機關,架支架的架支架,統管工程的中侯蕭揚怒氣衝衝上前詢問,李恪就命人在空地上鋪開百餘塊工程圖板,認認真真跟他解釋起定襄關的施工規劃。

三個時辰之後,艾敬和蕭揚成了李恪的副手,直到四個月後,定襄關被建成現在這副堪比函谷關的鬼樣子。

蒙恬覺得自己在聽天書。

“軍侯敬,我且問你,鉅子如今身居何職?”

“居何職?”艾敬尷尬地咳嗽了幾聲,“此事……士卒民夫皆遵鉅子號令,從不有違,在此關中,鉅子實與下臣一般……”

蒙恬全不信他的鬼話,敲了敲幾,加重語氣又將問題重複了一遍:“本將是問,鉅子現居何職。”

“將軍……”艾敬的額頭油汗滾滾,“鉅子無爵,亦無過往更戍經歷,便是踐戍的時日也短。那個……仍爲戍卒!”

蒙恬張大了嘴:“你說……墨家鉅子在我軍中踐戍整整四個月……還是戍卒?”

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三六八章 鬼斧神工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五九五章 肇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四四二章 墨家秘窟第四四七章 同牢合巹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三八六章 百人敵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一一零章 事關機密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始皇帝三十五年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