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二章 覲見

bookmark

咸陽宮中一片譁然。

墨家鉅子赴學室考,不成……

這究竟是說大秦學室的畢業考試太難,還是墨家的鉅子名不符實?

墨家,世之顯學!

連墨家鉅子都過不了學室之考,那漫天下爲佐爲史的學室畢業生們,豈不是個個都比鉅子還要博學?

此事滑天下之大稽,傳揚出去,大秦官吏的臉還要不要了!

本在班中偷閒的扶蘇義憤填膺,大步出班,騰一聲直跪在地!

“父皇!兒臣與恪君有舊,此事本不便多言。然兒臣卻知,恪君四歲開蒙,初學儒,至八歲,詩書禮儀,倒背如流!其十三與兒臣相識,家雖貧,卻有滿室的書卷,皆是其一筆一劃,親自默寫!學室號稱諷書五千可爲史,以此說之,恪君便是不曾在墨家求學,其實學也足以過考!”

扶蘇扭頭,獰眉怒視李斯:“以法爲教,以吏爲師!大秦以教民之重責予法家,凡候、司寇及羣下吏,毋敢爲官府佐、史及禁苑憲盜!可法家又是如何做得!丞相口中濫用天恩之徒,法耶!墨耶!”

李信抖了抖袖,當步出班:“陛下,臣與鉅子見過數面,亦多有耳聞。其名揚於世,雁門稱其有墨氏,山東諸郡多其傳說,喚曰天生聖人。其年雖少,然博學,世間無有不知之理,天下無有不曉之事。這等高才過不去學室考,怕不是學識的問題,而是法家的問題。”

緊隨其後,多人出班,有宗室,有宮官,還有不少中下屬官與各姓勳貴。

他們中不少人或僅僅聽過李恪的名號,但韓非法系聯合秦晉法系攏控學室,不僅打擊百家雜學,就連同爲法家的齊法一系都遭排擠,早就惹得諸多不滿。

他們趁機發難,一時間衆口謫詆,李斯幾乎以爲滿世皆敵。

法吏掌握學室,控制着官吏的出仕通道,因公因私,地方上妄用職權的情況肯定有。

他也不知道善無的考官是否刻意刁難過李恪,但身爲法家的領袖,他卻絕不能讓這種指控做實!

這關乎到法家的威望,以及始皇帝的信任!

他只得硬着頭皮站出來:“陛下,墨家鉅子敗於學室考,此事雖聽來蹊蹺,然其中可能卻有頗多,也不見得就是地方上濫權……”

扶蘇起身冷笑:“丞相,若不是有人濫用公器,墨家十代以來最有爲的鉅子會過不了學室考?”

李斯咬牙:“臣只說,可能頗多。”

“你倒說說有甚可能!”

“殿下,此等緊要,我如何能信口開河?必須遣專人往雁門查實,眼見爲實,耳聽爲虛啊!”

始皇帝懶洋洋打了個哈欠……

爭吵中的羣臣皆愣住了,他們的陛下精力非人,何時在人前打過哈欠,更何況,還是在大朝會上。

這是在暗示,陛下厭煩了?

思及至此,羣臣噤聲,一個個垂手恭順,不再言語。

始皇帝意味難明地搖了搖頭:“鉅子敗考,確實蹊蹺,朕覺得斯卿說得不錯,此事不可草率,查驗纔是緊要。”

李斯大喜過望,以至於徹底忽視了趙高的眼色,急忙出班:“此事臣當即……”

“此事毋須斯卿操勞,恬卿已將鉅子領來了。”

李斯一愣,急聲說:“陛下,一家之言……”

“朕!不打算聽墨家的分辯!”始皇帝突起高聲,就連目光也在瞬間變得冰冷,凍得李斯心底冰涼,“今日是大朝會,全咸陽官吏、勳貴齊聚,朕便做一次主考之人,看看究竟是鉅子無才……還是法吏無德!召,雁門士伍恪。”

蒙毅抱拳接令,高聲唱道:“召!雁門士伍恪入殿覲見!”

“召!雁門士伍恪入殿覲見!”

“召!雁門士伍恪入殿覲見……”

長長的宣召由內,而外。

一身墨褐的李恪在宮門外睜開眼晴,對着護在一旁的蒙衝與蛤蜊道:“將我備下的東西掛上,啓程了。”

……

一片靜謐。

若大的宮殿裡沒有聲音,只是參與朝會的百官站得更緊。

他們從中分開,蝟集在大殿兩側,在正中留出一條一丈於寬的通道,讓始皇帝的目光可以毫無阻滯地看到緊閉的殿門。

大殿之外,有個聲音正從遠處接力般傳回來。

“雁門士伍恪,覲見!”

“雁門士伍恪,覲見!”

“雁門士伍恪,覲見!”

聲音越來越近,越來越清,以穩而慢的速度,一直傳遞到宮殿正外。

殿門轟然大開,陽光,塵土,殿外盛景,夏日暑伏……一切的一切擁簇着一個欣長的身影緩步而入。

他年輕,白皙,五官端正,樣貌俊朗。

他穿着簇新的純黑色裋褐,腳踩草履,新枝簪發。

他的腰上繫着革帶,帶左懸龍淵,帶右掛令牒。

他的身上纏着細荊,荊條的小刺在皮膚上割出血痕。

可他在笑。

鄭重,端雅,滿面笑容,如帶春風。

殿上登時炸開嗡鳴似的私語。

這是……負荊請罪?

少年鉅子,攜墨歸秦,大秦無不合掌相慶,可在他看來,不僅無功,而且有罪?

他們突然想到李恪的戍卒身份,轉而,無數目光又一次重回到李斯身上。

怎麼就忘了呢?

舊趙之時,藺相如勢大,廉頗爲掌兵得助,不得不拉下面皮,請罪求和,這可是負荊請罪的出處啊……

負荊請罪,請的可不是帝王,而是權相!

那些目光紛紛變了,變得意味難明。

斯相勢大,少年鉅子心懷熱血,歸秦報效,原本還心高氣傲,不屑於天恩之貴,以爲憑着一身本事和若大的墨家足可以受到重用,誰知道竟會在學室考這樣的地方就遭了當頭棒喝。

法家勢大,如墨家這等顯學也得低頭伏小,他說你的鉅子不學無術,你的鉅子便是不學無術!

鉅子成了戍卒,督城牆,守邊塞,一守數月,若不是恰巧蒙將軍回師,怕不是得守足一載,再轉去本縣重踐更役?

此起彼伏皆是嘆息,隨着李恪的腳步如浪一樣飄蕩在殿上。

李斯恨得咬牙切齒,卻偏又無計可施。

就在這時,趙高突然踏前一步,尖着嗓子手指李恪:“大膽!殿衛何在!還不將悖妄之人當場拿下!”

陛上陛下皆愣,李恪停下腳步,卻沒有殿衛上前。

趙高眯着眼,以忠貞之態護在始皇帝身前,巧妙地把李恪的眼睛與陛上的始皇帝隔開。

始皇帝能見其人,能聞其聲,獨少了目光交流,一下子便覺得李恪疏遠起來。

“高,何以如此?”

趙高不回頭,目光誓死不離李恪左右:“陛下,您嘗言臣民不可帶劍上殿,今士伍恪佩劍而來,當治以謀刺,斬立絕!”

這下就連始皇帝都有些愣了。

他確實下過那樣的詣,而且是在荊軻之後,且至今未予消解,所以殿上百官諸卿,除護殿武士與他本人,便是李信、蒙恬等軍中重臣也不曾佩劍上朝。

可那畢竟不是正常的狀態,大秦不禁短兵,大部分情況下,佩劍見禮纔是正辦,所以全殿上下,根本無人看出李恪的問題……

此足可見趙高的忠誠!

始皇帝不由想道,就在所有人都被李恪身上的細荊吸引視線的時候,唯有趙高在意他的安危,在最合適的時間做出了雖不恰當,但絕對正確的反應。

忠貞之心不可辜啊,此行不嘉,以後還有誰會竭力護主……

始皇帝如此想着,不再說話,靜待其變。

趙高得了默許,精神一振,聲音更急:“殿衛何在,若此人行刺,你等可擔待得起麼!”

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三零五章 莫爲與或使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一一零章 事關機密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二十七章 打草驚蛇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二十一章 偰字紋心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一九七章 殺雞儆猴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五三五章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當代用法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獵第二八八章 將行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四一九章 突襲齊王寨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三九六章 商之大道第三三七章 又是張良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七章 烈山神鐮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