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

bookmark

陽周位在上郡心腹,距離郡治膚施二百里,大城高奴二百五十里,屬地狹長,全境置四鄉,二十二里,民八千一百戶,籍口五萬餘。

這個規模,在小縣中屬於大縣,又與大縣相去甚遠。

這裡是河套的至南要衝,坐擁白羽山,西連崑崙山,北靠祁連山,南近子午嶺,東望太行山。

五山鼎足,無定水在期間穿行,於陽周遠郊併入大河,沿途沖刷出大片的肥沃平原,既合放牧,又利耕種。

陽周城便坐落在這片廣闊的衝擊平原上,依水立,城矮闊,四周環繞着土黃色的低矮城牆,是正經的三裡之郭。

車隊在八月初六進抵陽周,李恪令憨夫引墨衛駐紮於城外三十里,只帶了滄海、田橫二人低調入城,就駐在陽周官舍。

他誰也不曾打招呼,卻不代表陽周的頭頭腦腦不知道新縣長到了縣城。因爲他的驗傳符上明明白白寫着呢,【樓煩戶人五大夫恪】,同時滿足這三項條件,又有資格無引薦入住陽周官舍的,想來天下也不會有第二個。

整個陽周屏息凝神,靜待着大秦史上第一位八百石縣長的召見。

可是李恪真的沒有召見任何人,只有田榮聽到消息,主動奔赴客舍,求見上官。

“鉅子終於從咸陽出來了!”

一見面,田榮就表現出毫不遮掩的驚喜表情。

李恪對他笑了笑,引他入座,輕聲慢語:“榮,如今你我分屬上下,縣牙之內,公事之上,你要稱上官,不可再稱鉅子,免得給人私相授受的感覺。”

“唯!”

舍人端來小點茶湯,擺置整齊,躬身告退。

李恪問田榮:“榮,你早我半月到此,對縣裡情況掌握得如何了?”

田榮拱手回報:“下官魯鈍,虛度時日,這十幾日只跑了十四個裡,順便面見了縣中佐史,各鄉嗇夫,東西兩亭的亭長是主動來見下官的,下官不曾召他們。”

這是一刻也沒停下啊……

李恪滿意地點了點頭:“官吏如何?”

“稟尊上,陽周本是軍中要衝,縣中官吏勤政任事,一應籍冊清晰明白,亦無積夜之政事。下官已收起了縣鄉兩級民冊籍本,正命人對比查實,想看看他們是否如表現得那般,俱是精幹之輩。”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不錯。”李恪啜了一口鹹滋滋的茶湯,翻了個白眼,“對了,縣尉王風如何?”

“此人……”田榮露出爲難的表情,“此人是頻陽王氏的家臣出身,性情頗爲倨傲,不好交道。”

“又是頻陽王氏……”李恪想起當年的樓煩縣令,不由冷笑,“他們家裡慣出良將,卻不知爲何這麼喜歡在地方任事。想王賁與楊端和交好,王離又是胡亥的岳丈,以我們現在的背景,門下之人哪怕再不擅察言觀色,想來也不會給你甚好臉色看。”

田榮嘆了口氣:“下官再試着與他交道一番……”

李恪擺了擺手,無所謂道:“不必了。直道事近,過幾日我就會與王離碰面。他的家臣既然不願聽話,我就讓他換個懂人話的過來。”

田榮滿臉擔憂。

“尊上,王離位同上卿,且主持着上郡軍務,麾下足有十萬強卒。您如此做,會不會顯得過於跋扈?”

“你以爲我在咸陽便不跋扈麼?”李恪反問一句,“挑釁法家,擠兌儒家,短短兩個月,李斯、章邯叫我得罪個遍,就是蒙恬都被我告了黑狀。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你家尊上的跋扈早在咸陽出名了,王將軍會理解的。”

田榮的擔憂僵在臉上,想笑,又覺得笑不妥當。

什麼叫會理解的……

感情李恪跋扈出名了,若是到了地方不挑釁一下上郡最有權勢的王離,王離就該覺得自己被輕視了?

李恪什麼時候變得這般吃不得虧了?墨家才歸秦,難道就不該低調一點,交好各方麼?

想到這兒,田榮忍不住問:“鉅子何以如此?”

李恪嘆了口氣:“榮,你覺得墨家長在何處?是明爭,暗鬥,還是實幹?”

“實幹!”

“不錯啊……墨家長於實幹,其實也只善實幹,當年子墨子游歷天下,一張利嘴鬥贏了多少場大辯,可最終也未能幫墨家謀到生路。後來相里子入秦,至腹?時墨家聲勢達到巔峰,也只在法家的令旗下任事,卻險些連墨家的道統都丟了……腹?何以殺子?不就是爲了救起趙墨的道統麼?”

“鉅子……”

“此次歸秦,我們的狀況也差不多,甚至比腹?那時還要不如。正經的,熟知墨義的墨者滿打滿算止七百來人,剩下的至今還在日日補課。我們在這種情況下入秦,若是不想被法家同化,便唯有擺出刺蝟樣來。”

李恪站起身,透過窗櫺望着月亮:“學室壞我入仕,我便揭開學室的貓膩,經費不予下撥,我便曝出工程靡費。我把毛炸起來,不是我需要和其他勢力保持距離,而是需要告訴出仕的墨者們,遇事當如何應對。想在秦廷立穩腳跟,我們唯有把毛炸起來,像刺蝟一樣,叫每個試圖揉捏我們的人都曉得疼痛。如此,墨家才能在自立的狀態下度過現下這段時期,待到墨衛出徒,少年營學成的那一日。”

“可若是將秦廷上下得罪光了,墨家豈不是舉世皆敵?”

“我得罪誰了呢?揭開學室貓膩,是爲法家清創拔膿。曝出工程靡費,是因爲我有更省錢,更有效率的做法。”李恪不屑地笑了笑,“大秦喜歡實幹的官吏,大秦的政治風氣更是現實,因爲皇帝,他只看重實績!”

田榮深深吸了一口氣:“墨家擺出不近人情,不容詆忤的姿態,卻在各自官職上作出實績,如此該與我們爲友的,依舊會與我們爲友,是如此麼?”

“這是最適合墨家的路,因爲我們有機關,還有尚同、非攻之義。”李恪在田榮面前跪坐下來,推開茶盞,雙手撐幾,“榮,我雖來陽周赴任,卻不會留在陽周。師哥的工程指揮部已經建好了,爲實績,我得修好直道,爲實績,你要代我經營好陽周。你以縣丞之身行縣長之責,我希望,你就在陽周升任縣令,可明白麼?”

“下官明白!”

“你既然明白了,那便通曉各級官吏,明日莫食,本官要在縣牙交接印信圖冊,我們速戰速決。”

田榮長身而立:“請尊上放心,下官定會通曉全體官吏,齊聚縣牙!”

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三五三章 蛤蜊拜師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劍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加更特告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一八九章 錦衣還鄉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七二六章 舞臺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七八零章 澠池會之三,尊榮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加更特告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三一二章 是個仗義的漢子第五三零章 請平匪患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劍第三六八章 鬼斧神工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七六五章 武關之七,請賜教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