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

夜,朔方部帥帳。

李恪睡不着,便是折騰了呂雉半宿,累得精疲力竭,該睡不着,還是睡不着。

他索性披衣起來,細心地給呂雉掖好被子,轉步重回到外帳,也不想什麼,就是瞪着那兩幅密旨怔怔發愣。

如此也不知過了多久,呂雉醒過來,在帳後看了眼李恪的模樣,取件厚衣,輕輕披到李恪肩上。

李恪眉頭微皺。

“妾可是吵到君郎深思了?”

李恪苦笑:“你明知道我甚我也沒想。”

“妾愚昧,安可知?”

李恪當即一個白眼甩過去:“這話你該跟你阿姊去說,她喜歡聽。”

呂雉癟了癟嘴:“阿姊很聰慧的,只是面皮薄,心氣高,這才讓妾有機可乘。”

感情你也知道……

李恪無奈地瞪了呂雉一眼,拍一拍身邊的席,讓呂雉入席同坐。

呂雉依言坐下,看着面前兩方密旨,嘖嘖稱讚:“君郎有天下爲棋之志,陛下有海納百川之量,如此君臣相得,來日必成佳話。”

“佳話?明明是睜着眼說瞎話。”李恪指着密詣第一條,“你見過哪份恩詣的頭裡寫着,若事有敗露,當夷卿三族這種話?”

“換了旁人,陛下豈能開誠佈公?”

“我謝謝他!”李恪在心裡呸了一口,“一無所有立郡治,五千人馬開莫府,也虧那羣碩鼠想得出來……”

呂雉聽出李恪滿腹怨氣,掩着嘴笑得打顫。等笑完了,她才問:“君郎可有思緒了?”

“歸化遊牧,歸屬軍,化從政,看似軍政同重同舉,其實卻有主次之分,先後之別。”

呂雉眼睛一亮:“妾明白了,君郎想開府!”

在大秦,唯有三公和軍將才有開府的特權。

三公之府爲文府,以各自事別,稱丞相府、御史府和國尉府。其類型大同小異,都是聚集幕僚、屬吏協助主官處置政務,就如同是後世專爲管理層所設的秘書處。

而軍將之府則稱爲莫府。

軍將專指領軍之將,其位在副將之上,包括副將、裨將、上將三類,屬於臨時軍職,只有他們纔可以在領兵期間配建莫府。

除此之外,無論是朝堂上的尊號將軍還是同樣有領兵之責的中尉與衛尉,都不具備合法的開府的資格。

換句話說,他們可以把門客當成莫府來用,也可以把莫府當作門客來養,但是朝廷不管飯。

這種限制是爲了防止軍人用官府財物蓄養私人,既是廉政防範,又是安全防範。

莫府的職能說來複雜,大體集參謀、倉庫、勤務、運輸、保衛、軍法、文宣、訓練、考評、徭戍甚至是軍妓、軍樂等一系列雜七雜八的事務於一身,若是全置齊了,可能比後世的戰時軍區司令部管得都寬。

然而秦時的規範化軍事理論畢竟還在啓蒙階段,世上也沒有正規的軍事學府供將領們學習進步,如此多的雜項,許多將軍別說是用,就連聽或許都不曾聽說過。

莫府的大小配置歷來只看將軍開心。

譬如說武王蕩時期的將軍孟賁,生性豪勇,不喜軍務,他的莫府只有五百力士,唯一的工作就是陪着將軍飲酒,陪着將軍食肉,陪着將軍角?,簡稱三陪。

再譬如有周一朝戰功最盛的王翦,其以治軍嚴謹聞名於世,莫府上下近五千人,細分出十七專務,堪稱事無鉅細,無所不包。

再再譬如說,商鞅也客串過將軍,而他的莫府就是相府。大戰期間,莫府全力助商鞅處置政務,讓他能在維持住秦國政務不過夜的基礎上,偶爾抽出一丁點時間來料理軍務,然後秦軍就贏了。強魏喊着爸爸喪師失地,從此再也攔不住大秦的崛起。

由此可見,莫府無常形,是實現將領需求,彌補精力不足的重要工具。

昏黃的油鐙下,呂雉研墨,李恪執筆。

考慮到未來的河間郡軍政皆集在他一身,且政事並不弱於軍務的原故,他的莫府應當兼顧軍政兩面。

行政方面,司法,行政,徭戍,財政,監察,基本就是提前把未來郡治班子的框架搭起來。

而軍事方面,則是參謀,軍法,親衛,將作,後勤……

除此之外,還有課考,武裝,人事,專司農工商事,各地戰部人選等等等等……

區區一個初步的構思而已,李恪已經感到人手上的巨大缺口,除了從庫不齊外開動腦筋,旁的路子全無辦法!

想到這兒,李恪泄氣似嘆了口氣,那氣一泄,居然就困了。

“雉兒,睡吧。”

呂雉研墨的小手一僵:“君郎是不願寫字,還是真想安寢了?若只是不願寫字的話,妾陪君郎對弈可好?”

怎的?大半夜還不許人睡覺了?

李恪不明就裡看着她,越看,呂雉的臉越紅。

就這麼盯着看了半晌,李恪終於明白了。

朔方部的夜,帳暖,鶯歌……

……

第二天,李恪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身。

他抻着腰,鬼鬼祟祟地叫阿狄使喚夏女給呂雉沐浴,自己則叫上滄海,烏鶴敖等,準備去一趟杭錦亭察勘進度。

將行出中營營門,李恪看到李左車領着韓信守在門邊,似是恭候,就跳下車,奇怪問:“兄長,你們若要尋我何不去帥帳?似這樣守在營門多生分吶。”

李左車斜眼瞟了一眼滄海,正色道:“主從有別,我既做了尊上的刀筆,便是你我有兄弟血親,在這營中亦不該逾矩。”

他的話說得太凜然,凜然到李恪一聽就知道古怪。

“聽兄長的口氣,你們去過帥帳了?”

李左車咬牙切齒:“三趟!”

“三趟何以無人報我?”

“惡奴!”

李恪一臉鬱悶,回頭瞪了滄海一大眼。

滄海臉上正氣凜然:“主從有別,左車既做了主公的刀筆,便是事務在緊,在主公晚睡時,亦不該逾矩。”

李恪讚賞至極地不住點頭。

他對李左車和韓信說:“兄長,信君,可願隨我往後營一探?”

李左車奇道:“爲何要去後營?”

“因爲有將作軍侯名泰者,因公廢私,竟爲磴口渡那點小事就延誤了霸下碑樓之修繕,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當笞!”

二人說的顯然都是玩笑,李恪的行程也仍舊是杭錦亭,三人同車而座,李恪只覺得韓信今天特別安靜,不同以往。

“信君莫非是有不可言說之事?”

韓信的臉上浮起掙扎,片刻後,自袖子裡掏出李恪的那枚薦書,雙手遞給李恪。

李恪不知這是何意,就問:“信君可是已有了心屬之地?”

“確實。”

“地在何處?”

“庫不齊,杭錦原。”韓信的聲音由輕而重,正肅中平,“草民韓信,不才無德,堪可持刀筆,通古今。今聞賢君外事,尚缺守書,斗膽仿毛遂舊事,自薦於君前,望君……成全!”

第二八九章 白日晝寢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劍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三七七章 蒸汽工坊慘案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二零三章 心如鐵石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三三七章 又是張良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一八九章 錦衣還鄉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一二四章 投入重注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一六三章 武姬酒肆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六四五章 殺!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