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

這就是青史留傳的焚書制……

李遵的消息很通明,御製纔到善無,主持獏川的趙吏就把整件事繪聲繪色地全說予他,其中的用意不言自明。

始皇帝暗使,李斯張目,留在咸陽主持墨家政治立場的風舞當場便表達了支持與恭順。

其風蕭蕭,何需再言?

李遵自小就是果絕的性子,這些年執掌李家,見識上更有精進。

他見此事已再無轉圜之餘地,當機立斷,回家清書。

家裡的藏書被他一車車運送到府牙正前,滿滿當當,整整收拾了十三輛大車。

諸子百家,儒墨道法,雜學名篇,聖賢手書……除了留下家裡的《日書》和夏無且、蛤蜊正在合力編纂的《無且醫經》,全家上下,片簡不留!

那些可都是嚴氏的寶貝!

嚴氏瘋了。

在家裡,李遵讓帶着身子的巿黎親自收書,她攔不住,她就跌足披髮跑到官牙,擋在書堆面前,對着李遵破口大罵。

李遵從沒見嚴氏發過這麼大的火……

“呼!役夫!豈忘卻汝亦是聖賢之徒!無師無父,其善終乎!”

李遵硬着頭皮點起火把。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爲!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媼以辭斥兒,兒受矣。”李遵咳了兩聲,那個【辭】說得格外大聲。

嚴氏見李遵毫不停手之意,終於祭出最大的殺手鐗。

“你爲別子也!此乃李家之物,我這便……我這便!”

聽到嚴氏要把自己逐出牆門,李遵終於慌了,他撒手把火把一丟,衝着嚴氏撲騰跪倒:“媼,焚書乃國之大事,遵便不願,也不敢有違大兄之命啊!”

“恪?”

嚴氏失魂落魄,被急急追來的公輸瑾和虞姬攙走了,烈焰吞噬了李家的藏書,火起之時,連那焚書的御製都還在文吏手上,還不曾糊上漿,張貼在立木上頭。

李恪真恨不得把李遵一巴掌呼死在面前。

他在這鳥不拉屎的庫不齊待了半年,連焚書制都沒見着,壓根就不知道有這檔子事,怎麼就平白無故背了鍋?

無妄之災啊!

冤吶!

李恪原地深呼吸十二週天,好容易壓下拔劍砍人的衝動,惡狠狠問:“都燒了?”

“燒了。”

“一卷沒留?”

“縣丞特意去善無請了些鐵桿的法吏來查,裡裡外外翻了三遍,連溷廁的水箱都叫他們拆了。”

“真的?”

李遵的臉抽了抽:“其實還餘一卷……”

“哪卷?”

他解開腰帶,從背上拆下一個錦袋,打開它,珍之又重從裡頭捧出一份平展的書簡。

“這是荀子手書的《天論》,當年得姓時,媼贈我的……我心知此書不該留,可我連《墨夏子》都燒了,輪到它時,卻鬼始神差地叫巿黎縫了這個錦袋,藏了下來……”

“愚不可及!”李恪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隨我來,媼都氣了幾個月了,也不知來信知會一聲!正蠢材也!”

“唯。”

……

李恪領着李遵回了帥帳。

帥帳裡,嚴氏正帶着公輸瑾、虞姬和挺着大肚子的巿黎在後室和呂雉敘話,蛤蜊在忙着把脈。

除卻他們,癃展與稚姜在外廳扯閒,蛤蜊的老婆抱着二兒子夏鐸等丈夫,滄海的婆姨領着滄海的兩個虎兒子見滄海,還有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夏無且……

這是真真正正的一家人,雁門李氏的家裡人一個不少,全在這兒,就連買就送的贈品都一塊跟來了。

李恪白了夏無且一眼,滿臉嫌棄:“叟,因何來此?”

夏無且眼睛一瞪,鬍子一翹:“你道我願來?”

“不願來爲何來?”

夏無且氣忿難當:“夏氏之後年尚小,離不得媼!更何況醫經編纂未半,我的徒兒,你的家臣便不願再去咸陽,我能如何!”

“呃……”李恪翻了個白眼,腦袋一歪去看滄海,“滄海,先幫大夥安置下來,晚些再揍你兒子。還有,給夏師配二十墨衛,再讓平君遣文吏十人,聽從夏師安排,不得有誤。”

夏無且得意洋洋哼了一聲:“尚算懂事,老兒走也!”

哄走了老頭,支走了家人,外帳就只剩下李恪和李遵。他們也不去內室,自顧叫人送了茶具泥爐進來,煮着梅茶,不言靜待。

內室的聲音傳出來,一字不落漏在李恪耳裡,只是也沒什麼內容,除了母子平安,李氏興旺系列表達,剩下的全是女兒間的私房話。

巿黎說她的肚子花了,呂雉早晚也會花,然而呂雉不想花,嚴氏就說她當年生李恪就半點不花,公輸瑾吃味,說你不想花給我花,虞姬說鄭女有一種東珠羊膏的方子,用了去紋怯斑,可保不花。

她們讓呂雉好生安養,得和巿黎一樣,產期前都不許李恪再進屋子。還埋怨說,明明建座五里大城也只需三個月,李恪怎麼就不知道挑個暖和的地方起座城池,居然讓李家的孕婦跟個夷人似得住帳篷!

沉冤難雪,六月飛霜了都!

李恪聽得頭昏腦脹,李遵憋得嘴歪眼斜。

酷刑一樣的牆根,兩人聽了整整一個時辰,女人們總算是敘完了話,結着小團繞屏出來。

嚴氏看到李恪,嘴臉一收又要冷戰,李恪趕忙扯了李遵一把。

李遵陪着笑從?子裡取出《天論》,端舉着,從茶爐一直膝行到嚴氏腳下。

嚴氏的表情終於有了那麼一絲鬆動。她撫着書簡,輕聲呢喃:“何苦來哉?”

交流的窗口總算是打開了……

李恪對公輸瑾使個眼色,讓她把虞姬和巿黎再塞回內室,自己走過去扶住嚴氏,輕輕慢慢帶到茶爐。

“媼,焚書乃是國策,非亂政也。”

嚴氏深皺起眉頭:“如何能不是亂政!先賢之言,警世之語,一把火全燒了……”

“媼,您想啊,昔時百家爭鳴,聚論國政,各執一論以仕諸侯,結果呢?諸侯亂戰,民以爲常!”

“諸子總說是諸侯的野心在策動戰爭,戰則不義,卻不想夏封百國,商侯四百,除亂、反二事,何時見過諸侯相伐?分封存世兩千載,唯周紛亂!”

“言語是可亂國的。百家皆有強國之志,所爲都是天下而王,相互間有了衝突怎麼辦?戰!戰至終末,大秦勝了,百家皆仕陛下一人,但有爭論,陛下決之,如此可能消停了?”

李恪冷笑一聲:“媼,你子便是墨家的掌教,你亦聽過我數次咸陽之行,非法,非儒,言殺孫叔通,計罪學室吏,何時又消停過?”

“您且想,是您的兒子好鬥麼?大秦的權力就這麼多,墨家不鬥,如何立足?”李恪深吸了一口氣,“媼,百家應當存在,因爲真理越辯越明,國家越辯越興。百家又不當存在,因爲黎庶不明根本,百姓性喜雲從!”

“大秦焚書,非不許秦人學理,而是爲了讓庸?者不爲紛爭所擾,自尊其國,統一思想。若真是有思有志之人,出學室,入宮閣,難道誰還不讓言官說話了?您看朝堂那些碩鼠儒生,大放厥詞,坑人誤己,還不是活得好好的麼?”

嚴氏眼圈通紅,盯着李恪:“朝堂法吏若真有公心,何以不絕百家,只毀儒學?這些天有好些儒生來尋我,一個個破衣爛衫,痛斥法吏偏私,爲娘不忍看!”

“儒生?來尋您?”李恪惡狠狠瞪了李遵一眼。

李遵一縮脖子,小聲嘟囔:“這些日子弟都快被逐出李府了,哪管得了……”

李恪氣得直吸涼氣,恨聲說:“焚書只毀儒家?媼,遵弟燒書,連《墨夏子》都沒放過,我方纔在來的路上探了一圈,聽聞連《商君書》和《韓非子》亦在焚燬之列!墨法皆屬百家,詩書傳之於古,一焚俱焚,何來針對?”

“可那些儒生明明說……”

“孔仲尼編詩書,詩書便成了儒學,法墨兩家支出於儒,法墨也成了儒學。他孔仲尼問道老子,始有意志,那些儒生怎麼就不說世無儒學,只有道家?”李恪眯起眼,眼神如刀,“混淆視聽,裹挾民意,他們居然還妄圖讓您也出來發聲,以示墨家心有怨氣!儒生自大陰險若斯,看來止一個孫叔通,果然不夠叫他們長記性的……”

李遵打了個寒顫,小聲問:“大兄,你欲何爲?”

“我不何爲,只是想起有些瑣事不曾料理,突然就想去咸陽……去看一場大戲。”

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七四六章 烏騅與霸王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八章 退禮風波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二五零章 馳援苦酒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五零九章 趙高不愛財第七八零章 澠池會之三,尊榮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三八七章 壽春尾聲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這麼重麼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