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

bookmark

周貞寶來也。

一身灰袍,鶴髮童顏,他的樣子多年來幾乎沒有任何改變,行事的風格也是如此。

能翻牆絕不走門,能躲着絕不亮着。

自應召奉帝以後,這位和李恪的交道幾乎全是在這種鬼鬼祟祟的方式下進行,只是往日最多是潛入官舍要滄海領路,今天倒好,連滄海也省了……

李恪無語地看着他,當着他的面,撩起袖子,把保險重插回飛蝗。

周貞寶袖手看着,還好奇問:“你臂上是何物?”

“一種機關弩。”李恪黑着臉回了一句,“五步以內,穿金洞鐵,一擊足以將戰馬擊斃那種。”

周貞寶被嚇了一跳:“你整日都帶着這種物件?”

“除了見陛下時會摘,平日都帶着。”插好保險,放下袖子,李恪抖了抖手,指一指矮几對過,“請。”

周貞寶依言坐下,看到矮几上漫散的書簡,臉色一沉:“你在看仙家之事?”

“焚書制後咸陽大小事皆在,只是纔看到仙家。”

“有何收穫?”

“狗屁不通。”李恪嘆了口氣,一拂袖將几上的書簡掃落,“法墨兩家無甚疑,倒是儒家和你仙家……你可知,全天下都知道咸陽將生事端了?”

“我非蠢人,如何能不知道……”

周貞寶的語氣滿是蕭瑟,聽得李恪不由發愣。

“怎麼會鬧成這樣?”

“此事,其實還與你有關……”

“我?”

鬧了半天,周貞寶失寵還真與李恪有莫大的關係。

作爲始皇帝身邊的方士,周貞寶日常的工作主要是兩件,仙佔和煉丹。

所謂仙佔,就是猜度始皇帝的心思,在國之大事時用變魔術的手法說些始皇帝喜歡聽的話。

託大秦萬勝的鴻福,至今爲止,始皇帝心想事成,所以周貞寶也一直維持着佔無不準的神奇表現。

但這種東西與心理慰藉大體相當,始皇帝並不依賴,大秦的國之大事也就這樣,至少從頻率上來說,算不得高。

他的核心工作仍是煉丹。

仙家煉丹是後世道士們煉丹的鼻祖,不僅用草木精華,各種材料信手就玩,依據就是和煉丹術一樣不告譜的《黃帝內經》。

後來周貞寶和李恪有一場私下辯論,讓周貞寶懷疑起那些金、石成丹的利弊得失,尤其是那個能讓丹丸看上去特別高大上的丹砂,也就是汞,也就是水銀的藥用價值。

因爲李恪當着他的面給一頭羊喂丹砂,結果羊死得很安祥……

後來周貞寶就棄用了金石,煉出來的丹自然就比不上盧舉的賣相,那是他第一次有了失寵的徵兆。

李恪救了他。

《開山》一文,火藥出世,盧舉被打入冷宮,周貞寶因忠、信二字封侯,不僅在煉丹上重奪回優勢,還一舉成了始皇帝安全的保障。

始皇帝天天擔心有人在指甲蓋裡藏了幾撮火藥,把章臺宮炸上天去……

然而,成也李恪,敗也李恪。

陳平來了,一開口點出掌中神雷的威力,待他走後,始皇帝秘試火藥,一間小小的平房,足足堆了七鬥才被堪堪轟塌。

始皇帝安全了,誰也不可能帶着幾石藥面做人肉炸彈,而周貞寶又一次失掉了他無可替代的地位,只剩下草丹這一個優勢。

緊接着便是焚書制……

在博士署整理天下書冊時,身爲博士的盧舉負責整理醫卜二類,從中搜揀出一味神藥,龍沙!

他與儒家歷來交好,正是儒家動用關係,爲他尋來了這味神藥。孔鮒親自將這味藥交在他手,使他在草丹的煉製中連連得進,最終煉出了方丈仙丹,奪下了周貞寶最核心的爭寵要地。

說到這兒,周貞寶苦嘆一聲:“當年被你規勸來朝,我本想憑一己之力,叫陛下認清仙家與方士之別。可來了咸陽才知道,陛下雄才,他不需要仙家,只需要方士……”

李恪一臉怪誕:“你說,那所謂的方丈仙丹,就是因爲多了一味藥?”

“是,龍沙。《內經》載龍沙,稱其可使人精力健碩,不類尋常,可經中並無龍沙之產地,儒家也將其發現掩得嚴嚴實實,我卻無處去尋……”

“那東西在苦酒就有啊……”

“噫!”周貞寶瞪大眼睛,“果真?”

“什麼真不真的,龍沙在雁門、代、上、雲中、九原皆可見,又以雁門居多。此物確有提神之效,但也沒有你說得那麼神奇……”

李恪突然想起來,焚書制後,多有儒生求見嚴氏,他本以爲是針對他的一場陰謀,誰知不過是摟草打兔子,順便的事。

他不由苦笑:“算了,你與我具體說說龍紗,功效差這麼多,或是有特別的炮製之法。”

周貞寶嚥了口唾沫:“龍沙,又名麻黃、狗骨、卑鹽等,見於多部醫經,名皆不一……”

李恪皺了皺眉:“龍沙就是麻黃?”

周貞寶不明就裡:“醫經所言就是如此,你何以驚訝?”

李恪沒有理他,他咬着牙,呲着聲:“盧舉煉丹,用龍沙幾何?”

“大量!”

“大量……”李恪深吸了一口氣,“儒家,遺貴!本以爲張子房此來是爲了等焚書的後續,卻不想,這羣六國之人居然跟儒家攛掇到一塊去了……這些人除了弒君,難道就想不出別的法子了麼?”

……

話說到這一步,接下來的事根本就沒有餘地再談。事關到仙家的生死存亡,就算是李恪說的,周貞寶也不願盡信,兩人不歡而散,約定七日之後再會。

李恪心裡清楚,這七天就是給他籌備之用,所以一伺送走周貞寶,他當即就讓滄海給柴武、應曜傳訊,要他們兵分兩路,北上樓煩。

上百墨衛夜出咸陽,離開李恪散往北境,這種動靜瞞不過任何人,李恪也沒想過要瞞。

他請動了扶蘇。

一番密談,扶蘇乍聽李恪發現了一件關係到始皇帝生死的大事,驚惶之下再也顧不上愛惜自己的羽毛。

第二天晨,扶蘇的近衛侍者大肆出府,分散去往大秦重臣、勳貴之家遞送拜謁,與此同時,一道流言風聲而起。

扶蘇不甘失卻皇位,得李恪襄助,欲通買大秦再起聲勢。李恪的墨衛此去獏川,就是爲扶蘇搜金攬玉去的!

皇長子府盛宴將啓,就定在七日之後,始皇帝三十五年,二月,十五!

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四六九章 直道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七十四章 清白坦蕩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二六三章 調虎離山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五七七章 韓信遊商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四四七章 同牢合巹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四六九章 直道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戲(國慶七天樂)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三八八章 牛頓力學原理實驗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五三五章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當代用法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二零六章 陰陽神爐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十章 脫粒機械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七九七章 咸陽中阪無籍某被刺案第二零三章 心如鐵石第七九七章 咸陽中阪無籍某被刺案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六三八章 扶蘇的家臣第四五七章 大秦的佞臣們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