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二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五,玄鳥

bookmark

始皇帝的祭祀黃了。

坦率地說,這種事情有些扯淡。

身爲國家的大事,君主的祭禮與戰爭具有天然的優先性,理論上任何事務都得爲這兩件大事讓道,集中國力,爲祭戎二務創造條件。

換個說法,祭祀的事只要定下來了,天塌地陷,兵臨城下都得進行下去,可沒有黃了這個說法。

可始皇帝的思想境界早就超神了,作爲古往今來唯一的皇帝,於他而言,禮法合心意時是禮法,不合心意就是贅法,是糟粕。

有錢難買我樂意,這是始皇帝如今唯一的行事標準。

他就在宗廟門口駐蹕下來,廣設帷幔軟席,靜候救災結果。

雞鳴前後,韓談首先帶着喜訊回來。

賴羌瘣忠勇,將士用命,火雖大,卻被控制在問仙閣一處,不曾牽連章臺主殿。如今明閣塌毀,火盡人安,萬事抵定矣。

之後又過了幾個時辰,在日出與食時當間,羌瘣的事故報告也呈上來了。

昨夜祝融至,起於章臺朝宮,持續一個時辰有餘,共焚燬宮閣一處,亭臺兩座,另各類樹木一十七棵,宮坪、草地方圓百三十七步。

爲救災得便,衛尉寺在滅火過程中行軍法三斬,共殺宮娥七人,中人十九,亂陣之卒十二,驅打、笞退近百人。

事定之後,羌瘣組專事,詢旁觀、事涉九十二人查起火因由,人皆言有火鳥破空,直墜宮閣而後火起。

羌瘣又清查了火場,確定火源四十七處,覆蓋宮閣上下,幾乎涵蓋整個正廳。

他找到了證詞中尖頂的穿孔,卻沒有在火場發現任何一隻烤熟烤焦的疑似禽類,更沒有找到諸如油罐、柴堆、壇瓦等明顯的縱火痕跡。整場火情形如天降,不帶半點人工意味。

如此奇特的調查報告看得始皇帝嘖嘖稱奇,隨同報告,羌瘣還上呈了火場內可疑事物七十二件,小至亂石殘瓦,大到金鼎斷樑,請始皇帝聖覽。

始皇帝是肯定不會親手去翻找那些煙熏火燎的破敗物件的,爲了修仙,他是不願見人,又不是不能見人,這一點,他一直分得很清楚。

眼下北阪生出如此大事,他甚至都勿需召見,只需要等,便可以了。

食時至,咸陽宮宮門大開,在宮外等候了數個時辰的朝臣勳貴魚貫而入。始皇得報,三公、九卿、咸陽貴賤共百六十二人連袂請見,帝允之。

覲見之地就定在宗廟外廣場,始皇居於陛上,外罩帷幕,再外女侍。

薄紗織就的幕布團扇層層疊疊,把始皇帝的身型遮擋起來,使羣臣無從得見。

羣臣肅立於階下,如大朝會般分出文武階級,始皇帝也看不清他們,但韓談輕聲報着名姓,讓他至少能知道來的究竟有哪些人物。

不出始皇帝所料,三公九卿全來了,皇子公主全到了,周貞寶來了,盧舉也來了。

待聽到已抵咸陽十餘日,卻一直不曾請見的李恪名字的時候,始皇帝終於有了些意外。

帷幕後傳出一聲訝問:“恪卿?”

李恪出班拱手:“臣在。”

“十餘日前,本真人便已聞報你至咸陽,可你卻藏在扶蘇府中足不出戶。莫非你是想借此告訴本真人,你不願在庫不齊就事?”

李恪袖子一甩,喊起了叫天屈:“陛下誒,臣此來可是來求援的。求的事雖說不大,可言明易,書明難。若是見得着陛下,臣何需在殿下府上蹭那吃喝,說不得這會兒都回磴口了!”

諫言來得措不及防,羣臣噤聲,始皇皺眉,只聽李恪一人在那嘀嘀咕咕。

“臣還以爲,陛下一反常態,藏在懸廊上足不出戶,就是爲了叫臣知道,您看不上我在庫不齊就事……”

直諫毫無徵兆地成了馬屁。

這一番當真風迴路轉,連趙高這樣的佞臣都覺得自嘆弗如。

人人都知道始皇帝宅起來是純粹的任性,可被李恪這樣胡言亂語,在他口中,皇帝的行爲就成了臣子不肖,主君仁厚。

忠言不必逆耳,賢臣未必直言。始皇帝笑得既歡又澀,那瞬間表情之豐富,若不是深藏於幕,肯定會叫熟悉他的大秦臣工們歎爲觀止。

不需要任何人吩咐,李恪回班,束手自顧。始皇帝在帷幕中沉默了半晌,突然命令侍衛撤掉幕布。

只剩下團扇遮擋在皇帝與臣子中間。

團扇背後,那模糊的影子擡起手:“貞寶,昨夜之事,你知曉多少?”

周貞寶肅容躬身:“稟陛下,臣聽聞火鳥貫天,墜入問仙閣,以至問仙閣祝融驟起,險將章臺宮燒燬。”

“知道的倒是不少。”始皇帝淡淡一笑,“本真人問你,你可知火鳥何來?”

“臣未見其實,不敢妄言,然就聽聞,卻與臣師門的仙法傳書頗爲相似。”

“哦?”始皇帝詫異地呼了一聲,“仙法傳書?”

“仙法傳書乃臣師門秘傳之術,開壇、祭法皆有講究,術成之時,請動仙禽,瞬息之間,便可抵萬里之遠。”

盧舉突然察覺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危機感,他高聲斷斥:“笑話!我亦是仙家子弟,何以不曾聽過此術!”

周貞寶冷笑一聲:“師弟滿心功名利祿,師門之事,你能知道多少?”

盧舉羞愧交加,可仍咬着牙強辯:“若師兄知曉此術,可敢施爲!”

“你欲觀耶?”

周貞寶長笑一聲,抖袖翻手,無中生有般端出一隻巴掌大小的木盒。他打開盒蓋,從中取出一隻精緻小巧,寒氣四溢的冰鳥。

“陛下,恕臣冒昧。”

他告罪一聲跪下來,恭敬地把冰鳥罝於石板地上,又一口咬破手指,圍着冰鳥畫起了八卦。

手指的破口是擠不出多少血,他繪製的速度又慢,連着咬了三次,幾乎把自己的食指咬爛,才繪出八卦的大概模樣,這花費了大量的時間。

冰鳥燃了起來。

幽藍色的火焰靜靜舔舐着冰雕,無聲無息,火勢漸強。

冰裹火,火浮水,冰雕融化,漸成水漬,在周貞寶那清朗,卻無人可懂的吟誦聲中,冰消水乾,地面僅剩下一道比拇指略大些的純墨色玄鳥圖案。

周貞寶虛弱地喘了口氣,指着地上的玄鳥圖案說:“陛下,術成矣。”

隨處可聞皆是倒吸涼氣的聲音。

百多觀者不可能都看到那小小的施術過程,但口口相傳,也足以讓他們身臨其境。

冰的表面自燃起不懼水的火焰,那火將冰鳥燒化,將化水煮沸,煮乾的水自成迷幻,竟是一副清晰明白的玄鳥之圖!

仙術當真如此神奇麼?

周貞寶有備而來,盧舉心中的不安感更加強烈,他硬着頭皮又站出來:“師兄之術看來神妙,可與傳書有何關係?”

“早說師弟學藝不驚,今日何以要一而再地自取其辱?”周貞寶嘆了口氣,向着始皇帝拱手作揖,“陛下,玄鳥傳書,瞬息萬里,我以偶祭,則萬里之外,師哥之處將有火鳥破碎虛空,橫貫天際,正如昨日北阪之景!”

團扇之後,始皇帝猛捏緊了拳頭:“貞寶之師哥,莫非是……”

“除卻爲陛下出海尋山之徐巿,再無他人!”

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二九五章 祖龍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七六五章 武關之七,請賜教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十章 脫粒機械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加更特告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一八零章 明恥教戰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四四二章 墨家秘窟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二十三章 使狗國者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三八六章 百人敵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五七二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五,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