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

bookmark

始皇帝三十七年九月,始皇帝東狩,三公有李斯、辛瘣二人陪同,九卿有趙建、蒙毅、趙高三人伴駕。

少皇子胡亥以帝恙,涕請隨侍左右,始皇帝允之,又令高,將閭二位皇子與胡亥同行。

因爲第二次北伐匈奴的原因,始皇帝的人生軌跡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歷史上,他於三十七年歲首開始東巡,以求仙爲目的,祭告三皇五帝,射魚濱海芝罘,又於回程中於平原津染疾,不得以駐蹕沙丘宮,逝於七月。

如今七月早就過了,而且他的心態也早已與歷史上的他截然不同。

仙不可求。

周貞寶的一場大秀讓他知道了仙不可求,就連最後的念想也被李恪一刀斬斷。

李恪與他說:您明知道仙丹不能長生,但不敢說……

始皇帝覺得李恪看透了他,所以他才厭棄了李恪,便是在大朝會時,也不願再見李恪一面。

他已經不再奢望長生了,就連身負秘令,爲他搜尋蒼居所在的楊奉子都調去了漁陽。

他讓旦駐守句注,又讓堂堂兩千石的副將做一個樓煩縣令,就是爲了讓墨家知道,大秦把恆山完完整整地交給墨家,墨家就該爲大秦死不旋踵,並將恆山當作這個學派最後的墓穴!

終期漸近……始皇帝還有最後一件事情要做。

黃帝,唐堯,虞舜,夏禹……

他要告訴這些以龍爲祖的東夷帝王們,東夷之社稷已經在他的手上斷絕無續,西戎起兮,玄鳥棲於龍庭!

這場東狩就是以此爲目的展開的。

九月初一,始皇帝出咸陽,十二至新鄭,於軒轅之丘祭告黃帝軒轅。

九月二十,北上河東,在平陽堯都祭唐堯,又順澮水西抵蒲阪,祭虞舜。

戒毒以後,他的身體本就虛弱,這一番舟車勞頓更是讓這種狀況雪上加霜,再無力主持繁重的政務。

他索性讓三位皇子協政。

高爲人細膩,擅於從紛繁複雜的事件當中抽絲剝繭,直指源頭。

將閭剛毅,少謀善斷,虛心勤問,與李斯、蒙毅最是相得益彰。

胡亥遠不如兩位兄長,文不成,武不就,身上看不到趙高的半分才華,可始皇帝卻最看中胡亥。

胡亥類己。

在始皇帝看來,胡亥身上唯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狠辣剛愎。

二世之世,以李恪爲代表的新生代肱骨將會徹底成長起來,並以迅雷之勢取代掉李斯、馮去疾一班老臣。

李恪桀驁,多才,千年不遇,史上能與之比者,或只有軒轅之風后,大禹之伯益,夏之伊尹,商之比干,周之姬旦。

這些人於國皆有忠毅。然忠謹許國不許君,周公旦有踐柞之事,伊尹更行過廢立之舉,始皇帝不擔心大秦自他之後昌否,他更擔心二世皇帝能否在任用他李恪的同時,維繫住家長的尊嚴。

在始皇帝心中,高、將閭、胡亥皆有長短,論才具加在一塊也不如扶蘇。

扶蘇是他最好的兒子,文德武行,信人奮士,北伐之行,冰塞之戰,看似李恪在獨掌大局,將頭曼玩弄於股掌,但這背後,正是扶蘇默默無聲地料理了軍中所有,李恪才能心無旁騖地把全部心神都投在對敵之上!

扶蘇給始皇帝的密報是請罪的,其中事無鉅細,皆在其中,始皇帝從其中看到了平戎擴軍,無衣歌唱,更看到扶蘇爲穩定軍心,編排罪名,狠施辣手。

這說明扶蘇已經彌補了他一直以來最缺乏的割捨與權宜,於政一道,已然大成!

可惜,扶蘇主導不了李恪,偏始皇帝對二世皇帝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與李恪能夠棋逢對手,實現君臣二權的平衡。

傳國玉璽……該予誰呢?

這個問題把始皇帝折磨得心力交瘁,還沒想出個所以然來,身體便先一步垮了。

東狩車馬出河東東向,沿着馳道去往會稽。金根車未行幾日,始皇帝忽染重疾,昏厥於舊趙王都邯鄲左近。

御駕急急紮營駐蹕,李斯等人緊急商議,欲把始皇帝送往環境舒適的邯鄲行宮休養。

大軍還未啓動,始皇帝突然醒過來,把忠勇的羌瘣招到身前。

“瘣,此地是邯鄲郡麼?”

“是!陛下近幾日有些疲累,臣與相國等商議,欲請陛下往風景秀美的邯鄲行宮休養幾日,那裡是舊趙王宮,雖比不得阿房北阪,但比之金根車還是寬敞一些的。”

始皇帝搖了搖頭:“朕……夢到了長平屈死的冤魂,他們駕着霸下,向朕跪拜,墨家強秦,秦卻險些毀了他們。朕該替祖宗還報了。”

羌瘣大驚失色:“陛下說的甚話!您春秋鼎盛,連太醫們都說您無大礙!”

“那些個只懂巫卜的庸醫?爲朕診斷?他們活夠了麼!”

“陛下……”

始皇帝疲憊地閉上眼:“無且愛朕,朕卻不曾聽他諫言……朕走不出邯鄲了,去信都。”

“信都?”

“信都還有一處行宮,朕喜歡那裡。”

“信都的行宮……沙丘宮?”羌瘣難以置信,急急勸道,“陛下,沙丘不吉!”

“去沙丘。”始皇帝的聲音不容置喙,“朕……有朕的思量……”

……

狼居胥大營。

李恪正在帥帳中批着公事,蛤蜊突然急闖進來,面色驚惶。

“主公!老師……老師……”

李恪皺着眉停下筆:“夏師怎麼了?”

“老師編纂醫經,總嫌前人所書多有紕漏,近日開始以身嘗百草。今日他嚐了一味甘草,忽就嘔血昏厥。方纔醒來,他說他不行了,想見您……”

咯噔一聲,硃筆墜地,李恪張着嘴喃喃出聲:“夏師……老東西不行了?”

他和蛤蜊急往偏帳,蛤蜊在帳外停下,李恪獨自掀簾搶入。

帳內幽閉。

香爐裡燃着安神的薰香,夏無且神采奕奕,獨自端坐於帳中疾書。

李恪揉了揉眼睛。

“老傢伙,我堂堂戎狄上將軍,節制七郡,三處開戰,公務繁忙得恨不得連覺都不睡,你消遣我?”

夏無且沒好氣地白了李恪一眼。

“你道自己真是個人物,請得動老夫用生死之說消遣你?”

“那你怎麼……迴光返照也沒這麼精神吧?”

“我服了仙丹……”夏無且頓下筆,老臉上閃出一陣傷感,“不過不是你那種藥死人的製法,是盧舉之法。”

“你……服丹?”

“方丈仙丹果真不是凡物,老夫明明油盡鐙枯,卻能絲毫不覺疲累!”夏無且興奮地敲了敲簡,“老夫一生鑽研醫道,所知太雜,蛤蜊隨我多年,連六分都不曾學去。老夫便想着臨死之前把蛤蜊生疏的事物記書下來,能書多少,便傳多少。”

李恪一屁股坐下來:“夏師,您真的壽盡了?”

“老夫可不是那些個不能自醫的庸醫!”

“我聽聞仙丹有續命之效,雖說飲鴆止渴,但是……”

夏無且戒懼地盯着李恪,直到把李恪的話強盯回肚子:“你又不曾服過仙丹,如何能知道得這般仔細?”

“醫理而斷。”

“當真?”

“您說呢?”

夏無且深深嘆了口氣:“幸好……我還以爲你事務太忙,亦像陛下一樣偷偷開始服丹了。”

李恪忍不住失笑:“我還沒活夠。”

“是啊,尋死之人才能想到這種蠢事。”夏無且大笑,“不肖你說,這幾日老夫也不會停丹。不過我熬不了幾日了,陛下在喚我了……”

“陛下?”李恪面色登就一變。

“此事你知道便好,要有防備。人之將死,那種當真奇妙,醫理不可釋也……”

夏無且叫李恪來就是爲了這句話,說完,他揮揮手重新埋首書案。

李恪沉默着躬身告辭,纔出門,徐非臣就一頭撞了過來。

“非臣爲何也如此急迫?”

“狼山兩千裡急報!貞寶師伯……去了!”

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五零九章 趙高不愛財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三九六章 商之大道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二四七章 言之無用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五六二章 咸陽亂局第四十五章 貧賤難離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二二六章 新兵蛋子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七一一章 請建太學書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二十三章 使狗國者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二十一章 偰字紋心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