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

bookmark

耳畔是粗言,是鄙語,是粗豪的號子和掄錘夯土的悶響,時不時還有一聲高唱沖天而起,刺中雲霄,難聽地叫人不由懷疑人生。

這就是李恪新房工地的景象。

新房兩宅,寬三十步,長六十五步,工地之中熱火朝天,人聲鼎沸,叫人不由忘卻自己正處在寒冬當中。

眼下外隔的院牆與內分的宅牆皆已完工,內外分明,層次清楚。

前宅長二十步,中間留出寬闊步道,兩側立起臣妾住的瓦頂平房。平房連排,東西對立,每一側都是兩間對靠,與秦朝慣常的南北佈置大不相同。

臣妾房後是庖廚、溷廁、穀倉、蠶室,雞籠羊圈,狗窩彘棚一類的功能性棚房,它們是從原先規劃的後院當中遷過來的,如今就潛藏在臣妾房後。雖說規制時略顯密集,但只需栽些桑榆大樹就能藏形遮味,從主道觀瞧,絕不會影響屋宅的整體感官。

取到宅基前後不過十餘日,舊房推平,土地平整,再加上連牆遷棚的工作,前宅到現在依舊是地基當道,只有少數幾處起了新牆,可便是這少數幾間,想要結頂也得等到多日之後。

這纔是正常的施工進度。

李恪嘆了口氣,只覺得做工的隸臣偏多,一圈瞧下來居然數出近三十人。

他趕緊又把監工的隸臣喚回來,輕聲問道:“這位壯士,此地皆是監門隸臣?”

“大半皆是。”那隸臣撓着頭憨厚地笑,“先後誤了兩次工期,主君羞惱,家中隸臣皆來了此處,一個也不曾留下。”

“大半?”李恪狐疑道。

“主君隸臣共十六人,餘者十人則是癃展前日另僱。足足二十六人每日趕工,這纔有如此氣象。”隸臣是個老實漢子,知無不言,“不過也正是因爲癃展僱了十人,主君這才覺得羞惱。要不然每日至多十人勞作,便是後宅也無法完工,哪輪得着前宅。”

原來還有這層故事……

李恪隱蔽地撇了撇嘴,支走隸臣直驅後宅。

一牆之隔,內外相別。

新宅佈局參考後世四合院,北側主樓,東西兩廂。此三者相連環繞,空餘出正中的寬敞庭院。

房屋的設計靈感卻是出自江南走馬樓,依舊是單層的土夯平房,卻分出高低錯落。以正廳爲峰,兩翼爲麓,遠遠觀望,重檐森森形似山巒起伏。

進入其間,正前正中是主樓的正堂大內。

正堂高兩丈,寬四步,深十二步。考慮到家中客人不多,一堂二用,設置隔斷分割出前後兩廳。明亮的前廳可用以待客,封閉的後廳則是祠堂。

不過這會兒祠堂裡仍是空空蕩蕩,只孤零零擺着張三層的供桌,想來不等到喬遷之日,嚴氏是不會會把李恪那些不知姓名的祖宗請進門來供奉的。

步出正堂,信遊其間。

主樓兩側是東西兩房,外高丈五,內高丈二,南北八步,東西十步。

區區一房便足有後世百四十平米的奢華面積,而且裡頭只分出內外三間,分別是臥室、僕房和外間的多功能室。

多功能室是李恪自有的稱呼,因爲他需要一間製圖室,或許會兼顧讀書,嚴氏則心心念念想要一臺織室,同樣也需要地方來擺放織機。

參觀完主樓,兩房之畔又是相對獨立的兩棟廂居,長條形,其高丈二,南北寬止五步,東西長足十四。

這種奇怪的外形是李恪在考慮了空間利用和房屋採光等因素之後作出的妥協,雖說看上去怪一些,裡頭卻沒有一絲偷工減料。

廂居近牆而建,由北至南一分爲三,同爲臥室,僕房與多功能室,這裡將會佈置成小穗兒的書房和癃展的工棚。

如此一廳兩房兩廂,再加上寬廣的前庭和只留了一個溷廁的空曠後院,共同填滿了李恪未來的新家內宅,樣式上既顯得新穎,又會不在這個時代過分突兀,算是兼顧了李恪自己和嚴氏的生活追求。

這種中庸的設計理念同樣體現在細節的設計上。

李恪在細節上花了不少心思。

首先是採光,連排的明窗放棄了這個時代流行的直櫺窗設計,調換成可以封板的雕櫺推窗。大秦沒有發明紙張,錦帛太過奢侈高調,李恪雖說對這種不倫不類的設計不甚滿意,卻也無可奈何。

其次是取暖,這次被摒棄的是秦朝流行的室內大炕。

那傢伙又粗又笨,佔地又多,燒起火來炕頭滾燙,炕尾冰涼,睡在上面如同冰火兩重天,李恪深惡痛絕。

而且北地冬寒,熬冬的時候屋舍封閉,室內碳氣久積不散,一進屋子李恪就感到昏昏沉沉。

一氧化碳吸多了可是會要命的……

李恪痛定思痛,苦思良久才以後世的地暖爲原型,在屋子的牆根位置搭建起環繞整個屋子的加熱通道,徹底取代了大炕的地位。

通道節省空間,對內封閉,整個燒火擱碳的流程都在屋外進行,燒起來屋內溫暖如春,還聞不見酸唧唧的碳氣,幾次試運行,深受到一家老小的好評。

這東西唯一的缺陷是費碳,不過雁門郡歷來盛產石碳,原野上隨處可撿,就算是買也花不了幾個大錢。

真想快些住進來啊……

李恪對新房的效果相當滿意,一圈看來,也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

首先是採買傢什和栽種樹木。既然最核心的後宅落成了,這些隸屬於軟裝的工作也可以先一步進行起來,免得到時喬遷,卻因爲細枝末節的問題阻撓了入住,那就是純粹的自作自受。

其次是設計庭院。

新房有前後兩院,前院寬敞後院狹長,各有自己的結構特色。

李恪本只打算美化一下後院,再把完整的前院空置出來,曬穀也好,墾田也罷,這也是秦朝常見的庭院用法。

可是他今早在辛府開了眼界。

舊田典餘曾把自己的前庭佈置成漂亮的花園,雖說李恪無緣一見往日勝景,但僅餘的那汪清池還是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他也想要一個這樣的院子。

可是具體該怎麼設計還要從長計議。

李恪心裡盤算着,最終決定將庭院設計暫時擱置。手中有錢,當下有閒,來秦朝這些日子又從未趕過集,他覺得自己需要抓緊時間去趟市亭。

兩千年前的集市啊,卻不知和書裡的形容有多大的差別。

李恪感慨一聲,邁步回家,急匆匆爲明日之行做起了籌備。

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五三零章 請平匪患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二九二章 大戲開鑼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二五零章 馳援苦酒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三五三章 蛤蜊拜師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二十一章 偰字紋心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四十九章 天使將至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二一五章 破局投奔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加更特告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六章 神奇樹杈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五三零章 請平匪患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二一五章 破局投奔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一九七章 殺雞儆猴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