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

bookmark

在大秦,真正的窮苦人家幾乎不會來臨治亭這樣的大市趕集,箇中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爲貴。

想入臨治亭,第一件事不是驗傳,而是交稅。

城門稅一人二錢,李恪一行十三人交了足足二十六枚半兩,李恪雖不在意,小穗兒卻心疼得臉上直抽。

遞傳驗身,邁步入市,李恪隨着人流,首先便來到東南四坊。

這裡人很多,土巷上人山人海,列肆里人滿爲患,即使用上比肩繼踵這樣的詞彙,也絲毫不會讓人覺得過分。

這讓李恪有些意外。

誠然,臨治亭主營糧秣,東南四坊又是經營糧貿的專區,顧客近半爲糧而來,這裡人多實屬正常。

更何況雁門郡陡遭大災,大秦官府又從來不做賑濟災民的事,大災以後放糧,開苑都是爲了給災民自救提供的渠道,每逢災後,糧食就變得格外緊俏。

可如此多人依舊超出了李恪的預料。

他本以爲秦律嚴苛,奸商囤積居奇等若自尋死路,官肆放糧數額也大,雙管齊下,平準維持,足能保證災區糧價的相對穩定,哪怕災荒也不會過分上揚,買糧應該不難纔是。

可官肆放糧都半個月了,竟還有那麼多人買糧……

李恪快步擠向官肆。

臨治亭的官肆很好找,獨佔一坊,深宅大院,肆門外立着告示,言明今日放糧千石,每石粟價百三十六錢,比往日百四十錢的官價還低了四錢。

邁步入院,李恪看到成片的低矮木棚,門頭拉了簾席,看不見裡頭景象。顧客們袖着手等在院裡,還有幾位手持短棍的列伍長在人羣當中維持秩序。

這些木棚估計就是秦時的櫃檯,李恪不時看到有人掀簾走出,拿着券去庫房提糧,而院裡等候的人便會接茬進入,一次一人。

顧客的購糧熱情高漲,開市還沒多久,有三個棚前已經掛出“罄”的字樣,簾子也捲了起來,顯然是把今天的銷售份額賣光了。

李恪在心裡估算了一下,照着這個速度,眼下等在院裡的人至少有一半得空手而歸。

僧多粥少啊……

他頓時唏噓不已,不由慶幸自己的爵位來得及時,如今家裡不缺吃喝,也省的大好年華跑來這裡遭罪。

正感慨着,東側第八號櫃檯突發加塞事件。有猛漢罵罵咧咧把個儒生擠到一邊,儒生不願,反手拽住人家的髮髻,喊着子曰的戰號,掄起拳頭黑虎掏臉。

猛漢吃了虧,捂着眼睛蹬腿反擊,儒生身手矯健,避開踢腿扭身而上,揮爪鷹擊,眼看就要取得最後的勝利。

可這一爪終歸沒能落下去。列伍長自人羣中殺出來,掄起短棍,問也不問就將儒生錘倒在地。猛漢死裡逃生,剛要道謝,那鐵棍反戈就打,劈頭蓋臉死命猛抽。

銅棍及體,列伍長一面抽,一面還要指揮剩下的顧客補缺排隊,看着他怡然的神情,李恪只覺得心驚膽戰。

俗話說得好,國營商店永遠都是國營商店,你的大爺永遠都是你的大爺……

逃也似走出官肆,李恪一路小跑來到私人糧肆。

一坊之隔,這裡如同另一個世界,夥計們熱情似火,客人卻寥寥無幾。

李恪大喘了幾口粗氣,順便打發小穗兒去打探一番,發現私糧粟價大多在每石二百至二百四十錢不等,菽荅一類的粗糧更低。此外還有專賣糲米精米及麪粉的精細糧店,貨品的價格也是參考商業折變做的,並沒有刻意拔高。

雖說官肆恐怖了些,但大秦放糧抑價的政策顯然卓有成效,市面雖說高過官價,卻沒有到離譜的程度。

李恪心知,這樣的價格之下,私肆的糧食肯定不會滯銷,只是如今官糧還沒有賣完,這纔看着冷清而已。

走出東南,來到東北,這裡是禽畜的銷售專區。

李恪總算找到了花錢壓驚的地方。

他對照着購物攻略上的標註,買兩頭彘,四隻豚,八頭羊,兩條狗,再要上二十隻雞,捂着鼻子揮金如土。小穗兒和旦蒼白着臉隨行結賬,再後頭就是官奴隸們推着板車緊緊相隨。

讓李恪沒想到的是,這裡居然還有賣牛和賣馬的鋪子,他上去隨口問了個價,結果就遭到了今天的第二次驚嚇。

駑馬十金,良馬百金。一頭纔會走路的小牛就要三十金,那種壯年的耕牛按照狀態明碼標價,就沒有低過百五十金的。

“就這價位還叫什麼牛肆,不如叫4S算了!”

李恪捂着眼睛落荒而逃,轉道就去了西南的木材專區。

木材專區自然是賣木頭的,有棟樑,有柴碳,甚至還有幼苗和成株。

在秦時,桑榆和牲畜同列,都屬於小康生活的標誌,所以大樹小苗從不缺人叫賣,而且和禽畜一樣,批發零售都有專營。

李恪繼續壓驚之旅,挑了家肆準備買些成株,可直到轉遍了櫃檯,也只看到成捆的樹苗。

他不由疑惑,出聲詢問,這才知道商人們出售成株的特殊流程。

成株是不會在商肆當中擺賣的,他們慣例把樹木的品相寫在簡上,任憑客人憑簡挑選,售出契卷之後,一同在市吏處公證。

而到了約定之日,商人的樹農便會送貨上門,校驗之後取回市吏簽章的簡,再幫客人把樹栽進土裡,整個流程,像極了後世的網購。

這些格外有想法的木商甚至連售後都想到了,那家姓林的商賈就向李恪保證,從他家出來的成株開春不活,包換不退……

李恪被那林姓商人秀了一臉,忍不住買下二十株桑木,兩株榆木,還有兩棵梅,還有竹子……

他有心在後院栽一片竹林,以後上溷廁的時候體會一下曲徑通幽,竹海聽濤的感覺,所以各種竹子買了十金,大小皆備,總計百餘株。

щшш ✿tt kan ✿c○

除此之外,林家木肆還賣石碳。

新房取暖需要消耗大量碳火,這種東西有備無患。更何況雁門郡地處後世大同平原,乃是有名的煤炭之鄉,眼下就算沒有大規模開採,石碳依舊賤得不行,一石只需二十錢。

李恪直接買了兩金,老闆也豪爽,大手一揮算六十石,攏共裝了五大車,轟隆隆跟在屁股後頭,連明年過冬都夠用了。

小穗兒和旦掏錢掏得手直哆嗦。

短短一個多時辰,李恪以壓驚爲名花了小三十金,卻仍沒有半分收手的意思。

臨治亭又不是豪貴出沒的善無官市,平日往來大都是爲了買糧,難得見到一回李恪這樣的客人,不搶糧秣,不近牛馬,出門跟着十個扛活的隸臣,隨身兩個買單的跟班,買起東西來豪爽大氣,更重要是葷素不忌。

他很快就成了臨治亭的明星,走到哪都有商人引路,略一駐足便能聽到產品推廣。

西北,百貨專區。

普天下的百貨日雜纔是雁門官市的精華所在。傳說在主營百貨的善無官市可以找得到天下奇珍,品類之全可比咸陽,臨治亭雖說比善無官市差些,品類之全也險些讓李恪挑花了眼。

“我家的夏布細膩柔順,觸之如美人柔夷,被膚貼合,公子想摸一下麼……”

“深衣……被體深邃,冬暖夏涼,家中確實該做深衣啦。”李恪被老闆娘的桃花眼盯得打擺子,揮揮手把成年的旦推到前頭,按着一人兩身的標準,直接買入八匹。

“公子,我家布衾(qīn)乃是熬冬的聖品,外籠絹布,內縫腸衣,其間填充細柔的鶩絨,輕便貼身,熱氣不散……”

傳說中的上古鴨絨被!

李恪像看同類似盯着眼前的胖老闆,大手一揮又買四牀!

“公子,食鼎之貴,在雕銘,在鑄金,火置於下,鼎身滾燙而兩耳冰涼……”

“買了!”

食鼎是日用品嘛,柴火飯、火鍋都用得上,而且每次都找監門厲借也太麻煩,買一鼎理所應當。

“公子,如您這般必定是日理萬機的貴人,一尊漏刻便可爲您排布時辰,免得諸多遺忘……”

做實驗哪能沒有精確計時,買!

“公子,如今咸陽豪貴早就不穿裲襠啦!您看我這幾件鶴氅,端得貴氣逼人。熊裘英姿勃發,宜男,狐裘細膩柔媚,宜女,還有那水獺裘,樣式小巧,宜稚童……”

“買……”

“沒錢啦!”一聲大喝,小穗兒怒了。

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六八二章 長子當王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四七九章 人行於道,有犬吠聲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劍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一六三章 武姬酒肆第七八六章 澠池會之九,多疑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一五九章 樓煩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