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回 隋煬帝兵困兩界溝,蕭皇后喬裝突厥營

榆林大盜郭子和,勾結突厥,進犯長城,兵臨雁門郡。軍情緊急,李淵站在宮外等候,正逢蕭皇后回宮,這才把消息一報,蕭珺急問:“既然緊迫,爲何遲遲不報。”

李淵道:“陛下徵調山西各路兵馬準備東征,滿朝文武,無人敢輕易調動。方纔公公說,陛下正在飲酒,故而微臣只能宮外等候。”

蕭珺道:“既然緊急,哀家代爲呈奏。”

“勞煩娘娘千歲。”李淵把急奏交予蕭皇后,便轉身離去。

蕭珺進了殿內,只見隋煬帝楊廣橫臥龍椅,幾個宮娥跪坐兩旁,斟酒陪飲。一見皇后,隋煬帝舉杯言道:“皇后快來,朕痛飲幾杯。”

“張衡已經自裁。”

“他死有餘辜,若非看在少年故交,朕早已將他千刀萬剮。”

蕭皇后拿出急奏,對隋煬帝道:“方纔李淵宮外送來急報,山西賊盜首領郭子和,在雁門郡作亂,勾結突厥,引兵將至雁門關。”

隋煬帝一愣,放下酒杯,坐了起來,接過急奏一看,“啪!”摔在桌案之上:“萬國朝貢纔多久,突厥就敢犯我雁門。”

蕭皇后招手讓幾個宮娥退下,坐到一旁說道:“陛下在汾陽行宮,離雁門迫近,若不趕緊調兵,只恐汾陽危矣。”

“開皇二年,朕就曾率兵收復雁門關。只要朕親臨雁門關,突厥自然畏懼三分。”蕭皇后看隋煬帝已有醉意,知道這是信口雌黃。

“臣妾還是代陛下擬一道詔書,連夜召集兵馬吧。”

隋煬帝又懶洋洋的靠在龍椅上,手捂着腦門一斗衣袖,說道:“准奏了。”

……

到了次日,連夜整軍已點齊五萬禁軍,隋煬帝統帥禁軍親赴雁門關督戰。惟有蕭皇后獨守汾陽宮中,陳貴人見皇后心事重重,便言道:“如今陛下已率兵趕赴雁門,娘娘還有什麼心事,在此焦慮?”

蕭珺道:“山河四處,民衆造反;塞外突厥,興兵犯境;哀家總覺得這朝廷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不祥之感,揮之不去。”

“娘娘太多慮了,以陛下的文治武功,誰人能敵?”

“唉……”蕭皇后長嘆:“自古‘一將功成萬骨枯’,皇上的千秋偉業,現在看來朝不保夕,岌岌可危了。”

陳貴人端過一碗茗茶,遞給蕭珺,安慰道:“娘娘別太勞神了,不如臣妾給娘娘彈首曲子,解解煩悶。”

陳貴人緩步奏道琴前,撥絃起樂,婉轉悠揚。蕭皇后玉腕撐起,手託香腮,凝視沉思,朝廷內外交困之際,難得有此雅興,一曲琴音,到讓人忘卻不少憂慮,頓感舒緩。陳婤興隨琴起,吟唱道:

御駕凜凜走朔方,西北清風捲草香。

早春應是滿園綠,晚秋只剩菊花黃。

……

又過一日,蕭皇后、陳貴人正在閒聊曲詞,長嘆雅樂,忽然一個小太監急匆匆來報:“蘇威、李淵二位大人有十萬火急軍情奏報。”

“哦?”蕭皇后道:“傳他來見。”

太監傳話,蘇威、李淵疾步來至內宮,拜見了皇后,李淵言道:“剛得雁門關急報,賊首郭子和引突厥十五萬鐵騎繞過古道,將皇上圍困兩界溝,情勢危急,請娘娘懿旨定奪。”

“啊?”蕭皇后大驚,陳貴人也站起身來,不知所措。蕭珺驚慌之餘,稍加振作,問道:“以二位愛卿之見,可有良策?”

李淵道:“汾陽行宮並無重兵,可傾盡攜帶金銀珠寶,就地招兵,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蘇威道:“聽說自從啓民可汗去世,義成公主下嫁了始必可汗,可派人去向義成公主說情,解雁門之圍。”

“何人可往?”

蘇威言道:“徵兵之事,可委任殿前少監李淵,但出使突厥,說服義成公主……

蕭皇后一看蘇威臉色,問道:“老相國如此猶豫,究竟想說什麼?”

“當年陛下西討伊吾之時,娘娘出使突厥,曾借得幾十頭駱駝,恐怕這事……”

“不會是想讓哀家去做使者吧?”

“娘娘明鑑。”蘇威狡黠一笑,蕭皇后便知這老頭心有主意。蘇威道:“如今突厥興兵來犯,娘娘與義成公主交情非淺,說服突厥退兵,只恐非娘娘不可。”

蕭皇后點了點頭,知道此行必是龍潭虎穴,但爲救楊廣,也只能是非去不可。李淵道:“讓皇后娘娘親往,恐怕太過危險?”

蘇威道:“老臣陪娘娘同行,可保萬無一失。”

蕭皇后應允了蘇威建議,立刻命人着手準備,跟隨蕭皇后前去的人全部換成素服平裝,由陳貴人、蘇威跟隨出了汾陽宮,兩個千牛侍衛獨孤武都、蕭鉅備好一乘官輦,帶了幾百侍衛,離開汾陽宮,去往雁門關。

這次突厥犯境,事發突然,說來也是事出有因。隋煬帝二次朝會萬國使者,此時的大隋已經是內亂不休,進京的使者沿途已經是耳濡目染,親眼所見,這其中就包括突厥部的使者。

朝會之後,突厥使者把大隋內亂的消息立刻告知了突厥大漢,此時的突厥大汗已經不再是對隋煬帝忠心敬畏的啓民可汗,而是啓民的長子始畢可汗。

始畢可汗正值旺年,聽說大隋民亂,又打探到隋煬帝駕臨汾陽宮,便勾結雁門郡起義軍首領郭子和兄弟裡應外合,準備襲擊隋煬帝御駕。

且說蕭皇后等人一路北上,一路行程,便望見突厥大營,獨孤武都拍馬在前,來到營前。突厥兵卒問道:“來者何人,通報姓名。”

“我乃隋使,專程看望義成公主,速速稟報。”把守轅門的兵士一聽要見義成公主,自然不敢耽擱,便往營內宮帳稟告。

義成公主本是啓民可汗之妻,啓民可汗年老病故,依照遊牧民族舊俗,啓民可汗的妃子就要再下嫁可汗的弟弟或兒子,大王子始畢可汗繼位,義成公主又還年輕,就下嫁了自己的養子始畢可汗。母子通婚也是突厥見怪不怪的習俗。

始畢可汗正與二弟處羅在中軍大帳,商議圍攻楊廣之計,得知隋朝使節要見義成公主,始畢可汗言道:“楊廣被圍,本汗勝券在握,此時派使者探望義成公主,必是想從中說和。”

“王兄之見,要不要見?”處羅問道。

“此番必能活捉楊廣,萬不可讓義成公主幹涉,誤了大事。”

“王兄之意是…….”

始畢可汗道:“二弟可去召見,找個理由,把使者喝退便是。”處羅心領神會,便離開中軍,去往前營,會見隋。

來到前營大帳,處羅端坐正中,傳令隋使來見,只見一個隋史進了大帳,爲首一人,鬚髮皆白,正是蘇威。

拜見了處羅,蘇威言道:“我奉隋主差遣,前來看望義成公主。”

處羅冷笑一聲,問道:“你這孃家人,不會是來求和的吧?”

蘇威兩眼一迷,也樂呵呵的笑道:“隋主與突厥汗王,本是姻緣之親,何必非要計較勝敗呢。”

“哼!”處羅把長袍一撩,擡起一條腿踩在虎皮座椅上,伸出二指,指着蘇威問道:“楊廣就困在雁門,死路一條,你這老兒是來求和的吧?”

“既然瞞不過將軍,將軍什麼要求,儘可講來,一切都好商量嘛。”

處羅蔑視蘇威一眼,說道:“兩軍陣前,刀兵相見,送客!”

蘇威一看處羅毫不留情,心裡也沒了注意,兩邊突厥侍衛握刀虎視,蘇威搖了搖頭,只得轉身離去。

蘇威走出帳外,灰頭土臉,蕭皇后在馬車上問道:“商議如何?”

“刀兵相見。”蘇威垂頭喪氣,回答無力。

“何人如此狂妄?”

“始畢可汗的二弟、大將軍處羅。”

“待哀家前去會他。”蕭皇后一伸雙手,左右宮人扶着蕭珺下了車輦。蘇威問道:“娘娘親往敵營,還需萬分謹慎。”

蕭皇后道:“大難當頭,顧不得許多了。”

蘇威一看皇后已是大義凜然,作揖說道:“娘娘既然無所畏懼,老臣願意同去遊說。”蘇威在前,蕭珺在後,二人又回前軍大帳。

二王爺處羅打發了蘇威,心中自得,正琢磨如何收拾被困兩界溝的隋煬帝楊廣,只見蘇威二次回到大帳之中,還帶進一人。

處羅問道:“你這老兒,怎麼又回來了,刀兵相見,無須多言。”

蘇威微微一笑,言道:“事不由我,老朽的主人已到,但求一見。”

“何人?”

蘇威將身子微微一側,只見身後那人,掀開斗篷上的頭罩,頓時嬌影顯身,風韻襲人。處羅定睛一看,正是大隋皇后蕭珺。當年隋煬帝西征伊吾,蕭珺赴突厥借駱駝,當年處羅便被蕭珺美貌所吸引,仿若一見鍾情,常念於心。

蕭皇后一看處羅,雙眸矍鑠,凝神攝魄,讓處羅愣是一時有些不知所措。蕭珺畢竟年長處羅十歲,先聲問道:“處羅將軍,多年不見,別來無恙?”

“哦……”處羅揮手示意兩邊侍衛退去,這才躬身施禮:“娘娘千歲來的好突然,處羅有失遠迎。”

蕭皇后走到一旁椅子坐下,處羅問道:“娘娘此來,莫非也是爲見義成公主,說服大汗退兵。”

“不錯,情勢危急,不得以而爲之。”蕭皇后道。

處羅皺了皺眉頭,言道:“我王兄欲生擒隋主,志如盤石,豈能輕易說服?”

蕭珺道:“當年你借給哀家六十五匹駱駝,幫了大隋,今天哀家不得不再來求你,還望將軍出手相助,搭救我夫。”

聽罷此言,處羅暗想好個有情義的女子,但見蕭皇后言辭情深意切,雙眸之中,凝露依稀,面若桃花,又惹得幾分憐惜。看着暗戀之人,有哀求之音,處羅不免生了惻隱之心。

處羅心存惻隱,憐香惜玉,這心思被老蘇威看的一清二楚,便料到這事有門兒,蘇威進而言道:“處羅將軍,娘娘千歲金枝玉葉,母儀天下,這輩子可從未求過人,可別做了讓娘娘傷心的事。”

處羅對漢族女子寵愛有加,對蕭皇后的美貌更是情深癡迷,心中不忍讓蕭珺傷心,便言道:“我雖有心幫助娘娘,奈何王兄拒不退兵,又能怎樣?”

蘇威笑道:“這有何難,老夫到有一計。”

“何計?”

“將軍便在軍中散佈傳言,就說北方鐵勒部興兵南下,有進犯突厥草原之心,始畢可汗必然撤兵。”蘇威道。

處羅聽了此計,點頭應允,又對蕭皇后說道:“我兩次相助娘娘,也有一事相求娘娘。”

“儘管說來。”蕭珺道。

處羅看了一眼旁邊的蘇威,說道:“臣子不得與聞。”

蕭皇后一看不讓蘇威旁聽,就說道:“老相國暫且帳外等候。”蘇威只得轉身離開大帳,處羅見帳中無人,撩袍跪倒蕭珺面前,言道:“處羅對娘娘傾慕已久,願求娘娘芳心如故。”

蕭皇后一驚,緩了緩神問道:“哀家與你各爲其主,將軍舉止太失禮了。”

處羅道:“我們草原人,遇到心愛的女人,從不拐彎抹角。處羅心儀娘娘久矣,兩番背主做竊,暗助大隋,就爲駁娘娘一諾。”

“哀家和你有什麼承諾?”

處羅取出當年借駱駝時,蕭珺所贈簪子,說道:“娘娘留下過信物,不記得了麼。”

蕭珺一看那玉簪,回想當年,言道:“那是當年哀家承諾厚謝六十五匹駱駝,以簪代賞,才留給你的。”

處羅道:“我細心保留,就爲待到大隋亡國,娘娘下嫁突厥。”

第137回 衛文升誘敵三連敗第24回 隋文帝探察晉王府,太子爺失言宣文殿第35回 遊訪關中蕭瑒報憂,王府家宴公主傳情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107回 奉國書觸怒隋煬帝,跨東海詔安琉求國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32回 逸香閣色賊戲蕩婦,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146回 隋煬帝兵困兩界溝,蕭皇后喬裝突厥營第51回 韓擒虎俘敵收南豫,來護兒斬將震丹陽第67回 戰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151回 賈閏甫探親定反計,張須陀追擊喪敵陣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10回 觀江景易袍結兄弟,乘夜色巧設脫身計第185回 蕭太后臨陣換主將,隋唐軍激戰惡陽山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150回 宴江都蕭皇后動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141回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蕭皇后重逢楊伯醜第76回 訪城南段達誘故交,別京師楊廣哭皇后第105回 乾陽殿賢才對詩篇,雲霄堂太子命歸天第162回 刺行營三將中伏兵,離間計女主擒元兇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第136回 魚俱羅殺宮起異志,樊子蓋斬將立威名第94回 改元大業舊臣復任,童謠逆耳一語成讖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復僻,蕭嗣業出使奔前敵第119回 隋煬帝湟水結金蘭,吐谷渾突騎夜襲營第95回 封尚書新官查東都,探民情楊素添耳目第7回 崔弘度過江說聯姻,韋超盛占卜測生辰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第102回 蕭皇后贈笛逼饞臣,越國公求死做遺詩第29回 屈突蓋陣前刺先鋒,盧昌期獻計棄黃龍第8回 重團圓太子尋草窟,謀奸計叔侄會王府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98回 大黃山縱火驅毒蛇,闍黎江深坑陷戰象第94回 改元大業舊臣復任,童謠逆耳一語成讖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104回 會君臣隋主點進士,入東都倭國送使函第32回 逸香閣色賊戲蕩婦,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122回 獻駱駝舉兵徵西域,平響馬老臣病淮南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55回 張麗華妖媚惑晉王,蕭美娘出使見吳主第113回 河間王義釋張鎮周,隋煬帝開挖永濟渠第191回 編隋書魏徵訪楊府,寫頌歌蕭氏遊河東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160回 誅皇室另立傀儡君,擁賊子自封大丞相第10回 觀江景易袍結兄弟,乘夜色巧設脫身計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17回 會五王塞北起雄兵,襲少帥突厥換將旗第75回 雲定興讒言害元氏,太子妃遺言傳姬威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唐軍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計,讒言惑主蜀王幽禁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23回 衆皇親赴宴寧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園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95回 封尚書新官查東都,探民情楊素添耳目第51回 韓擒虎俘敵收南豫,來護兒斬將震丹陽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151回 賈閏甫探親定反計,張須陀追擊喪敵陣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復僻,蕭嗣業出使奔前敵第101回 寧陵縣生擒陶榔兒,豫東營正法金德明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147回 散流言雁門解重圍,說讖語刑房誘口供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選奴僕,勤政殿夏王幸新歡第78回 探禁地楊廣演情親,改年號文帝換儲君第7回 崔弘度過江說聯姻,韋超盛占卜測生辰第29回 屈突蓋陣前刺先鋒,盧昌期獻計棄黃龍第56回 河間王姑蘇擒樊猛,東海兵吳縣斬蕭瓛第76回 訪城南段達誘故交,別京師楊廣哭皇后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營,收雁門險計降奇兵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106回 探東海何蠻返洛陽,遊揚州一下江都宮第132回 乙支文德詐降隋營,慕容三藏殉師薩水第2回 談陋俗妖女必亡家,避謠傳養女走鄉下第8回 重團圓太子尋草窟,謀奸計叔侄會王府第143回 破卑沙挑殺尹靖直,求議和遣返斛斯政第19回 河間王雙戟破頑敵,重瞳子單騎闖連營第20回 調三軍燕榮兩拒宴,攔王駕父女跪喊冤第150回 宴江都蕭皇后動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選奴僕,勤政殿夏王幸新歡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78回 探禁地楊廣演情親,改年號文帝換儲君第167回 討叛軍王薄走聊城,哄賊子家僕探蕭後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74回 蕭美娘獻圖說宮宇,封德彝定計掩罪過第36回 傳旨山齋楊素贈詩,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6回 江陵城誤撞太子駕,望江樓密談興亡策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禍,賦俏詩薛道衡獲罪第91回 漢王獻城叛軍覆滅,蕭後祈福華山遇襲第30回 起譁變趙修羅降隋,薦賢能司天監舉才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160回 誅皇室另立傀儡君,擁賊子自封大丞相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說版圖,駙馬府公主尋短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