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回 傳旨山齋楊素贈詩,二番入朝再封隋使

隋文帝楊堅傳旨內史薛道衡,前往楊素居宅,傳達旨意。楊素因說了冒犯天子忌言,被告發免職,回到華陰老宅,楊素整日賦閒而居,並把住處自命爲“山齋”。

內史薛道衡來到華陰,一路尋訪,尋覓到一個山峪小道,只見這裡綠樹蔥鬱,陰涼幽叢,鳥鵲寄語,意境盎然。

薛道衡騎在馬上,悠然的觀賞者四周的景色,一陣嘩嘩的流水聲,不時傳來。打眼望去,從善事高處,一淌溪流順着青石,潺潺流下,水澈石潤,清新怡然。

“楊素可真會隱居,尋得如此悠然境地。”

薛道衡一邊唸叨一邊前行,一所寬敞宅院映入眼前,正門已略顯陳舊,但牌匾上依舊寫着“楊宅”二字。

領路的差人說道:“內史大人,這就是楊家老宅。”

“嗯。”

薛道衡下了馬,走到門前,連扣了幾下門環。裡面來人開了大門,這日年紀十八九歲,正是楊素之子楊玄感。

“原來是薛叔父。”

“玄感,你父親可在?”

“正在家中,叔父快請。”楊玄感把薛道衡請入府中,快步去叫楊素。

楊素整日悠閒,穿着短衣小褂,坐在躺椅之上,品着茗茶,玩弄紙扇。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兒子楊玄感忽然匆忙跑進書房,楊素問道:“吾兒何事慌張?”

楊玄感道:“內史薛道衡來了,帶了皇上聖旨。”

楊素手中正在撫弄紙扇,一聽聖旨到來,眼珠一轉,拿着紙扇一敲大腿,說道:“聖旨到來,定是陛下欲徵我入朝,快快迎接。”

楊素出了書房,走到前院,此時薛道衡已手託聖旨,邁步而來。這薛道衡,字玄卿, 河東汾陰人士,長得美髯三縷,身材細長,眉清目秀,鼻正口方,是隋文帝身邊文墨才子,詩賦堪稱於世。

“聖旨到,楊素聽旨!”

楊素連身正經衣裳也未來得及更換,便跑出院來跪倒接旨。薛道衡展開聖旨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昔日楊素言語犯上,削官奪爵,因念及卿乃棟樑之才,酌情複用,命楊素爲大隋使臣,陪同晉王妃蕭珺出使江陵,歸鄉省親。欽此。”

“謝主隆恩。”楊素接了聖旨,擺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薛道衡言道:“恭喜楊大人如今有復職啓用。”

楊素又破涕爲笑,一邊用袖子拭着眼角,一邊苦笑道:“薛內史難得來下官寒舍,不妨屋中一敘舊情。”

薛道衡與楊素本是老交情,也沒推辭,便與楊素一起來到客廳。旁邊有丫鬟端上茶水、點心,楊素言道:“自從貶職回家,楊素已有半年未見過朝中故友,承蒙皇上隆恩,才得與薛內史相見。”

薛道衡是個讀書人,並無多少心機,說話到是實誠,言道:“自從兄臺言語失當,貶職回家,薛某再未見詩詞能超過兄臺的,返到少了位知音。”

楊素故作謙遜,不禁擺手笑道:“我那詩賦哪能與薛大人相提並論,我也是不惑之年,胡寫幾句解悶罷了。閒來無事,給皇上寫了數道伐陳方略。對了,有道是皇上此番啓用老朽,是不是爲伐陳之役,提前準備?”

薛道衡端起茶杯,嚥了一口水,笑道:“楊兄真是心思敏捷,凡事都能想到皇上心裡,實不相瞞,皇上此番命兄臺前往樑國,就是看了你上奏的伐陳方略,想借機勘察長江中游水文地形。”

楊素摸了一把鬍子,點了點頭,默唸道:“果不出所料。”

薛道衡說:“楊兄此次重建功業的日子又來了。”

“多謝擡舉,既然今日來我老宅,不妨看看我老宅,偏巧前幾日做了一首詩詞,正想請您品評一番。”

“如此最好。”薛道衡一介書生,偏愛詩詞墨寶,楊素便靈機一動把前日做好的一首無名詩,拿來借花獻佛,贈與薛道衡。這薛道衡便信以爲真,欣然接受。二人來到楊素的書房,楊素拿出前日寫好的一首詩,讓薛道衡品讀:

巖壑澄清景,景肖巖壑深。

白雲飛暮色,綠水激清音。

澗戶散餘彩,山窗凝宿陰。

花草共縈映,樹石相陵臨。

獨坐對陳榻,無客有鳴琴。

寂寂幽山裡,誰知無悶心?

薛道衡讀了這首詩,大爲感慨,未想到楊素免職在家,寂寞之餘,依舊把自己當知音看到。楊素知道薛道衡是個書呆子,但又是隋文帝楊堅身邊的重臣,故而甜言蜜語,連唬帶哄。楊素說道:“前日作詩,只能隔空而想,如今玄卿兄到來,弟就把此詩取名《山齋獨坐贈薛內史》如何?”

薛道衡大喜,道:“楊兄好意,下官豈能推辭。”楊素便在詩前提了個詩名《山齋獨坐贈薛內史》,包裹起來贈與薛道衡。

二人在楊家宅子過一頓飯,薛道衡又在華陰住了一夜,到了次日,楊素便跟隨薛道衡一起趕往大興城。

……

回到了大興,楊素跟隨薛道衡先往宮中去覲見隋文帝楊堅。一進御書房,隋文帝正與晉王楊廣閒談蕭妃返鄉的事情。

楊素、薛道衡拜見了皇帝和晉王,坐在一側楊廣早就聽說過楊素大名,無論是北周時期,還大隋年間,楊素帶兵征戰數次,從無敗績,以帥才聞名。只不過楊廣久在邊陲統兵,未有機會結交。

楊素雖然外表瘦弱猥瑣,四十歲的人長的跟六十歲一般,已是須發半百,但是精神矍鑠,一把羊角鬍子勝過美髯,楊廣一看便知此人胸懷錦繡,定是奇才。

楊素對楊廣心中也是暗自稱絕,楊廣年少俊美,英氣逼人,勝過太子楊勇,心中覺得隋文帝此子必能成就大業,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真可謂:

百聞不如一見真,一代怪傑非常人。

若非才能大於德,豈有絕配成君臣。

楊素畢竟曾是朝中的老臣,深受隋文帝賞識,君臣再遇,隋文帝問道:“愛卿罷官在家,卻不忘伐陳統一的大事,知朕着莫過於愛卿啊。”

楊素道:“臣以爲收復樑國事關重大,樑國佔據長江上游,地勢對水戰十分有利。”

“嗯。”隋文帝道:“你建議修造五牙戰船,打算在哪裡開工?”

楊素說:“收復樑國之後,臣願在巴東郡打造戰船,既可以徵用當地木材,又能佔據上游水勢。”

“准奏。荊州節度使劉仁恩對長江以北有衆多戰船,朕命劉仁恩在荊州接應,所有船隻均可調用,幫助你此番勘察水文地形。”

“皇上聖明。”

隋文帝走到楊素跟前,撫着楊素的肩膀說道:“如今你是大隋的使節,朕封你爲清河公,兼領信州總管。”

楊素大喜,趕忙撩袍跪倒:“謝主隆恩。”

在御書房衆人一番研究佈置,蕭妃返鄉的事情已經確定無疑,晉王楊廣美滋滋返回府上。剛進了大門,就看見張衡急匆匆迎了上來。

“愛妃現在何處,父皇已降旨明日啓程。”

張衡眉頭一皺,說道:“殿下今日王妃病了。”

“啊?可請太醫?”

“趙才已到宮中去接了。”

楊廣、張衡一前一後來到寢室,蕭瑒、蕭瑀、諸葛穎、翠菊幾個人聚在一起是百般焦慮,眼看返鄉探親的日子將至,蕭珺正逢高興之時,忽然覺得身體不適,只得臥牀歇息,衆人心中一再擔心耽誤了返鄉的日子。這才引出:

太醫切脈喜天降,偏逢故土籌國喪。

遺願只盼成一統,子嗣反目鬥西樑。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60回 陳叔宣驚豔入隋宮,水上蛟擺陣戰鄱陽第12回 宇文述探訪寶光閣,蕭王妃祭掃皇后祠第132回 乙支文德詐降隋營,慕容三藏殉師薩水第164回 託忠良搭救遺腹子,戰童山兩家折兵將第29回 屈突蓋陣前刺先鋒,盧昌期獻計棄黃龍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187回 回關內萬民隨女主,望長城老臣逝歸途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第109回 宇文愷進獻觀風殿,突厥部拓路開草原第53回 德教殿淫詞戲臣妻,白土崗放煙阻頑敵第113回 河間王義釋張鎮周,隋煬帝開挖永濟渠第122回 獻駱駝舉兵徵西域,平響馬老臣病淮南第40回 樊子蓋駁論江楓館,七王爺獻計孤月夜第156回 成象殿進諫述志賦 瓊花池吟詩獻歲宴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45回 伐陳國三軍進淮南,謀換帥密奏入關中第180回 宋金剛作亂刺太妃,康蘇密平叛保後隋第102回 蕭皇后贈笛逼饞臣,越國公求死做遺詩第139回 蕭皇后巧諫乾陽殿,六公子威震伏牛山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31回 攀林澗太子邀神算,寧安殿蕭妃二進宮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定興滅親求仕途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唐軍第17回 會五王塞北起雄兵,襲少帥突厥換將旗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97回 橫渡南海討伐林邑,盤鬥蛇寨兩戰隋師第6回 江陵城誤撞太子駕,望江樓密談興亡策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147回 散流言雁門解重圍,說讖語刑房誘口供第142回 塗血鼓出兵長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66回 宋嬤嬤探訪建康府,宇文述一請光宅寺第135回 二徵高麗隋主催糧,叛軍起兵謀反黎陽第55回 張麗華妖媚惑晉王,蕭美娘出使見吳主第166回 起兵變逼宮乾陽殿,奪中原激戰北邙山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第189回 翻舊案追罪裴虔通,鎮漠北遣使蕭嗣業第107回 奉國書觸怒隋煬帝,跨東海詔安琉求國第110回 出塞北揚威會部盟,巡長城密議修馳道第101回 寧陵縣生擒陶榔兒,豫東營正法金德明第120回 收西海河間王中箭,翻雪山國舅爺歸天第171回 萬春宮使臣說密事,武強縣文武鬧分歧第25回 送寶甲楊堅斥太子,呈奏摺皇后贊晉王第53回 德教殿淫詞戲臣妻,白土崗放煙阻頑敵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復僻,蕭嗣業出使奔前敵第31回 攀林澗太子邀神算,寧安殿蕭妃二進宮第11回 苦肉計詐取晉王心,特色禮謀劃宛城遊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說版圖,駙馬府公主尋短見第113回 河間王義釋張鎮周,隋煬帝開挖永濟渠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樂府歌,虞世基驚鴻講武賦第131回 諸葛穎再諫怒龍顏,來護兒中計折水軍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定興滅親求仕途第4回 十里界章大寶縱禍,黃歇口戴僧朔除惡第34回 御書房平息兄弟爭,晉王府重逢七皇子第66回 宋嬤嬤探訪建康府,宇文述一請光宅寺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復僻,蕭嗣業出使奔前敵第181回 連環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151回 賈閏甫探親定反計,張須陀追擊喪敵陣第98回 大黃山縱火驅毒蛇,闍黎江深坑陷戰象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114回 江東水師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計燒隋軍第30回 起譁變趙修羅降隋,薦賢能司天監舉才第9回 遊春苑伏兵起殺機,胭脂門鬧婚掃晦氣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163回 詐降策老臣投汜水,緩兵謀義軍調童山第138回 來護兒伏擊過羊嶺,楊玄感絕命葭蘆戍第179回 叔嫂聯姻五封汗妃,後隋立國並肩稱王第140回 元務本命喪章丘縣,榮國公大破長槍陣第64回 哭南朝女豪傑歸順,訴東宮太子妃告狀第89回 對豔詞求愛病美人,改河道複議夷州島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第95回 封尚書新官查東都,探民情楊素添耳目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營,收雁門險計降奇兵第2回 談陋俗妖女必亡家,避謠傳養女走鄉下第181回 連環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92回 宣文殿請旨斬楊諒,斟茗樓品茶邀尚書第101回 寧陵縣生擒陶榔兒,豫東營正法金德明第142回 塗血鼓出兵長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6回 江陵城誤撞太子駕,望江樓密談興亡策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98回 大黃山縱火驅毒蛇,闍黎江深坑陷戰象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136回 魚俱羅殺宮起異志,樊子蓋斬將立威名第112回 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斗陳棱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計,讒言惑主蜀王幽禁第142回 塗血鼓出兵長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142回 塗血鼓出兵長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120回 收西海河間王中箭,翻雪山國舅爺歸天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獻美人,綠丘嶺救駕退刺客第3回 東平王臨終送孤女,西樑國降旨平凶宅第169回 接內應王薄引夏兵,歸長安蘇威哭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