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回 話統一孝明帝歸天,動刀兵樑後主登基

此時住在別宮的蕭珺等人,也接到樑世宗蕭巋病重消息,蕭珺帶着蕭瑀也準備前往,姐弟二人正要出宮,只見楊素走來,攔住蕭珺,作揖勸道:“既然是天子欲立遺照,必將關係皇位繼承,非常時刻難免會有發生變故,王妃不可不防。”

蕭珺從未經歷過宮變,哪有這般經驗,聽楊素一說,心中遲疑:“宮裡皆是我蕭家子弟,骨肉親人,大人之意要防何人?”

楊素道:“微臣聽聞,晉王迎親之時,與娘娘偷渡棚船,才得脫身。娘娘還是早作提防。”

這一叮囑到是提醒了蕭珺,想到蕭瓛那不懷善意的眼神,蕭珺微微點了點頭:“大人放心,我自有數”。

楊素進一步勸道:“我與劉仁恩現在立刻去找蕭瑒借兵,以防不測;可令太僕趙才準備渡江棚船;主事張衡跟隨娘娘,可保此去萬無一失。”楊素盤算周密,蕭珺立刻准許,楊素、劉仁恩、趙才便分頭行事,各自準備,不盡細說。

單說帶着蕭瑀、張衡一同入內宮去見樑世宗蕭巋,到了後宮,幾位太醫跪在門外,臉色無奈,相必已經束手無策。此時蕭巋已經奄奄一息,諸位皇子也先後到來,安平王蕭巖與二皇子蕭瓛也緊隨而來。

蕭巋看了看皇室衆人,覺得人已到齊,這才緩緩說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朕還有最後一件心事未能如願,趁着皇兒們今日全在,早早說下。”

太子蕭琮知道這便是樑世宗蕭巋的臨終遺言,便率皇室衆人一起跪倒,聽候遺訓。蕭巋說道:“西樑乃是小國,土地不過三百里,國小民弱,不堪一擊,終不能長久。”

衆人均低頭不語,蕭巋又說:“長久以來,陳國在南,隋朝在北,我樑國夾縫求生,左右逢源,才得保全。而今陳主陳叔寶任用奸佞,昏庸無能,早晚不能成器。而隋主楊堅勵精圖治,德才非凡,又是朕的兒女親家,朕久懷歸順之意,欲助楊堅一統天下。”

此話一出,衆人心中皆是驚訝,暗想蕭巋已對西樑小國不抱前途,卻對實現九州統一的抱有幻想。蕭巋看無人敢言,又說道:“太子聽詔。”

太子蕭琮答道:“兒臣在此。”

“朕死之後,你爲太子即承皇位,國家大事,慎思而行。若陳國來犯,可差遣次子蕭瓛、安平王蕭巖遊說;若隋朝來犯,可由王妃蕭珺、蕭瑀調和。隋主是開明之君,即便歸順,也可保我蕭家世代富貴。”

太子蕭琮遲疑了一下,問道:“雖說大隋強盛,但我蕭樑皇室……”

太子話未說完,只見蕭巋兩眼發木,仰望說道:“若能九州統一,免去百姓戰亂之苦,不爲國君也罷。”話音未落,只見樑世宗蕭巋,兩脣微張,睜目而亡。蕭巋斷了氣息,衆人伏地痛哭,宣詔駕崩。

西樑天保二十四年,隋開皇五年五月,樑中主蕭巋駕崩,蕭巋在位二十三載,時年四十四歲。後葬之於顯陵,諡曰孝明皇帝,廟號世宗。蕭巋孝悌慈仁,有君子之度,秉性勤儉,愛民如子,治世有方,乃是南北朝末期的一代明君。

君王駕崩是朝廷大喪,正在衆人涕零哭泣之時,安平王蕭巖假裝拭去淚水,偷偷離殿,在殿外候着的主事張衡,一見蕭巖隻身而出,深知可能生變,也隨之離開後宮。

張衡雖是來過一次樑宮,畢竟時隔三年,路徑多有不熟,繞了半天,才走出內宮,往外還沒多遠,便見一支步兵,右刀左盾,小跑而來,爲首之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年意在綁架楊廣的皇庭侍衛趙行內。當年舊事歷歷在目,值此千鈞一髮,危機關頭,真可謂:

先下手者欲逞強,後出招式恐遭殃。

皇權交接多伴險,子嗣從來爭鋒忙。

你欲北歸我南去,他盼擁兵立家邦。

斑斑血跡千載史,多是內訌起自戕。

張衡看見二皇子蕭瓛的親兵侍衛趙行內帶領一標人馬向內宮而來,張橫心想莫非這是要政變逼宮,情急之下,張衡覺得王妃蕭珺要緊,趕緊回去告知,設法先躲避再說。

想到此時,張衡轉身往內宮跑去,三走兩走又在宮院中迷了路,情急之下,恰巧一個小太監往外走去。張衡趕忙上去言道:“小公公,在下是隋朝使節,方纔找茅房迷了路,勞駕小公公領個路。”張衡順手掏出一錠元寶,贈與小太監,小太監得了好處,自然欣喜,便領着張衡轉回內宮。

等回到內宮,此時宮人們正把蕭巋的屍體放入棺槨,張衡趕忙走到蕭珺身旁,低聲說道:“已有親兵入宮。”蕭珺一聽,便往前湊幾步去叮囑太子蕭琮,忽然一陣腳步聲,便見一隊兵士持刀而入,爲首之人,正是親兵侍衛趙行內。

太子一看,便問道:“爾等何人?誰準你們持刀入宮。”

趙行內言道:“回稟陛下,末將奉二皇子之命,入宮護駕。”

這話音未落,只聽宮殿側門也是一陣哄亂,也有一隊兵馬進入,爲首之人,乃是大將軍戴僧朔,衆人又是一驚,戴僧朔言道:“末將奉七皇子密令入宮護駕!”

兩路兵馬意外在先帝靈前相遇,蕭家宗室都慌得不知所措,這時張衡一看七皇子蕭瑒調來了兵馬,到是放心了不少,附耳對蕭珺說道:“娘娘無憂矣。”

這時太子蕭琮慢慢看出端倪,二皇子蕭瓛力主親陳,七皇子蕭瑒力主親隋,兩下政見不一,才借先帝駕崩之時,逼宮進諫。

太子蕭琮言道:“先帝遺旨,太子靈前登基,爾等若要護駕,就隨我一起祭拜!”

趙行內一看戴僧朔也帶兵而來,不敢動手,只是看了看二皇子蕭瓛的眼神,戴僧朔也未敢妄動,尷尬之時,太子蕭琮在兩下威逼之下,只得在刀槍之間,率領蕭家宗室祭拜先皇,在靈前登基,繼承皇位。這便是西樑歷史上的樑後主,諡號樑靖帝,廟號惠宗。

刀槍之下,靈柩之前,蕭琮驚險登上西樑皇位,舉國大喪,滿城縞素,萬民哀哭。

舊主入殮,新主蕭琮親自爲先帝守靈一夜,讓所有宮人退出靈堂外守候。蕭琮是個仁孝之子,對樑世宗蕭巋哀思不斷,夜到二更,只見堂外有人影晃動。片刻一婦人身影走進靈堂。

靈堂之中,白綾白幡、悠然懸飄,蕭琮揉了揉朦朧睡眼,定睛一看,來者正是晉王妃蕭珺,一個小太監打着燈籠,把蕭珺引到靈堂門口。蕭琮問道:“美娘不在宮裡休息,來此枉費心神。”

蕭珺道:“看皇兄一人寂寞,不如說說話,也好打發天明。”

蕭琮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說道:“我在此想了半宿,先帝臨終遺願便是九州統一,免生戰亂。不知大隋天朝,可歸不可歸?”

蕭珺坐到靈臺一旁的太師椅上,,一個胳膊搭在臺角,言道:“大隋修生養民,連年豐收,聽說皇上編修《開皇律》以正律法;重興科舉以取人才,翻修長城以拒突厥,國勢強盛,如日中天,何止我樑國千百倍。”

“嗯”蕭琮點了點頭,嘆道:“難怪先帝生前一味稱讚隋主,遺恨今生不能北上,一觀大隋中興。”

“皇兄的意思是?

蕭琮言:“美娘返京之後,可試探隋主心意,朕希望有生之年,了卻先帝遺願,歸順大隋,早成一統。”

蕭珺聽了,欣然默許。兄妹二人,難得長談,一敘熬到天明時分。這纔是:

刀下登基社稷艱,政見分歧兩重天。

合久必分分必合,多少紛爭存世間。

大梁國葬,誦經法事,繁瑣有序,晉王妃蕭珺戴孝守喪,一連多日,不盡細說。眼看七天法事已過,樑主蕭琮命人準備些禮物特產,讓蕭珺帶回京城。

宮人裡外忙活,卻驚動了二王爺蕭瓛和安平王蕭巖,叔侄二人知道隋朝使團即將返回,立刻趕到宮中求見天子。

樑後主蕭琮一看是這對叔侄求見,不問也猜到了十有八九,蕭巖奏道:“陛下,老臣聽說晉王妃將要返回大隋?”

“是啊,朕已經準了。”

蕭巖二眉緊皺,神態凝重勸慰道:“陛下萬萬不可啊,蕭珺是妖女,如今做了隋朝的女人,將來必定會禍患我樑國。”

樑後主有些不屑一顧,反問道:“皇叔口口聲聲說是妖女,我若將蕭珺扣留,有何好處?”

“扣留蕭珺等人,作爲人質,聯合陳國抵抗大隋。”

“不行!”樑後主站起身來,臉上露出一副機不認同的神態:“陳國國君陳叔寶是個酒色之輩,豈能與隋主楊堅同日而語?萬不可與陳國聯盟。”

“陛下……”

樑後主擺擺手,蕭瓛一看勸說無用,也上前奏道:“陛下,皇叔說的有理,不能讓蕭珺離開江陵,一失足可是千古遺恨吶!”

樑後主道:“如果有朝一日,大隋鐵騎踏平荊江,朕便是千古罪人。”

話說到這份上,安平王蕭巖和二王爺蕭瓛也無言相對,只得退出御書房。

叔侄二人一邊往外走一邊思量,蕭瓛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我看派人結果了隋朝這羣人的性命,逼皇上抗隋吧。”

蕭巖道:“蕭珺畢竟是個外姓人,對大隋不能傷筋動骨,反而會惹怒大隋。”

“那怎麼辦?”

“讓這個妖女死在江中,就說淹死了,隋主既無法怪到我們頭上,皇上也沒了聯合隋國的理由。”

蕭瓛大喜,心想沉屍江中,死無對證,“叔父放心,我定會派遣艨艟戰船,截殺蕭珺於與江面,大江沉屍,死無對證,讓隋主楊堅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叔侄二人定下絕戶計,決定江中刺殺晉王妃蕭珺。真可謂:

沉船暗殺江水淹,死無對證查實難。

政敵不惜親骨血,只爲一隅求偏安。

第140回 元務本命喪章丘縣,榮國公大破長槍陣第145回 金光門叛將遭極刑,汾陽宮忠臣進死諫第106回 探東海何蠻返洛陽,遊揚州一下江都宮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41回 調虎離山蕭瓛奪權,金蟬脫殼隋使搬兵第54回 送金求生任忠叛降,二士爭功收復建康第92回 宣文殿請旨斬楊諒,斟茗樓品茶邀尚書第81回 宣文殿太子擒燕榮,仁壽宮蕭妃傳密信第2回 談陋俗妖女必亡家,避謠傳養女走鄉下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65回 返建康蕭妃招侍女,巡江東僧侶遇劫難第88回 裴文安急諫渡黃河,麥鐵杖惡戰蒲津關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樂府歌,虞世基驚鴻講武賦第189回 翻舊案追罪裴虔通,鎮漠北遣使蕭嗣業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獻美人,綠丘嶺救駕退刺客第41回 調虎離山蕭瓛奪權,金蟬脫殼隋使搬兵第113回 河間王義釋張鎮周,隋煬帝開挖永濟渠第101回 寧陵縣生擒陶榔兒,豫東營正法金德明第78回 探禁地楊廣演情親,改年號文帝換儲君第169回 接內應王薄引夏兵,歸長安蘇威哭舊主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128回 隋煬帝二下江都宮,王世充行賄藏罪行第177回 李仲文獻城投唐軍,劉武周異志謀汗王第45回 伐陳國三軍進淮南,謀換帥密奏入關中第104回 會君臣隋主點進士,入東都倭國送使函第136回 魚俱羅殺宮起異志,樊子蓋斬將立威名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98回 大黃山縱火驅毒蛇,闍黎江深坑陷戰象第174回 會番使再遇慕容遐,入突厥重聚宗室親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119回 隋煬帝湟水結金蘭,吐谷渾突騎夜襲營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159回 午朝門縛殺來護兒,成象殿縊死隋煬帝第9回 遊春苑伏兵起殺機,胭脂門鬧婚掃晦氣第38回 話統一孝明帝歸天,動刀兵樑後主登基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179回 叔嫂聯姻五封汗妃,後隋立國並肩稱王第9回 遊春苑伏兵起殺機,胭脂門鬧婚掃晦氣第97回 橫渡南海討伐林邑,盤鬥蛇寨兩戰隋師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128回 隋煬帝二下江都宮,王世充行賄藏罪行第173回 枕邊風挑唆竇建德,鴆毒酒冤殺王伏寶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56回 河間王姑蘇擒樊猛,東海兵吳縣斬蕭瓛第119回 隋煬帝湟水結金蘭,吐谷渾突騎夜襲營第32回 逸香閣色賊戲蕩婦,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104回 會君臣隋主點進士,入東都倭國送使函第6回 江陵城誤撞太子駕,望江樓密談興亡策第191回 編隋書魏徵訪楊府,寫頌歌蕭氏遊河東第71回 離揚州蕭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賢才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歸長安御駕迎蕭珺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134回 劫鳳輦張須陀平亂,獻密計李玄邃策反第146回 隋煬帝兵困兩界溝,蕭皇后喬裝突厥營第161回 亂宮闈蕭皇后失節,謀逆轉麥孟才請命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選奴僕,勤政殿夏王幸新歡第139回 蕭皇后巧諫乾陽殿,六公子威震伏牛山第115回 避颱風退兵反大陸,擴宮室拒諫貶忠臣第108回 演百戲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營,收雁門險計降奇兵第122回 獻駱駝舉兵徵西域,平響馬老臣病淮南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119回 隋煬帝湟水結金蘭,吐谷渾突騎夜襲營第60回 陳叔宣驚豔入隋宮,水上蛟擺陣戰鄱陽第23回 衆皇親赴宴寧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園第141回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蕭皇后重逢楊伯醜第90回 戰高壁趙子開喪師,據幷州皇甫誕舉義第7回 崔弘度過江說聯姻,韋超盛占卜測生辰第139回 蕭皇后巧諫乾陽殿,六公子威震伏牛山第110回 出塞北揚威會部盟,巡長城密議修馳道第133回 諸葛穎遺計救敗軍,魚俱瓚虐俘犯皇后第187回 回關內萬民隨女主,望長城老臣逝歸途第41回 調虎離山蕭瓛奪權,金蟬脫殼隋使搬兵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68回 重興佛院三請智顗,木舍訪賢潘徽獻計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163回 詐降策老臣投汜水,緩兵謀義軍調童山第155回 屈突通卸甲哭節義,蕭皇后妙筆寫風華第68回 重興佛院三請智顗,木舍訪賢潘徽獻計第47回 江總賦詩遣書勵兵,楊素盼雪鐵騎過江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67回 戰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118回 燒妖將烈焰燒湟水,擒禿鷲隋軍破丁零第145回 金光門叛將遭極刑,汾陽宮忠臣進死諫第119回 隋煬帝湟水結金蘭,吐谷渾突騎夜襲營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149回 害忠良劉長恭栽贓,投瓦崗裴仁基獻關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93回 御書房賦詩勵楊廣,平陽宮狐錦贈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