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提王勝

鄭安這人還是有本事的,既然有本事,那就留着他,讓他繼續發揮他的本事爲大唐造福就是了。

說起來,在官場上的人,鮮少有草包,只是有的人幹正事兒,有的人不幹正事兒而已。

鄭安算是個幹正事兒的,所以只要他不做什麼過分的事兒,玄世璟對鄭安,可以縱容可以忍,但是不能觸及到玄世璟的底線。

玄世璟到了蘇州,而王勝,則是被從沂州城押送回了長安城。

王勝知道,在長安城等着他的,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所以在路上的時候,他就開始絕食,真要是死在了路上,屍體回了長安城,至少陛下不會再對王家怎麼樣,就算是想要處置王家,人已經死了,人死賬消,就算是看在他死了的份兒上,陛下也不會對王家下太狠的手。

犧牲他一個,要是能保全得了王家,那他這就算是死得其所了。

因此,在路上的時候,就算是百騎司端給他飯,讓他吃,王勝都不吃一口飯。

“大人,他這是要絕食啊,真要是死在了路上,咱們回了長安,怎麼交代啊?”百騎司的人見到王勝這個樣子,也是十分頭疼。

他自己死不要緊,別連累他們啊。

百騎司現在已經是經歷了一番風波了,要是王勝死在了路上,上頭又得責罵他們辦事不利。

也不知道百騎司今年是怎麼了,是被人下了降頭還是怎麼着,怎麼就處處不順呢?

雖然百騎司的人苦口婆心的勸說王勝吃飯,但是王勝怎麼都不吃,百騎司的人爲了能讓王勝活着到長安,就只能把王勝綁起來,強行給他灌粥吃,然後一路快馬加鞭的往長安去。

半個月的時間,趕到了長安,王勝人瘦了一圈兒,人也就剩下一口氣兒了。

剩下一口氣兒總比死在了路上要好,百騎司帶着王勝到了長安城之後,未做停留,直接將王勝帶到了大明宮之中,暫且關在宮中的牢房裡頭,百騎司的人則是去宣政殿稟報去了。

誰都不知道王勝還能堅持多長時間,到了長安城之後又會面對什麼樣的危險,所以王勝的事兒,應當要早些稟報給陛下,然後由陛下來決斷處理,事情稟報上去之後,他們也就不用像現在這樣繃着神經了。

臨安躬着身子從宣政殿外頭疾步走了進來,走到了李承乾的身前。

“陛下,王勝被帶回來了,如今被關在宮中的地牢裡,百騎司的人正在殿外候着,等候陛下召見。”臨安說道。

“讓他們進來吧。”李承乾頭也沒擡的說道:“送人回來的,是在外頭最後一批百騎司吧?”

“正是。”臨安應聲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沒說什麼。

在外頭的百騎司都是分批次到長安城來的,然後接受調查,沒事兒了,才能繼續放出去,不然一下在將整個大唐各地的百騎司都抽調回來,那李承乾手中的情報網,可就要亂了套了。

百騎司在殿前候着兩人,這兩人便是押送王勝回長安的領頭人。

不管玄世璟對他們兩人是否十成十的信任,但是押送王勝這件事兒,也必須得由他們來,這是百騎司的職責,玄世璟不會讓自己手底下的人插手。

“屬下參見陛下。”

百騎司的人進了宣政殿,走到大殿中央,拱手行禮。

“免禮。”李承乾擡起頭來看着殿中的兩個人:“這一路上押送王勝,可有什麼事情發生?”

“陛下英明,那王勝不肯老老實實的回長安,在途中,想要絕食自盡。”

“絕食自盡?”李承乾嗤笑一聲:“想的倒是美,他以爲他死了,朕就會放過王家,畢竟,死者爲大,主犯已經死了,王家,也能把這件事,全都推到王勝身上,畢竟,是死無對證的事兒。”

李承乾這話說的風輕雲淡,但是卻如同利刃一樣,刀刀見血。

畢竟,這樣的手段,都是這些世家們用慣了的。

當年他們李家發家的時候,不也用過嗎?

哪個世家不骯髒?只是不能放到明面兒上說而已,也沒有人敢說出來。

把藏在背地裡的規則和大家默認不能說出來的事兒說出來,那就是要挑戰整個大唐的“上層人”了,這樣的人不倒黴,誰倒黴呢?

“陛下,屬下等人在路上,爲了能讓王勝活着到長安,一邊強行給他灌喂粥湯,一邊兒抓緊趕路,但是現在,王勝雖然活着到了長安,但是屬下看來,要是這麼下去,沒個一兩天,王勝恐怕就......“百騎司的人拱手說道。

“既然人到了長安,那你們的職責也就完成了,接下來如何安排,你們回去等王禹的消息吧。”李承乾說道:“退下吧。”

“是。”百騎司的人拱手應聲道。

等這兩人退出了宣政殿之後,李承乾看向站在身邊兒的臨安說道:“朕要見見王勝。”

“是,奴婢這就去安排。”臨安應道。

皇帝要見王勝,自然不會屈尊降貴到宮中的地牢裡去看他,怎麼着也得把人收拾利索了,換個地方。

在地牢的旁邊,有耳房,因此,臨安就讓人把耳房好好再清理一番,把王勝給帶到了耳房之中。

李承乾坐着步攆從宣政殿出來之後,到了耳房這邊來。

耳房的大門敞開,李承乾的侍衛就站在房間外頭候着,臨安則是跟着李承乾,進了耳房。

王勝見到李承乾之後,依舊癱坐在胡凳上。

“大膽,見了陛下,竟然不起來行禮。”臨安叱喝道。

李承乾看王勝那半死不活的樣子,只是微微笑了笑:“就算他想起來行禮,恐怕也是沒力氣了吧,這一路,看上去可是遭了不少罪,何苦來着,朕先前可是記得,王勝大人春風得意,紅光滿面的在朝堂上揮斥方遒,可憐今日落得這般下場,王大人,可有反思?”

李承乾踱着步,走到旁邊兒的榻上,一撩衣襬,在榻上坐了下來。

“陛下,王家......罪乃臣一人之罪。”

“是不是你一個人的過錯,朕心裡有數,你多說這幾句話,也抹不去你們王家做的事兒。”李承乾把玩着手中的茶碗笑道。

第二百二十章:穰城風貌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後悔第一百五十八章:秦冰月和錢堆第一千三百零七章:參奏第十三章:對陣第三百四十章:王珪的吩咐第四百四十一章:鄭家事第二百零一章:打包進宮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換個身份第三十二章:心意明瞭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朝堂爭論第二百零八章:斂財之人第六十一章:良心好痛第三百四十五章:高句麗這塊肉第四十一章:侯府搬遷第八十六章:竇靜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李醫病重第一百九十六章:回程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連累第一千零五十三章:姐弟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盡力施爲第一千零一章:捷報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難堪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混進來第七百九十五章:天子之威第七百八十一章:重視水師第四百二十四章:令人心動的機會第一千零二十八章:擺攤第五百九十四章:勢力複雜第九十三章:說破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爭奪第五十五章:落幕第一百零六章:拜訪張家第六百八十九章:告誡第六百零四章:打誰第一百二十九章:給鄭大少下套第六百章:換將第九十二章:裝糊塗第四十章:喬遷之喜第五百零七章:給高句麗的一道菜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嫁女兒第七十四章:新紙的盈利第十八章:瓏兒打虎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入獻陵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商會清算第五百二十六章:抓人第二百二十二章:清風皓月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訴冤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大唐的眼光與步伐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狀紙第八十九章:一計驚人第十六章:那個太監第四百四十八章:難測第一千零三十六章:特長生的由來第二百六十一章:目標遼東第九百零四章:做學問第九百五十九章:初衷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第七百九十四章:觸黴頭第一百零四章:張家慘案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清理善後第一千零六十八章:鄭鈞的猶豫第五百二十五章:閱兵?第一千一百二十章:朝堂交鋒第八十四章:別樣景色第三章:當然選擇原諒他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忘初心第四百九十八章:神侯府的應對第五百四十七章:演示與震驚第一百二十八章:做公益的想法第十五章:臘八節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潞州府出事第一百四十一章:感業寺之行第四十三章:錢不是問題第五百一十九章:練兵(中)第一千零二十章:薅羊毛第二百二十五章:令人智熄的操作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波瀾第一百零五章:疑竇第一百八十九章:再生事端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婚姻帶上政治的色彩第八十九章:一計驚人第八百六十二章:李二陛下的關注第一百九十三章:熊孩子儘管作死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爭論第一千章:可怕的隱忍第二十一章:宗祀第二百二十章:穰城風貌第一百七十七章:百騎司造訪第三百三十九章:晉陽的留意第七百八十九章:煩惱第七百八十五章:孕婦第一百七十三章:購置物資(上)第七百一十八章:實習安排第二百四十八章:人選(補更)第三十四章:賬本第一百三十四章:獄中談話第五百七十三章:抽絲剝繭第七十五章:暖閣的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