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石強弓

第18章 一石強弓

李瑄起身來到亭內,筆直而立。

他的餘光注意到香案前站着一名身高六尺的黃衣宦官。

此人面白無須,沉着偉岸,想來就是大宦官高力士了。

“七郎贈送王維的詩我看過,寫得頗具氣象。梅、竹、荷、柳具備韻味的同時,以物明志。少年詩人,獨屬一流。”

李隆基對李瑄大加讚譽。

最近李適之幹得一些事,太合李隆基心意,又看到李適之兒子的才華,讓李隆基心生喜愛。

“臣這些不成熟的詩名,能入聖人的法眼,三生有幸。臣從小拜讀過聖人您的詩詞,與您比起來,我相差甚遠。”

李瑄謙遜的同時,對李隆基恭維道。

他是宗室子弟,可以在皇帝面前自稱“臣”。

“噗嗤……”

楊玉環展顏一笑,在李隆基身邊輕聲道:“三郎,左相家的郎君好會言語……”

李隆基的詩雖然還算可以,但盛唐的大詩人太多,風頭盡佔。

“七郎讀過我的詩,覺得如何?”

李隆基面色突然一嚴,向李瑄提問。

而高力士則凝眉看着李瑄,他知道李隆基不喜歡說大話的人。

如果李瑄沒有說出讓李隆基滿意的答覆,必然會自食其果。

“聖人在贈送司馬承禎的詩中有寫到‘寶照含天地,神劍合陰陽’,氣動山河,是臣最愛;在對雪中有詩‘北風吹同雲,同雲飛白雪’讓臣心生嚮往;在端午詩中‘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對大臣們的諄諄教誨,臣亦謹記;還有您爲名曲《好時光》填詞,‘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溫婉細膩,意味深長,讓臣受益匪淺,以後一定會效仿聖人,爲教坊名曲填詞。”

李瑄自然不是腦子一熱,胡編亂造,他有備而來。

如果這句話答不上來,李隆基估計會立刻讓他滾蛋。

李瑄來到這個世界,第一時間就學習李隆基的詩詞。

詩人與自身地位無關,詩歌價值在於思想性與藝術性。

但李隆基是皇帝,至高無上。

大唐的文人,但凡有點政治智慧,都會熟讀李隆基的詩詞。

“哈哈……七郎有心。但我有自知之明,和王維、李白這些大詩人比起來,還遠遠不如。”

李隆基見李瑄一口氣說出這麼多他寫得詩詞,對李瑄更加喜愛。

他也頗爲自負,比不上王維李白王昌齡這些大詩人,自認爲面對其他詩人,更勝一籌。

這時,楊玉環在李隆基耳邊輕聲說一句。李隆基微微點頭後,轉而問李瑄:“玉環最愛牡丹,現牡丹正盛,七郎可否以牡丹爲題,賦詩一首。”

“回聖人,方纔舍妹在參加鬥花會時,臣剛寫一首以牡丹爲題的詩。”

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他意識到這是他的一次機會,如果讓楊玉環開心,以後他在外面,就安全一分。

天寶年間,李隆基最親近的兩個人。

一個是高力士,一個是楊玉環。

他們可以左右李隆基的意志。

李林甫都不敢不敬。

一個官吏,特別是將領,在遠離長安的時候,千萬不能忤逆皇帝。

有口說不出,一夕之間,家破人亡。

“七郎詩中盡是竹梅之高雅,牡丹之作,絕不尋常,我且聽之。”

李隆基勾起興趣,讓李瑄將詩吟出來。

李瑄挺直胸膛,緩緩吟出剛問世不久的《賞牡丹》。

在李瑄吟誦的時候,一旁的宦官將其記錄下來。

“好一個‘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雍容大氣的牡丹,與國勢交相輝映。寓意我大唐盛世繁榮。歷代詠牡丹者多矣,皆不及七郎。”

“力士,在曲江牡丹園立一奇石,請大手筆書之,名匠雕刻其上,供天下百姓欣賞。”

李隆基驚爲天人,撫掌大讚後,立刻對高力士吩咐。

“遵命。”

高力士微微躬身。

頗有才華的高力士此時也對李瑄充滿欣賞。

李適之是他推薦給李隆基,用以掣肘權勢日重的李林甫。

是以對李適之的兒子,他愛屋及烏。

“三郎,左相家的小郎君將來一定是王維、李白這樣的大詩人。”

楊玉環回味一遍,眼神愈發明亮,不禁多看李瑄幾眼。

“聖人,娘子,臣素聞洛陽的牡丹更漂亮。之前在想一首形容牡丹的詩,然未完全。今幸得聖人召見,豁然開朗。臣再寫一首《牡丹》,贈予聖人與娘子。”

李瑄準備將一首取悅楊玉環的牡丹詩寫出來。

“三郎,妾身從小在洛陽長大,那裡的牡丹確實獨特,家家戶戶都有栽種,五顏六色,花開滿城。”

聽李瑄要寫一首牡丹詩,楊玉環眸光一動,滿懷期待。

“七郎竟還有牡丹之作,速上筆墨紙硯。”

李隆基話落,高力士立刻擺手,周圍宦官趨步將筆墨紙硯呈上。

李瑄向李隆基和楊玉環再次一禮後,來到亭內石桌前,緩緩寫下後世膾炙人口的《牡丹》。

在李瑄動筆的時候,楊玉環拉着李隆基起身,來看李瑄落字。 李隆基寵愛楊玉環,百依百順,更何況他本就喜歡文雅。

只是李瑄的字,不盡如人意。像一個武將爲他上書一樣。

他這纔想起,召李瑄入宮,就是來驗證騎射、武藝、謀略。

現豐安軍缺副使,李林甫推薦李瑄爲豐安軍副使。

豐安軍鎮守河套,北望草原,是邊塞重鎮,指揮八千將士。一軍副使尤爲重要。

將來豐安軍必是出擊突厥的主力。

想到這一點,李隆基就不再糾結李瑄的字寫得一般。

這也襯托出李瑄的天才之氣。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李瑄每寫一句,楊玉環就輕聲細語地念出。

當李瑄寫完以後,楊玉環嬌聲道:“三郎,這是洛陽的牡丹花。”

她從十歲開始,被叔父楊玄璬收養,生活在東都。所以洛陽的風土人情對她影響很大。

在長安作出這樣的詩,有將楊玉環比做神女洛神的意味。

聰慧的楊玉環自然理解其中的含義,於是回眸一笑,美得不可方物。

“七郎如曹子建一樣,才高八斗,盡得風流。我大唐宗室,終於能出現一代文宗啊!”

李隆基見楊玉環很開心,自己歡快地笑了。

只是李瑄明顯能看到,李隆基眼角的皺紋。

“臣才疏學淺,就像我的字一樣,還要勤加練習。”李瑄虛懷若谷地說道。

“七郎,今召你來,除了見識你才華外。還聽說你善騎善射,富有勇力,街巷打鬥數十人,不及伱一合之敵?”

李隆基微微點頭後,話鋒一轉。

“聖人恕罪。那是臣懵懂無知,年少輕狂。今後再也不敢那樣做了。”

李瑄不知道李隆基爲什麼這麼問,但立刻行一禮,誠惶誠恐地說道。

“哈哈……玉環,你看七郎。”李隆基看李瑄擔驚受怕的模樣,仰頭大笑一聲:“我曾經也年輕過,怎麼可能因爲這點事情治你罪呢?昔日凌煙閣功臣段志玄,爲人無賴,屢犯法紀。但自十四歲從軍起,勇猛而果毅,爲大唐開國,立下汗馬功勞。況且段志玄沒有七郎的才華啊!”

李隆基又輕撫李瑄的後背,表示愛護:“去展現一下你的騎射和武力,待我問策於你,如果七郎有這樣的才能,我許你爲一軍副使。”

李瑄聽後,不敢置信。

在唐代“使職差譴”的制度下,一軍副使,既一支軍隊的副將。

李隆基親問,一定不是小軍,很可能是邊塞重鎮。

李瑄心中很是疑惑,聽李隆基的口氣,好像召他來,不是叫他寫詩,而是考驗他武勇。

在亭前十丈外的馬場上,一名羽林郎牽着一匹紅色寶馬。

又一名羽林郎,持一柄強弓呈前。

一切如早就準備好一樣。

“請聖人爲臣換取一石騎弓。”

李瑄下臺看到羽林郎手中的強弓後,向亭內李隆基拱手。

“武舉步弓才爲一石,騎弓爲七鬥,七郎確定如此嗎?”李隆基又問李瑄一次。

“臣在家所練之弓,就爲一石。”李瑄確定。

射箭需要手臂和背部肌肉的力氣。李瑄力大無窮,別說一石,兩石弓也可以輕易拉開。

但沒有那必要。

兩石弓,必然不可能是騎弓,而且一定不實用。

一石弓,加上特製的箭鏃,就可以輕易射穿鐵甲。

在馬上用一石弓,也可以節省力氣,射箭時更快速。

就如李隆基所說,武舉的弓爲七鬥,這已經是善射者的標準。

更強大的弓,需要更好的材料。皇宮一定有儲存。

“力士,去朕的儲物庫,將名匠製造的好弓取一柄。”

李隆基收藏有強弓,他吩咐高力士去取。

“遵命。”

不一會兒,高力士便攜帶一柄漆以紅色的雕弓。

“去吧,這是天子之弓,別讓聖人失望。”

高力士將雕弓交到李瑄的手中,並提醒一句。

此弓選用頂級柘木、精品牛筋製造,弓臂比普通騎弓,要大一圈。其堅韌度和弓弦的強度,非猛將不能用。

“高翁請放心。”

李瑄接過弓箭,向高力士一禮。

然後攜帶箭囊,來到羽林郎牽着的馬匹旁,翻身上馬。

“咴……”

由於上馬動靜過大,戰馬嘶吼一聲,前蹄高揚。

李瑄將箭囊掛在馬側,左手持弓,右手拉繮繩,然後用力一夾馬腹,駿馬立馬落蹄服從。

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34章 神勇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208章 太子李亨認罪,施展酷刑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321章 大食的最後一搏,馬璘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393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譁變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後的大戰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89章 王昌齡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48章 見王忠嗣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第35章 斬將第395章 安祿山披甲,騎兵大戰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應該改元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54章 暗度陳倉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2章 靈翠樓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92章 蹊蹺的海賊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367章 靈寶之戰,潼關陷落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381章 佔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30章 建立威勢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53章 備戰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47章 大戰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