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

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

“他們想幹什麼?”

李瑄聽出阿史那扶汶話中的不對味。

“他們想要一些牛羊回去,以勞出軍之苦。”

阿史那扶汶很不忿地回覆李瑄。

“皋蘭州距此一百里,他們很勞累嗎?豐安軍又有幾隻牛羊?再說國家有難,奉命出戰,身爲軍人不應該嗎?我們擊退突厥騎兵,他們應該慶幸纔對。”

李瑄說話間,眉頭一皺。

“我們從突厥騎兵手中奪回的上萬只牛羊,被他們看見。他們要五百隻羊,一百隻牛。我不允他們,他們賴着不走。”

阿史那扶汶回答李瑄。

“豈有此理,那是牧民們的牛羊,他們也敢開口。”

聽到這話,李瑄厲聲說道。

牧民們剛經歷劫難,又有人死於災禍。這麼做,不是在他們傷口上撒鹽嗎?

前世就是軍人的李瑄,對軍紀十分看重。

“末將向盧將軍傳信,卻遲遲得不到回覆。現在那邊鬧得更厲害了。”

阿史那扶汶雖然脾氣暴躁,但他麾下不足百人,不能與皋蘭州騎兵起衝突,只能忍着。

好在李瑄終於趕回來。

“帶我過去!”

李瑄下令士兵加快速度。

一會兒,他們就到達牧場上。

此時,皋蘭州騎兵的耐心已經到極限,他們渡河而來,想要幾頭牛羊都不行。

見豐安軍遲遲不給答覆,毫無軍紀的皋蘭州騎兵開始肆意搶奪牧場上的牛羊。

“阿爺,阿爺……”

“你們簡直是強盜……”

“給你們幾隻還不行嗎,爲什麼把我們的牲畜全搶走。”

“給我們留一些吧……”

牧民們哀嚎阻止,卻無濟於事。

在牧場上,豐安騎兵不到百人,又無軍令,不能輕舉妄動。

“你們是官兵還是胡人啊!伱們搶我們牲畜,連牲畜都不如……”

先前去豐安軍城報信的里正老淚縱橫,對這些皋蘭州騎兵痛斥。

“老東西!”

一名士兵聽到老里正這麼罵他們,從腰間抽出馬鞭,欲給老里正一個教訓。

馬鞭高高揚起,就要落下。

“咻……”

就在這時,李瑄出現。

他看到這一幕,怒髮衝冠,毫不猶豫地從箭囊中取出一支箭矢,彎弓便射。

“啊……”

只聽一道慘叫聲,那皋蘭州騎兵的手腕,被羽箭擊穿,血液滑流。

他手中的馬鞭,也不受控制的落在地上。

這麼大的動靜,將其他皋蘭州騎兵驚動。

“住手!”

李瑄帶着騎兵氣勢洶洶地來到牧場。

羅興持槍,阿史那扶汶持矛,緊跟在李瑄左右。

“去截住他們!”

皋蘭州騎兵大多數由胡人組成,他們不是善茬,就準備騎馬取兵器。

李瑄讓麾下搶先一步,將他們截住,不讓他們到馬圈。

“你們想死嗎?我豐安軍八千步弩,稍後便至。誰敢取兵器,一律射殺!”

李瑄見皋蘭州騎兵還想反抗,他舉起弓怒吼一聲。

很早李瑄就知道,唐代“募兵制”而來的士兵,不論胡漢,追求的是功勳與錢財。

真正能爲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少之又少。 他們只聽自己將軍的命令,不考慮後果。

所以會有安史之亂這種浩劫。

有些兵痞是沒有底線的,行事與強盜無異。

李瑄這句話後,纔將皋蘭州騎兵震住。

主要是他們信以爲真,豐安軍八千步弩如果趕來,他們這些失去戰馬的騎兵沒有絲毫反抗之力。

“閣下傷殘我士卒,犯軍中大罪,我必稟告王帥。”

皋蘭州騎將怒氣衝衝地走過來,向李瑄質問。

“我剛擊寇邊敵人而歸,以爲敵人又至。可惜我箭術不行,本來我想射殺他。”

李瑄騎在馬上,沉聲說道。

豐安騎兵則忍俊不禁,他們的將軍,可是能飛馬射纓的人。

“你……可笑……我們的盔甲,還證明不了我們是唐軍嗎?”

皋蘭州騎將氣急敗壞。

“在我眼裡,人的舉止比人的外表更容易分辨。唐軍不會去劫掠自己的百姓。武周時期,宰相張光輔在豫州縱兵劫掠,殺降冒功。他的結局,你們難道不知道嗎?這纔過去多久?我現在就如狄仁傑一樣,心中有一恨,恨不得手持尚方斬馬劍,將你們的腦袋全部砍下來。”

李瑄剛開始的聲音還算溫和,但他越說越激烈,最後嘶吼猶如驚雷,眼神如虎狼一樣,讓皋蘭州騎將,身體顫抖,不敢與李瑄對視。

連李瑄麾下的士兵,都噤若寒蟬。

此時,豐安騎兵對李瑄敬畏有加。

空氣凝結。

無人敢答,唯有牛羊牲畜,“驚魂未定”的叫聲。

那些牧民感激地看着李瑄。

這纔是真正的將軍啊!

身上帶血鎧甲,崢嶸中顯得仁厚。

老里正認出李瑄,就是他請命率領軍隊,救回牧民。

一時,泣不成聲。

“你們隸屬於誰?”

終於,李瑄又繼續開口,盯着皋蘭州騎將。

“屬下名渾懸,是皋蘭州都督府下屬騎兵……”

騎將害怕李瑄,只能將怨恨埋藏在心底,等回去後,再告知都督。

“渾釋之就是這樣教你們的嗎?”

李瑄立刻想到一個人。

皋蘭州雖然號稱‘州’,但實際上並非“州郡”級的行政單位,它還是歸靈武郡管轄。

九姓鐵勒之一渾部投靠大唐後,被安置在皋蘭州,渾部首領世代爲皋蘭州都督。

皋蘭州都督府有三千輕騎,不在朔方軍之列。

卻受朔方節度使管轄。

渾釋之可能在歷史上不太出名,他的兒子渾瑊可是大名鼎鼎。

一個十一歲從軍,十二歲就能立下跳蕩之功的猛人。十五六歲開始南征北戰,不下幾年,就勇冠三軍。

現在渾瑊應該才八九歲。

“我們不辭辛勞來支援你們,你們不該這樣……”

渾懸心中更是不服。

出一次兵容易嗎?他們可是連夜緊急出兵,最終連一點報酬都沒有。

“國家大事,不是你們的私慾。如果好好說道,此行所獲戰馬,分你們一批又有何?你們敢搶大唐百姓牛羊,看來你們渾部是不把自己當唐民。你們回去問問渾釋之,是不是如此?記住,我是豐安軍副使,李瑄。”

李瑄用很重的語氣,向渾懸說道。

鐵勒渾部投靠大唐多年,大唐將肥沃的牧場交給他們,對他們不薄。

這是靈魂拷問,讓渾懸冷汗直流。

“給他們一些乾糧,載他們過黃河。至於馬匹,先留在豐安軍。”

在渾懸心驚膽戰的時候,李瑄向阿史那扶汶吩咐。

第325章 大唐西進,驃騎大將軍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48章 見王忠嗣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70章 神兵天降,騎兵大戰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66章 血戰高坡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58章 頭破血流第293章 天將軍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16章 皇帝召見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484章 先謀波斯,波斯大都護府第115章 招募遊俠,組建“神策”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楊玉環的失落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11章 押官薛錯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27章 豐安軍城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7章 早春贈王補闕第49章 賣馬人第441章 謀劃回紇,召移地健入長安第315章 西域戰爭起第94章 真正的大盜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勢的一戰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303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第二子;楊氏遠親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41章 豐安令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58章 頭破血流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416章 天子巡狩,大醫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54章 暗度陳倉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454章 大將喋血,第二次白亭海之戰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46章 再遇薛錯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16章 皇帝召見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293章 天將軍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436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418章 先拿宗室開刀,羅馬帝國來使,獻禮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26章 回樂城中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